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成公主观此美景,叹道:“姐姐,这里的风景果然与中土迥异。似乎天更高蓝,水更清纯,只是人烟稀少,不似中土繁华。”

弘化公主笑道:“我知道妹妹潜心向佛,远离尘嚣,岂不是你之最愿吗?”

“唉,妹妹我虽粗研佛理,然悟性愚钝,难解佛陀之宏旨。像此次出京,越行越难,竟然难脱困厄。姐姐呀,你看雪山那面,到底有什么在等待妹妹呢?”

弘化公主一拍文成公主之肩,轻笑道:“他在那面等着你呢。小妹子,你一路慢慢行走心中不急,人家在那边却是度日如年。我听说他在逻些已为你建好宫殿,且带领从人沿途为你修整道路,如今已在河源之处等候。这些日子,他日日遣人来问你的行程。得君如此,夫复何求?”

文成公主不禁羞涩起来,一丝红晕染红了脸庞。她嗔道:“姐姐,瞧你,就会说些疯话。妹妹为国和亲,身不由己,连对方的一点信息都不知,心里正不是滋味,你还在这里取笑我。”

“哈哈,妹妹,我知道你的心思。敢是怕嫁给一个丑八怪和粗陋的人吧?你放心,姐姐已为你探听清楚。此人的能耐想你已有耳闻了,其模样也生得相当英俊,他还有一般好处,就是心细如发,体贴入微。他闻听你入吐蕃,前些日子专程派来一些巧手妇人来见我,你猜他要干什么?原来他让我按照京城男子的服饰,为他制作数套——他要身着唐服来迎候你。”

文成公主此时,心中方对弃宗弄赞本人有了一些异样,她点头道:“若果真如此,可见其还有一些至诚之心。”

弘化公主又轻笑道:“妹妹,你此时的心境,姐姐也曾经历过。你看我现在,日子过得还算惬意吧?古来许多和亲之女,多是哀怨凄惨的口碑。其实呀,这都是那些文人骚客哼唧出来的愁怨,过于夸大了。依姐姐说,只要我们能举措得当,要比那些京城诸女出嫁有三件好处。”

“哪三件?”

“第一件,只要所嫁之人不甚粗陋,能相敬相爱,与嫁给国人并无区别。何况,其为一邦之主,则我们本身地位尊崇无比。”

“尊崇无比?若浪得虚名,顾影自怜,又有什么用处?”

“第二件,只要夫妻恩爱,两情欢洽,此后养儿育女,其乐融融。何况,这里远离京城,少去了许多夫君升迁的烦恼,以及族人之间的纠纷,可谓无羁无绊,多了一些空明之乐。”

“如此说,姐姐现在境遇正是这般?”

“当然,我若无此体会,焉能向你说嘴?”

“是了,我见姐夫待你甚是恩爱,且对你言听计从,可见此乐。”

“嗯。第三件,你为国之主母,又有故国之威,则想成就何事,即可一蹴而就,这番境遇,非一般女子能品味了。”

文成公主摇摇头,对此点不以为然。

此后,文成公主果然又在伏俟城居住了多日,姐妹二人日处一起谈论甚广,语渐及私。弘化公主的言语究竟能打动文成公主多少,不得而知,但文成公主的心境确实见好,可从其言语举止上看出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姐妹二人虽不忍分离,但不能让弃宗弄赞伸长着脖子在河源处等待。于是,赐婚队伍又复上路。临别时,姐妹二人郑重相约,隔上数年要互相探望一番。一旁的诺曷钵眼望姐妹亲密,心中甚喜。毕竟,吐蕃是吐谷浑的最大敌人,如今有了文成公主联姻,则自己与弃宗弄赞皆成了唐朝的女婿,可保边境平安无事。

是时,禄东赞已经先行离去,已与弃宗弄赞在河源相会。

赐婚队伍又行走了十余日,这日到达柏海。

柏海位于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从远山处的涓涓细流渐积渐行入此两湖中,是为河水之源。

弃宗弄赞带领属下在此迎候多日。

赐婚队伍行至柏海,只听河对岸鼓乐齐鸣,巨大的欢呼声浪显示那里有万人以上。可见河对面遍插旌旗,一条长长的彩桥横跨宽约四十余丈的水面。

禄东赞候在桥北,他迎面向李道宗禀道:“任城王,过了此桥即是吐蕃的地面。鄙主弃宗弄赞已在此苦候多日,请任城王下马坐椅。容赞普以吐蕃之俗致以婿礼。”

李道宗点点头,让随行之人皆下马。文成公主居于队列之中部,那里有一杆亭亭的锦花盖,以及十二柄朱画团扇,显示公主的所在。

远远地,文成公主看到一人从彩桥上走过来,他走到李道宗面前,依吐蕃之俗行女婿之礼。此礼比较繁复,一群人帮着此人在那里行礼约半个时辰。文成公主知道,此人正是自己今后的夫君。

临行之前,李道宗已然与禄东赞商议好,其将公主送到吐蕃地面,自己就不再送行开始返回。文成公主知道,马上就是自己与父亲告别的时候了,想到亲人再难相见,她的眼泪又不绝地流了下来。

文成公主泪眼矇眬中,见到前面的仪式已经结束,那人身带二人向自己这里走来。那人渐行渐近,只见他果然身穿一袭唐朝纨绔,翩翩走来,宛似一世家公子。

到了有十步的距离,文成公主看清其形貌。只见此人果然如弘化公主所言,生得长身壮硕,面貌英俊。她毕竟是小女子心性,到了此时,心里的一块石头方才落地。

那人到了文成公主面前,躬身一揖,然后说出数句吐蕃语。公主身后,跟随有通译,他译出弃宗弄赞的话:“松赞干布恭迎大唐公主。前方有桥,不宜乘马,请受搀扶以入国土。”

原来弃宗弄赞另有一个名字,类似于中土之人的字,名为松赞干布,用于亲近之人相称。

松赞干布说完伸出手来,公主见状,不自禁伸出手来与其相触,然后轻移莲步,缓缓向河岸走去。

公主行到李道宗面前,轻轻抽掉松赞干布之手,急抢几步,跪在李道宗面前,泪流满面道:“父王,女儿这就走了。”

李道宗也泪流纵横,竟然说不出话来。好半天,他方才说道:“燕儿,此去吐蕃,你要好自珍重。这松赞干布谦恭有礼,可以托付女儿今生,为父也就放心了。”

这时,松赞干布也并排与公主一起,再向李道宗行婿拜之礼。

李道宗搀起女儿,将其手交给松赞干布,哽咽道:“燕儿,你跟此人走吧。记住,你转身走后,不许回头。”

公主闭目点头。

于是,松赞干布搀着公主向彩桥走去。桥那边,是欢呼的人众;桥这边,是凄别的父女之情。文成公主谨记父亲之言,不敢回头,从此踏上了吐蕃的国土。

第八回 公主事夫散唐风 唐皇出师讨漠北


文成公主随着松赞干布踏上彩桥,迎面是吐蕃臣民欢呼的笑脸,再往后,即是万丈高的玛积雪山。文成公主手心感觉到了松赞干布的力量,其心中如小鹿乱撞,因为身边这位陌生的男人从此与自己要有着亲密关系。他们走上桥面,文成公主忽然感到桥面有些异样,走在上面固然平稳,然又觉柔韧,与一般的木板桥不同。她定睛一看,原来此桥面为木板,下面则是数行人肩扛木板以为支撑,浮冰撞击的桥桩,是他们的腿脚,他们臂挽臂的身板结成一个个桥墩,抵挡着雪水的冲刷;再看桥栏杆,那是一些小孩子手拉彩绸联结而成,他们皆面带微笑,向公主致意。

原来这是一座人桥。

公主微微侧目向松赞干布看了一眼,只见他也眼含笑意,似乎在说:此桥还算妥当吗?

原来柏海这里河面泥沙纵横,牛皮筏往往搁浅,人马易陷入泥潭,这样,坐船、骑马都不能让公主平安渡河,怎么办呢?

于是就有了这座人桥。

过桥后不远,即是松赞干布为成婚而造的“柏海行馆”。

行馆所在地为措日朵则草原,这里,天蓝得不能再蓝,云白得不能再白,草原绿得不能再绿,云、水、天、草的契合,铸成了一个水晶与翡翠的场景。今天是赞普的大婚之日,数万吐蕃臣民在这里观看赞普的婚礼。入夜,一轮又大又明的月亮升起来,晶莹的星星在不停地眨眼;地上,酥油灯灯火通明,歌声舞影彻夜不停,吐蕃臣民向他们的赞普和王妃送去满腔的祝福。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婚第二日,即动身向逻些行去。他们越过玛积雪山,穿行于巴颜喀拉山岭之间,乘坐牛皮彩筏渡过通天河,进入到一条美丽的沟壑之中。此沟名为勒巴沟,只见山上冰峰晶莹剔透,山腰松杉森森,一派绿意,山麓间涧水潺潺,芳草萋萋,野花烂漫,自山顶至山脚呈现出各季的景色。文成公主行此,第一次见到如此美的高原胜景,恋恋不能去。新婚的美妙以及身旁的美景,让她脸现笑容,恳求松赞干布在沟内休息一日,松赞干布自然满口答应。她在沟内欣赏美景,其随行工匠在两侧的峭壁上随手刻下了数幅佛像和经文。自此开始,勒巴沟成为吐蕃人的神圣之谷,他们一代又一代在沟内雕刻玛尼石、佛像、经文,使这里的石刻艺术蔚为壮观,成为吐蕃人引以自豪的智慧之沟。

出勒巴沟南行四十余里,到达一个名为结古的小镇,这里四方环山,是河水、江水、澜沧江的发源地,扎曲河、巴曲河横穿小镇,然后注入通天河。如此的山水构造,使结古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气候。松赞干布在勒巴沟见到公主爱好美景的愉悦神色,又想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事先令人在结古建成一座简单的行馆。公主见郎君如此体贴入微,又见这里风光宜人,气候适宜,心情更加甜蜜。于是,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过起二人的蜜月生活。

从河源到逻些,他们在路上竟然行了三个多月。二人新婚燕尔,种种甜蜜之处自不必说。公主毕竟聪明伶俐,这些日子过来,已经能很流利地用吐蕃语说话。

当文成公主进入逻些,吐蕃臣民以盛大的仪式迎接大唐公主到来。禄东赞在长安请得文成公主,并立刻派人骑快马向松赞干布报讯儿。松赞干布闻言喜极而狂,以手加额道:“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吐蕃雄起高原,其请得泥婆罗尺尊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