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九指王马汉言道:“你下去自领十军棍。”
  王马汉嘟囔了几句,当下下帐自己去领罚了。李重九看向虞世南,欧阳询温言言道:“部下粗鲁,两位受惊了,还请不要见怪。”
  虞世南,欧阳询受宠若惊,当下一并言道:“王上,王将军乃是性情中人,我等正巧也是,很对脾气啊。”
  听虞世南,欧阳询两名文臣自称性情中人,众将皆是暗暗想笑。
  而李重九亦不由莞尔,这两位后世大书法家,虽名留千古,但从古至今并没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不管历史上,还是当今写得好字,作得好学问的人,不少都是通过捧臭脚而博名,名过其实。
  不过这样的人,也有这样人的用处。
  李重九当下问道:“眼下我欲破宇文化及,两位有什么对策?”
  虞世南,欧阳询对视一眼,虞世南想了一番,言道:“王上一统河北,乃是大势所趋,宇文化及不明天时,妄图螳臂挡车,乃是无谋。以臣揣想许国上下,必不肯与他玉石俱焚。陛下只要遣一名能言擅道之臣,秘密往魏郡一趟,若能说服几名大臣,特别是尚书右仆射裴矩,以他的威望必能令魏郡纷纷归降。”
  裴矩的名字,对于李重九而言,并不陌生,这位臣子与裴寂一般都是出自河东裴氏,其人历仕齐主,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李渊,李世民七代帝王。史书上言其历事诸主,均受礼遇,以熟悉故事,常受咨询。
  乃是隋唐时堪比冯道一般的臣子。
  历史上这样的人,都是极为善于左右逢源,并精通为官之道的,说白了就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以裴矩现在的眼光,断不会看不出宇文化及并无前途,当然他眼下这一战,未必会输,但无论如何他绝不会最后夺取天下的人。
  不过裴矩也未必会投降自己,如此之人,都是心思难测,在宇文化及没有决定性失败前,若无好处,裴矩也不会贸然投降自己。
  李重九言道:“既然如此,何人可以出使?”
  虞世南,欧阳询左盼右顾,当下出首言道:“我们二人与裴矩有旧,可说得裴矩前来。”
  “王上!”尉迟恭想要出言阻止。
  李重九将手一止,尉迟恭当下不言。
  虞世南,欧阳询见此脸上一僵。
  李重九言道:“虞爱卿之前献黎阳仓,许国之人若知你来魏县必恨之入骨,万一有了闪失却是不好,倒是欧阳爱卿降赵之事,知道之人却是不多,可以代劳一趟。”
  欧阳询当下言道:“如此多谢赵王。”
  欧阳询得了差遣当下大喜而去。
  魏郡距离邯郸不远,欧阳询当下连夜赶路,一日一夜即赶到魏郡县治安阳城。
  安阳城距故邺城不远,邺城被毁后,即取代邺城成为这一代的中心城市。
  欧阳询到了安阳后,当下向城门官亮出自己身份。城门官听闻太常卿欧阳询居然从黎阳城逃了出来,都是讶然,事实上自黎阳仓失陷后,众人不是以为欧阳询战死殉城了,或者就是投降赵国了,没想到现在活蹦乱跳的站在眼前。
  欧阳询见城门官一脸狐疑的样子,当下喝道:“想什么呢,你敢质疑我吗?”
  城门官当下一脸畏惧的言道:“怎么敢质疑太常卿呢?”
  欧阳询当下言道:“现在安阳主事的是何人?”
  城门官如实言道:“乃是柳左丞。”
  欧阳询闻言大喜,许国左丞柳调,河东人,其父乃是文帝时的宰相,在隋炀帝时柳调任尚书左司郎中,他与自己都是仕官多年的旧僚,在江都之变中,一并降了宇文化及,都可以算是老交情了。
  当下欧阳询言道:“带我去见柳左丞。”
  城门官听对方要见柳调,正中其意,也巴不得将这烫手山芋丢掉,当下二人一并来到左丞府上。
  经通禀后立即得见,欧阳询入了中堂,但见一名面似满月的男子立于堂中,当下垂泪言道:“柳兄,没想到我们二人此生还能再见。”
  柳调转过身来,见欧阳询当下讶道:“外人说你从黎阳逃出来,我想必然哪个招摇撞骗之徒,没想到真的是贤弟你啊。这一番受苦了,你是怎地从赵军手里脱难的。”
  柳调见欧阳询目视左右,当下会意对手下人言道:“你们退下。”
  待堂中只剩下二人时,欧阳询当下言道:“吾此来是来搭救大哥你的。”
  
  第五百一十四章为官之道
  
  柳调听欧阳询之言,胖脸上一跳,反问言道:“贤弟,你果真降了赵国?”
  欧阳询叹了一声言道:“实不相瞒,当初弟我也是身不由己,赵军强兵临于黎阳仓外,若不献城,就是玉石俱焚的下场。但眼下身在赵国时日久了,才发觉赵王实乃是帝王气度,故才相从。”
  柳调听了拂袖言道:“这是哪里话,我听说赵主一介布衣出身,祖上不是当山贼的,就是市井商贾出身的,焉能有什么帝王气度。”
  欧阳询急着言道:“柳公,眼下都什么时候了,还以门第取人,何况赵王也是中山李氏之后,兄台即便出身河东柳氏也未必高多少,何况太原温氏,王氏,范阳卢氏,河东薛氏,都为其效命,甚至连长乐公主都委身下嫁于他。若是人人都鄙其出身市井山贼,又为何有这么多天下俊杰争相投效。”
  柳调长叹一声,一张胖脸言道:“你说如此,却也不是你背叛之由。”
  欧阳询大声言道:“柳公,你好糊涂,难道真要认贼作父,宇文化及是何人,匈奴破野头之后,真正的王莽,董卓之流,江都之变时,我等为刀俎之下,屈身事贼,尚情有可原。而今你还要一错再错下去,等到高阳失陷一日,与宇文一家玉石俱焚不说,难道还要背上这千古骂名,让子子孙孙都为天下人唾弃吗?”
  柳调听了欧阳询之言,突然垂泪言道:“欧阳贤弟,江都之变,天子蒙难之景,我犹然在目,日日夜夜都为噩梦惊醒。我记得当时赵王不过十二岁,亦血溅殿下。”
  欧阳询当下喜道:“柳公,你愿与我一同拨乱反正?”
  柳调听说要起事,当下脸皮一跳。方才悲愤之情,立即化为乌有,胖脸上一双眼睛微微眯起,显露出几分高深莫测来。
  欧阳询见了他表情的转化,心知对方哪里是高深莫测,必是在想什么言辞推脱。他突然想起一句话来,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果真柳调叹了口气。言道:“欧阳贤弟,你我虽同有此心,但以我们区区绵薄之力,要想在安阳起事,扳倒宇文化及恐怕还是力有未逮。”
  欧阳询急道:“怎么会力有未逮,宇文化及大军在外。魏郡安阳城就如同空城一座。只要柳……”
  “你想得太简单了,”柳调语重心长地言道,“欧阳贤弟,若只有你我二人,死何足惜,但此事一起牵涉之人甚多,所以必须从长计议。”
  听了柳调这么说。欧阳询怒道:“又是从长计议,结果只有坐失时机。”
  柳调见此笑着言道:“欧阳贤弟,稍安勿躁。”
  欧阳询言道:“既是柳公不答允,那就罢了,我告辞就是。”
  “慢着。”柳调突出声在后言道。
  欧阳询停住脚步,言道:“你难道不念我们二人多年旧情,要将我献给宇文化及。”
  “我怎是这种人,”柳调负手看向欧阳询伸出右手。指着了指对方,又指向自己言道,“你和我,要办大事,不行,若要使这安阳城翻了个天,除了裴公外。没有第二个人,你来求我不如我们一起去求他。”
  欧阳询闻言拍腿言道:“正该是如此。”
  日暮之时,一驾马车徐徐在安阳城中一处匾上书着裴字的府上停下。
  裴府门前,立即有下人上前拴马牵车。而驾车的驿者跳下车子,言道:“去,禀告你家老爷,就说是柳左丞求见。”
  下人听说是柳左丞前来,当下不敢怠慢,奔入府中,不过一时三刻,即已回禀言道:“老爷正与几位尚书省的老爷商议要事,请柳左丞在落花厅喝茶,一会相见。”
  柳调听了点点头,当下与欧阳询二人一并入府。
  裴矩府邸甚大,栽植了很多花卉奇树。欧阳询言道:“裴公真是嗜好奢华,无论到哪里,其府邸都是修得这般花团锦簇。”
  柳调笑着言道:“欧阳贤弟,你错了,裴公并非嗜好奢华,他曾言这山石景致,一草一木,即可为美,匠者终极一生,不能达者多矣。他广栽花卉奇书,乃是兴趣使然罢了。”
  欧阳询心知自己这位同僚甚是崇拜裴寂,当下言道:“一介宰辅,好匠人之事,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柳调言道:“贤弟,慎言。”
  欧阳询点点头当下不语。
  当下二人来到落花厅喝茶,裴寂几处偏厅亦是十分雅致,大气可观的书画,紫檀木的家具,宫灯,香炉,佛手都摆放得恰到好处。而书架上还有裴矩当年所书的西域图记。
  欧阳询心知,当年隋炀帝正是因裴矩所献这本书,故而心生了征西域之意,欧阳询当下翻开书,书上写着,臣闻禹定九州,导河不逾积石;秦兼六国,设防止及临洮。故知西胡杂种,僻居遐裔,礼教之所不及……
  二人又观赏把玩了一番,当下一并坐下喝茶。
  不久裴矩即走了进来。
  裴矩身着便服,这位历经数朝的政坛不倒翁,现年六十多岁,双鬓星霜,气度雍然,虽是看得有几分老迈,但目中却透着一种练达的智慧…
  三人坐下谈了几句,裴矩也不问欧阳询为何出现在高阳,一口隽言妙语,说得欧阳询不由连连大笑,一下将三人关系拉近了不少。
  欧阳询见气氛差不多,当下就言道:“裴公,卑职不知,眼下大许国祚能有几日?”
  裴矩看了欧阳询一眼,伸指在桌上点了点,言道:“若是我等能与陛下上下齐心,同僚能同心合力,自是国祚绵长,但若是勾心斗角,人人思离,自是大厦将倾不远。”
  欧阳询与柳调对视一眼,不由皆是头皮发麻。
  柳调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