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于张家口的战略意义而言,北平的意义显然要大得多,彬山元大将虽然贵为陆军大将,但是这个险他不敢冒,张家口攻防战其实就是中日双方对平津地区主动权的争夺。
为了遏制韩云华所部的强大攻势,彬山元大将不得不暂时调整战略部署,从北平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守军中再调出一个步兵旅团前去张家口前线布防。同时彬山元大将给在武汉前线指挥作战的冈村宁次中将发报,命令冈村宁次将在南线作战的那四个野战师团十几万大军装船北运,尽快归建,至于帝国在南方准备的那件大事还是有其他几个方面军帮忙吧。
为了尽快平息华北地区的战事,彬山元大将命令局势相对平稳的驻山东第十二军以及驻山西第一军各抽调一个步兵师团进入河北,连通正在冀中的步兵第二十师团以及在冀中冀南的几个步兵旅团华北治安军的八个集团一起将冀中、冀南的八路军全部围歼在邯郸附近,给八路军方面一个痛击。
但是很可惜,这个计划还没有实施便胎死腹中了。原因是第129师很快就察觉了日军异动的企图,在告知韩云华所部的同时还派出重兵攻击晋东南的重镇乡宁县,并且在很快的时间内便将守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击溃占据了乡宁县。同时386旅旅长王新亭更是直击山西军事重镇临汾,迫使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取消了出兵河北的命令。

第三百五十一章 :布局华北(一)

在129师大闹晋东南的时候,留守山东的童家勇也接到韩云华的命令,要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扰乱山东敌军的北上支援计划。
童家勇也算是韩云华手下的老人了,也没让韩云华失望,尽管童家勇手里只有不到三千人了,但是在经过仔细分析后,童家勇果断地做出打击日军交通线的方法,将袭击的重点放在了日军的主要铁路线和公路线上。
众所周知打仗是需要粮饷弹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而向日军这种机械化说平相对较高的部队对于后勤的依赖要远远大于韩云华所部,山东的日军想要尽快北上支援冀南战场,那么部队集结以及后勤保障将是日军最重要的事情。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童家勇率领三千余精锐愣是在一个星期内将山东通往河北、平津以及南下徐州的铁路线全部瘫痪了。而童家勇更清楚打蛇打七寸的道理,炸弹炸响的地方往往是日军极为重视的隧道桥梁,一声爆响往往意味着日军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的抢修。
与此同时,童家勇掌握的那个特战小队也派上了用场,泰安军火库是山东境内日军第二大军火库,由于南下徐州的铁路瘫痪,大批的武器弹药以及日军滞留在了泰安。尾高龟藏中将意识到如此多的武器弹药滞留在泰安给泰安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紧急调了两个步兵大队的援军前往泰安加强保卫以及帮助泰安的守军维持秩序。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无孔不入的韩云华所部的特战队也盯上了泰安军火库,并且已经有三个战士混入了日军一支侨民部队。就在济南的援军到达的同一天晚上,在特战队员的里应外合之下,童家勇所部炸坏了泰安的日军军火库,整个泰安火车站被夷为平地,日军守军炸死炸伤七百余人,另停在火车站内的四辆军列被掀翻,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连番打击之下让尾高龟藏中将认识到山东的局势其实也并不稳,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暗处对他虎视眈眈,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尾高龟藏将调往河北的援军从一个师团改为了一个步兵旅团,而且原本是打算让最最精锐的第五师团担任北上支援的任务,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变故,尾高龟藏只好改为让步兵独立第六旅团北上。
由于铁路瘫痪,日军步兵独立第六旅团只好徒步前行,行军速度大大降低,很好的支援了韩云华所部在河北的战局。
接下来几天对韩云华所部有利的消息接连不断的传到前线指挥部,韩云华分析后认为对于河北的日军内蒙古军区已经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标,虽然未能达到全歼邯郸守军的计划,但是此时韩云华所部在冀南也算是站稳了脚跟,而北线的战局也是大有战果,德王所部的覆灭,直接将日军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塞北草原收复了,出了远在于苏蒙边界的满洲里、海拉尔等有限的几个城市还在日军的控制范围内,整个绥远已经全部解放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韩云华此时已经是控制了两个省的地盘了,而内蒙古军区各战区正规部队的人数也达到了恐怖的二十四万,这还不算每个县一个两千人的步兵团民兵部队。而经过两年的发展,内蒙古军区下辖的各县城的人数也有了明显的增长,由于内蒙古军区相对安定的生活吸引了大批的流民的迁入。每年都有大约四五十万的青壮年男女不远万里前来塞北,为塞北的发展带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合格的兵员。
韩云华分析道日军盘踞在华北的时间已久,想要在短时间内将他们连根拔起那是不可能的,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段时间他思想的失误,虽然看似这段时间内蒙古军区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这也是在消耗内蒙古军区的战争潜力。
韩云华意识到这样下去日军固然讨不了好,但是韩云华所部想要快速发展也是不大可能了,这两个月的苦战使得内蒙古军区元气大伤,尽管抢得了大块的地盘,但是士兵伤亡了近万人,其中有一多半是损失在了张家口前线。
士兵的伤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武器弹药的消耗。尽管包头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很强大,但是限于原料的限制,再加上还要供给120、129、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等部队,所以韩云华所部自己的弹药并不充足,苦苦累了半把年积累的武器弹药在短短两个月内消耗殆尽,这让韩云华看到了中日之战必须是一场长时间的持久战,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想通了这一点韩云华自己立即转变作战方针,以防出现巨大的损失。一方面韩云华命令机械化旅迅速南下承德,兵锋直指日军在华北的统治中心北平。韩云华很清楚短时间内想要拿下北平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可以迫使日军从张家口回援,韩云华的目的是拿下张家口,掌握华北战局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韩云华命令冀南战场上的八路军各部收缩兵力,而教导师各部更是迅速集结,将地盘包括大城邯郸也让给了冀南行政公署。并且由冀南行政公署出面将这段时间的战果,也就是包括邯郸城在内的一市六县打包卖给了石友三。
一开始生性多疑的石友三还不敢接手韩云华所部的“好意”,以为是韩云华给他设的一个套,想要石友三为他背黑锅吸引日军的火力,但是很快石友三就心动了,因为他看到日军似乎很忌惮这支神秘的八路军,明明就在正定县驻扎着日军的一个步兵师团,但是愣是不敢南下攻打只有一个步兵营防守的邯郸城。
这一下石友三心动了,不是他看不到这一点风险,而是相对于那点风险来说,只要他能将邯郸守住一个月以上,石友三相信收获将是大大滴。
石友三是何许人也,石友三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大大有名的,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好名声。石友三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脚踏两只船。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中共,而又先后背叛之,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
这可不是人们污蔑他,石友三此人脸皮极厚,倒戈相向是转眼间的事情,翻脸比翻书还快说的就是这种人。1912年,石友三投入冯玉祥部下,任其马夫、亲兵,后随冯逐渐升迁,石友三曾经任营长,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成为其十三太保之一。
1924年,冯发动北京政变,成立国民军,石友三任第六军军长兼第六师师长。1926年,国民军遭到奉系、直系和晋系的围攻,石友三负责对晋系的军事行动,由于晋系的指挥官恰是其师商震,两军达成停战协议,故石友三部在国民军全面溃败之时居然实力反而扩大,有了三个师的规模。
1926年春,奉军、直军、直鲁军、晋军联合向国民军发动进攻,石友三奉冯玉祥命令进攻晋军,在雁门关受阻,部队伤亡较大,石友三通过与晋军前敌总指挥商震的师生关系,达成休战协议。后冯玉祥赴苏联,南口大战国民军溃不成军,由于石友三与晋军早有妥协,反而收容了许多散兵,石友三的第6师增编为3个师。国民军撤至归绥、包头后,代理指挥张之江等决定进入甘肃,石友三不愿西行,便联络韩复榘,投降阎锡山。同年9月,冯玉祥回国,表示概不追究,石友三便离开晋军,跪在冯玉祥面前,痛哭流涕地悔罪。旋即被任为第5路司令,1928年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北伐。
1929年3、4月间,蒋桂战争爆发,双方都想拉拢冯玉祥。5月,冯玉祥通电反蒋,命令各部暂往西撤。6月1日,石友三率部开往许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钱大钧也到达许昌,交给石友三500万元犒赏费,任石友三为反逆军第13路总指挥。第二天,石友三便大骂冯玉祥,宣布其“十大罪状”。这年秋天,石友三被蒋介石任命为安徽省主席,旋即又被命令所部开赴广东讨伐李宗仁、陈济棠。石友三及其部属不愿离开北方南下,更担心在途中被蒋军消灭。这时,两广及唐生智也派人来游说,联合讨蒋,石友三同意。12月1日,唐生智领衔通电讨蒋。2日晚,石友三命令排列在长江北岸的数十门大炮一齐炮轰南京。不久,唐生智被蒋介石击败,12月21日,阎锡山发表反唐拥蒋通电,石友三通电投靠阎锡山。
1930年春,冯、阎酝酿讨蒋,拉拢石友三,石友三又一次回到冯玉祥的麾下。5月,中原大战爆发,冯阎军呈现败势。9月18日,张学良率大军人关,石友三即通电投靠张学良。
这样一个狡猾的老军阀很清楚眼下的局势,更明白手中军队的重要性。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