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多田骏才在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召开了这次会议,不过会议尽管也有些不和谐,但是结果却是很让人满意。方面军的各个师团长确实是被塞北的那个韩将军惹怒了,尽管大家伙都不敢胡乱应战,更不敢打包票说是一定能将那个韩云华怎么怎么样,但是每一个人都力主尽快洗涮方面军的屈辱,同韩云华所部开战那是毋庸置疑的了,而且第十师团师团长又对具体的作战指挥给出了诸多的建议,现在多田骏心里对接下来的战斗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很快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多田骏下达了第765号司令官令,命令华北方面军各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以最快的度储存弹药补充士兵,各地的皇协军也要加紧对占领区的农民征收足够的粮饷。
由于今年华北方面军的地盘缩水了不少,但是各部队的数量却在短时间内增加了不少,连即将回国的第114师团也被紧急留在了华北,所以给沦陷区的农民增加了很多负担,今年日军征收的粮饷比往年足足增加了四层。
往年大家伙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是一年忙活下来,除掉给地主家的,然后再被汉奸鬼子抢上一会,再趁着秋收结束到山里打点野味和采点野菜之类的东西勉强还可以过活,最起码不会在大过年的一家人喝西北风,等开了树皮嫩草之类的东西也可以裹腹,勉勉强强一年也就下来了。但是今年如此重的税收让沦陷区如此重的税收让很多人家都陷入了绝境,很多人家一盘算,一年下来平均每个人一天连二两粮食都得不到,顿时间整个沦陷区的国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沦陷区的恐慌很快就传回了归绥,韩云华在喜得佳儿之后第一次正式上班接到的第一封情报就是关于沦陷区的。对于沦陷区人民群众的生活韩云华是深有体会,那是一种真正正正的亡国奴的生活。不说日军要欺负他们,日本浪人挑着一副日本国旗就可以在整个沦陷区横行霸道,而那些依附于日军的汉奸伪军更是为虎作伥,对日军那是一个卑躬屈膝,但是面对自己的同胞时却是另外一副嘴脸。
当得知整个沦陷区因为日军征粮而恐慌之时,韩云华敏锐的判断出此时绝不简单。日军像沦陷区的农民征粮那是常有的事情,据韩云华所知,在抗日战争期间,驻在中国大陆上的日军作战兵员多达百万,这还只是直接上战场参加战斗的战斗兵员的人数。再加上后勤及文职人员、侨民,人数甚巨。粮食对军队生死攸关,是日本侵略军能否赖在中国大陆上作战的关键问题。但其军粮耗量之大,运输路线之长是日本本土力不能及的。
再加上日军在中国战场由于连年的物质损失,本土逐渐断绝了中国战场日军的给养,只满足其武器弹药需求,中国战场日军便被迫广泛开展了现地自活运动,起初,日军每到一地就疯狂掠夺粮行及民间粮食,在部队驻地及兵站附近建立临时粮仓,积备军粮。稍后,日本侵略军在各城乡扶植维持会,责令其定时定量向日军交解米粮、食油、禽肉、柴薪和烟酒等食品及日用品,以换取不滥施烧杀的空头保证。从1937年八月以来,随着日军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各地的伪军以及伪政权之类的自治委员会陆陆续续成立,对日军来说,提供军粮是各级伪政权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仅浙江吴江一县,沦陷之初,吴江伪政权从征收的田赋中供给日军粮饷尚少,1938年实征法币86万元,1939年增至法币135万元。
但是在韩云华的记忆中,日军不顾沦陷区的经济状况,胡乱而又疯狂的向中国农民征收粮饷的事情应该是从1941年之后开始的,现在的日军虽然疯狂,但是多少还是会顾及沦陷区的经济展的,毕竟按照日军的初步计划,他们入侵中国并不是抢一番就走,而是要留在中国的,是要将中国彻底划入日本的版图。将沦陷区的经济搞垮并不符合日军的利益,但是太平洋战争爆之后,日军本土压力陡增,而南线战场上同美军争夺日趋烈激,所以对中国战场上的部队的给养便限制的大了很多,到1942年的时候除了部分中国沦陷区不能生产的弹药外,其他的物资几乎不会再往中国战场上运输了,同时还要从中国战场上掠夺回日本本土大批的物资原料。
所以,至此中国战场上的日军的部分精力逐渐转移到了自给中来,没有粮食就自己去抢去种,而1942年日军更是明了比扫荡更加严酷的“清乡”运动,清乡运动开始以后,沦陷区田赋剧增。严重破坏了沦陷区的经济展,同时也逼迫的更多的中国人起来反抗日本人的残暴统治。
但是在1939年日军还不至于如此不顾一切地征收粮饷,而且此时天平杨战争还没有爆,日蹦国内还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粮食生产也没有收到影响,基本可以满足部队的需求。就算是今年日军在华北丢掉了不少地盘,但是华北地区真正产粮的地方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日军如此做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华北地区刚刚经受过大战,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各年更是遭到了重创,这个时候日军最紧要做的就是维稳综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整个沦陷区搞得人心惶惶,所以韩云华判断日军这样做必定有其用意,但是他却猜不到日军到底要干啥。
尽管不清楚日军如此做的用意,不过韩云华却知道内蒙古军区的麻烦来了,日军这个时候如此不知情重虽然并不全是来自于粮食和军饷的压力,但是现在日军缺粮却基本是事实,而现在农民们刚刚收获粮食,日军派部队到乡下抢粮那是必然的了,甚至还会到军区控制的范围内抢,所以护粮行动势在必行。
但是现在各部队的集训还没有完成,按照内蒙古军区的规定,从10月分开始各部队必须进行三个月以上的军事集训,尽管训练的程度并没有特战队那么艰苦,但是就训练的量而言也不小。再加上军区各部队还有其他任务要执行,所以韩云华下令各部队进行轮训,也就是每一支部队都将全军的训练任务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简短是派出一部分直属部队执行任务,将野战部队列入训练计划,三个月后再将野战部队同执行任务的直属部队调换,这样一来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让全军所有的部队都进行了集训。
但是现在日军蠢蠢欲动,而执行任务的正是战斗力较弱的直属部队,最重要的是相对于野战部队而言,各部队的直属部队的人数并不多,守卫根据地也只能用勉强来形容。要是让这些部队去沦陷区或者是根据地同沦陷区的交界地带去同日军死磕的话,先不说这些直属部队能不能完成任务,就直属部队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兵种,每死伤一个韩云华都很心疼,要是就这样被小鬼子撂倒在抢粮的任务中韩云华是绝对不会干的。但是各部队的轮训是必须完成的,部队刚刚整编完,必须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时间绝对不能少于三个月。要是现在就停止轮训前面两个月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了,而且相对于直属部队而言野战部队的训练更加的重要,所以一下子韩云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韩云华拿着电报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径直来到了罗政委的办公室,罗政委的办公室到是人不少,左参谋长和沈玉泉都在,见韩云华走了进来都急忙起身打招呼。
“云华,今天怎么想起来我这里了,呵呵呵,不在家里陪媳妇了?”罗政委打趣道。
韩云华笑了笑说道:“我也想继续在家里陪陪娇妻佳儿,可惜你罗大政委只批了我两个星期的假,我哪敢多在家里呆一天,这不是假期一到立即就来了吗?”
“你小子就会油嘴滑舌的,要知道你可是我们内蒙古军区的司令员,我这个政治委员可没那个权利给你批假条,倒是帮你顶了一个星期班,每天都累的连饭都吃不上,你倒好,在家里有娇妻相伴,这刚一来不说怎么感谢感谢你老罗大哥,倒是开起了我的玩笑,你小子做人要厚道啊!”罗政委也笑着回应道。
韩云华急忙道:“呵呵呵,你不说完还真忘了,过几天我儿子就要满月了,雨涵和我商量了一下,准备那天请你们几个吃顿饭,顺便吗也感谢老罗大哥这段时间对我们小夫妻俩的照顾。”

第四百一十二章 :满月(二)

闲聊了几句韩云华便进入了正题,日军的行动果然诡异,罗政委等人看完韩云华送过来的那份情报后也分析了一会,但是都搞不清楚日军这是要干什么。但是正如韩云华所说的那样,不管日军要干什么,其针对的目标都是中国人,所以军区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云华,我看这样吧,让轮训的部队都归建吧,他们已经集训了两个多月了,我前几天去各个部队看了看,训练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我认为这一批可以上战场了。要是没有这档子事的话再让他们训练个一两个月也不是问题,但是现在有了任务他们还是应该归建以防万一比较好,你认为呢?”罗政委问道。
韩云华知道新兵的集训期最少也要在三个月以上,尽管内蒙古军区各部队绝大多数的战士都不是新兵了,但是韩云华还是想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将这些来自各个势力成分复杂的兵员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回炉重造,况且现在也没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于是韩云华想了想说道:“政委,我看还是不要让轮训的部队集合了,这次日军虽然有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但是现在各部队训练的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要是现在就停止训练的话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的。而且现在日军行动刚刚开始,要是我们的反应太大的话,很可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引导向我们军区。”
“司令员,就算是我们不行动日军依然将我们视作眼中钉,绝对不会放任我们军区就这样展下去,我认为这次日军大肆向沦陷区的老百姓征收粮食,完全是冲着我们军区来的,难道你忘了去年寺内寿一那个老鬼子玩的那一手难民潮了吗?我看多田骏这个老鬼子八层是打得这个主意。”沈玉泉接口道,他是很赞同现在停止集训,各部队立即归建,以备不时之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