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九满意点了点头,当下道:“赏他还有他几个弟兄,一人一碗牛肉!”
  “多谢陛下!”数人当下满是感激涕零,端着碗走出帐外。
  这几人走后,李重九对大帐内众将道:“洛阳传来消息,李唐北路军虽被堵截在黄河北岸,但南路大军却气势汹汹,李孝恭李靖已是分兵,派大将张公瑾攻破了武关,翻越嵩山山脉,与李唐汴州刺史王要汉会师,直接威胁我军虎牢关。”
  这两名大将都不是泛泛之辈,张公瑾不用说了,王要汉乃是瓦岗大将王伯当的亲弟,虽名声不如他的兄长,但也是一名从瓦岗打出来的老将。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都讶然,作为李唐主力的北路大军受阻不前,反而之前并不被看好的偏师,李唐的南路大军在李孝恭,李靖的率领下打得却是如此出色。
  大家都知道,虎牢关被切断,洛阳就陷入死地了。
  李重九当下正色道:“所以我们不能在徐州再拖下去了,必须速战速决,解决当前之敌后抽师东进,增援洛阳!”
  
  第七百二十八章三道埋伏
  
  听李重九这么说,大将薛万述道:‘陛下,徐州城内粮草已是告急,以眼下而论上策莫过于困杀。强行硬攻恐怕伤亡不小。‘‘困杀未必有效,‘姬川开口道,‘据我所知徐州城内最少还有数万百姓,若是江淮军真得没有粮草了,很可能会以人为食,如此还可以支持十几日。‘听姬川这么说,众将脸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
  大将王马汉道:‘娘的,江淮军会如此残暴,连这等事也能做出吗?‘‘这有什么不可能,江淮军本来就是乱军,杜伏威起家的时候,比这更残暴的事,不知作了多少。‘虞世南开口道。
  李重九也是心知江淮民风彪悍,最不缺乏的就是野心家,如历史上的沛公刘邦,以及另外一个时空的淮右步衣朱元璋,这两个白手起家而有天下的枭雄,都算是江淮人士。
  说起来眼下的杜伏威,辅公佑二人,只是他们运气差了一些罢了,但论心狠手辣不输给这两人多少,真要逼急了,这事辅公佑真干出来。
  张玄素道:‘陛下要攻破徐州,必要孤立徐州之势,下邳和小沛的人马,并非是江淮军嫡系,倒是可以先破之。‘李重九笑着道:‘张爱卿从不无的放矢,这么说,必是有了眉目。‘张玄素道:‘还是陛下了解微臣,好消息应该不用数日就有了,到时候陛下将可又收得两员大将。‘李重九点点头,对众将道:‘是啊,能不战而下江淮为上之上策,朕一贯与诸位说了。全国为上,破国为下,朕要得是一个完整的江淮,而不是一个打拦了的江淮。‘说到这里,江淮军降将王雄涎言道:‘陛下。辅公佑强行镇压江淮军上下,又杀了大将西门君仪,眼下江淮军内部必然已是人心惶惶。末将心觉得,眼下江淮军仍在死守,是因为无路可去,若是撤围一面。围三而阙一,给予敌军逃生之希望,江淮军死守之决心必然瓦解,到时候必然可以一战而破之。‘‘围三而阙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万一辅公佑逃了。流窜至江淮,或者是投靠李唐,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后患无穷啊。‘薛万述如此言道。
  王雄涎道:‘薛将军,这么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不冒这个风险啊,若不如此。徐州城将不能快速攻下,拖延日久,那么不仅延误了我军救援洛阳的时间,而且徐州百姓必然遭到江淮军的杀戮,所以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不采用此策。‘李重九听了对众将道:‘此策确实有些冒险,朕想听一听诸位的意见。‘虞世南道:‘陛下,微臣以为不可,如杜伏威,辅公佑之辈。就如野草,若不斩草除根,将来随时可以再起,一旦让辅公佑逃回长江,他在江右马上可以再募十万人马卷土重来。‘李重九听了虞世南的话。点了点头,这就是农民义军的麻烦地方,例子不用多举,近可举刘黑闼,未来可推李自成。
  王雄涎听虞世南这么说,重新坐下,对他的话也表示无从反驳。
  姬川道:‘围三阙一,也不是说,就真的要放江淮军走,我们可以在江淮军走了那一路上,层层设伏,故意诱辅公佑来钻啊。‘听了姬川这么说,众人都是眼睛一亮,秦琼哇哈哈地大笑道:‘这岂不是十面埋伏吗?‘听秦琼这么说,众将都是大笑。
  宋金刚笑着道:‘当年垓下之战,韩信布下十面埋伏,灭了楚军,杀了楚霸王,这十面埋伏究竟如何厉害,我们可都没有见识过啊。‘‘这有什么难的,十面埋伏不过是传说罢了,而今我们不需十面埋伏,就在城南一面布下三道埋伏,等辅公佑来钻。‘姬川信心满满地言道。
  李重九点点头道:‘很好,就依此议,明日大军三面攻城,独留城南一面,放江淮军突围。‘‘诺!‘众将一并轰然答允。
  当下散帐,李重九与众将走到营门前,突然心生一计道:‘既是十面埋伏,我倒是想起从江都,丹阳押来的江淮军家眷有多少?‘‘两三百人吧。‘李重九道:‘知道了,再在军中寻有江淮口音的士卒,朕今晚有用。‘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多是摸不着其中意思,唯有张玄素数人会意。
  当天夜里,夜风很紧。赵军士卒营内,仍是如从前一般寂静。不过整日在刀尖上打滚的辅公佑却从其中闻到几分不一样的味道。
  没有原因,这纯粹是一种直觉,是生与死在战场历练中而得出的。
  他并不放心,亲自拿了一柄短斧,带着亲信士卒上城墙巡视。辅公佑巡了数处城墙,江淮军士卒的士气有所低迷,但还好情况没有恶化到兵变的地步。
  士气低迷很大原因,是多日缺粮而导致的。辅公佑对这一点并不担心,赵军再围城下去,城内还有这么多百姓呢,这些肉粮足够再支持的。
  至于杜伏威,王世辩,西门君仪等人身死,他也处置得很妥当,虽没有将这几人势力完全清除,但是却是全面镇压了下来。
  辅公佑现在只是担心军心不稳定,丹阳,江都被攻陷的消息,在高层将领间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了,而在军里下层士卒虽然还没有全面扩散,但总是会透出一丝风来。虽然他很努力的封锁消息,并说这是赵军故意散布的假消息,但是士卒们总是将信将疑。
  谁知道这消息一旦真正散布出去,军伍里面作为主力的丹阳兵和江东士卒会怎么想,断然是无心恋战,到时候肯定会酝酿成兵变的。
  现在辅公佑也只能走一日,算一日,他坚信赵军围城不会太久,只要他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期,那么他将取代杜伏威,成为下一个江淮王。
  城墙外侧的火把被风吹得一明一暗的,辅公佑走在城道上,仿佛走在一条光明和黑暗相间的道路上。
  辅公佑知道自己现在身在悬崖,一步不慎就将跌入万丈深渊,但他现在已是没有回头路了,只能一步步走下去。
  待走了一半,但听遥远的地方,悠扬地传来一阵歌声。
  那歌声从模糊而至清晰,惹得辅公佑和一旁城墙上的江淮军士卒不由认真的倾听起来。
  这曲调听得好像有几分熟悉。
  辅公佑陡然脚步一停,这歌声分明是熟悉的家乡歌谣。
  
  第七百二十九章徐州楚歌
  
  夜色之中的徐州城上,那歌声遥遥袭来。江淮自古以来战乱频生,故而民歌中,有不少伤别离,难长久这样苍凉悲伤得曲子。
  在带着乡音的歌声中娓娓唱来,带着些许悲伤离别之情,对于江淮军士卒来说,仿佛故乡的亲人在耳边泣诉一般。唱着歌的男女都有,似父母,似妻子,似家中的孩儿,在向自己歌来,叙述着离别之情。
  听着这歌声,不少年轻且又未离家甚久的江淮军士卒,当下就忍不住哭出声来。
  就是那些久经沙场老卒,这时也是梗着身子,依在墙边,目眶都是红了。
  辅公佑站在城头,刹那之间也是想起了自己身在丹阳的妻儿,心底涌起无限牵挂来。但这只是片刻,辅公佑待想明白后,却突然大怒喝道:‘好个李重九,竟然用此四面楚歌之策,乱我军心。‘听辅公佑这么说,麾下亲兵士卒立即到各处墙头,对着那些失声痛哭的人,一顿拳打脚踢。
  ‘不许哭,此乃是赵军乱我军心之策!再哭者一律斩首!‘将令传达下去,原本在哭泣的士卒,当下只敢偷偷呜哽,而几名意志薄弱,控制不住自己的士卒当场被斩杀。血腥镇压之下,城头上的哭泣声,倒是停止了。
  但是铁血的镇压只能镇得徐州城内,却抑制不住城外歌声得传进江淮军士卒的耳立。渐渐的唱歌的人越来越多,四处城墙边上,江淮军士卒都可以听到这带着乡音的歌声,就算他们不想听也不能。
  此刻不仅是士卒,连辅公佑也是心惊。这么多人在唱,莫非赵军不仅仅攻陷了江都,丹阳,连整个江杨都落入了李重九的手中。
  辅公佑心道,连自己都这么想了。其他的江淮军必然更是人心惶惶。而这一下丹阳失陷的消息肯定是瞒不住了。无论如何,现在江淮军士卒的士气必然是跌到谷底。
  混乱,不安各种情绪蔓延着,城下的歌声时而停止,时而继续,将江淮军士卒的心绪搅得一塌糊涂。
  辅公佑几乎是在提心吊胆中迎来了天明。
  天亮之后。李重九登上东城前的望楼,从五丈高的望楼中,眺望徐州城。城墙上一览无遗,守在城墙边上一夜的江淮士卒,但是缩在墙边一动不动,显然士气低迷至极。
  在他的左右赵军士卒休整了一夜。并在四更前吃过早饭,现在都是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摩拳擦掌的准备迎来马上要进行的攻城之战。
  依照昨日的安排,守卫在南城的赵军士卒尽数撤离,只是留下一片空旷的营帐,以及纵横相错的营壕。
  反而在北。东,南三面,赵军士卒严阵以待,围城二十余日打造的箭楼,撞车,攻城车,抛石机各种各样可以想像出的攻城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