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那些军汉们则是,明白这关系到他们晋升,尽管一个个是抓耳挠腮,干咬笔头的模样,但是都不敢怠慢。
  希望蒙馆,都是白天上午授课,放学之后,周旭则是将千字文默写一遍,并在每个字上都标注下上下字的切音。
  周旭作韵书实际上又有个大问题,他是上谷人,所以带着严重的地方腔,不说与当时京洛一地的官话有区别,与后来金陵洛下音更是差了悬殊。
  但李重九也不管这么多了,先赶鸭子上架再说。
  待十日后,六十个声韵字教习完毕,蒙学的孩童,就开始教授他们千字文。
  而军官们,则是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军令。只是要求,他们在三个月之后,能认识千个汉字,能看懂简单的军令。
  隆冬时节,正在怀荒镇全城紧闭,为来年作准备的时候。
  一行手持节杖的骑兵,却踏破了积雪来到怀荒镇门下,言道:“快开城门,我们是东都来的,给冠军侯传旨!”
  验明正身后,李重九当下不敢怠慢,当下大开城门,率领鹰扬府上下重要官员,将领出门迎接。
  李重九当下将一身,代表大隋五品高官的紫色戎服换上,分外夺目。
  前来传旨的是门下省的官员,一见李重九亦是十分客气,一口一个冠军侯叫着。
  当下进入了鹰扬府,门下省的官员看李重九所住条件简陋,不免又褒奖了几句,为国奉公之类的话。
  于是李重九摆上香炉,门下省的官员当下肃然,朗声将诏书念了一遍。
  这诏书乃是敕书形势,圣旨用黄麻纸所书。
  众人听得仔细,主要是对李重九这次击败突厥,契丹战功的褒奖,褒奖的内容,乃是赐下三百匹锦帛,这并不算什么。
  之后乃是怀荒镇鹰扬府开衙的许可,李重九正式授予正五品鹰扬郎将,一切府内官员可自己任命,到时候将之报给朝廷,朝廷再授予流品。
  同时朝廷还给李重九,怀荒镇官吏补发了六个月的官俸,官俸是以禄米的形式发放。
  因为李重九是外官,所以是按照治下户数多少比例给俸,此外封爵,还有五品官的福利享受,五十亩的职分田待遇。
  
  第一百三十七章走马上任
  
  大隋的官员给俸,为四种,分别是禄米,职分田,月俸,力课。
  作为五品官李重九收入还算不少,杨广体念怀荒镇缺衣少食,故而特地着人特将俸禄,一概折算为米粮犒军。
  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杨广任命李重九为上谷郡通守,并负责平定盘踞于上谷郡境内,有历山飞魏刀儿聚集的十余万,日益猖獗的流贼。
  听到李重九加上谷郡通守时,周旭等人皆是大喜。
  通守虽不比郡守,但在郡守不在时,李重九就等于是牧守一方的地方大员。上谷郡之中,属李重九算一把手。
  周旭,姬川,刘易他们三人,他们本以为来怀荒镇戍边,这辈子要老死于此。但眼下一转眼之间,李重九成为通守,他们作为最早投入阵营的幕僚,亦然跟着水涨船高,不仅前途可期,将来甚至一郡的佐贰官,也是有望。
  这并非是他们妄想,大隋开国之后,虽废除沿袭上千年之久的征辟制,将地方人才选拔皆归于吏部。
  但毕竟多年来的制度还是根深蒂固,作为地方郡守,还是可以自行招募各郡的佐贰官,朝廷只是做个任命的形式而已。
  不过周旭他们要想上位,这一切需要李重九先收复了上谷郡,平定了叛乱,才有可能。
  李重九亦同样高兴,杨广此举,正是想要睡觉时,给你送来枕头。他正有心进取上谷郡,而这确实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若攻取了上谷郡自己的地位,大不一样,不说每个男儿心底都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就算是退一步,李渊就是再介意自己寒门出身,也不会看在一郡之守的份上,将李芷婉嫁给自己。
  到时候李重九与李渊。就结成同盟。
  若是将来李渊,李世民夺取天下的大势不可逆转,那么李重九也没有必要,逆大势而行,先归附李家。作李家驸马爷也不错。最后再看看玄武门之变,从中是否能最后为自己找到一丝机会。
  草原上民风彪悍,还是中原来得好,当下李重九。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上谷郡上任了。
  李重九当即安排鹰扬府的人事任命交给门下省宣旨的官员,由呈上吏部报批。
  除了副手鹰击郎将空缺,不可自己任命外,王马汉,昙宗。英贺弗,额托作为校尉报上,校尉皆是正六品。
  长史空缺。
  姬川为录事参军,周旭为司马,刘易为仓曹参军。
  这个当然是走个过场形势,吏部一般是会同意李重九这些举荐的。
  之后门下省官员在怀荒镇住了几日后,又看了李重九蒙馆的建立,见了军官以及孩童一起读书,不由是啧啧称奇。
  又听李重九用番人为军。不免又替他担心了一下,告诫李重九一番番人不可交心的道理,之后门下省官府这一番替天子巡牧还算满意,逗留了一番即返回东都向杨广复命。
  李重九当然也十分上道的给他送去了一份不菲的程仪。
  随着任命一下,怀荒镇之内。官吏也算是各司其位。虽大事小事不断,也算官员们可以自行解决。
  加上草原上冬季已临,交通断绝,若是白毛风一刮。不可能有任何部落在此时候出行。所以整个冬季之中,暂不用担心有突厥。契丹部的人,前来攻打。
  李重九让姬川他们三人,一并商议操办怀荒镇内政,而府兵操练则交由王马汉,昙宗,英贺弗,让他们自己负责。
  至于戍军各有旅率看管,民户里也有党长,里正一级一级相互监督。
  李重九完全可以安心放手,让自己手下代自己处理怀荒镇之事。
  他决定乘着大雪还未完全覆盖,往上谷郡走马上任。
  上谷郡眼下贼势虽十分浩大,连郡治所在的易县都被已被攻破,现在上谷六县之中,也只有飞狐县尚在据守。
  准备了数日后,李重九命令人赶制了一面旌旗,上书大隋上谷通守李七个大字。
  制旗完成,李重九就带上额托,加上全部由甲骑组成的突骑团,从怀荒镇出发,前往上谷郡。
  从怀荒镇往上谷郡,从地图上直接距离,应从最近的涿郡的怀来县走,但是这里有小五台山阻隔,军队一般无法翻山越岭。
  故而李重九他们必须绕百多里路,从怀荒镇进入外长城,再从雁门郡的灵丘县,走飞狐道,再至上谷郡。
  突厥来犯时,灵丘县遭到攻击最惨烈,全县几乎一空,这次李重九重返灵丘县时,仍是一片毫无人烟的样子。
  而灵丘县县城,城墙残破,在突厥攻破后,三千军民皆是战没,而城池被突厥人放了一把大火,化为了废墟。
  灵丘县虽十分残破,但地理位置重要,后来改名为蔚州,就是众人所知的燕云十六州之一。
  此地也是后辽宋之间对峙的边境线。
  过了灵丘县,就直接取道飞狐道渐渐前往上谷郡飞狐县。
  扼守飞狐道的飞狐口,乃是太行八陉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山西出入河北的要道。
  在此险关叠叠,山势陡峭,乃是太行山的最东端。
  燕云十六州割让之后,北宋外长城的险要皆失,故而北宋朝廷只有以雁门天险,飞狐口一带,依靠拒马河沿线修筑了一条防御契丹的防线。
  这一防线,失去了半个太行山,以燕山天险,故而宋与辽的作战之中,一直处于不利。
  过了飞狐口,也就是一脚从山西踏入了河北,眼下已不是雁门郡,而是上谷郡之地了。
  飞狐县位于雁门郡最东,拒马河绕县而过,直注入掘鲤淀之中,也就是今日的白洋淀。
  李重九两百甲骑到达时飞狐城下时,所见城池似不久之前,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攻城战。
  在满地残雪上,废弃巢车倾倒在城墙下,穿着灰衣的尸体,三三两两散布在城墙下,鲜血早已干涸,尸体应该冻成了石头一般硬了。
  而最惨烈还是,城门之处,城墙被烧得几乎如炭色一般,那城楼索性就被烧去了一半。
  眼下城头上大隋的红旗,仍是歪歪斜斜地挂着,整个飞狐县仿佛皆是了无生气一般。
  
  第一百三十八章半渡而击
  
  飞狐县城头上钲声陡然大作。
  正依着城墙做着好梦的高楚,突然惊醒。
  久经战阵的他,身子一弹直接从地上跳起来,嘴里骂骂咧咧地言道:“那些死贼囚,如此急不可耐,来送死么?”
  高楚利索地一披凹凹凸凸的铠甲,手抓了一张步弓,几步噌噌地即上了城头。
  “高旅率,城东敌军是伪燕的王须拔。”
  高楚摆了摆手,言道:“知道了,命令兄弟们噤声。”
  高楚上了城墙,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流贼,如同蚂蚁一般云集而来,这兵力足足有两三万之众。
  流贼里几根旗帜上书着大燕两字,一看就知道是王须拔,自立的伪号。
  见对方势大,只见女墙一旁的士卒,手里紧紧抱着兵器,皆是咬上了木枚,身子正索索发抖。
  而一旁守城士卒准备好草球,火盆,放在一遍。
  高楚看了一眼密密麻麻望不到头的敌军,再想了下城中不到两团的乡兵,还有三千多百姓,不由仰天长叹。
  “通知成县丞了吗?他知道伪燕大军又来了吗?”
  “回禀旅率,成县丞他……他说一切都交由高旅率处置,他宅院内却是四门紧闭,有成家家丁严密把守。”
  高楚哼地一声,冷笑言道:“好个蠢材,都到这个时候了,还缩在龟壳里,难道他以为城破之后,伪燕大军独会放过他成家吗?”
  “高旅率,城南有一支数百人的甲骑请求入城!”
  “援军?”高楚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个时候还有哪路援军。
  涿郡丞,河东通守郭绚,正率军讨伐流贼高士达,窦建德,而太原留守李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