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什么,都是你们的,一会儿张大了嘴给我吃,不要急,说过管饱。”
  民役听了听闻后都是爆发出欢呼声,对于平日在家里每日两餐,一顿干一顿稀,浑年都没有吃饱过的百姓而言,这简直是每夜梦里憧憬的一幕。平日就算是逢年过节也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百姓们皆是不敢置信,那押送的赵军伙长又言道:“瞧,你们这点出息,以后只要好好干,每天都有这么好的吃食,我们赵王爱民如子,视天下为一家,不仅是赵人,河北百姓都是一视同仁。你们不要军令,每服完十日军役,就可以得一斗米,干完三十日,保证你们老婆孩子一家子这个月的吃食都不愁了。他娘的,老子乃是府军上兵,一个月也才两斗米的兵饷,便宜了你们这些田舍汉了。”
  这些百姓听了都是目瞪口呆,从未听说过服军役还是米粮可给的。当年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当时是大业盛世时,大隋如日中天。负责督建永济渠大臣阎毗,为赶工期,甚至连妇女也被迫服役。
  为了修建这条永济渠,百姓尸骨垒垒,而永济渠成后,阎毗(注一)也未给百姓任何报酬,当时百姓服民役乃是天经地义之时,大隋律法规定百姓每年都要服二十日之役,百姓服役时甚至还要自带粮食。
  而眼下来赵军服役,百姓们不仅每日有如此丰盛饭食,一个月还有三斗米的报酬,这待遇简直如同是在做梦一般。
  注一:阎毗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阎立本。
  
  第五百零九章土山临城
  
  永年城东,垄垄相连成块的农田上,顿时被无数脚印踏得稀烂。
  军中的驮马,将一袋一袋装载着的干土的袋子运至城东,随便往地上一丢。民役就动起手来将袋子揭开,将干土倒在泥地,或者直接在草袋子上盖几铲子浮土,用木锤敲打夯实。
  一个晚上,城东的土山几乎是在须臾之间,就建起了一小半。
  天空微白,劳作了一夜的民役了摸了把额头上的汗,一个个疲惫不已,这时赵军的伙头军将朝食抬到工地上。
  民役了见了喷香四溢,黄亮浓稠的粟米粥,各个都是肚中乱鸣。
  当下早有吃饱了轮班民役,上前替换接过工具,劳作了一夜的民役皆是拿着粗陶盆盛了满满的粟米粥,再加一小块小葱拌豆腐,一整块海碗大夹着高粱的麦饼,蹲在泥巴地里甩开了腮帮子,胡吃海喝。
  人这一辈子求得是什么,不就是一日三餐。虽说不是新粮,但百姓们也是吃得欢,当初赵军承诺一日三顿饱饭果真是说话算数。
  见之一幕,民役们都是干劲大增。
  见到民役们干得热火朝天,一旁督建土山的徐世绩,满意地点了点头。
  兵家里,以土山攻城之法,称作临。以临攻城,虽比蚁附攻城,兵力损失小,但是十分消耗人力,若是不是攻城方有足够的人力,很难实施以此战法。
  过去劳师远征最怕的就是军粮不济,经常士卒未到大战前,都吃不了饱饭,更不说是增调民役。
  如堆砌土山之事,一般都由营中辅兵完成,往往令围城士卒疲惫不堪。对于深通军略的徐世绩而言,当然知道战争胜负,绝非两军摆在台面上彼此的兵力数字,特别是这样攻城战胜负。其胜负手在于士卒士气,以及兵粮供应。
  但眼下一幕,却是令徐世绩见得十分满意,六万围城赵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有了黎阳仓中的存粮,在粮米源源不断供给下,这五万民役几乎就成为五万生力军。这土山的工期比预计加快五,六倍,不断地垒高。
  在土山左近,风吹芦苇地,赵军士卒头盔上红缨夹杂其中,摇曳而动。五千赵军士卒埋伏其中,一旦夏军来干扰土山修葺,他们即可上前迎敌。
  “将军,开饭了。”
  徐世绩点点头,一旁亲兵给他端上上好精粮作的白面馍馍,一小碗雕胡饭,还有一碗浮着油腻的羊肉汤。
  攻陷黎阳仓后。赵军伙食也是不错,如徐世绩这般的将领可以食精粮,荤腥,普通士卒吃得虽是简单,但也是三餐管饱。
  徐世绩接过白面馍馍,先问士卒吃过没有,得到肯定答复后,自己才下肚。亲兵最后还给他端上了一壶去油腻的饮子。
  这边干得热火朝天的景象,早已是惊动了守城的夏军,但见赵军在城下修葺土山后,立即就有人禀告了刘黑闼,凌敬。
  刘黑闼,凌敬闻之后,待天明之后。赶来观看,东面的守城将领言道:“我们东面城墙本就比城北,城西,城南低矮。赵军利用这一点,看来是要以土山攻城之法,破我城墙。”
  “果真如王上所料,赵军果真是要打东面城墙的主力,”凌敬抽出折扇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胸有成竹地言道:“不过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自古以来,攻城不过两途,一乃是飞天,二乃入地。土山攻城乃是飞天之举,我们只要依法御之就不必担心。”
  刘黑闼点点头,问向守将将领言道:“可知赵军大将是何人?”
  守城将领向清晨迷雾中显得朦朦胧胧赵军军营一指,言道:“那土山之后,似竖着一面徐字大旗,依我看应该是赵军大将徐世绩。”
  刘黑闼,凌敬,闻言皆是面露凝重之色。刘黑闼言道:“徐世绩乃是赵军第一名将,连我也未必是他对手,你严令士卒不准轻易出战,只能守城,懂了吗?”
  东城将领听了连忙答允,当下又道:“大将军城东城墙低矮,卑职和下面的士卒每日都是坐如针毡。”
  之后刘黑闼言道:“你不用担心,我在此加派一百名弩手,一百弓手加强城墙上的防备,我会再令一军驻扎在齐名坊,以备不测。”
  夏军大将闻言大喜,欣然谢过。
  刘黑闼,凌敬当下返回大将军府。
  太阳越升越高,到了晌午,距城两百步外的土山,已是垒砌得几乎与城墙等高了,看着赵军民役们热火朝天的干活,土山一寸一寸的加增,东城守将当下坐立不安,若是土山再加高上去,永年城中的虚实,将为城外的赵军一览无遗。
  夏军东城守将是惊恐赵军土工作业如此之迅速,而一旁夏军士卒看见赵军民役们的伙食,却是不由口水长流。
  自古以来,守城一方粮草紧张已是惯例。刘黑闼虽事先早有储备,但城内粮草也是十分紧张。
  在围城前,夏军正兵每日两餐饭食,但赵军合围的一刻,除了登城的士卒外,已是减到了一餐饭食,还是那种吃得胸疼的粗粟米,连赵军的民役都是不如。不过刘黑闼爱兵如子,与士卒一并同食糙米,同甘共苦,见之一幕夏军士卒士气才没有大弱。
  但士气是一回事,打战有没有气力却是另一回事,看着城头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夏军士卒,夏军东城守将心想战事未起,己方就已是在这一份上弱了对手三分。
  第二日天明,赵军土山已高出了夏军城墙。
  夏军守将决定要做些什么,来阻止土山向城墙的推进。东北城墙上夏军的弩手,密布其上,待见民役露头,就是一轮箭雨。
  数十名民役中箭后,被征调来的民役,当下不敢再上。
  赵军亦是调来的六梢砲,铺架于土山之上。砲窝内赵军将碎石装置其中,一股脑地朝夏军城墙甩打而去。
  但见碎石横飞,噼里啪啦的,筛打在城墙,敌楼上的夏军被砸得头破血流,赵军民役乘机又将土山向城墙推进了十几步。
  没有料到赵军的抛石机射程居然这般远,夏军守将连忙命令部下将敌楼架在城墙上,麻绳厚厚编织而成的布幔,并以遮挡赵军的碎石对城墙上夏军弩手的杀伤。
  见土山上的抛石机对夏军城头士卒失去压制,徐世绩又思一法,下令将巴豆砒霜等毒药调和干牛马粪,硫磺合在弹中射入城中,但见城头毒烟弥漫,夏军咳嗽声四起,双目给烟熏得流泪,守军士卒纷纷无心守城。
  夏军守将强令镇压,令士卒用湿布蒙面登城据守,形势这才稍好。
  赵军所筑的土山又进一步向夏军城墙抵近,近至一百五十步。夏军的城墙两丈多高,而赵军的土山却有三丈多,并且赵军民役连夜在土山之上,用砖石加盖一座三层角楼。
  守将此势不妙,再度禀告刘黑闼,凌敬。
  刘黑闼,凌敬来到城东城墙上,看见今日赵军土山已是远远高于夏军城头,并且仍不断加宽加深。并且现在夜间土山之上灯火通明,现在赵军民役还在连夜作业。
  只见在黑夜之中,赵军将木料,砖料一车车的从山底运至土山顶上。一座临时搭建的角楼,已是打好了地基刘黑闼言道:“凌先生说有土山攻城有御敌之法,计将安出。”
  凌敬举起折扇,从容言道:“无妨,当初韦孝宽拒齐军于玉璧,齐军亦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韦孝宽令士卒缚木加高城墙,从容破之。”
  刘黑闼听了当下大笑,言道:“多亏先生了。”说完刘黑闼调来三千名夏军士卒加高城东城墙,当下拆卸民屋,以木板砖石,配合敌楼,连夜加高城墙东侧。
  修筑一夜后,永年城东侧城墙完工。待见城墙再度于土山等高,夏军上下爆发出欢呼之声。
  城下徐世绩见之,当下令士卒将作匠坊研制的火油弹取之,以六梢砲发射火油弹,直砸墙头之上。
  这火油弹当初在赵夏易水之战中,立下奇功,东侧城墙头的夏军见之奔走相避。
  火油弹射出,当初夏军城墙之上,化作火海,三座敌楼被活生生烧塌,上百名夏军士卒或死或伤。见到这一幕夏军士卒,皆是胆寒,但夏军城东守将亦是坚韧之辈,下令士卒重修上城戍卫,违令者尽斩。
  军令一下,夏军士卒惊若寒蝉,登城戍卫的夏军士卒,几乎都如上刑场一般。
  夏军不知道赵军的火油弹也是紧俏,在攻打高阳城时又已用去不少。徐世绩见不能动摇夏军军心,当下命令士卒不准再用火油弹。
  城东的局势因此稍缓,刘黑闼方松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