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演义-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是村家装束,自然光采动人。举止安闲,不啻闺中之秀;丰
姿潇洒,亦如林下之风。若遇楚襄王,定疑神女;即非蓝桥驿,宛似
云英。
积薪相见过,即叩问弈理。婆婆道:“我姑媳无以遣此良宵,偶尔对局,岂堪闻于尊客?”积薪再三请教,婆婆道:“弈虽小数,其中自有妙理。尊官既好此,必善于此,今可率己意布局置子,使老身观之,或当进一言相商。”乃取棋局置子出来,积薪尽平生之长布置,未及四五十子,只见那媳妇微微含笑,对婆婆说道:“此客可教以人间常势。”婆婆遂指示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然皆平时思虑所不及。积薪更欲请益,婆婆笑道:“只此已无敌于人间矣!大驾已前行,客官可速往。”积薪称谢而别。行不十数步,回头看时,茅舍柴扉,都已不见。方知是遇了仙人,不胜叹诧。正是:
弈通太极阴阳理,妙诀从来原不多。好向人间称莫敌,笑他空
烂手中柯。
积薪自此弈艺绝伦。当日上皇因高力士言及,特召积薪面询其事。积薪把上项事奏闻,黄幡绰在旁,听了插诨道:“弈称手谈,那家妈妈媳妇,却又口著,真是异事。”上皇笑道:“常人之弈,以手为口,必须目视;不若仙人之弃,以口为手,不须用目也。”积薪道:“臣常布置其姑媳对弈之势,虽罄竭心思,推算其所言九秤胜负之说,终不可得。”上皇道:“此必非人间常势,存此以待后之识者可耳。”高力士道:“积薪昔年饮酒,曾得遇圣人,今日弈棋又遇仙人,何其多佳遇也。”上皇道:“李幕所遇吹笛仙翁,积薪所遇弈棋姑媳,总是仙人,但未知是何仙。此时若张果,叶法善、罗公远辈有一人在此,必知其来历矣!”正闲谈间,肃宗遣使来奏言,永王磷谋反,称帝于江南。上皇大怒,命速遣将讨之。不一日,有中使啖廷瑶,赍奉肃宗告捷表文,奏称广平王与郭子仪屡胜贼兵,又得回纥助战,已恢复西京。今即移兵东向,将并恢复东京矣。上皇大喜。正是:
且喜耳闻好消息,会须眼看捷旌旗。
未知如何复两京,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报恩  复两京广平王奏绩
词曰:
感恩思报英雄志,欲了平生事。因他冤陷,拚吾百口,贷他一
死。友朋情谊犹如此,何况为臣子?亲王奏凯,全亏大将,丹
诚共矢。
调寄“驾圣朝”
从来能施恩者,未必望报,而能图报者,方不负恩。战国时的侯生,对信陵君说得好,道是:“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人有德于公子,愿公子无忘之,无忘之者,必思有以报之也。”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夫报德不曰以直,而曰以德者,报德与报怨不同,报怨不可过刻,以直足矣。且怨有当报者,有不当报者,有时以报为报,有时以不报为报,皆所谓直也。若夫德是必要报的,不可不厚报的,说不得个他如此来,我亦当如此答。一饭之恩,报以千金,岂是掂斤估两的事?我当危困之时,那人肯挺身相救,即时迫于事势,救我不成,他这段美意,也须终身衔感。况实能脱我于患难之中,真个生死而肉骨,我到后来建功立业,皆此人之赐。此等大恩,便舍身排家以报之,诚不为过。推此报恩之念,其于君臣之间,虽不可与论报施。然人臣匡君定国,勘乱扶危,成盖世之奇勋,总也是不忘君恩,勉图报效而已。却说肃宗自灵武即位后,即令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又特遣使征召李泌。那李泌字长源,京兆人氏,生而颖异,身有仙骨。幼时常闻空中有仙乐来相迎,其身飘飘欲举,家人共相抱持。后来每闻音乐,家人即捣蒜向空泼洒,自此音乐渐绝。至七岁,便能吟诗作赋,更聪慧异常。
上皇开元年间、下诏召集京中能谈佛老者,互相议论。有一童子姓员名亻叔,年方十岁,与众问答,词辨无穷,上皇嘉叹,因问员椒:“外边还有与你一般聪慧的童子么?”原来员椒乃是李泌的姑娘所生,与李泌为中表兄弟,当下便奏说:“臣母舅之子李泌,小臣三岁,而聪慧胜臣十倍。”上皇即遣中使召之,李泌应召而至,朝拜之际,礼仪娴雅。其时上皇方与燕国公张说弈棋,遂命张说出题试之。张说使赋方圆动静。李泌请言其略,以便措辞。张说指着案上棋枰说道:
方着棋局,圆着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说罢,张说还恐他年太幼,未能即解,又对他说道:“此是我借棋以为方圆动静之喻,汝自赋方圆动静四字,不可泥棋为说也。”李泌道:“这晓得。”即信口答道:
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张说听了,大为惊异道:“此吾小友也!”因起身拜贺朝廷得此神童。正是:
堪使老臣称小友,共夸圣主得神童。
上皇厚加赐赉,命于翰林院读书。及长,欲授以官职,李泌再三辞谢。乃赐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甚相敬爱。李林甫、杨国忠都忌之,李泌因遂告归,隐居颖阳。至是肃宗思念旧交,遣使征至行在,待以宾礼,出则联骑,寝则对榻,事无大小,皆与商酌。欲命为右相,李泌固辞,只以白衣随驾。
一日,肃宗与李泌并马而出,巡视军营。军士们窃相指道:“黄衣的是圣人,白衣的是山人。”肃宗微闻此语,因谓李泌道:“艰难之际,不敢以官职相屈,但且衣紫,以绝群疑。”遂出紫袍赐之,李泌只得拜受,肃宗即令左右为之换服。李泌换服讫,正欲谢恩,肃宗笑道:“且住,卿既服此,岂可无称?”乃于袖中取出敕书一道,以李泌为参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犹固辞,肃宗道:“朕非敢相屈,期共济艰难耳。候贼平,任行高志。”李泌拜受命。肃宗欲以建宁王亻炎为大元帅,李泌道:“建宁王杲堪作元帅,然广平王居长;若建宁王功成,岂可使广平王为吴泰伯?”肃宗道:“广平王系家嗣,何必以元帅为重?”李泌道:“广平王未正位东宫,今艰难之际,人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即欲不以为储贰,彼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肃宗点头道:“卿言良是,朕当思之。”李泌退朝,建宁王迎谢道:“顷传闻奏对之言,正合吾心,吾受其赐矣。”李泌道:“殿下孝友如此,真国家之福也。”于是肃宗以广平王亻叔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李光弼等所部之军,俱属统率。
时李光弼驻防太原,其麾下精兵俱调往朔方,在太原者仅万人。贼将史思明等共引兵十余万人来攻城,诸将皆议修城以待之。光弼道:“太原城周四十里,修之非易,贼垂至与兴役,是未见敌而先自困也。”乃令士卒于城外凿濠以自固,掘坑堑数千,及贼攻城于外,光弼即令以坑堑中掘出的泥土,增垒于内,为守御。贼围攻月余,无隙可乘。光弼访得钱冶内有铸钱的佣工兄弟三人,善穿地道,以重赏购之,使率其伙伴,掘地道以俟贼。有贼将于城下仰面侮骂城上人。光弼即遣人从地道拽其足而入,缚至城上轿之,自此贼行动必低头视地。光弼又作大炮,飞巨石,每一发必击死几十人,贼乃退营于数十步外。光弼遣使诈称城中粮尽,与贼相约刻期出降。史思明信以为真,不复为备。光弼暗使人穿地道,直至贼营,支之以木。至期使二千余人,走马出城,恰像要去投降的一般。贼方瞻望喜跃,忽然营中地陷,压死者无数,贼众惊乱,官军鼓噪而出,斩杀万计。史思明乃引众纷纷遁去。光弼上表奏捷。广平王正以太原要地被围,欲遣兵往救,因得捷报而止。郭于仆以河东居两京之间,得河东而后两京可图。时贼将崔乾祐守河东,郭子仪密使人入河东,与唐宫陷于贼中者,约为内应,内外夹攻。崔乾祐不能抵敌,弃城而逃,子议引兵追击,斩杀其众,乾祐仅以身免。河东遂平。正是:
从来郭李称名将,战守今朝各奏功。
肃宗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正谋恢复两京,忽闻报永玉磷反于江陵,僭称帝号。原来永王璘出镇江陵,自恃富强,骄蹇不恭。及闻肃宗即位灵武,乃与部将属官等共私议,以为太子既遽自称尊,我亦可据有江表,独帝一方。正在谋议起事,肃宗恶其骄蹇,沼使罢镇还蜀,永王竟不奉诏,至是举兵反,自称皇帝。思欲招致有名之士,以为民望。闻知李白退居庐山,距江陵不远,遣使征之。李白辞不应赴。永王使人伺其出游,要之于路,劫取至江陵。欲授以官,李白决意不受。永王不能屈其志,但只羁縻住他,不放还山。肃宗闻永王作乱,一面表奏上皇,一面造淮南节度高适、副使李成式,共引兵征讨。时内监李辅国阴附宫中,张良娣专权用事。那降贼的内监边令诚,因为贼所忌,乃自贼中逃至行在,依托李辅国图复进用。李泌上言道:“令诚以宦官蒙上皇委任,外掌兵权,内掌宫禁,而贼至即降,且以宫门锁钥付贼,如此叛逆,罪不容诛!”肃宗遂命将边令诚斩首,为降贼者示警。于是李辅国奏称:“原任翰林学士李白,现为逆藩永王磷谋主,宜诏刑官注名叛党,俟事平日,按律治罪。”
你道李辅国为何忽有此奏?只因李白当初在朝时,放浪诗酒,品致高尚,全不把这些宦官看在眼里,所以此辈都不喜他。今辅国乘机劾奏,一来是私怨,二来迎合朝廷显诛叛党之意,三来怪李泌奏斩了边令诚。他今劾奏李白,见得那文人名士,受过上皇宠爱的,也不免从逆,莫只说宦官不好。当日肃宗准其奏,传旨法司。却早惊动了郭子仪,他想:“昔年李白救我性命,大恩未报,今日岂容坐视?”遂连夜草成表章,次日即伏阙上表。其表略云:
臣伏睹原任词臣李白,昔蒙上皇知遇之恩,将不次擢用,乃竟
辞荣遁隐,高卧庐山,斯其为人可知。今不幸为逆藩所逼,臣问其
始而却聘,继乃被劫,伪命屡加,坚意不受,身虽羁困,志不少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