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也列终于有些正色看待八梢砲了,只见在这砲梢之前,垂下的砲索却足足有百根之多,每根砲索都有一到二人拉拽。
  随着周书佐一声喝令,这八梢砲瞄准了,城西一处城楼,而两百七十多名幽州军士卒拉着砲索。
  “一!”
  随着喝令,所有士卒皆是拉紧了砲索,双手作势欲拉!
  众将,众士卒,以及在山上观战的李重九皆将视线,集中于此。
  八梢砲第一次显威,周书佐面上露出几分自得的笑容。
  “二,放!”
  一声大喝后,所有人一并发力,但是却只听咔地一声!
  周书佐顿时脸色一变,在他眼见,活生生见到因为承受不了此力,八梢砲的砲梢陡然折断,而百五十斤的石弹,却已从石窝中飞射出十几丈,飞了一半砸落在地,将前军的一辆摸虾车砸得粉碎。
  摸虾车之内十几人尸横就地。
  “蠢材!”
  前方指挥大将顿时上前大喝,攻击的前军亦是为之一顿。
  周书佐见此一幕,脸色都苍白了,顿时坐倒在原地。
  “我要杀了你。”前军指挥大将,策马从前线奔了回来,眼见自己士卒身死于自己人之手,愤怒无比。
  本是得意洋洋的周书佐连忙言道:“将军饶命,饶命,我是该死,但不等于这八梢砲不能用,是这石弹太重了,我这会换百二十斤,必能成功。”
  “混账,难道还要再拿我弟兄们的性命冒险吗?”
  “这一次若是不行,我愿将脑袋抵罪。”周书佐顿时跪下磕头,他心知他一切将来的前途都押在这八梢砲之上,若是八梢砲一旦失败,他也无颜再在兵曹书佐之位上担当下去,如此前途灰暗,还不如一死了之。
  “某也愿意作保,请将军给一次机会吧。”老迈的李作匠也是跪了下来。
  “再给你一次机会,不行就死!”尉迟恭一张黑脸,出现在周书佐面前。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周书佐,李书佐二人一并千恩万谢。
  这一度,周书佐与李书佐,死里逃生,当下回去喝令,将原先放在另外两辆八梢砲石窝上的百五十斤石弹换下,这一次换上略小一点的百二十斤的石弹。
  心知性命在此一搏,周书佐也是露出几分狠色,能从一介工匠而拜官,乃是他这辈子都没想过的事,现在他的前途在此一搏,若是不成,也怪他命不好,死在此地就是了。
  众工匠坊的士卒,亦感受到周书佐脸上的杀气,顿时不敢怠慢。
  “石弹已好。”
  “准备!”
  “一。”
  “二,放!”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砲索重重一扯,百二十斤的巨石飞跃了两百步距离,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众人皆是一并抬起了头,看着石弹,直砸在西门城楼之上。
  只听轰地一声,横梁折断,城楼顿时塌去半边!
  “好!”
  颜也列众人看得都是振臂高呼。
  “第二发,准备!”周书佐面色一凝,没有因为第二发成功影响,心态有所放松,继续吼到。
  “一!”
  “二,放!”
  片刻,巨大的石弹划破天空。
  轰一声巨响,城楼之上沙土和碎石横飞。
  “成了!”周书佐形态疯狂,手舞足蹈。
  而随着他这一呼,整个战场上,幽州军的欢呼声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爆发出来。
  “万胜!”
  “万胜!”
  三军齐呼。
  只见三重高的西城城楼,在命中了两发石弹之后,分裂崩塌。
  砰!砰!砰!
  百张巨鼓擂动,千面旌旗猬集向城下而动,两万幽州军番军骑兵,一并在战鼓的律动之下,压向了晋阳城城墙之下。
  转眼之间,旌旗摇动,只见天空一暗,弩车抛石机,三千弩手万箭齐发,顿时遮天蔽日。
  随着箭雨落下,晋阳城城头大片敌军应声而倒。
  “什么城楼被轰塌了!”
  得到卫兵的消息,齐王李元吉顿时双腿一软,萎顿在地。
  众卫兵左右看李元吉这脸色,一人胆大上前言道:“齐王殿下,李重九重兵之下,殷开山不战而逃,这晋阳城必然不保,与其如此,齐王殿下不如留得青山在,怎么说也要回西京,将这官司打到天子面前。”
  见李元吉没有开口,众人皆是面露喜色,显然齐王殿下并不反对临阵脱逃。
  另一人言道:“不错,晋阳之失,并非齐王之罪,而是殷开山此卑鄙小人。天子必不会怪罪齐王殿下的。”
  李元吉听了言道:“眼下敌军重兵云集,走得掉吗?”
  另一人言道:“如何走不得,敌军只有步军骑兵,却没有水军,我们可沿着汾河而走乘船南下,到时李重九必然无法拦截。”
  李元吉闻言言道:“就听你们的,立即知会刘少卿,李护军,让他们与我们一起走。”
  部下闻言言道:“可是齐王一走,城内军心必乱,无大将留守,必然为敌军所乘。”
  李元吉言道:“糊涂,殷开山临阵脱逃,我也需刘少卿,李护军等人为我作证,否则父皇也不会听信我一面之词的。”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第三百五十章总领四路
  
  西京,太极宫。
  十一月朔日早朝。
  这一日乃是李渊定下的朝参日。
  京城之内三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吏皆必须参加。
  这天色昏暗未明,万千宫殿融入了夜色之中,上百名官员,身着官袍,手捧板笏,从滴水檐下的长廊直入太极宫。
  李渊身着龙袍在大殿之上,接受了百官的参拜之后,坐在龙椅之上,而大臣皆是就站于一旁。
  殿头官上前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纳言刘文静上前言道:“臣有本奏,御史听闻陛下常与大臣,同食同坐,此有违常理,还请陛下慎之。”
  刘文静言罢,众官员不免微微抬头,一并看向了站在前列的尚书省右仆射裴寂。
  裴寂素来得李渊看重,常被留下宫中,刘文静之言,当然是意指裴寂。
  众臣都知道,晋阳起兵后,李世民,刘文静,裴寂三人都乃是元谋功臣,无论犯何罪,都可恕二死。
  但自李渊称帝之后,刘文静,裴寂二人之间当然是矛盾愈加激烈,二人争执已到了表面化。
  李渊笑了笑,不以为意言道:“刘爱卿,未免管得太宽了。”
  刘文静言道:“臣不这么认为,天子临亿兆,率土莫非臣。若贵贱失位,何为阴阳君臣之道,如同太阳俯同万物,让群生何以仰照!”
  李渊一愣,笑着言道:“太阳俯同万物,让群生何以仰照,此王导之言。刘爱卿要以古人之事来教谕朕么?但当年汉光武与严子陵共寝,严子陵却加足于帝腹。天子不忍斥之。裴爱卿,刘爱卿都是朕在晋阳的旧臣,朕从来不敢忘之,刘爱卿,就不要以此为嫌了。”
  刘文静听李渊打定主意袒护裴寂。当下更怒裴寂,但面上却不可驳了李渊这番话,只能退下。
  这时裴寂言道:“臣也有本上奏!眼下新朝已立,正是谋新去故,如农望秋。旧朝以大兴县为京师,而长安县为京兆郡之郡治。眼下陛下革旧鼎新。将京兆郡改为雍州,臣请再将大兴县改为万年县,而长安县仍称为长安,如此合称之为万年长安。”
  “万年长安,长安万年,好!说得好!”李渊一拍桌案。龙颜大悦。
  李渊抚须言道:“朕欲革除旧朝之弊,就从天子脚下而起,不仅仅是改朔,就如你所言,将大兴县更为万年县,这大兴城亦恢复旧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而长安县与万年县以皇城朱雀街为界。街西五十四坊属长安县,街东五十四坊属万年县。”
  听李渊如此说,裴寂与众臣一并称贺。
  李渊哈哈大笑言道:“此乃是盛事,朕愿与众爱卿同贺。”
  裴寂见李渊龙颜大悦,笑了笑看了刘文静一眼,退下到班列之中。刘文静暗暗咬牙,心底骂道,马屁精。
  “臣有本奏!”兵部侍郎赵慈景上前,见大殿内一团喜庆,不由摇了摇头。
  “念!”
  “昨日兵部急报。上月晋阳城失陷于幽州李重九之后,李重九马不停蹄,十五日破平遥,十九日破介休,太原道行军副总管西河公张纶三战皆败。现不得已退保隰城了。”
  “什么张纶都败了?”众臣不免议论纷纷,张纶在晋阳起兵之后,为李唐连破离石、龙泉、文城三郡,开疆扩土,功劳仅次于李芷婉,殷开山,刘弘基等大将,现在在李重九之下也是连战连败。
  众臣听后这话后,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之后众臣纷纷上本。
  “御史台有本奏,齐王李元吉上表弹劾,太原道行军总管殷开山,不战自逃,导致晋阳失守!”
  “中书省接到太原道行军总管殷开山上书自辩,言贼势浩大,暂避可全军力!殷开山另有本,参齐王幕下李思齐等人,贪功欲战,怂恿之罪。”
  “臣有本奏,两个月恒山贼赵万海聚众数万,与李贼呼应攻打井陉,平阳公主与其三万子弟兵,腹背受敌,我们已有十日没有其消息了。”
  “臣有本奏,上个月夏县吕崇茂自称魏王,占据夏县起事!”
  “昨日绛州疾报,李重九大军前锋番骑,大洗汾州,现其斥候已进逼绛州,绛州总管襄武王李琛告急,言河东十五州数日之后,将不复为我所有。”
  数人一并奏完,殿上一片冷清。
  龙椅之上李渊办起了脸,言道:“你们莫非是串通好了,今日一并来扫朕的兴致,怎么不说了,是不是明日李重九就要过大河了,后日他就要打到这京师脚下了,你们怎么都不说了。”
  重臣一并默然,这时赵慈景上前言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眼下并州,石州,隰州皆已是失守,夏县吕崇茂自立,河东尧君素尚在,贼势如此,难与争锋,臣以为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这时又一臣上前,言道:“臣附议!李重九有番骑之助,兵锋锐不可挡,现在河东局势糜烂至此,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