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自己是灵魂穿越时空,那么依据此弓上这行字来看,这是开皇年所制的角弓。
  因为父母的关系,他大学时是历史系的学生,虽后来事业不是这个方向,但对于历史系的学生而言,辨别年号这并非难题。
  若按照奉正朔,年号乃是中华通用,以表示服从王化。
  开皇这年号,当然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
  他心底砰砰直跳。
  此弓可以看出有一定年代了,但是不会显得太久。
  至于从那把弓的样色来看,保养显然不错。显然此弓不会是古董,大概用了有几年,十几年这样。
  那么从弓的新旧上来推测,自己大概是穿越在开皇八年这个时间点之后。大约是在开皇八年,后推几年,甚至二十年的范畴之内。
  他在房间之中踱步,那么此刻应该是隋朝年间。
  只是不知乃是开皇,还是大业年间,距近也有一千三百年左右。
  他想着若是手边有一本通书,就可以确认确切的时间了。
  他低头看了下身上的衣服,一件粗布的半臂(坎肩)套在身上,此时应该正是夏季。
  看见衣服,他突然心底一醒,拖着身子,走到一旁的柜子前。
  费力地拉开柜门后,他鼓捣起来。
  半响之后,他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
  准确说来这是一个衣柜,还有一些散物。
  衣柜里有数件男子衣物,如汗衫(非今日汗衫,当时乃男子内衣),棉袴,半臂。
  此外还有无脚幞头,草鞋等等。
  衣物皆是粗布麻衣,连一件长衫长袍,丝绸锦缎都没有。
  而且衣物都是白,皂二色,不见青绿,更不用说紫绯了。
  由此而见,这个穿越的对象,身份显然不会太高。
  在柜子底部,还收罗到几枚钱币。
  钱币直径和一元银币差不多,但略轻许多,钱币中间穿有孔洞,外圆内方,孔洞左右上各书有五铢两字。
  若这真是隋朝,那么这钱币当时隋五铢钱,当时又将此钱称为肉好。
  肉指得是边,好指得是孔,与以往缺斤少两的私钱不同,这边孔上皆有廓,所以民间将之称为肉好。
  开皇五铢钱,乃是隋文帝杨坚混一南北后所制。
  乃是为了杜绝南北朝地方发行之劣币,让天下之钱币皆由中央而出。
  将这几枚钱币掂量在手中,他的脑海中不由出现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好一个开皇盛世自画面中跃然而出。
  
  第二章误打误撞
  
  他将五铢钱又放回衣柜之中,这钱并不多,只有二十几枚。
  隋朝时,官方民间乃是以肉好和绢布,作为货币流通。
  而银对于当时而言,还是稀罕物,甚少用来交易。
  他举头四望去,从衣物,五铢钱,以及这张弓上。
  他仍是无法具体判断出,现在的具体情况。
  这时他脑子里一个激灵,忽然想起之前,几个人说得话来。
  当时自己模模糊糊地躺在床上。
  只觉得几个人影在眼前晃动,之后他们在面前,似乎在忧心的说着什么。
  他们说的很多,但自己只是隐约记得几句。
  看着身体上触目惊心的淤青,他猜测过去,自己大概是被什么人打伤之后,灌下汤药和人参,才救下了自己性命。
  真是一个悲催的小伙子。
  他揉着身上淤青,一股钻心的疼痛传来,这伤受得可不轻。
  到底何人打伤的?
  难道自己有什么纠葛。
  他努力回忆起来,将那些话中,几个关键地方记了起来。为这辽参夫君翻山走了几百里路,当年从靺鞨人手底买的……小九的命算捡回来了……四当家野山参……
  靺鞨人,没错,是女真人的祖先,更近一点,就是后世熟悉的爱新觉罗那家子人。
  靺鞨,活动范围,就是在隋朝辽东一带,也就是今天东北附近。
  如果说走了数百里,还是翻山路,在靺鞨人手上买到辽东野参。
  那么自己身在之地,就很好推断了。
  辽东方圆数百里,
  北面大兴安岭,先排除,那里是生番之地,绝非眼下的中土人情。
  至于东面的棒子国,亦可以排除,方才的人口音虽奇怪,但是绝对是汉语一种。
  而南面,嗯,从河北进入辽东,不一定要走那么多山路。
  所以眼下最大可能,就是自己身在太行山以西,燕赵之中的赵,现在的山西。
  幸好,没穿越到撒哈拉以南,拉美,这也是不幸之中万幸,否则可就真是从石器时代,茹毛饮血起开始奋斗了。
  意识到这点后,他心底一松,心思活络起来,开始推断的东西,亦越来越多。
  方才,这些人口称四当家的说法。
  这天下好似只有山贼土匪才使用的。
  而这屋子之中,那副角弓,绝对是上乘之兵器,在军中制氏装备,等闲军士亦不能用,这绝非平常百姓可以用得起的兵器。
  当然自己身份乃是府军,郡兵,亦说不定,不过府军中不大可能有四当家这样称呼的。
  这点推断,又距离山贼土匪,近了几分。
  至于刚才所呼的小九,似乎听起来是自己小名。
  能呼唤自己小名,一般是极亲近的人才会,这些人不惜以辽参救治自己,显然非亲属家人莫属。
  那么很显然,自己绝非被山贼绑票的,而是与山贼是一伙的,并且有什么重要家人是山贼一员,身份不低。
  这就是自己暂时能够确认的一切。
  至于从窗棂向外望去,就是重重用茅草覆盖的屋檐,以及颜色单调,土黄色夯土所铸的土墙。
  一个简单的院落,四面土墙夯得高而实,除了几颗参天大树的枝叶,这就是窗外的全部景象,围起来颇有几分坐井观天的味道。
  至于其他只有似乎鸡,羊的鸣叫声,颇有几分鸡犬相闻的味道。
  这时,他突然听见几声,沙沙的脚步声。
  院落里的大门,吱呦一声被推开。
  他眯住了眼睛,侧开了半个身子,紧紧盯向门外。
  只见门外出现一个四五十岁的老人,对方面相颇为忠厚,单手吃力地提着一个类似一样食盒的东西,走进了院落。
  看对方走路的样子,似乎受过什么伤,或者有什么疾病在身。
  眼见这名老人走进院子,他随即支撑着身子,返回坑上。
  正当盖好狼皮褥子时,这名老人推门而进。
  他没有睁眼,平静了呼吸,继续在床上装睡,不过耳朵却竖起来,听着声响。
  只听这名老人在屋中放下食盒之后,走到自己身前,静静地看了一会。
  对方身上有一股羊膻味,不过并不重。
  过了半响,这老人沙哑地言道:“奇怪了,按理来说,小九伤势已好了大半,今日就是会醒,为何还是昏迷?”
  听着对方言语中的关心之意,他心底微宽。
  坐了一会,他又言道:“唉,那个小娘皮下手也忒狠了吧,将少当家打成这样。”
  “什么?”
  确认这一信息,此刻他终于一揭开被褥,从床上坐起。
  少当家,他的父亲这么说来,真是土匪头子。
  “少当家,你醒了。”
  那个老人亦是惊喜交加。
  “嗯。”
  吃惊之后,他不动声色点点头,而那老人还是一副惊喜的样子,喋喋不休地说着,显然是惊喜难以自定。
  看着对方如此关切自己的样子,他心底涌起了一丝暖意,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唉,瞧我这记性。”
  对方用左手一拍脑袋,当下将一旁食盒取过,才一揭开盒子。
  一股浓郁的鸡汤味道,已是飘来。
  这个老人先取出两个黄澄澄的鸡蛋,放在一边,之后端出一黑色砂锅来。之后这老人小心翼翼地捧到他面前,揭开砂锅盖子,顿时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鸡汤面,呈现在眼前。
  隋朝时将一切面食制品,皆称作为饼,比如馒头,则称为蒸饼。
  汤饼就是面条,放在汤水里捞过。
  油花浮面,厚厚一层粘着碗壁,几点青嫩可爱的葱头点缀在面上。
  “赶快吃了,别凉着了。”
  看着他挑着筷子吃了一口,对方脸上皱纹顿时舒展起来,之后开始剥鸡蛋壳。
  这位老人将鸡蛋壳剥得很仔细,似乎生怕露了一点,甚至连蛋皮亦不放过,由此可见这蛋的金贵。房间之中,只余下吁吁地吃面声。
  ……
  三天以后,李重九双手枕在脑后,躺在山顶上,看着对面山腰云雾缭绕的景象。
  没错,李重九就是他这一世,重生之后的名字。
  这三天以后,凭着他毫无城府的乡民口中,套出了自己想要一切消息。
  揭开了心底的疑惑。
  当然这也是他上辈子的本事,到了他这个份上就是随口闲扯,亦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讯息。
  现在这幅悠然的样子,保持了许久之后,李重九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一刻他有些苦笑不得。
  这是大业七年,开皇八年近二十年后。
  这仍是乍看是那鲜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大隋朝。
  他灵魂所附的少年,姓李,名重九,没有字。
  重九的名字,听起令他颇感觉稀罕,后明白却是当时很平常名字。
  当时百姓不如门阀大族,取名皆是随意,百姓小名常以以出生之日,胎儿产重为名,比如七七,初九,六斤等。
  李重九,言简意赅,就是九月初九生辰。
  九月初九,乃是重阳,可与全真掌门重阳真人靠靠边,若是重八,亦能够沾沾千年后那淮右布衣的王霸之气。
  除了弄清楚自己的名字之外,关于这个李重九,以往记忆,除了少许的一鳞半爪之外,他几乎都不太记得。
  其余正如推断的那样。
  自己有一个山贼头子的父亲,然后自己子从父业。脑子里最清晰的记得,就是十几天前,李重九率着一伙七千寨的山贼,看准了一匹肥羊,进行半路剪径。
  结果众山贼们被肥羊反击,自己身负重伤。李重九记得,当时劫掠的是一辆马车,车上不包括马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