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娥皇也是道:“陛下,妾身去看一看采薇,你与贵妃说话吧!”
  李重九点点头。待杨娥皇走后,李重九走到室得芸面前问道:“你还在怪朕将柯木伦调走吗?”
  室得芸红着脸,摇了摇头。
  李重九道:“朕实话告诉你,这一次伐唐,乃是不世之功勋,此战之后即平定天下。故而陛下有心让柯木伦在此役中获得军功,回朝之后再提拔和重用他,让他成为将来鹰儿的左膀右臂,朕的用心你懂了吗?”
  室得芸听了不由激动,双目中泪水再度泛出道:“陛下早该与我说,我就不会误会了。”
  李重九摆了摆手道:“朕虽有此心,但因太子之事已是秘密立诏,不好与你明说。没错,朕已在诏书中立鹰儿为太子。”
  室得芸听了几乎激动得晕过去,但还是问道:“陛下,立鹰儿为太子,你不怕大臣们反对吗?”
  李重九笑了笑道:“要反对的大臣,也只有那些崖岸自高的河东士族罢了,其他的大臣是不会有意见的。所谓汉统,什么是汉统?当年齐国皇帝高欢虽是汉人,但是行得却是胡人之法,尊胡抑汉,这就是汉统吗?相反开创周朝霸业的宇文泰虽是胡人,但是他却尊重汉人之法,推崇汉胡融合,而到前隋帝王杨坚,杨广二人,他们身上也都是流着胡人,汉人的血脉,杨坚的鲜卑姓氏还称为普六茹。”
  “至于与朕争夺天下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也是鲜卑人和汉人混血之后,难道关陇士族还反对他们了吗?因为关陇士族本身也是胡人与汉人混血之后。天下这么大,并非只有汉人一族,执着于汉胡之见,就是固步自封。朕既是要一统天下,就是包容各族,朕只要赵国下一代皇帝,能尊重汉胡习俗,让国内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子孙后代不受他国欺凌即可。”
  “陛下,我懂了!”室得芸抹去泪水道。
  李重九握着室得芸的手道:“鹰儿是我的长子,朕对他期望很高,你好好教导他,不要令朕失望。”
  室得芸道:“陛下,臣妾知道了。”
  长安。
  无极殿。
  李世民登基已是一年多了,登上大唐帝位后的他,日益有帝王之威。而作为李世民智囊,也是他左膀右臂的房玄龄,杜如晦鬓间亦是有了几丝白发。
  “陛下,据各地大将禀告,自入春以来,赵国在河西,河东,襄阳方面已是明显减少了用兵。”
  房玄龄说完,一旁杜如晦咳嗽了几声道:“陛下,赵军减少了用兵,我看并非是一件好事啊。就和人打架一样,要将拳头挥出去,只有先收回来,才有力气挥出去。赵军两年攻唐之时,已是迫在眉睫,现在收兵,是要积蓄力量发动决战才是。”
  杜如晦说完又痛嗽了几声。
  李世民关切地道:“克明,你的身子近来不太好,要多保重啊。”
  杜如晦道:“陛下,微臣这身子自己明白,多谢陛下关心。”
  李世民道:“朕回头命人从宫中拿一些老参送到你府上去。”
  杜如晦露出感激的神色道:“多谢,陛下。”
  李世民坐在椅上道:“李重九即决定孤注一掷与朕决一死战,但这一年来朕也没有白坐着等他来攻。”
  
  第八百二十九章阴谋
  
  长安西郊,乃是皇家之地,以往是帝王王公将相们游幸场所。
  但是一年前以来,这里不闻歌舞,只听得杀声阵阵。无数屋舍取而代之是密密麻麻的军帐,四面都是用围栏拦起,禁止他人入内。唐军府兵进驻于此。
  西郊校场上咆哮声如雷。
  靶场上,唐军士卒脱去上衣,身上汗水反射着阳光,在肌肤上淌成小溪,但听鼓声隆隆过后。唐军士卒一列一列手持弓弩朝箭靶上射箭,箭矢如飞,但见箭垛上瞬间插满了满满的箭镞。
  在校场上,校尉舞着令旗,对场上士卒号施令,唐军将士手持陌刀,排成严谨的防马阵势,步步向前。前方的唐军轻骑队,模拟着赵军草原轻骑对步兵阵势的冲击。一队骑兵冲击完毕,但见烟尘滚滚之后,唐军步兵方阵巍然不动。
  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从一旁走过,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李世民赞许道:“侯君集练兵有素,这支唐军在他手中脱胎换骨了。”
  面容如铁的侯君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多谢陛下夸奖,微臣十年磨剑,就是等着与赵军一战,看看传说中草原铁骑是否那么厉害?这一次就让微臣担任前锋吧!”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步卒防马操练作得很好,若是一年前的赵军骑兵,一定冲不动你的阵势,但是一年后,也不知他们有什么新战法没有,听说他们在草原上击败颉利突厥铁骑的是一种向后退,回身射箭的战法。”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顿道:“颉利就是因此吃了大亏!”
  侯君集自信满满地道:“李重九击败是突厥的着甲骑兵,而我军是以步卒方阵为主。若是李重九敢以骑兵冲阵,我军先以强弓硬弩射之。再以破马兵的陌刀手上阵,必能败之。末将料想就算李重九一年内有什么新的战法,也不是我大唐步卒的对手。”
  说到这里,侯君集一举拳头道:“陛下,唐军必胜!”
  一旁唐军将士纷纷高举右臂,高呼必胜。
  眼见众将士士气高昂,李世民欣慰微微点头,对房玄龄,侯君集道:“朕用国库里所有积蓄。用来训练精兵,李重九能拿钱去修临朔宫,而朕的无极宫早已已是年久失修。朕登基以来舍不得穿一件新袍,将我大唐所有的财力都用以打造这支劲旅。朕有信心,这一支劲旅足以面对天下任何雄狮。”
  “是的。”
  李世民话音刚落,一旁校场上,进行骑兵下山冲刺的项目,但见唐军骁骑驰马朝山坡下疾冲。
  百余轻骑疾驰如电,李世民见了赞许地点了点头。但就是在这时一名骑兵马失前蹄。战马翻到,其身后的骑兵冲击阵势随之一乱,令本来迅猛的突击之势变得一盘散沙。
  侯君集见了骂道:“怎么回事,骑马校尉在哪里?”
  被问责的骑兵校尉。当下过来,立即向李世民,侯君集跪下道:“陛下。大将军,末将练兵不利。恳请治罪。”
  李世民冷漠地道:“那你知道该如何办了?”
  这名骑兵校尉一咬牙道:“是,陛下。”
  当下他转过身去喝令道:“来人。将此人斩!”
  那名马失前蹄的士卒,当下被一旁士卒拿下,左右唐军都是默然地看着这名士卒被脱了出去杀头。
  李世民见这校尉处罚完毕后道:“汝练兵不利,下去自领三十鞭!”
  “诺,多细陛下开恩。”
  唐军众士卒见李世民练兵如此严苛,都是战战兢兢,当下更是不敢怠慢。
  看完练兵之后,君臣三人于一旁帐内歇息。
  房玄龄,杜如晦都是知兵的人,对于侯君集操练的唐军都是称赞了一番。
  但之后杜如晦却是带着忧色向李世民道:“陛下,一年多以来,我唐军无碌练,装备都要比以前更胜一筹,但这一次赵军也是没有清闲,李重九的六支府军已是完成了扩军,兵马增至二十万,他们去年也是与我军进行多次小规模战斗,以战养战,兵马也都是练得是不错。”
  房玄龄也道:“陛下,去年关中歉收,今年收成怎么样臣不知道,但是李重九肯定会在秋收时动进攻,不给我们收粮的机会。故而陛下汰弱留强,一年来采取精兵之策,以关中贫瘠的物力来供养这支大军的策略是对的。但是陛下,微臣虽对侯将军练得这支精兵有信心,但是赵军这一次兵马之盛,绝非轻易可以抵挡的,微臣的意思是,陛下是否可以考虑退路?”
  李世民听了眉头一皱,杜如晦连忙为房玄龄解释道:“陛下,克明的意思,未虑胜先虑败,不如先将太子请去川蜀安顿。”
  “微臣正是此意。”房玄龄道。
  李世民听了勉强地笑了笑道:“两位爱卿说得好,川蜀有地利之优,偏安一偶,也可维持二三十年,汉高祖不也是起于川蜀吗?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世民淡淡地笑着,但是越是如此笑,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却是额头汗水下落。
  一会之后,李世民笑声停止,看着二人语气平淡的冷轻轻地问了一句:“你们真的都不看好朕可以赢这一战吗?”
  房玄龄沉默片刻,一咬牙道:“陛下,微臣就与你说心底的话,实在打不过。现在我军虽有一战之力,但两国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眼下我大唐都远远逊色于赵国。这是大势所在,再高明的计谋和算计,都无法阻挡。其实李重九不必想什么阴谋阳谋,只要他堂堂正正从河西,潼关,河东三面攻打关中,我们都很难有翻盘的机会。眼下唯一扭转的机会,不在我们,只有希望李重九自己愚蠢犯错。”
  李世民反问道:“那么李重九会犯错吗?”
  杜如晦咳了几声道:“陛下,李重九此人用兵稳妥,处事谨慎,行事谋定而后动,虽不如陛下雄才伟略,但是此人真的很少犯错。”
  “不可能,”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是人都有弱点,有弱点就会犯错,你们说李重九弱点在哪里?”
  杜如晦,房玄龄对望一眼,一起摇了摇头。
  李世民冷笑一声道:“不,他有弱点,你们不知道,朕却知道。此人虽狡诈无义,但对于三妹却情深意重。若是他进兵路上,三妹有什么意外,或许就会方寸大乱了吧。”
  杜如晦,房玄龄听李世民这么说,都是心底一寒。
  
  第八百三十章篡改史书
  
  长安,大安宫。
  大安宫本就年久失修,不少房间内还有霉气。李渊被迫内禅给李世民后,就与他的妻妾子孙一并到大安宫内静养。
  李世民除了过年时来拜会过一趟外,其余之时都没有来看望李渊。
  现在太上皇李渊,经去年玄武门之变后,人已是憔悴许多,满头白。作为皇帝时,他虽时而身体不康健,但大权在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