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书生混大唐-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孟星河曾写下一句话,原意思是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何愁天下不太平。可让他想不到乃是,曾经太平教圣王萧逸也说过同样一句让无数英雄豪杰此生追随太平教共谋大事的话。那句一日太平教,天下得太平,却是当年所有推翻隋朝江山的反王最有号召力的一句话。而此时,孟星河唯有小心翼翼将那道兵符收下,他知道,现在的蓝将军已经彻底把隋炀帝的四万精兵放心交到自己手上,蓝将军也终于可以对得起杨广的托付,把杨家最后一条明路,交到一个值得他女儿托付的男人身上。

杨家的明路是什么?是明大事?还是知进退?又或者卷土重来?

孟星河心里叹息,他对那个只能在史书上瞧见“荒淫无度”四个字,却成为他老丈人的隋炀帝杨广生出一丝敬畏。同时心里叹道,老爷子啊,难道就能确定你的惜若公主一定会找到一个可以接下大隋朝重任的男人?到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杨广心里想的什么,孟星河自觉自己的确笨到不能妄自揣测一个死去了二十多年的人的思维。只能随着云姨平常对他说过的话,明大事,知进退,卷土重来只会走进一条死路。这或许便是杨家的明路。

心豁然开朗许多。孟星河心里突然想到只要有杨玄感此人存在一天,岭南就不会真正太平。他要是不除掉,或者真正挟持住,大隋朝最后一点力量也会消失殆尽。

突然,孟星河捏着手里那块兵符:“蓝将军,难道今天就只带有这么点人?”不是孟星河胆小,而是自己势单力薄,的确不是杨玄感的对手。

蓝将军清楚行军情况和安排情况,拍着胸脯,道:“在路上,盏茶时间就该到了。只是我接到探子来报,杨玄感也让人从岭南边境调兵过来。今天注定要大战一场。”

孟星河大致了解了此时的情况,点了点头,没有多话,只觉得心一股热气像火苗一样窜了起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神态,让对面的杨玄感如坐针毡。

像,太像了,简直就是萧逸在世。杨玄感不畏惧千军万马,唯独对萧逸尤为惧怕,怕到骨子里了。别说杨玄感胆小,他不是怕别人说他吹牛,他相信,就连现在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在没有万全之策的计划下同样惧怕萧逸。没有为什么,只因那人纵横天下,谁敢阻挡?

三军不可多帅,杨玄感虽然惧怕,但不敢表现丝毫畏惧。他语气没有先前的底气,倒是愿意多花些功夫,只求能够将孟星河和蓝田两个人全部诛杀在岭南,就算损失再多的兵力也愿意。他急忙招呼两个心腹杨佑和徐虎分左右两路把孟星河等人包围在间,一刻也不敢耽误,开口就是个果断的杀,这场岭南的兵变便毫无遮掩的拉开了。

 第五十章 岭南兵变(中)

却正在那个紧张的时刻,首先听见苗王宫外响起一连串整齐的跑步音,像是大军袭来,让人很明显察觉有一支很庞大的队伍已到外面。

“是隋炀帝的四万精兵。”杨玄感一眼就看见前来的军队正是装备精良的隋炀帝的四万亲兵。这些精兵从来不受他的调遣,所以在岭南城中杨玄感自己的军队派遣到外面和唐军大战,只有蓝田率领的军队一个士兵也没离开这里。

“孟将军,末将已经将岭南城中仅剩的三万五千羽林军全部带来任凭将军差遣。”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骑高马,配宝剑身披盔甲头戴顶翎铁盔的副将,从那支算得上隋朝当年最后一支精锐士兵前面跳下来,三两个箭步就附身半跪在蓝田前面,赫然是来领命。

“孙将军,劳烦请您将带来的三万多精兵分三个方向成品字排布扼守住苗王宫,我看杨玄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人。谨防他等会儿将我等全部包围在里面。”说话的是站在蓝将军身边的杜小姐,她是大唐的女军师,在行军打仗方面比孟星河要好许多,见孟星河一脸茫然就知道这家伙对带兵打仗一窍不通。好在孟星河也算默认了现在杜小姐是这三万多精兵的军师,只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那个被杜小姐称着孙将军的副将立刻照做。

孙将军也是当年从江都南下岭南的,虽然岭南消息闭塞,但还是知道大唐有一位女军师,听说是贤臣杜如晦的女儿,见她短暂时间内就做出如此得当的防守安排心里并没有觉得屈尊,好在这些精兵都是经过训练的,对布阵防守之类的攻势反应迅速,一会儿功夫就将队形变成杜小姐口中所说的品字队形。

看见这几万精兵就在下面,杨玄感似乎并不害怕。反而笑的大声,道:“蓝田,你这是公然和本将军作对?”

蓝田其实不用回答杨玄感都知道答案。但他还是不嫌话多,道:“羽林军只听从拥有传国玉玺的人。反叛的人是你杨玄感。”

“哈哈。”杨玄感笑意十足,像是在听一件很可笑的事情,道:“隋朝已经亡了二十多年,妄你还再此愚忠。我告诉你蓝田,你身边的人是来此替大唐的李世民劝降的。他身为杨家的人,却帮着曾经的乱臣贼子,这样的人还配你效忠?我杨玄感第一个反对。”

蓝田早就料到杨玄感会煽动军心。道:“就算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我和你杨玄感一样,只听从先皇命令,先皇曾经有旨,谁要是能带着传国玉玺前来岭南,岭南所有兵士任凭他差遣。倒是你杨玄感,曾蒙先皇恩典饶恕你叛国之罪,你反倒不感恩戴德,居然私心暗藏,于公于私,都是人人得而诛之。”

当年江都兵败,杨广一道圣旨,将自己仅剩的精兵全部调到岭南,他不为自己留后路,却为自己的女儿留了条后路,而这条后路,就是眼前发生的这一幕。难不成真是时事造化,而杨广有先见之明?这个时候,孟星河突然觉得有点愧对云姨,让一个女人放下国仇家恨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难道这仅仅因为只言片语的爱?亦或者是她是在为了她最爱的男人?那个肯为他背弃天下的男人?

心中不止是感动,还有淡淡的愧疚。孟星河往前面走了几步,今天注定是主角的他,终于对着在场所有的人,沉顿片刻后道:“杨将军说的不错。我便是大唐皇帝派到岭南劝降的人。我想每当兵祸战事的时候,不管是汉人还是苗家人,谁也不想看见骨肉分离的场面,如果杨将军一味执迷不悟,用不了多久大唐的军队就会打到沱江外面,岭南现有的安定将不复存在。我曾经当过大唐的户部尚书,大唐已经今非昔比,甚至比隋朝开皇之治时还要强盛,岭南就算休养生息了二十年,倘若和大唐作战最多不过三五几年的光景就会战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你们一定和岭南外面的大唐将士交战过,究竟是战胜还是战败,只有杨将军一个人知道。”

既然此次来岭南的任务就是收复岭南,孟星河也不藏着掩着,很爽快的将自己要说的全部说出来。其实他说这翻话之前早就从有间客栈老板王喜那里打听到某些消息,岭南几乎大半的苗家人不愿意打仗,就连住在凤凰城的有些汉人也不喜欢,他心中才有底气的说上两句。若是能带动民心所向,那杨玄感也不敢独断独行。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点孟星河还是懂。

既然决心要反,那能三言两语就弄的军心不稳。杨玄感虽然惧怕孟星河身上独有的萧逸的那种秉性。但好在他已经看见外面属于自己的军队正往这里聚集。人数应该是现在孟星河统领的三万多精兵的两倍。

杨玄感从来不打吃亏的败仗。就连在人数计算上,都要比出蓝田那几万精兵多两倍才放心。见自己的军队已经将孟星河等人包围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网打尽,只要今天敢反他杨玄感的人,结局可想而知,谁也别想从里面谁走出来。

事情果然如众人所料,杨玄感竟然早有准备。看着那黑压压的士兵从四面八方冲来,幸好孟星河手里那几万精兵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真正意义上不怕流血死人的兵士,虽然面对这不算突然的包围,仍旧没有任何慌乱,各自按照杜小姐的品字形布阵排列以少于对方两倍力量在对持着谁也不曾后退。而孟星河等人被包围在中间,外面重重重兵,有点十面埋伏的味道。幸好杨玄感还没有深沉的拉起一曲胡曲,不然更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看这架势,今天肯定有一场恶战了。

和杨玄感一样,就算大军压境,孟星河仍旧面无惧色。不是他有底气,而是自己好歹还有几万精兵,倘若真正厮杀开来,杨玄感杀敌一千也会自损八百这对他不划算。况且刚才他那一番言语,已经让先前还敌对他们的苗家人降低了几分仇视,这让孟星河暂时还没有除杨玄感这个明显威胁之外还有其他外在的威胁。

双方都是箭在弦上,稍有不对,势必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浩劫。

这个时候,无论是孟星河还是杨玄感,都不敢轻易的说话,甚至做出某个小小的动作。这原本是苗家的赶秋节,却无端变成了一场几乎可以堪称庞大的兵变。在手拿武器的士兵面前,那些苗家人那个还能站出来和政权作斗争?大多乖乖躲在一旁,把偌大的广场留给这数万将士。

苗王宫前究竟是炼狱还是净土。孟星河只有四个字,是从李世民那里学来的叫静观其变。虽然有先发制人一说,但现在只要他不动不说话,杨玄感就不会贸然出击,因为这不是杨玄感的风格,他必须要等到却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动手。毕竟孟星河知道,虽然现在有两方的军队在这里虎视眈眈谁也不让谁,但岭南还有一支队伍,那就是苗王宫后面南诏祠堂中可以统领岭南所有苗家人神秘的祭祀一脉。

虽然祭祀一脉人不会太多,动辄就像孟星河杨玄感等人集结数万军队对峙,但他们一句话,岭南几十万苗人都会拿起武器或者石头前来守卫这里。

似乎杨玄感也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在南诏祠堂里面迟迟不动的时候,他也不会冒然出击。他将眼光落在黑瘦老头苗王身上,意思不言而喻,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赶秋节不能如期举行,为何里面的南诏祠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