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短暂的白天很快就过去了,商人恋恋不舍的收摊,但是早跑惯草原的老商贩们,则是知道夜晚才是他们最欢乐的时候。一个个人眼睛下充满着各种欲望。当下夜晚里,城外一个个毡帐外都升了篝火,照的草原上的苍穹如少女的笑靥一般晕红晕红的。飘香的马奶酒,烤肉,以及嘹亮悦耳的歌声,一边又一边撩动着众人的心,当下无数商人按捺不住,乘着夜色,奔进了毡帐,与胡人一并载歌载舞。
  酒色迷人眼,奚族,突厥,甚至还有雪肌碧目的金发霫族女子,自不将什么贞洁之类放在心底,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胡姬自是热情洋溢的。只要你能忍受那些胡女,脱下袍子后,那股充斥满帐篷的羊骚味,那么她们在床榻上的热情,绝对是普通汉子招架不住的。一夕缠绵之后,商人悄悄起身,在熟睡的女子枕边放上一块茶砖,几尺绸布之后远去。胡女性情豪放,一夜之后露水姻缘,分道扬镳,那么事后胡女亦绝不会纠缠。
  
  第一百五十九章识文断字
  
  草市连开了五日。怀荒镇的交易税,入城税计算都是象征性的征收,上辈子作为商人的李重九,当然更明白商人们需求的是什么。与其让他们强制交纳一笔税赋,倒不如这些人在此消费,然后彼此双赢的拉动了整个怀荒镇的收入。
  之后商人们运载着满满当当的货物,返回雁门。李重九心觉得,来时与去时,就别一样的情景了,雁门郡以北的突厥各部,在与李重九一战中,损失不小,见识了苍头军的战力,应该收敛许多,不敢再如以往,轻易到长城附近游牧,故而他就不必亲自前去了。
  所以这一趟返程雁门,李重九觉得在李家镖局,王马汉三个团骑兵的护卫下,应是毫无问题。顺路之上,李重九让他们经过灵丘县时,将斩下的突厥人首级交给郡丞陈孝意,让对方替自己向朝廷报捷。李重九这么做也是功劳平分的意思,毕竟郡丞陈孝意支援过自己三十张弩。数日之后,王马汉率六个团骑兵返回雁门,除了报告一路平安的消息外,还有陈孝意给自己的手书,信内言及已获知李重九在雁门大胜的消息,眼下突厥各部南下牧马的趋势有所减缓,他所在灵丘县压力也减轻不少,至于向朝廷,以及向晋阳的太原留守府请功的事,他却是没提。
  李重九看了信之后笑了笑,请功这样的事,对于陈孝意而言,这才是最不值得一提吧。而这时门外的木板上,传来脚步声。平平赤着小脚跑进了李重九的屋子,随即扑在了李重九怀里。
  “放学了?”李重九问道。
  平平点了点头。之后拿起桌面上一个李重九吃了一半的羊肉葱饼,开始细细啃了起来。而这时怀荒镇司马,兼希望蒙馆的学正周旭,亦是大步入内,向李重九行了一礼,言道:“参见君侯。”
  李重九示意对方入座,问道:“蒙馆读书的事如何了?”
  周旭一拱手,随即拿了一叠纸交给李重九。李重九将纸拿来。只见纸上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几个字,一看就知道是千字文的起首,而每个字的一旁,都注了两个字的切音,这一幕令他不由想起了小学生一年级的拼音课本。
  周旭言道:“回禀君侯,韵音早已是在三个月前教完了。眼下在教他们学千字文,众孩童们十分努力,除了几个资质差一点的,不少人已背下了全文。估计下一个月,就可以教他们习论语,以及断句了。”
  李重九想了想。心道论语也不错,作为发蒙以及学识上的进阶都是十分理想,如此他也不必急急地将如三字经,百家姓如此发蒙书籍拿出,剽窃后人成果了。不过至于断句。李重九倒是有另一番想法,断句是一项很难的学问。能达到识文断字二者,就可以脱离目不识字白丁的范畴,成为一名相当于古代九年义务制毕业的学生了。
  现在怀荒镇上下八千多人,能做到识文断字的,不超过三十个人,其余的多是半桶水的本事。将来为了打破世家,对知识垄断,就必须让寒门出身的子弟先有文化起来。而为了让寒门子弟快速学习文化,就不能将学识门槛放得太高,否则推广起来十分不易。现在识文可以通过韵音循序渐进,而断句之事,李重九自也有办法。
  当下李重九让平平取过笔墨纸砚,在纸上草草挥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几个字。周旭认得这正是论语开篇第一句。李重九在中间标注上逗号句号的标点。事实上标点虽在清末时才出现,但是古代读书人,为了文章的起承转合,在文章上标上注脚,以表示读书时的停顿,古代人将之称为句读(注一)。
  李重九将逗号的意思,标为语意未完,语气可停,而句号则表示意思终了。周旭听了不由头大如斗,而这时录事参军姬川亦是入内,看了李重九的句读之法,当下冷笑几声,毫不客气言道:“君侯之法,固然妙哉,但距圣人之意远矣。”
  “怎么说?”李重九颇有不快地问道。
  当下姬川将当初与李重九辩论过的话题拿出,到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或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姬川振振有声地言道:“圣人之言,在于一心,君侯难道要强行以一己之意诠释吗?”
  李重九正色言道:“圣人之言已经远矣,但若是此法普行,若后人之言,我们就可以知之了。”
  周旭这时听了勉强抬起头来,言道:“君侯之法,可省卑职数月之辛劳,不过有弊有利。”
  “古往今来,没有一项改革是容易,但我要的是,怀荒镇人人可识字,人人可读书,人人可知圣人之学,如此一点小的弊病,也是在所不惜。”
  周旭听了李重九这一番振奋人心的话,当下解开心结,可是姬川犹自摇了摇头,冷言冷语言道:“圣人之学人人可知,走卒贩夫也能读论语了,那不是鸿儒满地走,博士多如狗。好大的口气,如此要我们何用。”
  周旭当下抱拳言道:“君侯,那么卑职事不宜迟,立即去重新写一遍论语。”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那倒不必。”
  当下李重九让人去内室取了论语,千字文等一系列书籍而来,放在地上。周旭看着一本本用手抄写的书籍,不由异常惊喜,他从小读书素来贫寒,上一个县学还是族人资助的,平日家里没有藏书,要阅读书籍,必须在县学里向老师去借才行。如此十几本书籍,就算是整个县学里也才有一套罢了。
  “多谢君侯,多谢君侯。”周旭当下感激涕零,如此多书,就算是他也没有完全读过。
  李重九言道:“这些书都是这次商队从南边带来的,此外还有笔墨纸砚等,以后学堂上不必让学生用柳枝划沙盘习字,直接写在纸上吧。”
  周旭听了不由失声言道:“君侯放心,卑职一定将这批学生教好。”
  注一:句读中读字发逗字的音。
  
  第一百六十章御夷筑城
  
  将怀荒镇之事安置好后,李重九决定将流民,十五个旅的戍军,一共两千五百人一并移至御夷镇,进行筑城,并再将自己一个鹰扬府五个团的兵力,都暂时移驻到御夷镇,协助筑城。而至于怀荒镇留下两个团郡郡兵,以及戍军防守,必要时还有民户中丁壮可以调动,而昙宗负责领兵守城,周旭,姬川他们文官则负责参赞军务,以及政务。
  如此怀荒镇人口下降至七千附近,但是如此也差不多可以容纳,以怀荒镇这座小城而言,若是住满一两万居民不是不行,只是城内就拥挤许多,除非进行扩筑。事实之上扩筑的请求,仓曹刘易曾提过几次。他建议将北城胡汉两边交易的草市扩筑一座城池,因为现在草市上已有许多胡人,汉人商人驻扎在此,甚至渐渐形成居民区。他们不入城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节约那一笔入城税与交易税。不过筑城之事,钱从何来,这倒是一个大难题。李重九去年修筑一个怀荒镇,已将李家镖局的资产通通耗尽,眼下又修筑御夷镇,已可谓是捉襟见肘了。
  从怀荒镇至御夷镇,足足走了三日,但若是骑马一日可以抵达。御夷镇原本设在长城之外,作为一个北方军政一体的大镇,御夷镇原先建镇的治所,是在往北几十里地的大宏城,后又迁至长城附近的独石口,在独石口附近则为涿郡怀戎县所在。而李重九前往筑城的,正是原先大宏城的位置。众人一路朝东北而来,越行越觉无比荒凉。有一种离家乡万里之感。也确实御夷镇所在,已接近汉家王朝向北方的边界。
  随着李重九一路同行苏素饶有兴趣地与李重九介绍,言道:“此地原是鬼方之地,后战国燕国振兴,将此地修筑长城以防北狄。之后汉盛极时,在此设上谷郡,可惜之后汉朝衰落,此地又复为匈奴。乌桓,鲜卑所有,而今方才又再度为我们汉人所有。”
  李重九闻此之后,点点头之后,众人遇到一条大河,这正是发端于此濡水。此水一贯作为胡汉两家的分野,草原上的胡人一见此河就知快接近汉地。后世有诗云十万蕃骑饮滦河,莽莽草海虎鹿藏,滦河就是濡水。
  草原上濡水千曲百回,逶迤如带,不同于大川大河,四面山川冬雪消融缓缓注入。故而此濡水源头就如同一个上百步宽的大水洼。水洼里草丛处处,流水潺潺,水深不过刚好没脚腕,而条条银灰色的小鱼在水洼里跳动着身子。
  众人涉水渡河,所见已是一片山川草原出没。山上林木森森,而山下草原如大被一般覆盖到山脚。濡水在山边围绕,草原上水草丰盛,而大大小小牧场更是无数,还未来到山前,就听得牧歌嘹亮。上万头的羊群如一大朵白云遮在山背之上,初生的羊羔叫声清甜,令人心底阵阵发痒。
  而羊群边正有不少牧民正在放牧,他们看见一行汉军渡河后,初时惊异了一下,后来似乎看清李重九的旗号后,立即一面上前,原来他们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