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今日他实在是高兴,接受完众人朝贺后,当下侍女们就将饭食美酒端上。
  赵国立国一年,国力强盛,李重九这一次也索性一改昔日节俭之风,为了庆贺他得女,在城东城西都设下酺宴。在历史上,天子赐宴民间大酺,并不多,在隋炀帝时,大隋国力昌盛,方才进行一次。
  李重九也是厚赐百姓,无论任何人,都可以至酺宴吃饭。酺宴在幽京之中连摆十日,昼夜不停。
  这是大酺之宴,而赏赐官吏的年宴上,李重九也是尽上山珍海味,侍女们端着一鼎一鼎热气腾腾的饭食上案,还有陈年美酒。
  李重九满斟一杯,对众臣言道:“大赵今日威震四方,皆诸位之功,今日赐宴,孤与诸位爱卿不醉不归。”
  众官吏也是一并举杯言道:“谢王上隆恩。”
  当下众人满饮而尽。
  李重九十分畅然,又是斟酒,室得芸知李重九酒量甚豪,亦是高兴得女,当下也是陪他尽数也是饮了几杯。
  之后四十九名士卒入了殿内,作剑舞助兴。
  赵国立国之后,在李重九有意倡导下,一直是文武并重,故而对于这样透着沙场阳刚男儿味道的士卒剑舞,无论文武众人看得也是十分欢畅。
  众人兴致昂然,就在这时,只听呛地一声,乃是碗落地打碎的声音。
  李重九看去,原来是姬川案上。
  姬川谢绝一旁侍女为他拾起碗筷,而是亲自走到殿内向李重九言道:“王上告罪了,是微臣一不小心。”
  剑舞这时也是停下,李重九言道:“不妨。”
  姬川言道:“王上此新年赐宴,此乃百官同乐,微臣本该在这时不该说什么的正事的,以搅扰王上与众位大臣们的雅兴,但有一事,却不得不说,不得不奏,不吐不快!”
  李重九将酒杯放下,言道:“姬侍郎都故意将碗筷打碎了,若是不让你说,不知又要摔掉孤的几副碗筷,是不是日后你来赴宴,孤都要给你备个铁饭碗啊。”
  众臣闻言都是一笑,姬川言道:“臣的金饭碗,银饭碗,铁饭碗,都是王上给的。”
  “说罢何事!”
  姬川朗声言道:“尚书,中书数百名官吏向王上递得表文,王上不知意下如何?”
  李重九闻言没有说话。
  姬川诚恳地言道:“王上,天下失主已久,李渊,王世充都已称帝,而与之三分天下的赵王,仍只是称王,此为外人看来是不是我大赵,没有争雄天下的决心呢?之前刘黑闼未破,我们尚可言实力不足,眼下河北全境已下,我大赵沃土数千里,带甲数十万,称帝之事正当其时,望王上能早决。”
  李重九听姬川这么说,也是心底一动。
  不过杨娥皇诞下女孩后,萧皇后与自己言,杨娥皇若这一次生男丁的话,对于他称帝是可以助一臂之力的,原因在于此男丁,乃是有杨家的血脉,立为太子,可以借助前朝之势,更名正言顺一点。
  萧皇后言下之意,是劝自己再缓一缓,反正自己与杨娥皇还年轻,将来还会有子嗣,等到有了男儿时再称帝,可以水到渠成。
  李重九听了有点犹豫,今日姬川之言却点醒了自己,自己当初拔剑奋起于阡陌之间,布衣而有今日天下三分,每一寸土地都是用剑,用鲜血取来,又哪一点依仗杨家的势力了。
  自己称帝,几时要看一个妇道人家脸色,以及一个早不存在的大隋行事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帝王雄心
  
  大殿之上,姬川之言铿锵有声,余音回荡在殿中。
  姬川当下言道:“称帝之事,正当其时,微臣恳请王上称帝!”
  之后中书令温彦博从位上而出,向李重九跪下言道:“臣附议!”
  尚书右仆射王珪从位上而出,拜在温彦博身后,朗声言道:“微臣也是附议!”
  说完王珪跪在地上,重重叩头。
  接着幽京府牧守魏征,尚书左仆射陈孝意默然而出,不言不语地在温彦博,王珪二人身后跪拜。
  这时太原府牧守苏素,卢承庆也是亦是一并而出。
  “微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中书省,尚书省的官吏,都是一并跪在地上,声音慷慨激昂。
  几名御史言道:“微臣死谏,若是不允,吾等愿血溅殿上。”
  这几名御史都是两次郡学国子监考试提拔为官,都是年轻人,最为热血不过。
  满殿大臣黑压压跪成一片,裴矩上前言道:“此乃是众臣心意,不可推之。”
  说完裴矩也是不顾一把年纪跪在地上。
  苏素垂泪言道:“王上,此众臣之意啊!算我们求你了。”
  大殿之上的空气,几乎令人窒息,李重九目光扫过众人,言道:“诸位所言甚是,孤已决定接受此表称帝!”
  说到这里,李重九拔出剑来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孤既已决定称帝,吾与诸位臣工一并,横扫六合。扫荡群雄,统一中原!”
  “统一中原!”
  众臣皆是一并高呼,声震大殿。
  李重九称帝不仅仅是形势上,更终于是向赵国百姓,显露自己夺取天下的野心和志向。从此之后,一切横在赵国路上的唐,郑诸国,都要被打倒,一直到统一中原!
  统一中原!
  赵国群臣高呼此口号。
  到了此刻,赵国雄心。不将仅仅是幽京,河北的一城一郡一州之地,而是整个天下。
  如温彦博,王珪等重臣此刻也是激动不能自抑。
  温彦博心底长叹,我当初走的这条路是正确了,足以告慰我温氏列祖列宗了。
  魏征脸上波澜不起。心道,吾魏征终有名留青史的一刻,但还不够,这只是一个开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姬川满脸得意之色,心道,总算到了今日,我可以追随王上。不陛下最久的臣子,开国之勋,从龙之臣啊,今后赵人谁不仰我姬川,哇哈哈。
  陈孝意则心里想,一朝兴一朝落,不知赵王能否开创一个更胜过大隋的盛世呢?
  李虎在一旁目瞪口呆,心道吾儿居然今日决定称帝了,我李家居然出了一个帝王。这……这不是在做梦吧。
  室得芸看着李重九,目光崇拜无限。心道这才是我室得芸托付的男人啊!
  众人所思所想的各是不同,也是数名臣子,方才始终没有向李重九下拜,待见到李重九答允称帝的一幕,皆是默然向李重九一拜。再无声无息的退出大殿。
  几人在赵国官位都不高。一并从大殿高高的台阶上,缓缓走下。
  一人言道:“赵王终于称帝了!”
  “是啊,殷兄,一年前称王就知道有此结果了。”
  “只是为何当初不辞,而今日方辞呢?”
  “只是想起了当初那煌煌大隋而已,心底一直骗自己不信,现在老树发新芽,看到了这新芽终于是赵,而并非是隋,我也是到了离开的时候,你呢?”
  “我自也有我的理由。”
  “好吧,喝酒去!”
  临朔宫宫门,一辆马车冲到宫门之前,守宫的士卒喝道:“何人放肆!”
  “我是郑国的使节杜淹,求见赵王,速速放我进去!”
  守宫的士卒言道:“王上正大宴群臣,无暇接见,你明日再来吧!”
  对方言道:“军情十万火急,若耽误片刻,我郑国就毁于一旦了?今日若不见赵王,老夫就一头撞死在门前!”
  “我替你一番吧,若不行,也就算了。”守宫士卒最后作了让步。
  不久杜淹疾步走到宫道上,但见他目光满是血丝,待至了大殿之上,看见满殿赵国大臣,杜淹当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泣道:“救救郑国吧,救救郑国吧!”
  李重九于上首言道:“有话慢慢说来。赐坐!”
  当下几名赵国大臣皆将杜淹搀扶起来。杜淹来到李重九身前坐下,言道:“赵王!”
  “慢!”一旁薛万述喝道,“陛下已是称帝!”
  杜淹一愣,言道:“失敬……参见陛下!”
  李重九言道:“无妨,朕尚未昭示天下,洛阳的军情如何了?”
  杜淹长叹一口气,当下如实言道:“十分不妙,李唐破怀州之后,显州总管田瓚以所部二十五州降唐。襄阳与洛阳之路已绝。”
  “秦王世民遣大将柴绍攻破轩辕关。郑王遣大将魏隐等击柴绍,结果为柴绍设伏大破之,管城以东之地尽失。”
  “到了十一月,尉州剌史时德睿帅所部杞、夏、陈、随、许、颍、尉七州来降唐。濮州刺史杜才干杀滑州行台仆射邴元真后,以州降李唐。之后连大将军张镇周,管州总管杨庆也率军降唐。”
  “到了十二月,洛阳周边诸城尽失,太子玄应本坐镇虎牢,准备率军增援管城,遣大将军张志荣洲征兵,结果荣州刺史魏陆早有反心,陆擒志等四将,举州降唐。”
  听到杜淹是一五一十地将战况说出,但是李重九与众臣听到都是王世充守将,投降李唐的消息,说到最后几乎都麻木了。
  一人问道:“郑主乃是能征惯战之将,为何不出击击唐。”
  杜淹言道:“不是不欲,而是不能,四周守将皆叛,吾主甚至不知还有谁是忠心于郑国的,如管州总管杨庆,吾主以兄女妻之,但唐军逼迫洛阳,杨庆决定投降李唐,其妻苦劝无果,对下人言,若唐遂胜郑,则吾家必灭;郑若胜唐,则吾夫必死。人生至此,何用生为!最后自杀,而杨庆这狗贼就如此降唐。”
  李重九听了默默摇头,这就叫大势已去。
  大势已去,显然就是人心背弃,首先大家都不看好王世充能赢李唐,其次王世充废帝失德,而李渊加以以世家,旧吏的关系笼络之下,数管并下,王世充之势,分崩离析。
  若非如此,凭借郑国的势力,王世充虽不说能强过李唐,但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要知道郑国的版图,人口,都是倍于刘黑闼的夏国,真要拼起来,李世民哪里有这么容易得手。
  只是很多时候,还未出兵前,战争胜负已决定了。
  几十州之地,不战而降,对郑军的打击,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