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先入城吧,炎日当头,我们更是衣不卸甲,身上汗水早出了数遍。士信兄,你是地主,不知预备有酸梅汤没有?”

这天午时过后,众人齐集城内杨氏庄园。这座庄园为隋朝宗室杨绛所建,杨绛家人平日多在洛阳居住,只盛夏时来此避暑。庄园建在城内居中小山的山腰间,周旁流水潺潺,上下杂树森森,盛夏时节迈入园门,一身的热汗顿感冰释。园中房屋众多,入城之人官职大者皆在园中居住。居中建有一座阔约三十丈的大堂,就充作了议事大厅。

众人相继落座,李世民居中,其他人在两排椅子间相对而坐,秦王府属坐在后排,现在的秦王府属日渐增多,在那里坐了密密的一大片。

李世民品咂着盖碗里的酸梅汤,笑对罗士信道:“士信兄,住入这座神仙府邸,再喝酸梅汤,就有些多余了。”李世民很关心此次慈涧之战,入城后不久就将史大柰叫来询问。史大柰原原本本将其间情况详述了一遍,最后提醒李世民道:“这罗士信确实为一猛将,然受其声名之累,等闲人他都不看在眼里。更有甚者,其言谈举止里流露出的意思,连殿下你他也很不以为然呢!”

史大柰这些年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早将李世民敬如神人一般。突厥人与他人交往时,最重义气,若他真正折服一个人的时候就极端忠诚,甚至虔诚,不容别人当面说坏话。李世民听到罗士信对自己不以为然,心里还是一动。这些年他诸事顺利,见者莫不恭维赞颂,猛一听有人对自己不恭敬,心里确实不是味道。他思索片刻,还是说道:“史将军,今日所谈之事到此为止,本王甚谢你的诚心。至于罗总管,只要他诚心向唐,对我有什么看法,那也不算什么。”

这会儿李世民主动向罗士信搭话儿,没想到罗士信缺少幽默,接口道:“秦王,我们言归正传,今天要谈的是如何夺回慈涧,什么汤不汤的,士信没有这般心情谈论。”

看到罗士信如此不识趣,众人一时尴尬,堂内静了下来,他们把眼睛齐刷刷地盯向李世民。冷不防程咬金在角落里传过话来:“这个罗子,好没趣味,你若整日就知道打呀杀的,为何到了陕州又娶了一房媳妇儿?”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罗士信脸上也挂不住,终于憋出了笑容。他深知程咬金的脾气,这会儿程咬金当众抢白,他也无可奈何。

李世民将手挥了一下,止住众人笑声,说道:“士信兄说得有理!世民此次忝为东征元帅,今日堂议,打败王世充是我们的主题。慈涧为攻取洛阳的咽喉之地,必须攻下,此事不用再议!”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漫过萧瑀、封德彝、屈突通三人,笑道,“父皇重视这次战事,特派‘三公’前来督战。还请你们三人先发表高见。”

李元吉忍耐不住,抢先说道:“我们最好先听罗总管的意见,他在这里经营多时,甚为了解王世充的情况。”李元吉现为齐王,除了李世民,位在其他人之上,李世民隔开他去问别人,其心里先有一丝不舒服。看到罗士信桀骜不驯,马上感到遇到了知音,这会儿抢先把话引开,既想引人注意,又想招揽罗士信。

李世民头也不回,用眼光鼓励那三人发言,萧瑀咳了一下嗓子,说道:“要说打仗,我和德彝皆是外行。皇上此次让我们从军,想是借我们修通与朝中管道,说明皇上对此役深为重视,决断杀伐,临机决之。秦王,放眼朝中能征之帅舍你其谁?老臣来此,也像对皇上那样尽力辅佐,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就请吩咐好了。”封德彝也持同议,两位朝中重臣上来就亮明了态度。

屈突通缓言道:“皇上意思,是想一举解决洛阳王世充。我朝至今,已非昔日,粮秣军需、能战将士,皆优于王世充。秦王所言必攻慈涧,我很赞同。至于下一步如何,待拿下慈涧后,徐图发展吧。”

李世民遍视众人,鼓励他们说话,说道:“士信兄,四郎刚才所说极是,要攻打洛阳你最有发言权,谈谈你的想法。还有世兄、叔宝兄、咬金兄,你们的意思呢?”

罗士信昂然道:“士信这次丢了慈涧,若再兴兵,愿为前锋,若不能拿下提头来见。”

李世缓缓道:“我军重兵之下,拿下慈涧易如反掌。之后的事情,还要徐徐图之。我知洛阳城坚壁厚,若硬攻死拼,伤亡必大。”

秦叔宝、程咬金点头称是。

褚亮离席说道:“夫战,收心也。方今天下百姓厌战,人心安定,当初收河东百般顺利就是顺了民心。我朝如今渐统国土,士子仰望正统所归。此次出征,既要攻坚,又要派人广出洛阳周围宣知我朝正义,借以收心。我闻王世充貌似宽仁,骨子里处政苛暴,若能抚慰众心当能收到奇效。”

杜如晦深以为然,补充道:“王世充为一机巧胡人,外托勇猛,实无大志,成就今日气候,机遇和其居东都使然!褚亮兄所言极是,攻心为上。”

一时间,堂内众人纷纷议论,李世民倾心听讲,不时插言。那边,李元吉显然无法融入这场议论之中,偶尔插言几句又离题太远,弄得自己冷场半天,到了最后,他自己也觉得实在无趣,干脆闭起了嘴巴不再说话。

堂议到日头偏西,李世民看到已经议论得差不多了,遂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人言本王打仗喜欢坚壁不出,并非常势,此次去攻慈涧我就要变一变法子。明天请士信兄、敬德随我到慈涧阵前走一趟。我的习惯大家都知道,就是要眼见为实。至于拿下慈涧以后的事情,大家还要多想想,屈公,我让玄龄、如晦帮你,你们多琢磨一些办法,随后再议。听说这里的涧水夕照算是一景,左右无事,我们一同去观赏一番如何?”

众人兴致皆高步出园外,唯李元吉心里不是滋味。他从李世民的眼色中可以看出,这个二哥压根就没有把他这个兄弟放在眼里,好像自己不在这里,还在长安似的。





第十四回 陡遇强敌惊突围 夜渡涧水出奇兵


新安距离慈涧二十六里,连日来,唐、郑两军各安城寨,仅在白日派出小股部队出城打探。他们也有遭遇的时候,一般匆匆接触并不恋战,各自收兵回营。到了后来,他们心有灵犀般,皆避开官道,在山莽草丛间辟路,形成各自的巡行路线。唐军沿着涧河行走,郑军则在官道以南。

早晨的露珠尚未消散,李世民骑着“特勒骠”,带领罗士信、尉迟敬德和随从二十人开始上路。沿着涧水边上,唐兵前些日子已经踏出一条清晰可辨的小路。其时太阳刚刚升起,通红的阳光洒过来,渐渐驱散河水上方那一层薄雾。

尉迟敬德跟在李世民身后,罗士信则与他有十步距离。昨天李世民派了这趟差使,罗士信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新安、慈涧方圆以内自己都烂熟于心,何必要再枉走一趟?然不能当场驳了李世民的面子,今天出来,他一路上并无话可说。

他们一行人下了八陡山,向东约行五里就到了涧水拐弯处,水流开始向东南流去,山势也变得舒缓起来。小路上不时窜出一只只野兔,色彩斑斓的雉鸡听到人声振翅离去,美丽的身影在林间一晃而过。李世民在路上也不说话,想起近来戎马倥偬,竟然没有时间出外狩猎,这次若把洛阳拿下来,应该可以喘口气了。思想间,他们不觉已经走了近一个时辰,太阳高高地挂在东方,阳光透进林间,气温渐渐升高,蒸腾出的水汽弥散开来,大家都感到湿热无比。

不觉他们已经登上面向慈涧的小山,李世民率先下马,透过林子向对面观察。只见慈涧城墙上遍树郑军旗幡,一杆帅旗立在西门之上迎风猎猎,上面书有“右辅大将军单”的字样。据斥候来报,因城中狭小,单雄信在城内仅留军五万,其余人马放归洛阳。李世民在那里注视良久,将罗士信叫过来问道:“士信兄,当初单雄信攻城多日,终以火攻奏效,由此看来,城墙还算是坚固吧。我们若再来攻,用什么法儿避免伤亡呢?”

罗士信道:“近来反复攻伐,互相各知路数。攻慈涧别无他路,唯有攻坚。”

李世民叹道:“慈涧西门之前,并无太多腾挪之地,若要硬攻,恐伤亡太大。此山又离慈涧太远,在此发射弓弩纯粹是无效之功。”

他们一时无话,李世民眼光漫过城门,向城北方仔细观察。那里涧水又向东北拐弯,河面宽阔,水流较急,发出的声响远远地传了开去。七月盛夏,平日里河面上多有撒网挥鹰捉鱼之人,近年来战乱频繁,百姓逃亡,加之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河面上见不到一个人影。

李世民眼观河面,心里忽然一动,他问罗士信:“士信兄,你在慈涧城里多时,应该熟悉北城墙的情况。”

罗士信道:“慈涧北面临河,自水面而上为一陡壁,上面生满青苔,壁高约有三丈。壁之上建有一丈高的城墙,与全城相连。这里寻常人难以攀缘上来,我守备时并未派太多人防守。”

李世民若有所思点点头,招呼众人道:“走吧,我们顺着山坡向南行,到单雄信的正门看一看。敬德兄,我们来时从小路行走,回去时不妨大摇大摆顺官道返回,你以为有风险吗?”

尉迟敬德道:“不妨,若有几个小贼拦路,也不是我们的对手。”话未说完,他忽然猛地向西跑去,站在那里探头张望。李世民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跟了过去,问询究竟。

尉迟敬德紧皱眉头,自言自语道:“莫非我听错了吗?”他手指前方,令两人前去察看,“我刚才听到有树枝断裂声音,方圆并无猎户,听如此动静绝对是人所为。什么人躲在那里窥探呢?”

派出去的两人不久返回,言说搜索一圈并无人影。尉迟敬德摇摇头疑虑未去,说道:“秦王,我们还是快点返回吧,万一中了埋伏,我们难以招架。”

李世民笑道:“都说敬德天不怕,地不怕,一点声响吓得你毛骨悚然。哈哈,我们出来,又未通知单雄信,他能未卜先知?走吧,放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