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几人想动怒又不敢动怒的模样,李重九暗自好笑。
  这时一名手持拂尘,年事甚高的太监,对李重九言道:“这位可是箭射突厥金狼大纛之人。”
  李重九作揖言道:“正是草民。”
  这名太监微微侧身,笑着言道:“受不了此一拜,天子策勋论功,你排在第一,以为天下表率。”
  “不过我看你居然是草莽出身,这倒是满朝王公大臣都看走了眼,罢了,一会谨言慎行,不要失了礼数,否则没人救得你。”
  “多谢,公公提醒。”
  “宣——箭射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见驾!”
  随着这一声声应唱。当下这名太监引路,李重九跟随其后,举步上山。
  大隋禁卫军中,左右直寝、左右直斋、左右直后、左右备身,一并鲜衣怒马列阵铺于山上。
  马军执貔貅,狻猊,辟邪,六驳四旗,兽文具装,顶冠红素青建四色盔缨晃动。
  步军铠甲鲜亮,手持长槊楯弩甲毦,以青隼荡幡,黄隼荡幡,白隼荡幡,苍隼荡幡四幡分布四方。
  仅此一幕可见天子驾前,气象森然。
  李重九再上,举头可见天子六纛,左右虎贲卫士,一身金甲,手持瓟槊,大角,部铙,各个目不斜视。
  六纛之下,乃是一青质玉辂,车之盖圆以象天,舆方以象地。重箱盘舆,其上青龙,白虎,凤翅,虡文鸟兽不计其数。
  左右满目皆是朱紫二色的朝廷命官,王公大臣。
  玉辂之上,一名身穿龙服,头戴冕旒的中年男子,正威严地注视着自己。
  这就是天子威严,大隋兆民之主的气度。
  大丈夫当如是。
  李重九当下上前一拜三叩,朗声言道:“太原李重九叩见天子。”
  杨广尚未开口,突见身后的长乐公主身子轻震,当下回顾看去。
  “娥皇何事?”
  长乐公主垂下头,低声笑着言道:“父皇此人,我倒是认得。”
  杨广笑了笑,言道:“真有这么巧。”
  长乐公主点点头,言道:“我也没有未料到。”
  当初洛阳郊外,二人相识,之后齐王府上,长乐公主对李重九有所误会,待到了汾阳宫外时,又是对方一箭救下了自己性命。
  而眼下,对方在万军之中刺杀突厥可汗,名扬天下,到了此刻,长乐公主不免心底异样,看待李重九的目光,不由迷离几分。
  杨广听了自己女儿认识对方,更是高兴,笑道:“免礼。”
  李重九听到杨广说免礼,站起身来。
  玉辂之上杨广,威严地问道:“你就是箭射突厥金狼大纛之人?”
  杨广一句言毕,天子御驾旁,一排史官一并持笔书写,记录每一言,以攥史书。
  “回禀圣人,正是草民。”
  杨广以及满朝大臣,对李重九皆是上下打量。
  一旁王公大臣,本以为是哪一位世家子弟,待见李重九上前,相互问询,竟然无人知道他底细。
  初见对方一介布衣,已是惊愕,待看见此人年纪不过十八九岁,在天子面前,万军之下,神态从容,皆是暗暗点头。
  而樊子盖认出李重九,正是当初雁门关外,自己逐出大帐的少年时,顿时整个人一蒙。
  见李重九这副打扮,杨广不由笑问道:“你自称草民,难道还是白身吗?”
  李重九言道:“回禀圣人,小民确乃是一介布衣。”
  杨广笑着言道:“草莽出身亦有英豪,当年阵亡在辽东的麦铁杖,乃是江洋大盗出身,镇守北疆的靖边侯亦是布衣出身。”
  “自古以来,英雄起于寒微,朕策勋功臣,不以出身而论。”
  一旁史官闻杨广之言,当下奋力记录,天子的金口玉言。
  当下杨广走下玉辂,言道:“朕要一睹,你箭射始毕可汗之良弓!”
  “是。”
  早有千牛备身,将李重九所持的摘星夺月二弓奉上。
  杨广一见弓身,讶然言道:“此乃夺月弓,朕识得,竟然六石强弓,你就是以此弓两百步外,箭射突厥可汗,金狼大纛的吗?”
  李重九言道:“回禀天子,正是此弓,草民一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侥幸而。”
  杨广听李重九之言,哈哈大笑,又点头称许言道:“当年朕亲征南朝之时,军中可开六石弓之人,屈指可数,近年来名将凋零,六石强弓早就束之高阁,不想今日又见一少年英雄可开此强弓。”
  “真是天赐你这样的英才,才匡扶我大隋的社稷江山,说吧,你要什么封赏,朕统统答允你。”
  一旁史官沙沙地划动纸张,奋笔疾书。
  李重九朗声言道:“回禀圣人,草民不要赏赐,只要能击突厥!”
  杨广听毕,双眼一亮,言道:“好志气,真乃是朕之霍去病。”李重九言道:“愿为天子,饮马翰海,封狼居胥,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李重九之言,深切合杨广对外征伐,夸耀武功之志。故而难怪杨广即龙颜大悦。
  杨广沉吟了一下,言道:“以布衣之身,孤身一人与二十万军前,击突厥可汗,斩敌旗,真可谓一身是胆,勇冠三军。”
  “李重九,朕封你冠军侯,实授雁门郡鹰扬郎将,让你为朕的霍去病,北逐突厥。”
  “另赏赐黄金百两,布帛千匹,钱百万。”
  “微臣谢恩。”李重九正色言道。
  一旁朝臣皆是上前称贺言道:“恭喜圣人,得一良将。击败突厥,杨威漠北。”
  杨广闻言哈哈大笑,言道:“拟诏诏告天下,传以露布告捷于东都。”
  说到这里,杨广顿了顿言道,威严地言道。
  “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属者北狄始毕,猥以下隶,敢发难端,侵我雁门,锋镝交加,人民离散,仰赖天地鸿庥,宗社阴骘,雁门一战而克之。”
  杨广一边言道,一边奏者声若洪钟言道,将杨广的声音一遍一遍传到山下。
  三军持戈谨听。
  “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跳梁者虽强必戳!”
  随着最后一句落下。
  三军齐喝,跳梁者虽强必戳!
  
  第一百一十二章建衙怀荒镇
  
  雁门郡统县五,分别为雁门,繁畤,崞,五台,灵丘五县,户四万二千五百二,人口二十一万余。
  经过突厥一番肆掠之后,五县四十一城除了崞县为破之外,其余尽遭屠戮。
  即便在雁门一战中,击退突厥,解救了被俘的五六万百姓,故而雁门眼下人口亦不足十万。
  故而眼下雁门郡郡治,暂时迁至崞县。
  天子班师返回东都之后,汾阳宫之围的事,天下已是传得沸沸扬扬。
  原本刚刚臣服的突厥人,再度向大隋寻衅开战,虽说被击退,但这一次令大多数人对大隋的局势,愈发不乐观。
  李重九在崞县拜见了雁门郡郡守王确,郡丞陈孝意之后,又参见了武贲郎将王智辨。
  隋军十二卫,每卫为一军,下领五十至七十府。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虎贲郎将四人,虎牙郎将六人。
  作为武贲郎将,王智辨眼下是太原郡军事上的最高官员。
  所以李重九面见顶头上司后,赠送了一笔不菲的见面礼。
  对于天子亲封的冠军侯,王智辨自是没有太怠慢,加上李重九又以重金相赠,当下对李重九十分亲近。
  只见王智辨一副长者之风,语重心长地与李重九拉过家常后,讲了雁门郡眼下的情况。
  雁门郡作为边郡,本来军事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下面八个鹰扬府,必要是可动用八千府兵,另外募有边军四千,还有番军两千,另外还有不少自建制的乡兵,地方豪强亦有曲部自保,乡里大族之间人人习武。
  不过突厥一来,雁门郡这些力量遭到毁灭打击。
  不仅是整个雁门郡被突厥人洗劫一遍,府兵之中八个鹰扬郎将,战死了七个,鹰牙郎将亦战死六人,府兵几乎全灭。
  至于边军亦只剩下一点残余,而番军更好,突厥人一来,即全部倒戈了。
  军事力量一去,数万百姓需安置,雁门郡上下人心惶惶。
  眼下依照着郡守的意思,全郡上下是先打算,放弃长城沿线的防御,将仅有的兵力,暂时收缩到崞县附近。话说到这里,王智辨委婉提示,李重九当初御前奏对时,不该夸下海口,说要当什么霍去病,早入东都享受荣华富贵才是真的。
  镇守雁门眼下只是一句笑话,突厥攻陷雁门,胡骑再度牧马阴山以南,不说边塞四郡,就是河北亦在突厥人的铁骑范围之下。不过李重九对王智辨之举,只能当作是自扫门前雪的举动,将长城防线弃守,真得安全吗?
  只能让突厥以雁门郡为长城防线的突破口,更肆无忌惮的南侵,至于漠北其他各部,亦可以到此乘机打草谷。同时亦更孤立了马邑,朔方两郡。
  之后李重九告诉王智辨自己准备建衙怀荒镇的消息。
  王智辨闻此,更是以一种看待死人般的目光看着李重九,挽留几句后,也只能将李重九当作,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由他去吧。
  得到王智辨答允,李重九乘势向他要起军粮钱米来。
  李重九如此一问,王智辨索性双手一摊,直接告之没有。
  得到如此回答,李重九也不气馁,最后还是从崞县武库里,硬搬了三百具明光铠,一百具装,擘张弩二十张,蹶张弩五十张。
  取得这一切后,李重九即已心满意足,准备往怀荒镇赴任了。
  当然临行之前,李重九还雁门郡以军屯的名义,募集三千戍民,一并发往怀荒镇。
  对于李重九而言,什么鹰扬郎将只是浮云而已,大隋马上就要倾覆了,就算是官居一品也是没用。
  乱世之中,抢杠子才是硬道理。
  这也是为何他没有跟随杨广去东都,享受什么唠叨子荣华富贵,而是在荒芜的怀荒镇上,建立自己的势力的原因。
  这里才是他的天下。
  次日崞县的酒楼上,下面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准备往怀荒镇的戍民,正在编队,准备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