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车族渊源出自敕勒一族,同现在漠北的薛延陀,回纥乃是同宗,当年柔然崛起草原时,丁零人臣服与柔然,之后北魏九伐柔然,虏走了六七十万的丁零人内迁至汉地,此后这一支称为山居丁零。
  后内迁汉地的丁零人翟辽,聚集丁零人在河北立国翟魏,之后为慕容鲜卑的燕国所灭,不少族人皆被迁至位于辽西郡的北魏都城龙城附近安置。
  燕国被灭后,丁零人依旧在辽西生活,但生活已十分困苦,不过使用大车的风俗依旧保留下来,如现在丁零部的统军崔序就自称为翟辽的后人。
  而丁零人之后,则是辽西靺鞨人,与丁零人推着大车相较。
  靺鞨人则是每人皆一匹大马,或者最少两人一匹,靺鞨人的马,不少并非是骑乘的,而是用作挽马之用。辽东马善于奔驰,且能负重,皆被拉去作战马使用,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辽东马个头都很高,但速度不快,故而更适合作挽马。
  大军会合之后,前锋已与契丹前锋骑兵遭遇,爆发了几骑,几十骑的小规模战斗。
  由于李重九的主力骑兵尚未赶到,故而作为斥候的,都是靺鞨游骑以及郡兵骑兵。两万郡兵虽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不过千人,但不代表郡兵骑兵势力不济。郡兵骑兵筛选都是边郡的良家子弟,擅长弓马,并且装备精良。不过据说契丹的前锋斥候,也是族中百里挑一的勇士精选。
  斥候战规模虽小,但却是两军决战前彼此试探。不仅试探势力,还必须将周边地形,敌军情报,皆是收集回禀。
  这一番斥候激战下来,契丹斥候骑兵伤亡了上百骑后稍稍退却,原来是辽西高山密林,河谷纵横,最厉害的斥候,并非是骑兵,而是生长在此,熟悉地形的靺鞨人。
  契丹虽也有林中人窥探,但终究强龙不敌地头蛇,结果放弃了前方纠缠,退却到邻着白狼水畔,一处平原之上。
  平原之上一览无遗,李重九站在山头,看着契丹人的营帐隔着白狼水,铺满了整个平原,白色毡包密密麻麻的,透露出一股冰冷肃杀之意。李重九听一旁几名老于战阵的士卒悄悄说话,说的是契丹奚人这次号称二十万大军,真的所言非虚。
  李重九心知契丹人奚人的要在平原上,发挥其骑兵的威力,与他决战的目的。李重九自不会深入草原,反而是在白狼水河谷边,依着山势立下大营,耐心等待李虎的大军到达。
  本来按照预计,李虎应该率着草原主力骑兵在两日前,就该来此地会师了,但眼下却是迟迟不见踪影。
  众将心底都有几分忐忑。
  面对契丹奚族的大军,援军战前失约,这对于军心是一个很要命的打击,若非李虎是李重九父亲,不可能背弃儿子,若换做其他一员将领带领,恐怕将领们早就坐不住了吧,最怯弱的丁零人会抢先一步脚底抹油也说不定。
  但是李虎为何失约,这倒是令众将难以揣测。
  
  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
  
  李重九这边没有迎战,而另一边契丹联军居已是抵达,而罗艺高开道也各率了一千精骑前来会师。
  罗艺看到契丹的营地,第一个感觉是人头密密麻麻的数不过来,第二个就是毫无章法,脏乱差。
  契丹还尚处于部落联盟时代,虽说分作八部,但每部之下,还有各个大大小小的头人。故而大军一旦聚集,人声鼎沸,十分杂乱。
  持着青牛白马大纛的契丹可汗大贺咄罗,除了能将号令传达给手下八个夷里堇外,根本无法如臂使指般,传令下来,何况契丹为了征讨辽西,又拉了不少室韦,白霫,靺鞨部落中零散的族人,也一并来趁火打劫。
  故而查点兵马,按部就位成了当务之急,现在仅契丹就有十余万人马,按照以往结绳记事的办法来点数,那就是将契丹所有的绳子拿在一处,也是不够用的。
  看着契丹人如此乱哄哄,几十,数百人以部落为单位,这里散作一群,哪里一团,高开道只是嘴巴瞥一瞥,而罗艺直接就是不屑,隋军从伙长,队正,旅率,校尉,郎将,将军一级一级而上,位序分明。
  看看对面的李重九大军就知道,两万多人行进有序,中军的一个旗号,如臂使指般调动至两百人的团。而部队行进皆有阵列,每一队每一团在何处皆有规矩定制。
  当然罗艺自信自己带兵,行伍二十几年,肯定比李重九还要胜过一筹的,至少他就看出李重九大营几处细微不足之处,但又如何,他兵法韬略再好,可惜他的手下只有一千人马。
  想到这里,罗艺不由仰天长叹,不免哀叹起为何老子时运不济来。
  面对如此情况。最后契丹人还是找到解决的办法,事实证明就算没有文化,但活人不会给尿憋死,契丹人也是有自己的土智慧的。
  大贺咄罗用绳子在地中央四四方方围起一块地,之后令麾下士卒从后面进入,每点齐一百人,就从前面放出。之后按照突厥的军制,每百人任命一名百人长。
  最后契丹人有一千一百多个百人队,由八部夷里堇,大贺咄罗父子各统领一百个百人队。罗艺虽是看不起契丹人的组织与纪律,但看见髡发契丹的骑兵,各个相貌彪悍。却也是不敢小视。
  在按下大营后,罗艺听到远处牛角号呜呜的响声。
  这牛角号的响声粗狂嘹亮,随即十几个同样的牛角号亦是一并响起,应和了起来,乍闻之下颇有惊天动地之感。
  契丹士卒皆是奔出了帐篷,看向牛角号响彻的,随即一面面的大纛。仿佛白色云朵一般从遥远的山后头升起,渐渐将整个山头覆盖。
  大营之中,李重九与大将正在商议军情,陡然也是听到山远处巨大牛角号声,远远听得好似什么凶兽在怒吼一般。
  待听闻奚族三部主力抵达,李重九与众将立即停止军议,登上高处观阵,只见远山之上密密麻麻覆盖满了各种白色黑色的大纛。山谷之中奚族的骑兵犹如大江大河掘了堤一般。前后滚滚涌来。
  奚族三部,靺鞨,丁零,以及汉军将士对奚族三部的底细皆不甚明了,当下这边虬里汉派来的木昆奚部的将领,则李重九以及众将禀告,奚族三部的底细。
  首先是生在在草木丰茂的乌珠穆沁草原上的辱纥王部战士。皆是弓马娴熟之辈,特别是胯下的乌珠穆沁马。要自导好马良弓,皆是草原勇士必胜的追求,而能够得一匹乌珠穆沁马。则是每个草原勇士梦寐以求之物。
  乌珠穆沁马乃是突厥马之中的名种,有着吃苦耐劳,耐饥耐渴,耐暑耐寒的性格,跑得又快又有长劲。而辱纥王部的两万多名骑兵中,则是人人胯下一骑。
  当然骑乘着乌珠穆沁马的辱纥王部战士,也是草原上跑得最快,最能长途奔袭骑兵,连突厥也对辱纥王部战士忌惮几分。
  李重九顺着木昆奚部将领一指,看到远处五色编织而成的大纛,那就是辱纥王部俟斤渥满都的大纛。此大纛乃是当年始毕可汗突厥赐给他统御奚族五部。李重九看见辱纥王部的军容,略有所思。
  接着对方接续介绍另外两部,莫贺弗,契箇两部,战马虽不如辱纥王部,但却也各有特色。
  莫贺弗部,据说是奚族五部之中,最擅于畜牧的部族,畜牧除了牛羊马外。莫贺弗部最喜欢就养豕。
  李重九听了不由讶然,豕即是猪,在南北朝时,汉人喜欢牛羊肉,而不喜欢食猪肉,而就算有养猪的,也不是用饲养的办法,一般也是放养(注一)。
  莫贺弗人,养猪当然是为了食其肉衣其皮。莫贺弗皆杀猪,亦崇拜猪,据木昆将领所说,对方族中士卒不少都将猪之图案纹在身上。
  听对方这么说,李重九一方汉人大将皆是大笑,言道哪里有此怪癖。用尉迟恭的话说,就是果然是一群豕犬之辈尔。
  李重九亦是笑了笑,但他知道在如东夷部落,甚至通古斯部落中,对豕崇拜并非稀有的事。甚至鞑子大帝努尔哈赤,满语中的意思,就是野猪皮,而其弟舒尔哈齐意为小野猪皮,兄弟二人合称大小野猪皮。
  李重九放目看去这莫贺弗部骑兵,也多是身上缀着野猪牙,插雉尾为冠饰,皆披着野猪皮所制的皮甲,皮盾。打过猎的都知道,野猪皮之坚硬,故而用野猪皮制成的皮盾皮甲虽不如铁甲,但较之一般皮甲却要坚硬许多。
  至于契箇部中,位于奚族数部之中最北,不仅是汉人,就是奚人内部对其了解也不深,听闻他们族人与白霫甚是和睦,族长与白霫都伦纥斤部世代通婚,而且部族之中,女子亦十分彪悍勇猛,常常随着丈夫一并上阵厮杀。
  而这一次随契丹南征,据斥候回禀,契箇部中也有两三千女骑行军。
  莫贺弗,契箇两部这一次各出兵万余骑,与辱纥王部一并,兵力超过五万骑。
  披着毡衫,手持箭矢的奚族骑兵,从山谷中抵达平原时,山下契丹人声势大振,契丹人同样吹起牛角号,欢迎友军的抵达。
  漫山遍野皆是契丹将士们的欢呼声。契丹人将大斧,大锤,狼牙棒皆是高举,扯开胸口的兽皮开始高呼,仿佛已是取得了大胜一般。
  见到这一幕,靺鞨,丁零,甚至汉军大将皆面有忧色,突地稽向李重九言道:“可汗,若是老大人再不率军起来,恐怕我们军心会受到动荡。”
  “不错,我们目前的军力,不足以与契丹奚人对抗啊。”
  “是啊,是否派军向西搜索,接应一下!我看必然是消息为契丹人阻隔的道理。”
  李重九闻言默然。
  与契丹人声势高涨相对,反观李重九一方汉军营地,则是十分沉寂,似无动于衷,也似被吓破了胆一般。如此更令契丹人好生耀武扬威了一阵。
  会师之后,契丹奚人无不士气高昂,当下契丹奚族罗艺高开道等人,进行军议,商量决战之事。
  契丹奚族几部的头人,见罗艺高开道兵少,皆是不甚看重。
  大贺咄罗作为这一次盟主,没有作声,不过辱纥王部俟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