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宫人端上红漆匣子。这匣子乃是金丝楠木作的。
  宫人双手托着盒子头垂下头,李重九从匣子中取了一支金钗,金钗上刻着一头凤凰。
  李渊伸手在金钗爱惜地拂拭,眼角微微湿润,露出几分伤感的神色,然后交在裴寂手中道:“此钗名为金凤点头,你将此物一并送去吧。”
  裴寂接过金钗道:“陛下这。”
  李渊叹道:“朕睹物思人了,此钗原是皇后的,当年皇后临终前与朕说,等她出嫁了就给她。可惜今日一幕皇后是见不到了,但朕这些年一直都记得。”
  说到这里李渊苦笑了下道:“裴卿,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裴寂道:“陛下,微臣也是为人父母的。”
  李渊点点头道:“好,天下父母。皆同此心,去办吧,此事不要声张。”
  “陛下是否让微臣带句话去?”裴寂问道。
  李渊摆了摆手道:“不用了。”
  四川夔州。
  总管府的后院中,两人正在对弈。
  上首执黑子的老者,面色慈和,身穿锦袍一副雍容富态之状,而下首与他对弈的中年男子,身上带着儒雅的书生气。
  在二人周围,都是唐军健卒,站在身侧,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对弈了一会,那中年男子沉思半响终于投子,笑着道:“郡王果真棋高一筹。”
  那老者笑哈哈大笑道:“世侄,论带兵我不如你,但论这方寸纵横之道,老夫可是胜过你。”
  中年男子垂头道:“岂敢,郡王过誉了。”
  不久几名侍女上来奉上了瓜果珍盘,以及湿巾。二人接过湿巾,擦了擦手。
  老者将湿巾擦手后往盆中一投,伸手往果盘中取了个荔枝开口道:“这是岭南新熟的荔枝,我的部下命人快马送来的,还滴着水呢,世侄来尝尝鲜。”
  老者刚开口,这边侍女就动手给中年男子剥了个荔枝。
  见中年男子吃过后,老者笑道:“这荔枝味道如何,白嫩如少女之肌,其中甘甜只有自己吃了才明白。”
  中年男子见了笑道:“郡王真是好享受啊。”
  老者捏须笑道:“这川蜀啊,物产丰厚,有天府之国之称,陛下让老夫节制川蜀,领兵打仗这可是苦差事,若不弄点事情来慰劳自己一番,岂非辜负了这趟辛苦的差事。”
  中年男子道:“这也是陛下对郡王的厚爱,靖则不同,此番可是戴罪立功之身,若不破萧铣,陛下必会责罚。”
  这老者自是李唐河间郡王,替李渊节制川蜀兵马的夔州总管李孝恭,而这中年男子则是行军长史李靖,在李孝恭麾下参赞军务。
  李孝恭捻须道:“世侄不必担心,老夫和许府君都在陛下前,替你求情了,陛下是个宽厚的人,你怎么说也是出自我们陇西李氏,陛下不会不念此情的。”
  李靖点点头道:“我也知道陛下对我的洪恩,现在只是盼能早日破了萧铣,以报答陛下,洗去此待罪之身。”
  李孝恭笑了笑道:“不会的太久的,你的灭梁十策,老夫已是给陛下已是看过了,陛下说此乃是真知灼见。”
  “郡王,”李靖听李孝恭这么说不由又惊又喜。
  李孝恭笑道:“老夫这也是借花献佛,若非你有才能,老夫才不会向陛下推荐。”
  李靖还是道:“郡王此情,李靖永生不忘。”
  李孝恭挥了挥手,左右的人知机退下。
  李孝恭沉声道:“川蜀的蛮族都已是收服,而水军战舰我们也打造好了,顺流而下讨伐萧铣的时机已是成熟,陛下下令总攻萧铣的旨意,我看几日内就会送达。”
  李靖问道:“洛阳有什么动向吗?”
  李孝恭道:“你不问岭南,为何却问洛阳?”
  李靖道:“李重九刚刚在洛阳登基,萧铣派使者庆贺,两家早是眉来眼去,达成同盟,我看我们若全军攻川蜀,洛阳不会置之不理。可以让陛下从关中出一旅,牵制洛阳,如此我军可以放心伐梁。”
  李孝恭听了皱眉道:“我军关中府兵刚刚在洛阳城下与赵,郑两军大战过,现在出兵时机不恰当啊。”
  李靖道:“那我们可以拖延几个月攻梁。”
  “不行!”李孝恭肃然道,“世侄,你还忘了你当初险些遭杀身之祸之事吗?”
  李靖闻言默然,当初李渊令李靖攻萧铣峡州。萧铣当时据险而守,李靖认为强攻损失太大,白白折损士卒性命,没有答允。李渊听闻大怒,认为滞留不前,贻误军机,当下秘令峡州刺史许绍处死李靖,要不是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干,向李渊请命,李靖现在早就死了。
  这是李渊第二次要杀李靖,第一次是晋阳起兵前,李靖为马邑郡丞时,察觉李渊要造反的意图,故而自锁上变至长安告李渊谋反。
  但没有料到李靖迟了一步,到了长安后,李渊已是起兵并打到长安城下。李靖被俘后,李渊下令处斩,李靖上书对李渊说,天下未定,你怎可因为私人恩怨而杀壮士。李世民很赏识李靖胆气才识,向李渊作保,李渊这才赦免他了。
  不过经此二事,李靖大难不死后,谨言慎行了很多,现在听到李孝恭这番话,不免踌躇道:“若是当初秦王能攻陷洛阳,我又怎么会有今日的忧虑呢?”
  李孝恭摇了摇头道:“你说秦王,秦王现在自身难保了。”
  “怎么?”李靖讶然,他当初为李世民提拔,才有了今日,听到李世民有事顿时替他不安。
  李孝恭摇了摇头道:“陛下似乎听信了什么谣言,说秦王当时攻打王世充时,有意在洛阳自立为王。故而秦王班师回洛阳后,陛下一直对他很是疏远。秦王以后恐怕很难有再掌军的机会了。”
  李靖道:“我以性命担保,秦王绝非这样的人。”
  李孝恭看向李靖道:“你有几条性命,当初若非秦王还有徐府君,你早就没命了。竟还用性命担保,嫌你活得不够长吗?”
  李靖坐下愤然道:“陛下难道不知吗?整个大唐除了秦王,郡王以外,根本没有第三个人可以指挥十万以上人马作战的。若用如李神通那般的庸将,哼,我看大唐危矣。”
  “李靖慎言。”李孝恭肃然说道。
  
  第六百零九章皇后的举荐
  
  李靖听李孝恭的话,当下重重顿足。
  李孝恭皱眉道:“老夫也相信秦王是被冤枉的,但是眼下是秦王自己向陛下请命,辞去领兵之权的。”
  “秦王殿下?”李靖不由讶然,“秦王击败王世充立此不世之功,为何反而自辞兵权。”
  李孝恭点点头道:“是啊,秦王是自己辞掉的,他奏折上说是自己没有攻下洛阳,结果为李重九所得,使得攻打王世充之战,最后成了败笔。”
  “可是当初是秦王决意要攻洛阳,结果为陛下下旨令秦王班师的。”
  李孝恭看向李靖道:“子不言父之过,又何况是陛下,此事不由秦王来担当责任,难道还由陛下来担当责任,洛阳为李重九所据,使得我军,无法打通成皋道,连黄河下游也为李重九掌控,此真是不利。不说洛阳周围的回洛仓,就是我们这一次攻打萧铣,也受到赵军的压力。”
  李靖道:“所以我才建议陛下出一路人马出关中,直取洛阳的,而这路人马只有秦王能指挥,否则关中诸将,除了秦王能胜过李重九外,其他人难。”
  李孝恭摇了摇头道:“你熄了这条心吧,秦王现在在风口浪尖上,众人盯着,在众矢之的中,岂能出尔反尔再度向陛下请命。不过世侄,此事仅仅为表面,依老夫看秦王这乃是以退为进,避开眼下市坊,朝野间不利于他的攻讦。人嘛,总要离开那位子,众人才想起他的好来。最后陛下不是不用秦王,而是不得不用。”
  李靖点点头道:“若是秦王能与陛下和睦,我大唐何愁不能扫平天下。”
  李孝恭道:“李重九也是看出这一点。此事我连猜都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有赵王在背后推波助澜。”
  李靖道:“赵王此人在下也算了解一二,当初易水之战,假意与窦建德议和,待援兵聚集后。再破约反击;夺取洛阳也是如此,背信弃义,灭了王世充;此人市井出身,无视信义乃是狡诈之辈,而这一次暗中攻讦秦王,也是他的离间之计。只是如此浅显的离间之计,为何英明如陛下却看不出呢?”
  李孝恭看了一眼李靖,长叹道:“这不是浅显阴谋,而是阳谋,陛下怎么会看不出,只是……”
  “只是为何?”李靖追问道。
  李孝恭摇了摇头长叹道:“就是因为他是陛下。所以才视而不见啊。”
  洛阳乾阳殿,赵国大朝议,五品以上官吏皆至,现在为百官奏事之时。
  温彦博道:“今春之后,雨下得很少,沁水枯竭,使得以沁水为源永济渠水位下降。加上河底泥沙淤积,导致永济渠通航困难,去年之时,永济渠尚可载两千石以上船舶,而到了今年仅仅一千石,有些地段的河湾,甚至只有数百石船可行。清河郡,武阳郡郡守皆向陛下奏报,言当立即疏通河道,否则永济渠不复数年。将不可用矣。”
  温彦博此言一出,众臣都心惊,永济渠不能用,对于赵国意味着什么,众人都是知道的。
  温彦博继续道:“另外河间郡郡守上奏说滏水今年也是干涸。导致从滏水至三岔河口的水运艰难,河北之物若无法从三岔河口出海,那么今年与新罗的贸易,恐会受影响。”
  温彦博作为中书令,一般转述各地奏折,遇到大事由百官决定。
  温彦博说完后,递上三郡郡守的奏折,李重九拿起奏折扫了一眼,向温彦博问道:“那么中书省票拟是什么?朕怎么没有在奏折上看见。”
  温彦博言道:“此事兹事体大,微臣虽身为中书令,但不敢尚决,恳请故而在朝议之时提出,请陛下来决断。”
  李重九点点头问道:“那众位爱卿的意思呢?”
  张玄素出列奏道:“永济渠,黄河,滏水对于大赵而言,至关重要,不仅是航运商路所在,更是兵马周转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