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南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州港。现在的登州港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繁忙的海港,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船进出港口,路上通往登州的官道也是络绎不绝,登州城内商旅云集,街道上摩肩接肘,大小客栈宾客盈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须要,汉军在一年前在之前港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外港,然而很快又显得有些拥挤了。新的扩建工作现在已经在进行了。

这天,一支庞大的商船队缓缓驶入登州外港,这是来自倭地的商船队,它们挟带着此次倭人用于交易的各种物资还有擅长唐刀打造的几名技师。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支船队来自东瀛,然而这些货船却全都是汉军派去的,因为倭人的造船技术很落后,要是用他们的货船的话,只怕能否安全抵达登州港都是一个问题。倭人的造船技术一直到明代都很落后,这件事情非常奇怪,一个被海水包围的岛国竟然造船技术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落后,这也是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内西太平洋的海盗很少有倭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倭人运来的货物被运进港口附近的官仓中,官府人员在同时进行登记检验工作,效率非常高,所有人都一丝不苟。

汉军官员的高效率给源为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为如果将这种行政体系引入东瀛一定会带来令人惊喜的变化。源为义迫切地想要参观汉军的行政体系,他向陪同的官员王刚提出了这个要求。

王刚不疑有它,爽快地答应了,亲自领着源为义参观了登州府衙各部门,并且向他详细介绍了各部门的职责及运作。源为义听得非常仔细。

这件事后来被陈涛得知,王刚因此受到了重罚。

王刚与源为义完成了交易,源为义带着两万套兵甲军械踏上了回程,船队依旧是汉军派出的商船队,随他一同前往东瀛的还有一些汉商,不过这些汉商中有些其实并不是商人,而是影子的情报人员。

视线转到金国北京。

金熙宗思考着一件事情,当日汉军攻打中都时那种能发出如同雷神霹雳般巨响的武器给他留下了深刻得印象。

一名低级官员跟着太监来到大殿之上,这名官员品阶更低,一般情况下他是没有资格出现在大殿上的,他是金国将作监的负责人,所谓将作监就是负责为皇家制作各种物品的机构,也是武器工厂的总管机构,类似于汉军的军械厂,不过后者只研究制作各种武器。

“陛下”官员恭敬地拜道。

金熙宗收回思绪,问道:“我想知道汉军当日使用的那种能够发出霹雳大响的武器究竟是什么?”

官员稍作思忖,回禀道:“此种武器之前从未出现过微臣推测应该是以火药在铁管中燃烧,以火药的力量将铁蛋吐出已达到开山裂石的可怕威力”

金熙宗见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急声问道:“我们可以制作吗?”

官员犹豫了一下,“微臣可以试一试”

金熙宗道:“如果能够研制出这种武器,所有人官升三等否则,~~”金熙宗眼中闪过寒芒,“一律斩首”

官员吓了一跳,然而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得抱拳应诺。

随后金熙宗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之下给将作监下拨了五万两白银以支持他们研发,同时张榜搜寻所有会制作火药武器的技师

与此同时,南宋、西夏也将注意力落在了火炮的身上。

一时间,开封城中多了许多不速之客。



重生在南宋第一卷 初到南宋 第二百四十章 隐忧

第二百四十章隐忧

“**这么多的细作金人、西夏人、宋人,竟然还有倭人和高丽人”雷刚骂骂咧咧地进到书房中。 /此时陈涛正与丘兴、邓公议事。

三人停止讨论。丘兴问道:“是不是都是冲着咱们的铁炮来的?”

雷刚点了点头,“全都是的”

邓公皱眉道:“看来军械厂的守备力量还要加强另外还要加强开封周边地区的警戒另外对于还要严格控制军械厂的技工”

陈涛点了点头,站了起来走到大门口,望着湛蓝的天空思忖道:“警戒工作是一定要加强的保密工作也必须做好~~”转过身来,“不过要保持我军的优势,单靠这些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开发出新型装备,才能保持我军的装备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挖掘吸引这方面得人才”

众人点了点头,邓公颇有些感慨地道:“我现在总算明白主公为何如此优待那些技师了”

陈涛微微一笑,“在我的眼中,对于国家最重要的是五类人,战士,没有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真正的经天纬地之才,他们是国家的大脑,农夫,呵呵,没有他们咱们都得饿死~~”

众人呵呵一笑。

“再有就是技师和工商业者前者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服,还能使我们的军队拥有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兵器;后者创造的财富也是不可缺少的”

众人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雷刚笑呵呵地道:“这样看来,那些个儒生岂不是完全没有用了”随即轻蔑地道:“我看他们也没有用除了一张嘴巴会说外,简直就是浪费粮食的废物”

众人哈哈一笑,邓公开玩笑道:“雷将军,那我岂不也是你口中浪费粮食的废物?”

雷刚大手一挥,“那怎么一样你这么狡诈,绝对就是主公口中经天纬地之才”

邓公哈哈笑道:“多谢雷将军抬举”

雷刚豪爽道:“不必客气”

陈涛几人讨论的这个话题不知怎么的传到了民间,士族阶层对此非常愤怒,明里暗里要求陈涛改变轻视士族的政策,而绝大多数百姓却觉得特解气,特别是过去一直被士族称为下九流的人们,不过也有一些百姓认为这样不妥,他们认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贸然改变也许并不是好事,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倒也不足为奇。

陈涛看了手中的奏折,不悦地道:“这个张春简直岂有此理~~”

这时,正好李琳捧着一碟茶点进到书房中。“大哥,怎么了?”很担心的样子。

陈涛拍了拍面前的奏折,“张春身为一州之长,不好好管理辖下,反而跟那些个士子搅和在一起,还帮助他们摇旗呐喊~~”

“这个张春是什么人呢?”李琳很气愤地问道,显得很生气的模样。

陈涛皱眉道:“他是开封人虽然是儒生,但却出身贫寒没想到~~看来不能用这些儒生”

想了想。冲李琳展颜一笑,“这是小事情大哥会处理的,你不要劳神”

李琳嫣然一笑,将手中的茶点放到陈涛面前,“大哥,休息一下吧”

陈涛微笑着点了点头。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嗯真好吃”

李琳开心地笑了。

当天,陈涛招来邓公,将张春的奏折给他看了一遍。邓公皱眉道:“张春怎么这么糊涂?”

陈涛叹了一口气,“从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正直的官员他至少没有因为我的喜好而故作姿态”

邓公微笑道:“看来主公并不打算深究此事?”

陈涛点了点头,坐了下来,“张春很有才能他把许州治理得很好”顿了顿,“我想把徐春招来好好谈一谈”

邓公欣慰地抱拳道:“主公英明”

“好了你忙你的去吧”“是属下告退”

陈涛在书桌前坐下,处理了一会儿公务。

“来人”陈涛扬声唤道。

一名卫士快不进来,抱拳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把你们雷刚将军叫来”“是”

片刻之后,雷刚小跑着来到书房中,抱拳问道:“主公,你叫我?”

陈涛站了起来,走到下面,“跟我去一趟军械厂过了这么多天了,我想应该可以看见横刀了”

雷刚虎目一亮,迫不及待地道:“主公,我们快点走吧”也难怪他这么猴急,身为猛将的他怎么可能对传说中的大唐横刀不敢兴趣呢?所谓‘快马轻刀,扬尘踏血’说的就是当年手持横刀沙场的大唐骑兵的英姿。

陈涛身着乘马前往城外,雷刚率领数十名重甲卫士乘马护卫在侧。

不久之后,一行人来到城外的军械厂。

张端连忙带着两名随从出门迎接。张端就是当年的张铁匠,现在是军械厂的负责人,比起当年来少了一分憨厚,多了一份骄傲,不过对于曾经的营生依旧非常热爱。

“不知主公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张端下拜道。

陈涛扶起张端,“横刀造出来了吗?”

张端笑着点了点头。

陈涛、雷刚双眼一亮,陈涛抓着张端的手急声道:“快带我去看看”

“主公请随我来”

一行人跟随张端穿过一道长长的走廊来到刀剑工场,这里是一片极为开阔的场地,无数铁匠正在紧张的劳作,乒乒乓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火炉上的火焰在原始鼓风机的作用下不时喷吐出长长的青色火焰,铁匠的助手抱着打造好的刀剑来回穿梭。整个工场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这里是汉军最主要的兵器制作工厂,除了这里,在登州、河南府、泗州还有四座较大的兵器工场。

开封的军械厂除了生产刀剑外,还生产铠甲、弓弩等,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汉军拥有的利器火炮只有开封的军械厂才制造。不同的部门相互独立,由统一的原料库房供应原料,而成品则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库房内。

张端领着众人来到单独的几座火炉前,此时几个铁匠正在指导学徒折叠铁块,这是打造横刀必须经过的一个关键步骤。



重生在南宋第一卷 初到南宋 第二百四十一章 横刀

第二百四十一章横刀

陈涛的到来并没有使那些铁匠停下手头的工作。  /

张端连忙解释道:“这是关键时候,稍有懈怠就前功尽弃了”

陈涛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聚精会神地铁匠们,“那我们就不要在这里打扰他们”

张端不禁非常感动,引领着陈涛一行人回到大厅。

张端抱拳道:“主公,我这就让人将‘横刀’取来”

陈涛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端对身边的随从吩咐了一番,随从抱拳一礼,快步离开了。片刻后,两名随从各抱着一个长长的木盒子回来了。

陈涛当即站起走到两人面前。

张端介绍道:“这两柄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