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等都要在结网中,饿死了。”
  好个姬川,一口毒舌将李重九麾下文官都攻击到了,好吧,估计念在苏素是李重九四叔,总算还留了几分颜面。
  周旭当即怒极。周旭一动怒说话就有几分结巴,言道:“好你个姬……川。那……你又是……几里之才呢?”
  刘易哼了一声,冷声言道:“几里之才,我是不知,只是他来怀荒镇是因为与人通奸吧!”
  姬川被人揭了老底子,当下大怒喝道:“你说什么,通奸又如何了,你情我愿的,再说了。当初陈平还昧金盗嫂了,高祖用能不用贤,才成就霸业,你这等这等真是鼠目寸光。”
  刘易冷笑言道:“大言不惭,就你如此之人还自比陈平,真是马不嫌脸长。那以你之见如何方能与千里之才呢?”
  姬川油然双手负后言道:“要论贤良,当然自然要从士族之中去寻。自古以来寒门只能出得樊哙,却出不了萧何,张良。”
  “寒门中也有韩信,陈平。”周旭言道:“上谷一郡没有名门大族。再说我们哪里去找世家支持?”
  当下姬川,刘易,周旭三人又吵作一团。待过了许久,方才想到失仪,于是一并向李重九请罪。
  李重九长长打了个呵欠,挥了挥手言道:“请罪到是不必了,以我之见。我们可以效仿燕昭王,筑黄金台。以千金买马骨,凡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可以到投奔来。”
  此言一出,三人皆是点头称是,称了一个善字。
  李重九见三人一致同意,言道:“那么我就在怀荒镇,易县,各设一招贤馆,以纳贤良,征辟人才,若是经得用,礼遇为郡府掾史。”三人皆是一致允诺。
  议定了招贤之事后,李重九决定视察一下怀荒镇附近的情况。李重九先是策马来到北面的安固里淖湖畔。
  这时安固里淖现在仍是冰封,厚厚的一层冰盖如锅盖一般覆在湖面上,以往所见湖畔一眼望不到头的白桦林,已是被人砍去了一些,修了木屋帐篷住人。
  四面了无生机,但是冰面上,上百名室得奚人,穿着厚底毛靴,正用木棒凿冰取鱼,只见湖面上破了好几个大洞,渔网深深的撒在湖里。收网的时候一声号令,上百人一起动手,从水里拖着渔网拉上冰盖。
  渔夫们的号子声,充满着动人心魄的味道,这是他们部族故老相传的捕鱼方式。听刘易说每一次他们捕捞,都能捞上好几百斤的鱼,小则三四斤,大则五六斤,网里若是有不足两斤的鱼都放回水中,大鱼才打来吃了。这就是草原上口口相传猎杀不绝的道理。
  打上来的鱼,这些渔民们除了自己吃,大部分都在草市中交易,黄酒,瓷器,茶砖,绢布,谷物,牛羊以及肉好。而拜托他们,怀荒镇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鱼肉。
  视察完北面的湖面,李重九又来到南坡,这里才是他认为怀荒镇的重心所在。在这个没有冷鲜肉的年代,粟米,稻米都便于储藏,而牛羊鱼肉则不在此范畴,一场普通畜疫就可能让牧群中的牛羊不存几只。还不怎么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在汉代,百姓日常主食,还是粟米,小麦虽有耕种,但是属于杂粮,直到两税法前,官府实行租庸调制,其中租二石粟、庸绢半匹、绵三两,调役二十日。收税主要还是粟米为主,不足杂粮辅之。而到了隋末唐初,因为小麦有两季种植的优势,因为在北方逐渐达到与粟米相当的地位。而朝廷推广两税法,在夏季时征收小麦。
  小麦耐寒好,在怀荒镇南坡到处都是小麦田,冬小麦早已是种植下去,在大片田里,无论汉人的百姓们,都是一身皮衣麻衣混搭的风格,一列一列的走到早春的冻土里,检查墒情,以免失墒。而除了麦田,另一边土地,也准备农时到了后,平整分别平整为粟米田,高粱田。粟米耐旱耐贫瘠,煮粥又比小麦好吃,一直是隋唐前百姓们喜闻乐见的食物。
  李重九在田里慢慢走过去,几名老农闻之太守前来,连忙上前拜见李重九。李重九到是与他们问了许多农事,隋唐不必明清,无论是读书人官吏都要懂得很多,在过去不能辨别菽麦,就被人视为无慧,而到了后世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已成了读书人的代名词。而到了今天,恐怕连很多大学生都要呵呵了。
  老农与李重九絮絮叨叨了说了很多,除了谷物的种植外,他们还希望在入春后,可以在南坡这里牧鸭、牧鸡,这样一来可以有禽肉吃,二来还以防蝗灾,三来粪便还能作肥。
  李重九听了觉得有道理,当即让刘易落实此事,尽快去办。几名老农听了都是一同拜谢。
  
  第两百一十九章檄文
  
  费了一日,将农事视察完毕后,李重九返回怀荒镇,到了傍晚,远处的车轱辘响起,又是一个车队的胡人部落正从远方草原迁至怀荒镇附近建立营帐,准备互市。
  看着远处星火点点,周旭,刘易,姬川胸中都盈满了自豪之情。当初怀荒镇开镇时那样的仓促,四野的荒凉,如今是再也见不到了。仅仅是城外胡商,胡人部落超过六千人,而城内百姓的人口也已是接近了万人,三教九流,士农工商皆有,已是快要达到隋朝一个上县的标准。
  李重九见之一幕,对于将来万一怀荒镇发生的战事,更是忧心,万一战事一起这好容易经营的大好局面都是要破坏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李重九决定在今年内,在御夷镇再开设草市,一来御夷镇更远离突厥,靠近乌侯秦水,二来这也是分桃之计。
  同时李重九也命昙宗在怀荒镇四周,再设十个烽火墩,每个烽火墩里驻兵十人,若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明火,墩里常备十匹快马,一旦敌人来袭,不必坚守可以速退。此外李重九还加强了怀荒镇守备,将驻军由一千人增至一千五百人。昙宗可以从附近胡人部族之中募兵,拣在怀荒镇驻扎一年以上的番兵,以及汉人为军,至于驻军一面操练,一面进行军屯以及放牧,解决部分军粮。
  仅仅是设立烽火墩,只是增加预警的时间。以及增加驻军,对于突厥二十万铁骑而言。也是微不足道。当然突厥汗庭南迁也需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李重九寻思必须想个其他办法,才避免怀荒镇遭到突厥的攻击。
  在怀荒镇休息了三日,也算让汉军士卒与家人团聚,之后李重九率领大军返回御夷镇。经过大半年,虽中间因为大雪歇了一段,御夷镇附近高山堡,九连堡都已是修筑完毕。包括主城大宏城在内,御夷镇防御体系,已是成为了铜墙铁壁一般。
  坞堡之上,兵卒持戈守卫,黄色的夯土堡垒耸立,犹如草原平地而起的一个个山丘。
  这一幕令李重九因为可能到来的战事而紧绷的神经上,稍稍松懈了一些。而跟随李重九的番军骑兵们看到御夷镇后,皆是爆发出了欢呼声,因为他们总算回家了,这一次去中原他们都是收获颇丰,各自回到部落后,就可以让妻儿们分享他们的喜悦。而室得部原俟斤。以及汗国的长老们,早就一并在御夷镇外迎接李重九凯旋大军。李重九这才刚刚下马,室得芸,平平二人就一左一右地紧紧抱住了自己。
  述说一番别来之情,李重九当下问:“莫贺弗部。契箇部他们的动向如何?”
  众长老听了,一个个皆是不语。大长老库莫言道:“可汗。还是入了大帐再商议。”
  李重九会意,当下带着额托,英贺弗他们,与众人一并入帐商谈,库莫言道:“莫贺弗部,契箇部两部的使者已在帐内附近住下,与我们商讨好几日了…”
  “那么商讨的条件是什么?”
  库莫言道:“要我们自削汗位,放弃可汗之称号,依旧称俟斤,同时献羊十万,马三千匹,女奴三百,可汗觉得怎么样?”
  李重九反问道:“那若是我觉得不怎么样,又如何?”
  一旁另一名白胡子的长老出声言道:“若是可汗不许,莫贺弗部,契箇部说他们会联合突厥,契丹一起出兵,三面夹击,讨平我们。”
  额托,英贺弗闻之都是大怒。额托言道:“莫贺弗部,契箇部居然敢威胁我们。告诉他们,只有断头的室得奚人,没有投降的室得奚人,只管一战好了。”
  “不错,”英贺弗神色倒不那么激动,但语气却十分坚定地言道,“刚刚自立为汗国,就自削汗号,以后我们不就成了草原上的笑柄。”
  一名长老言道:“两位将军十分骁勇,我们当然知道,只是我们刚刚收服故地,汗国不过两万帐,能动员多少勇士?而莫贺弗部,契箇部这几年养精蓄锐,不动刀兵,任意一部都最少有两万帐以上实力,不在我们之下,如何去打?”
  李重九看向这位长老,问道:“木昆部,辱纥王部他们的态度如何?”
  这名长老言道:“虬里汉俟斤,是不喜欢看见我们奚人内部,有动刀兵的,所以一直希望我们三部能够说和,共同对抗突厥,契丹。辱纥王部一直对我们十分冷淡,可以猜测这一次莫贺弗部,契箇部敢向我们挑衅,除了背后有突厥人的支持外,辱纥王部的俟斤也默许他们的行动。”
  “我们奚族五部之中,辱纥王部最强,拥有三四万帐的势力,我们暂时也不可与他们为敌。”
  这几名长老分析完后,库莫言道:“我们众长老一致的意见,若是莫贺弗部,契箇部,联合突厥,契丹,我们根本不是敌手,所以我们决定先答允自削可汗的条件,但牛羊战马我们可以争取少给一些。现在两部的使者,就等我们最后的答复了。”
  长老们说完一众将军皆是大怒,连颜也列,孙二娘也是忿然。额托当下言道:“你们这是自己做的决定,我不同意,就算是长老们的一致决定,也要我们四位统军认可才算通过,但是你们问过我们的意思吗?”
  一名长老冷言冷语地言道:“你们的意思?你们四大统军还在汉地帮着可汗劫掠,哪里有时间,管我们部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