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九听几人商议道:“以辅公佑儿女威胁辅公佑,确实未必能成功,不过要挟江淮军将领之事却可以去办。现在不是讲仁义的时候,洛阳城正遭到唐军两面夹击,现在当务之急是立即破了彭,徐两州后,增援洛阳!”
  听李重九这么说,三名侍郎当下一并称事。
  就在议论之事刚刚定下时,这边快马送来急信。
  李重九看信之后不由手中一震,原来李渊在长安纠集了数百舟船,运载粮草,强行渡过三门峡天险,虽是粮船不少遇激流沉没,但是终于将紧缺的军粮,运抵了洛阳北路大军的军中。
  见到此消息后,众人不由又是洛阳局势开始担心起来。这消息通过快马传来,已是十日之前了,现在十日已过不知洛阳周边战况进行得如何了?
  洛阳河阳军营。
  笼罩在唐军河阳大营之上缺粮的阴霾,终于因为这运粮粮船的抵达,终于而烟消云散。
  李建成现在踌躇满志,站在北中城上,看着通往河阳对岸的浮桥已经是完全铺好,下一刻自己的大军得到充足的军粮下,就可以通过浮桥,攻破南岸残存的河阳南城后,直兵临洛阳城下,实现与河间王李孝恭唐军会师,完成南北两路合围洛阳的原定计划。
  李建成看向屈突通问道:“怎么样,河内境内那些讨厌的番骑都驱逐干净了吗?”
  屈突通向李建成禀告道:“回禀太子,柴绍将军已是连续攻陷河内境内,原来赵军控制的获嘉,新乡,煌武三县,在这地带布置了足够的兵力警戒,现在除非这些番骑插上翅膀,飞了过来,否则将来不能再对我军后方造成威胁。”
  “很好,有柴绍在,孤的后方稳如泰山。只是委屈他了,我知道他实际上一心是想进洛阳的。”
  屈突通道:“太子殿下,柴将军会理解你的用心的。”
  李建成点点头道:“这就好,屈突将军明日孤就要率军渡过黄河,抵达洛阳城下,畿辅百姓等我军攻入洛阳这一日,想必早已是望眼欲穿了。明日孤就要此好消息,传回长安去。”
  屈突通道:“太子殿下,必是马到功成的。”
  李建成哈哈大笑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建成高兴之际,却不知在黄河下游上,赵军水军总管程名振正率领,有两百艘战舰,一万名士卒组成的内河水师,已是逼近了河阳。
  
  第七百二十三章黄河之战
  
  黄河之上波涛翻滚,清晨的薄雾之中,赵军的战舰犹如蛟龙般破开巨浪,劈水逆流前进。
  在赵军众多战舰中,旗舰五牙大舰赫然醒目,五层高的大舰,甲板上森然耸立的抛石机,狰狞的床弩,仿佛如同洪荒巨兽般霸占了小半个河面。
  ‘启禀将军,快船急报,英贺弗统军的草原骑兵在获嘉以北,为唐军大将柴绍击退。陛下下了圣旨,由弱水州都护府的王君廓为河东道大都督,节制河东,河内全部人马。‘‘现在王君廓大都督已是率三万骑兵即将赶到河内与英贺弗会师。另外陛下还命徐世绩为河南道大都督,节制河南兵马。
  程名振点了点头道:‘河南,河北兵马各归两位将军节制,分别应对唐军南北两路大军,确实是妙计。不过我们水军该归属于何路呢?‘‘陛下说让程将军便宜行事。‘那将领笑了笑道。
  程名振笑着道:‘陛下要我便宜行事,但依我看。还是为了断绝黄河浮桥,阻止唐军渡河才是。‘那将领也笑了笑道:‘果真还是程将军明白陛下的心思,程将军还不知道吧,陛下为了配合程将军战事,特派了工部侍郎何稠来帮助将军。‘程名振闻言大喜当下道:‘有何侍郎在实在太好了。‘说到这里。程名振看向前方中的薄雾,黄河北岸的重山隐隐浮现。转过了那道山梁,就是唐军北路军的河阳大营所在了。
  河阳南城上。苏定方看着远处唐军浮桥。
  这一次唐军在黄河上,又架起了三座浮桥。唐军在中潭城以及河中沙洲上驻扎了三千士卒,之后又在浮桥周边。以巨木筑了五座河面浮城,防止上下游赵军的偷袭。
  浮城上密布抛石机。床弩,还修葺了箭塔和城墙。同时唐军还凿沉了数艘粮船,作为防护浮桥的屏障。
  这一切固若金汤,说明唐军对于赵军对浮桥焚烧。作了足够的防备。这一次赵军要再度焚毁浮桥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苏定方看着浮桥,这十几日他用尽了各种手段和办法。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他已是无能为力阻止唐军渡过黄河。
  尽管徐世绩已是下令苏定方率领残部,退至洛阳。但是苏定方却是不甘心,他有他的坚持所在,放弃这座坚守了近一个月的河阳城。就如此放唐军过河。对他而言,一句话不可能。
  现在清晨已是到来,河对岸已是隐隐见到唐军集结之势,看来马上就要大举渡河了。
  ‘将军!‘
  苏定方回首看了一眼,但见身后全城的士卒已是尽数聚集在城墙之上。
  苏定方道:‘某已决意于此城共存亡,虽不能改变战局,但最少也能再拖延唐军一日。诸位此战有死无生。若是家中独子的,可以退去。‘听苏定方这么说。三军士卒尽数回答道:‘将军,我等愿与你同生死。‘苏定方见了,目眶中泛起一丝热泪,当下一抱拳道:‘多谢众位弟兄。‘当下城内两千士卒皆上城头,而从洛阳派来的五百援军。感于苏定方忠义也拒绝返回洛阳,决意在城内死守。
  这时候唐军已是源源不断,从浮桥上渡过黄河。穿着黄色战袄的唐军手持兵戈。踏着浮桥上的木板赶来。那脚步声震得浮桥隆隆作响。在北岸还有一大片唐军黑压压地聚集在那,等待过河,望去好似无穷无尽一般。
  河阳南城上的赵军看得如此,都是神色严肃,但目光中却透着坚毅之色。
  只见唐军士卒经过浮桥后。都是跳至一旁得河滩上,从河滩上四面发动攻击河阳南城。
  顿时河阳城下锣鼓喧天,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这一次攻城战,仅仅进行了一个时辰,但是已进入了半热化。城头上箭矢如雨,城下已是鲜血成河。无论是唐军和赵军将领和士卒,都是惊愕不已,他们打了一辈子的战,都没有见过这么如惊涛骇浪般的攻势,也没有见过如此坚如磐石的防守。
  但是唐军却有无穷无尽的后援,而赵军却是箭矢用掉一支少一支,士卒阵亡一名少一名。
  河阳南城上,自苏定方至城中每一名士卒,从开始作战的一刻都是明知如此,但依旧在拼死奋战。
  太阳已是渐渐跃到当空,战事持续了半日。
  苏定方战袍已是浑身浴血,不少熟悉的袍泽已是永远地倒在城墙上,再也不会醒来。尽管赵军打得十分英勇,但是河阳城下还是有超过三千名唐军已是越过了浮桥,抵达滩头对城池进行围攻。同时浮桥上唐军仍是源源不断地过河。
  正在这时,苏定方突然感觉唐军攻势一顿。就在他感觉奇怪的时候,他看见在黄河下游,无数战舰正逆流直进,朝浮桥上唐军逼迫而来。
  城头上激战的士卒,看见城下唐军退去,也见到了这一幕。
  这舰队究竟是从何而来,是哪家人马的?就在士卒们心底如此问着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战舰前方飘扬的火红色的赵字战旗!
  ‘这是我们的船!‘
  ‘我们的援军来了!‘
  这一幕城头上赵军士卒无不振臂欢呼。
  
  第七百二十四章火攻
  
  黄河上是波涛翻涌。
  裴勇站在浮桥上,双脚有几分瑟瑟发抖,他籍贯是河东闻喜人,出自河东裴氏。若追溯族谱,与当朝宰辅裴寂,赵国鸿胪寺卿裴矩,都也是攀得上亲戚的。
  不过到了裴勇祖父时,任官至河内,与宗族的人少了走动,倒是疏远了关系。
  这一次拣选府军,唐军在河东大规模动员,以三五发丁,从府户中选兵。作为一直有子弟充任府户的强宗裴氏在选拔之列。因此今年才十六岁成丁的裴勇,自告奋勇,让两位有家室的兄长在家照顾妻儿,孝敬父母,自己带着两个家奴投军而来。
  府军的折冲校尉见了裴勇,喜他这份孝道,加上他父亲的官制,就点了他为队正。
  现在裴勇穿着戎服,手持着弓箭,立在浮桥上,他的左右都是这一队唐军士卒,他们举起弓,满脸紧张的对着下游上,高大溯流而进的赵军舰队。
  “这真是不智啊!”裴勇低声言道。
  一旁家仆听了问道:“少爷为什么这么说?”
  裴勇用手指着河中沙洲附近,几座河上浮城道:“若是能抵御赵军,靠这几座浮城也就够了,若是赵军战舰连浮城都攻破了,直逼近到浮桥来,我们这数千人马聚集于浮桥上,又能济什么事?反而浮桥狭窄,几千人马在桥上进退不得,反而会引起大乱。”
  裴勇这么说,家奴点点头。
  这时候赵军战舰已是纷纷放下的船帆,逼近浮桥时减速。三艘赵军楼船,五艘赵军艨艟逼近下端浮桥上。
  面前几艘唐军战舰,想要上前阻拦。立即就被赵军楼船上的弩炮和抛石,打得稀烂,沉没在黄河的急流中。裴勇看见将士,立即逼近赵军战舰都没有做到,就沉没入湍急的黄河之中。
  “准备!”
  裴勇大吼一声。他浮桥士卒都是将箭矢点燃火把,之后一并朝逼近的赵军战舰射去。唐军擅射,其士卒人手一弓。
  数千箭矢划破空气直掠而去,河面发出风过树林般的响声,赵军战舰上不时发出士卒痛叫的声音。
  “射得好!”
  裴勇话音才落下,但见眼前的赵军战舰已是缓缓在河面调转船身。将船舷一面与浮桥纵向并行。船舷上赵军的弩炮赫然醒目。
  弩炮的射程足有一百五十步以上,而赵军却将战舰挨近到距离浮桥只有五十步,这是为了什么。
  但见船身缓缓在河心转动,弩炮左右的赵军士卒,也是上下左右调正着弩炮的方向。但被弩炮所指过的唐军都是面色苍白,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