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对于修隋书之事,十分重视,对于他而言,这乃是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机会,用来粉饰己方,并指责前朝,再给李重九的大赵泼脏水。
  而李重九让杨暕修史,用意也很明显,当然是为了与李渊打对台。杨暕的立场当然从褒扬隋朝角度来写,再揭露李渊如何篡权夺位之事。至于史官直笔曲笔。是否为后世之人,奉献出一本有思想内涵。无立场左右的史书,这并非李重九考虑范畴之内。
  何况李重九相信李渊,李世民二人篡改史书的本事一定比自己厉害,因为后世看到的史书已是很好的证据,长孙无忌,许敬宗二人篡改的武德实录,太宗实录,简直是毫无节操可言。
  人真是不经念想。正说话间,但见一马车在几十名士卒的簇拥下缓缓行来,正是渔阳王杨暕的座驾。
  大赵国制,郡王府府上可有护军百名,可配刀枪弓箭,但是不能有铠甲,不能配弩。违者以谋反之罪论处。而郡王之下,国公递减为三十名,郡公为二十名。历史上赵亚夫就因为藏甲盾,最后受屈身死。
  东都百姓对于杨暕的名字,早在十年前就已是无人不晓,不过这名声是臭名昭彰的。李重九杨娥皇就听得一旁两名士人在那私语道:“我本以为齐王会死在江都。没料到竟有重返洛阳的一日啊。”
  “当年齐王在宜人坊故居,王世充入主洛阳时,被劫掠一空了,暗以往这混世霸王的脾气,还报复一番。可是今日都没有动静啊。”
  “我有一位朋友上一次见过齐王。不现在该是渔阳王?”
  “怎么见的?”
  “还不是渔阳王任秘书监后,向民间重金购书。我那朋友世代,可经过兵灾后,没了生计,当下拿了自家的书,去秘书省换钱,也是求口饭吃。他因此见到了渔阳王,没想到渔阳王竟还认识的他,不仅换购了书,还让我这位朋友在秘书省任校书郎。”
  一旁的人听了啧啧称奇道:“你这朋友也是好运气。”
  “何止他说渔阳王今时不同往日,少了几分以往的纨绔之风,人也是稳重了许多。”
  李重九在一旁听了对杨暕评价心底有数,对杨娥皇道:“走吧。”
  待到了月下名花门前,但见众人蜂拥排队而至,不少达官显贵都是捧场前来。
  门前一名健奴走到李重九,杨娥皇面前拱手道:“敢问两位贵人可有名帖?”
  李重九道:“这倒没有备下。”
  听李重九这么说,对方脸上露出抱歉的神色道:“这可难办了,贵人贲临,本是月下名花如何也请不到,但今日入内的宾客,都是要名帖才能进的。”
  李重九没有说话,这时一旁一名纨绔子弟般的人物走过,看了李重九一眼道:“没有帖子也想入内,月下名花不欢迎外地人。”
  纨绔子弟也是不快,今日来月下名花的,虽都是一听曲大家天下无双的曲艺的,但月下名花终归还是青楼之所。达官贵人中,甚少有人带女眷前来。李重九与杨娥皇一道不免有些不伦不类。
  李重九听了横了对方一眼。
  虽只是淡淡地看去,但眼下李重九乃是千万之人掌权者,大赵帝国的皇帝,一旦真的流露那般气势,只是一个眼神,已是让这纨绔子弟打了个激灵,不由向后退了一步。他也是有眼色的人,心底惊道,此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于是他勉强抱拳强笑道:“在下元轻侯,家父元宝藏,不知兄台高姓。”
  李重九转过头道:“就你还不配问。”
  被无视了!元轻侯本以为自己报出家门后,对方至少看在元家和父亲的面子上,会改颜相向,没料到他直接无视自己。
  杨娥皇在李重九身边道:“元氏乃是拓跋氏汉化后改的汉姓,出自当年北魏皇室,而元宝藏,又乃前武阳郡郡守,汝国公。”
  李重九道:“我知道,这元宝藏乃是魏征故主,这一次平定洛阳,魏征有上奏折向我保,在洛阳元氏一门的周全,我已经答允他了。”
  杨娥皇莞尔笑道:“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原来还一清二楚了。”
  李重九道:“洛阳这地方随便一个牌坊掉下来,都能砸中三五个王侯,公卿更是过江之鲫。”
  元轻侯见李重九完全无视他,自顾与旁边佳人说话怒了道:“好有本事,本少爷倒要看你有何本事进月下名花这个大门?”
  李重九没有理会,而是对身旁随从吩咐了一声,随即随从走到门外拦住了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是一名穿着绯袍的官吏。
  大赵戎服,五品上尚紫,六品下绯绿,故而民间有云,满朝朱紫贵,可见这名身穿绯袍的官吏,身份不低。不过李重九随从与他说了几句话后,对方当下拿出一张名帖交给他,随即下了马车朝月下名花方向遥遥一拜,立即坐上马车走了。
  而元轻侯看着李重九,杨娥皇二人拿着名帖,轻而易举的走入了月下名花的大门,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PS:不是最近我不努力啊,因为八月中旬就要封推了,所以前文正在抓虫子,在不改剧情前提下,修改更通顺一点。俺能争夺到这次封推的机会很不容易啊,在这里先拜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第六百三十章洛阳十年
  
  入了月下名花后,却见与十年前李重九来月下名花时,几乎全然没有差别。
  景物依旧,竟令在场不少洛阳士人竟然潸然泪下。
  洛阳十年来,杨广避难江都,李密围攻洛阳,王世充篡权自立,又经李唐攻城之难,百姓疾苦,原先三十万户百姓,到了李重九攻取洛阳时仅仅不到三万户。李唐围城之时,洛阳百姓饿死无数,令百姓今日想起来犹如浩劫一般。
  而今赵国占据洛阳后,不出三个月,洛阳人口已恢复为六万户。
  想到这里,令在场之士,无不百感交集,十年来物是人非,竟连当初盛极一时的月下名花竟也是焚于战火。而今月下名花重新装潢,不别取新意,而是恢复故景,令在场众人看及这似曾相识的景色,不由感慨万千,恍然有种光阴而弹指而过之感。
  李重九见此亦不敢暗赞这番心思。
  交了名帖入内后,当下有俏丽的婢女前来迎候,李重九对一名婢女道:“不知曲大家得空吗?我们想见她一面。”
  那婢女抿嘴一笑道:“这里来的好几百客人都是要见曲大家一面的,曲大家怎能分生呢?这位客官尽管放心,小婢会伺候你们周全的。”李重九仔细看去,但见这名婢女不过二八年纪,但很有姿色,眉目间传递着风情。
  一名婢女都如此了,难怪月下名花,令无数洛阳子弟趋之若鹜。
  婢女引李重九进入轩内。却是见数行诗作挂在屏风上,入内的客人人人可见。当堂十几名士子站在诗作之前。摇头晃脑的念起。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婢女对李重九介绍道:“这正是当年一首传唱天下的琵琶行,当年诗会中所作的这首琵琶行,将月下名花与曲大家的名声一时推极至巅峰,一时大江南北青楼妓子无不传唱。”
  “如此啊。”李重九笑了笑。
  “看这位客官应也是饱学之士。若是如此,今日大可一展其才啊。”
  李重九问道:“这是为何?”
  婢女嫣然笑着道:“请恕奴家卖个关子,一会客官就知道了。”
  远处遥遥传来丝竹之声,正是为琵琶行的调子,丝丝柔柔的曲调遥遥传来。
  里面就是听雨轩了,李重九与杨娥皇大步走入,但见前方轩内一群士子正簇拥着杨暕。正与谈事。在杨暕一旁虞世南亦是陪同。
  “这位就是当今渔阳王杨暕,中书侍郎虞世南了,这二人都是当今大员,不知客官是否要上前结识一下?”
  李重九看向婢女笑着道:“我不过是无名小卒,就不必拜见了,还是见曲大家要紧。你既不能替我找曲大家。那能替我找一下芸娘吗?”
  这婢女听李重九这么说,也没有露出轻视的神情而是道:“那客官请稍侯。”
  李重九但听远处士子们谈论道:“当初论及琵琶行,乃是虞公慧眼,将此诗定为魁首。而今以虞公文坛大家的身份在这里,不如再兴一诗会。以庆贺此事。”
  虞世南微微笑着道:“老夫与渔阳王亦有此意,今日月下名花重新开业。乃是洛阳第一等的风雅之事。”
  说到这里,虞世南顿了顿走上舞台,众士子皆是将目光看到台上。虞世南朗声对众人道:“十年一曲琵琶行,从此天下绝唱。十年后我辈皆老,但再无听得这等好词。渔阳王与老夫都十分遗憾。长江后浪推前浪,今日与老夫商议乘着月下名花重新开业之日,请风雅之士再作一诗会,不仅希望再有一首如琵琶行般名诗,而想见识一下今日俊杰的风采。”
  虞世南这么说,台阶下士子和显贵都是一并的叫好。
  “诗会啊?渔阳王真有心了。”李重九微微笑道。
  杨娥皇听李重九这么说道:“你是不是也动了性子,要再赋诗一首,十年后再来独占鳌头啊。”
  李重九道:“你别来激我,诗会的事,交给年轻人吧。我今日作壁上观。”
  “是吗?那你为何说我兄长有心了呢?”
  李重九看向杨暕道:“你兄长早就机会了,乘着月下名花开业之事,借此诗会,名为庆贺,实际上则是看看年轻一辈中有何人才,再从其中招揽为用。”
  “原来如此,”杨娥皇道,“俊才争名,而朝廷坐而结网得鱼,真是费了一番心意。”
  “走吧!”李重九与杨娥皇走入轩内,听雨轩名字依旧如故,由东南西三座两层小楼合抱而成,楼上仍有长廊悬空。
  楼上自是数个厢房雅间,那时显贵才能坐得,当初李重九与杨暕来时,就坐楼上厢房内。
  而今日他反而却无此待遇,在听雨轩的楼下则是摆着二十几张桌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