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只率万人渡过黄河,与李芷婉会师攻打长安。
  但这一切都是漠视了,甚至旧唐书上还将潘何仁,丘行恭,李仲文等人跟随李芷婉起兵的将领,直说为投降成为李世民的部下,如收编何潘仁功绩都归于李世民,全数转接到李世民身上。
  旧唐书关于李世民的本纪,就更离谱了,李芷婉的功绩只字不提,整篇提及都是李世民率军渡过渭水,关中豪杰争走赴义,三辅吏民及诸豪猾诣军门请自效者日以千计,获兵十三万,攻打长安。
  这就成为大笑话了,不仅李芷婉一字没提,连渡过黄河,在关中起事的殷开山、刘弘基的功劳,也被李世民占有了,甚至连李渊为唐军主帅挥师渡过渭水之事,也变成了李世民为唐军主帅渡过渭水了。
  而攻下长安后,李芷婉一切功绩都没有再提,甚至身死也落了一个不明不白的结局。史书被如此曲解,会不会是李世民后来作了亏心事后,刻意将李芷婉功绩淡化,以将其掩盖。
  换做别人不了解李世民,但早已从另一个时空,获知李世民所作所为的李重九而言,这实在有很大嫌疑。
  李重九甚至有七八分肯定是李世民下得手。
  当初在黎阳城时,李世民追求杨娥皇不成,就下毒手不仅李重九,连杨娥皇也要一起杀,而今日为了他的大业,连李芷婉她的亲妹妹都要除掉。
  李世民啊,李世民!
  不知日后你是如何成为千古一帝,万代明君的,但眼下,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耻之徒!
  PS:明天两更,补上亏欠。
  
  第五百四十七章离间之计
  
  李重九向林当锋问:“在长安散布,有关于李世民准备在洛阳自立为帝的消息,进行得如何了?”
  林当锋道:“此事亦在进行,不过半个月前我们的长安的细作,被唐军抓获六人,其人员都被秘密押至大理寺严刑拷打。估计李唐已知我们在背后煽风点火之事。微臣觉得此事是不是要停一停?”
  李重九道:“不必停,既是做了,就继续做下来,唐军不是抓了我们六个细作,我们更可以宣扬为是李世民安排下的苦肉计,为自己开拓,而且要将谣言散步更广,不仅在官吏之间,更在民间之中,将此事传播出去。弄得长安人人皆知,给与李世民压力。”
  林当锋犹豫了一会,开口说:“李渊乃是明主,李世民在朝中也有人替他说话,我看此事要瞒过李渊,恐怕不容易啊。”
  李重九笑着道:“岂不闻三人成虎?有的事,一人说,两人说,李渊或许不信,但若是众人都在说,李渊又如何。就算李渊心知,是我们在背后推波助澜,也没关系,他真得就如此放心李世民。若是李渊真的放心李世民,就不会派李元吉,为这一次攻打洛阳的副将,作为监视之用。”
  “你看吧,如此下去,不用李渊坐不住,李建成也会坐不住的,甚至李世民自己,被人怀疑的,也会出错招。譬如这一次,他引王世充伏杀平阳公主,他虽做得天衣无缝,但李渊,李建成等人,心底就不会怀疑吗?甚至就是他不反。也要被逼反,这就是人言可畏!再退一步说,李世民难道真的就甘心为父兄打天下,而没有自立之心吗?”
  林当锋心悦诚服地道:“王上,真是高见。如果能因此离间,李渊四父子的关系,那就好了。现在他们已是貌合神离了,但凡离间之计,下策乃自己动手,中策等对方自己犯错。上策乃自己帮对方犯错。权位倾轧之下,父子,兄弟之情,有时甚不如朋友之情。”
  李重九摇了摇头,言道:“古来莫不过如此,要离间之计成功。就要因势利导,古来亲戚,朋友两人之间相恶,虽因有不同,但途径都大同小异,都是用自己的过错,来惩罚对方的过错。李世民现在已犯了过错。现在就等着李渊,李建成犯错了。”
  洛阳唐军大营之外。
  刁斗之声已是响起,雪夜之中,唐军士卒身披铁衣,仍是认真的戍卫着军营。
  大雪降临,让攻打洛阳城的战事,不得不宣告中止,事实之上,唐军上下也拿王世充这座坚城,亦没有太多的办法。
  唐军中军大营之内。
  李世民面沉如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心腹都于帐内商议。
  侯君集道:“攻打洛阳战事,现已告一段落。王世充军中之前本有十三名将领愿为我军内应,但事情不密被泄,王世充已将此十三人斩首,首级皆挂于城南。”
  长孙无忌不忿道:“王世充此人真是好运气。”
  “不是,好运气,王世充此人治军严酷,颇有手段,要如破其他城一般,用内应破洛阳城,恐怕还是有点难。”侯君集开口道。
  一直看着洛阳城图的李世民发话:“赵军动向如何,是否已决定援郑?”
  长孙无忌道:“这尚未听说,听闻李重九已决定在幽京称帝,故而可能为筹备登基大典之事,没有那么快前来。”
  李世民将马鞭掷在地图上道“此乃是李重九故意放出的风声,迷惑我等,什么筹备登基大殿,孤看赵国上下,恐怕早已是全军动员,马上就要出兵南下了。”
  侯君集问:“秦王殿下,末将听闻李重九对公主殿下情深意重,当年为了公主甚至不惜与陛下决裂。若是我们放出风声,说王世充害死了公主。李重九是否会因此不肯全力救援洛阳呢?”
  李世民沉声道:“换了一般人,或许会有芥蒂,但李重九是何人,孤还不清楚吗?成大事的人皆六亲不认,你们都以为李重九当初与父皇决裂,乃是为了三妹,事实上,此人早有反骨了。他非寄人篱下之辈,早晚是要一飞冲天的。”
  侯君集点了点头,抱拳道:“那请恕末将失言了。”
  杜如晦笑着道:“或许此计并非无用,李重九或许不计较,但王世充却未必如秦王这般,了解李重九。眼下洛阳能够坚守,一来是城池坚固,二来是城中守军坚信,赵军会前来增援,若是因此事,两家有所芥蒂,让王世充怀疑李重九增援洛阳的决心,说不定可用此迫郑军投降。”
  杜如晦虽这么说,但还是叹了口气。怎么说李芷婉也是李唐的公主,用李芷婉之事,来离间郑赵两国的关系,怎么说也是难以启齿的。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杜克明说的有理,只要能攻下洛阳的,区区名誉损失又如何,此事就交给子明来办了。”
  李世民深吸口气,与众人道:“事实上孤最担心的,并非是如何攻下洛阳,也并非是赵国援军,最担忧而是在长安。”
  帐内之人闻言都是沉默。
  房玄龄道:“自古以来大将出征在外,莫过于天子的信任,否则何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但眼下若是因为公主之事,而令陛下对秦王殿下有所怀疑,失了父子之间的信任,那我军攻打洛阳之事就不能长久了,一旦调兵令下,几个月来的辛苦就白费了。”
  长孙无忌咬牙道:“还不是李重九在长安故意散布谣言所至,此人胆小如鼠,不敢堂堂正正如秦王殿下正面决一死战,而用如此浅显的离间之际,妄图令我军等退兵。”
  杜如晦开口道:“离间之计,虽十分浅显,但却十分有用,纵观李重九起兵以来,用兵谋略不过中人之资,但其阴险诡计倒是层出不穷,罗艺,窦建德,刘黑闼都是败此之下,而且此人谋定而动,计谋一环接着一环,偏偏秦王在明,他又在暗,着实难以防备,眼下无论如何,要坚固天子对秦王殿下的信任,才是关键。”
  房玄龄与杜如晦道:“刘公因涉李密谋反之事,被陛下处死后,我们在朝中可以为奥援的大臣,已是少了一位,能在天子面前说得上话的大臣,更是不多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不,与我们交好的大臣,倒是还有一位,能在天子面前说得上话。”
  
  第五百四十八章李世民之过
  
  长安城。
  李渊的书房之内。
  一身龙袍的李渊,坐在书房之内看着一封来自幽京的信件,看毕之后,将信纸揉在手心,并捏须冷笑。
  “市井儿屠狗辈,也想称帝,你也配,”李渊站起身来不屑地道,“王世充前车之鉴尚在,众叛亲离的一日,离汝不远了。”
  书房内尚书右仆射裴寂,内史侍郎封德彝一并在侧,心知李渊是在不忿李重九称帝之事。昔日蛰伏于李渊之下的人物,今日与李渊平起平坐。李渊没有口恶气,才是不正常的。
  李渊开口问:“裴卿,这几日河北可有消息传来?”
  裴寂道:“据秘谍传来的消息,赵军连经两场大战,又刚刚击退突厥入侵一月余,元气未恢,何况河北之地刚下,李重九根基未稳,现似乎在养精蓄锐,厉兵秣马,暂时未有南下的迹象。”
  李渊点了点头道:“对于河北的监视,绝对不可以轻忽,令并州总管李仲文;绛州总管襄武王李琛;山东道安抚大使淮安王李神通,严密监视河北,一旦有赵军的动向,立即来报我!”
  封德彝拱手道:“陛下,李仲文乃是李密堂叔,李密胆敢谋反,李仲文是否有关系,实在难说,现在再委其镇守一方,恐怕不妥。还有朝中的赵郡子弟,也要监视才是。”
  李渊道:“有道理,不过李仲文乃是三娘的部下,由他节制,可以放心。”
  李渊当下又道:“眼下我军首要是攻下洛阳,朕已下诏,令河间郡王李孝恭。为荆襄道行军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大造战舰摆出沿长江,顺流攻打萧铣之势,令其不敢用兵北上从襄阳增援洛阳。”
  裴寂听此后当下道:“陛下英明。北有李仲文。襄武王,淮安王,还有公主监视李重九,而南有河间郡王,李靖监视萧铣,杜伏威又为我所用。数路齐攻之下,王世充已如瓮中之鳖。”
  说到这里,李渊裴寂二人皆是抚掌大笑。
  李渊确实有这个自信,以李唐现在的势力,足以与郑,赵。梁三国三面同时开战的能力,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