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闻喜县,却引来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
  这对人马前面乃是步卒,跟着乃是披着厚重赤甲的重骑,之后则是举起如林白毛大旄的军中壮卒。
  一杆大旗上书着‘以王为使持节山东道慰抚大使李’;另一杆大旗上则书着‘右翊卫大将军,淮安郡王’。
  在大旗一旁,县内官吏迎候,不久一辆马车缓缓停下,一名美须中年男子从马车上走下。
  此人姓李名寿,字神通,乃是李渊从叔前海州刺史李亮之子。晋阳起兵后,李神通为朝廷官吏追捕,逃入南山,后与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裴绩、柳崇礼于关中响应李渊。
  李渊称帝之后,对李神通信任有加,为宗室之最,委任其为宗正卿,管理皇室宗室,现在委他为山东道慰抚大使,负责大唐河北攻略之事。
  李神通走向为首一名男子,亲自将他搀扶起来,言道:“裴公为何如此客气,我此来不过是见见老朋友,说说话罢了。”
  那名被称为裴公的男子,站起身来,笑着言道:“大将军今时不同往日,节度一方,乃是百万生民之父母。老朋友在此也算是为山东百姓,抢先一步恭迎大将军大驾。”
  李神通哈哈大笑,言道:“裴公,还是这么会说话。”
  对方名叫裴绩,与大唐宰相裴寂同宗,都出自河东裴氏,李神通于南山起兵时。为其部将。李唐入主长安后,却是功成身退,在家乡打理族业。
  当下李神通不在驿站下榻,而是与裴绩一并来到裴家的行馆入住。
  裴绩设宴一尽地主之谊,宴席之上,李神通与裴绩畅饮。
  裴绩问道:“天子用大将军平定河北。不知是用抚,还是用剿呢?”
  李神通捏须言道:“天子的意思,是用抚,如川蜀一般,不战而屈人之兵,传檄而定。不过依我之见,天子用意是好的。却是河北不可以与川蜀并论。”
  “这是为何?”
  李神通言道:“自晋灭蜀汉,成汉又为恒温所平,蜀汉数经战乱,当地士族豪强早为清剿一空,故而剿平川蜀,根本不费力气。但河北却不一样,山东高门与关西门阀素来不睦,前朝两代帝王。尚不能抚定山东士族,而今要我拔出山东士族,平定河北,一个字难。”
  裴绩言道:“不是天子命崔黄门来辅佐大将军吗?以博陵崔氏的名望,山东士族还不望风景从。”
  李神通摇了摇头,言道:“你太高估崔氏了,不错。眼下博陵崔氏虽依附我大唐,但我看得出,这河北几大门阀,自持自两汉以来。几百年的家门底蕴,根本不屑亲附大唐。可谓得其人,而不得其心。”
  “依大将军这么说,平定河北这倒是难了。”
  李神通笑道:“也并非很难,我李唐虽未得到山东士族的支持,但河北三大势力,如李重九,窦建德,宇文化及之流,据我所知,也未得到山东门阀的支持,大家平手相斗,不过半斤八两罢了。”
  裴绩欣然言道:“大将军说得甚是,李重九,窦建德乃是出身低微,而宇文化及则是丧家之犬,只要河北士族不依附,自不足为惧。”
  李神通点点头,言道:“话说得不错,天下户数十有八九皆在江北,故而自古以来天下之争,皆逃不过河北关西之争,一旦能一统江北,至于川蜀,江淮之势力,自可以一举荡平。故而此次本王奉命攻略河北,可谓战战兢兢,不敢差错分毫。”
  裴绩点点头,言道:“那河北三大势力,大将军准备先从何下手呢?”
  正待二人说话之间,部下却来禀告秦王李世民手书一封要交给自己。
  裴绩听了当下拆信看了,面露沉思,裴绩一旁问道:“大将军何虑?”
  李神通言道:“还不是我那世民侄儿,又拿这等事来麻烦我等叔辈。”
  裴绩笑道:“秦王殿下,英明神武,乃人中之龙,他能拿来麻烦你的事,一定不小。”
  李神通看信之后,正色言道:“何止不小,李重九率上万瓦岗军精锐从黎阳北返幽州,秦王让我半道截之,断其归路。秦王信中言,李重九挟持旧朝齐王,长乐公主宗室二人北归幽州,此才是我所担忧的。”
  裴绩言道:“大将军所忧甚是,李重九若在幽州奉齐王为主,为旧朝复辟,会有不少河东士族投效,一旦让李重九在幽州收得人心,那么我们大唐要平河北就难了。”
  李神通言道:“我担忧的也正是如此,故而秦王才要我半道截之,不令李重九返回幽州。”
  裴绩闻言正色言道:“此乃是良策,若能一战成功,生擒李重九,幽州垂手可定,河北三强去一也。”
  李神通双目一眯,言道:“话是如此,不过我乃是节度一方的大将,秦王如此调动我,也太不客气了吧。”
  裴绩笑道:“秦王这不是不拿大将军你当外人吗?”
  李神通闻言哈哈一笑,当下言道:“来人!”
  随即门外令狐德棻入内,言道:“大将军有何示下?”
  李神通问道:“眼下恒州是何人驻守?”
  令狐德棻回答言道:“恒州刺史乃是王公政,不过驻守地方的,乃是镇东将军,燕郡公郗士陵。”
  李神通闻言似想起什么问道:“乃是当初晋阳起兵时,自恒山响应的灵寿人郗士陵否?”
  令狐德棻拱手言道:“正是。”
  李神通点点头,言道:“传我手令,命王公政,郗士陵半道截击,勿令李重九北归。”
  PS:新年第一天,第二更奉上,希望大家红红火火。这几天书评区炸弹很多,知道大家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嗯,还是感谢大家评论。
  
  第三百九十三章五路取恒山
  
  李神通下令之后,记室令狐德棻立即在李神通面前起抄手令。
  令狐德棻乃是北周大将军令狐整之孙,系出名门,年少即以才学闻名,大业末年授予药城长,但令狐德棻认为隋室覆灭在即并没有亲去,之后李神通在南山起事,他却在李神通府内担任记室,军中文书皆由他而出。
  令狐德棻书就手令之后,李神通看了一遍,甚是满意,密封盖上火漆后,当下叫来两名亲兵。
  这两名亲兵都是李神通原先家里的部曲,现作为的亲兵,李神通令二人以四百里加急的速度立即出发前往恒州。
  从河内至恒州,要穿越太岳,太行山脉,路途十分辛苦,二人听了都是不甚情愿,但军令如山只得依令。
  当下两人备马出发后,沿着官道,驿站一路路地,从河东送至恒州。
  两名亲信,其中一人背着装着密信的靠筒,骑着快马,另一人则监督护卫,一路之上换人不换马,昼夜而行,每日休息不过两三个时辰,直朝恒州奔行而去。
  恒州,即是恒山郡,李渊晋阳起兵后,灵寿贼帅郗士陵,以数千之众投降李渊,因此被李渊封为镇东将军,燕郡公,让其坐镇恒山郡。
  两名亲卫快马来到灵寿县郊外三十里后已是入夜,见明日即可入城中交割公文,不由心情舒畅。
  一路奔波劳累不堪,两人当下决定在就近驿站之中休息一夜,明日再入城。
  二人策马,在官道上看见驿站后,来至近前,其中一人当下扯着嗓子吼道:“驿将在哪?”
  喊了一会,驿站内一名富家翁模样的人出来迎接,大唐立国一年,驿站实行是捉驿制。所谓捉驿,就是选州里富户,担任驿将。
  这灵寿县旁火通驿的驿将,由本县富户裘仲担当,驿站内有三十多匹驿马,担任驿将相当于在府兵之中挂职,为军籍同时也享受府兵中免税的优惠。另外裘仲私下还有一个身份。乃是幽州司马林当锋在恒山郡安插下的密谍。
  裘仲见了两人策马,不由一愣,先是满脸堆笑地问道:“两位官老爷,从哪里来?”
  “废话那么多,这是你该问的吗?”当下一人出示了印信。
  裘仲将印信往灯笼下一照,见了脸皮一跳。言道:“哎呀呀,原来是右翊卫军的大爷,小将有失远迎。”
  裘仲话听对方口风甚紧,从言语上打探不出什么,但自己却暗中打量,看二人马匹上合着泥土,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倍道而行,必是有什么紧急的公文送达,当下留了心眼。
  那亲信举起马鞭虚抽,言道:“呱噪什么,马儿喂好了,上精料,掉膘了唯你是问。”
  “是,是。”裘仲亲自牵过马。对驿丁喝道,“还不赶紧,难道要我动手吗?你们这些杀才,拿黄豆作马料,还有准备一桌上等饭食,招待两位军爷。”
  听裘仲这么说,二人倒是笑了笑。一人言道:“你这人还有几分眼色,但上等饭食不必了,明日一早还要赶路,你就来两笼炊饼好了。”
  “是。是。再给二位打了一壶热洗脚水。”裘仲应承言道。
  “诶,你还真会做事,就这样吧。”
  当下裘仲满脸堆笑地亲领着二人到了歇息处,瞄了一眼对方背后的靠筒,当下心底有数。
  二人入房后,裘仲立即命伙计给二人打了温热的洗脚水,除了两笼炊饼外,还有一壶小酒。
  那亲信看了皱眉言道:“怎么回事,我们有军务在身,怎能饮酒?”
  裘仲言道:“不妨事,一点私酿,孝敬两位军爷。”
  “卖什么好,私酿也不行,要碗米汤,记得明日天一亮,就要叫我们起床,延误了事情,要你吃军棍。”
  “是,军爷,小将记得。”
  裘仲退出房外,却没有走开,反而是贴着耳朵在外偷听,听二人边吃炊饼边在闲聊。
  办了这套差,你说怀安王会赏我们多少钱。
  别想多了,怀安王,上一趟青楼能花十几贯,但我们下属给他办趟差,哪有钱拿,不挨骂就是好了。
  也是,你什么时候见他大方过了,真后悔,爹妈怎么让我们生在李家。
  埋怨有什么用,怨就怨自己生来命不好,别人作王侯,我们当奴仆,我琢磨过些个日子,向王爷请命,外放去府军中当一任校尉。
  这倒是个好出路,好了,别说,夜里谨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