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们怎么防空的,我看到昨天鬼子的轰炸也就造成几座房屋的损坏,人员伤亡几乎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
“首长,为防止空袭,党中央命令延安城里的中央机关、单位、学校都迁到城外山沟里。并且党中央下令扩大延安的城区面积,人口不要过分集中,有条件的就挖窑荡居住,群众也要做好有序撤离,不要惊慌。所以敌机再来时,群众有序疏散、隐避,因此,除一些房屋受损外,人员伤亡倒是急速下降。以后日寇飞机还对延安实施了多次轰炸,但是效果都是不佳,甚至于连延安城外的宝塔山都没有炸掉。”
韩云华原以为党中央会采取什么措施,原来只是一些简单的方法,但是这些原本十分简单的东西一组合却可以发挥着么厉害的效果,主席等人确实厉害,但是关于张志国所说的延安宝塔是因为日军的轰炸效果不佳才得以幸存的说法却不以为然。
其实对于那座建于唐代(明代重修)的平面8面8角9层高44米砖塔,在抗战时期竟然能够奇迹般的幸存下来人们也很疑惑,但是根据人们考证得到的数据表明,日军之所以不轰炸延安宝塔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由于延安宝塔在延安城外,四周没有重要目标,所以日军没有轰炸的必要,更不会为了一座佛塔而浪费弹药。更重要的是延安这个小城在地图上的坐标很小,而且有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所以为了便于搜寻延安,所以日军才保留了延安宝塔作为轰炸延安的地理坐标,不过韩云华也没有反驳张志国的话,而是继续跟着张志国往前走。
除了被日军航空部队轰炸之外,延安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攻击,慑于八路军的兵力强大,所以国民政府对于中共摩擦也收敛了很多。因为在蒋介石看来现在的中共已经有了和日军合作的资本了,要是中共放弃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而同日本人合作的话,他的国民政府立刻就会垮台,所以此时的蒋介石对于中共以及整个八路军都是又惊又惧。
从内心来说蒋介石不愿意看到八路军壮大的,这一点不做解释大家也明白。但是现在共产党八路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蒋介石的预料,甚至于已经可以威胁到日军整整一个方面军的生存了。但是越是这样蒋介石越不敢刺激中共,虽然他也相信中共是不会和日军合作的,毕竟这和中共一贯叫嚣和宣扬的理念并不一致,但是出于一个政治老手惯有的疑虑,所以他还是不敢保证中共就一定不会和日军合作。所以这段时间以来蒋介石一直不敢对中共龇牙,甚至于连既定的消灭和驱逐长江以南的新四军的计划也不得不取消。因此此时的延安的大街上倒是显得一片歌舞升平,甚至可以看到一些黄发碧眼的外国人,大有一种万国来朝的姿态,这让韩云华很是满意。

第四百五十一章 :延安之行(二)

韩云华离开塞北返回延安很快就不是秘密了,不管是国民政府高层还是日军的几大方面军都接到了各自情报机关发来的电报,得知了这一消息。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了,韩云华如果在延安,也就预示着内蒙古军区短时间内不会同华北方面军死磕,华北方面军也可以抓住机会进行一番休整。
而国民政府方面也是很高兴,因为不清楚塞北地区前一段时间的具体事情,所以蒋介石以为韩云华所部在前一段时间的大战中吃了亏,而现在这个时候韩云华返回延安很可能是回去请罪的,所以重庆蒋公馆的仆人们都感觉这几天很平静,没有听到老爷摔杯子的声音,这说明老爷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韩云华本人也是很高兴,在延安他一直都没去找主席等人汇报工作,也没有去参加中央大大小小的会议,这倒不是主席等人不想让他去,而是他自己想要看看延安这个圣地独特的魅力。这并不是说延安的风光有多么人,而是此时的延安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生命力和活力让韩云华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希望,所以他要将这种感觉用文字叙述出来,然后来激励所有的共产党员和心向中国共产党的所有仁人志士。
每天上午八点左右韩云华便带着张志国等人出门,直到深夜里才回到主席给他安排的住处,期间他一直都在延安城里“闲逛”,偶尔还会做一些笔记或者向普通老百姓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今天已经是他来到延安第七天了,对延安韩云华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识和很清晰的感受,所以今天他准备去看看一看自己的丈母娘,毕竟自己这个女婿回来了这么长时间都没去看她,老丈母娘心里难免有些不痛快,老丈母娘要是不痛快了那么自己倒霉的日子也就要到了,所以惹谁也不能惹丈母娘。
江丽芳现在住在抗大的教师宿舍里,原来在延安城里的房子因为不安全所以就废弃了。前一段时间日军来轰炸的时候一颗炸弹正好落在了江丽芳所住的那个院子里,幸好当时江丽芳正在学校给学员们上课,所以才幸免遇难。
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把主席等人吓坏了,立即派人将江丽芳接到了抗大的教师宿舍里居住,以免出现什么意外。因为抗大现在的校舍已经搬迁到了城外的山沟里,所以就安全系数而言远要比城里要高得多。
在延安韩云华还是比较低调的,所以他并没有乘坐自己带来的小汽车,而是骑了一匹枣红大马带着警卫小队出了城。
抗大作为中共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确实有过人之处,韩云华等人刚刚靠近抗大校址的外围就遇到了盘查,两个一看就是学员兵的岗哨看到韩云华等人大吃一惊,因为不管是韩云华还是韩云华带来的这个警卫小队都不是穿的八路军灰布军装,而是黄绿相间的彩服,而且警卫小队每个队员脸上都涂着油彩,身上还披着一件网格披风,看起来就像是从地狱来的招魂恶鬼一般,很是吓人。
远远地两个学员兵就拉响了警报,并且迅速鸣枪示警,让韩云华等人停在原地别动。而且韩云华还感到一阵心悸,有一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他四下稍稍扫了一眼,发现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堆很是诡异,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暗堡,在距离那个暗堡不远处还有一个狙击手,刚刚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这两个家伙造成的。
抗大的防御能力让韩云华很满意,而这两个学员兵的反应也很不错,比他想像中强了不止一筹。不过韩云华也知道绝对不能将抗大的学员兵当作一般的军校学员,也许你随便碰到的一个小学员在来抗大学习之前就是那个根据地或者军分区的司令员,甚至于还有可能是那个正规部队的团长或者政委。
这两个学员兵的鸣枪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驻扎还在抗大的一个警卫营迅速集结了起来,并且立即向着这边增援而来。
那个带队的干部看到韩云华等人一直都保持着一个姿势,所以知道韩云华等人并不是来找麻烦的,于是向着那两个学员兵开口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鸣枪示警?”
“报告营长,这支部队突然出现在学校外围,而且装备极为精良,另外还没有穿我军的制式军服,此外他们的样子和传说中的鬼子特战队很是相像,为了保证学校的安全和首长们的安全,所以我们就立即鸣枪示警。”一个学员迅速回答道。
未等那个营长开口询问,韩云华便开口说道:“牛大愣子,几年没见你小子长本事了,都成了营长!”
“谁他娘的叫老子大愣子,你,你是,团长,真的是你,团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刚开始韩云华还没认出来,毕竟他内蒙古军区这几年扩编的速度很快,有很多东西已经模糊了,但是刚刚这个营长一开口韩云华就想了起来,眼前的这个警卫营长正是他以前手下的一个副连长,后来被调回延安进行学习,但是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他了。几年没见这家伙竟然升为营长了,这升官的速度在延安也算是惊人的了。
“呵呵呵,前几天刚回来,这不是想到抗大看一看我丈母娘,刚到这里就被你的兵拦住了。”
“团长你现在已经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了,怎么还拿我开涮,你们一个个都上了前线,最后就我自己留在了这里,看着人家在前线吃肉喝汤,我们在这里只能闻屁,营长你可得帮兄弟一把,这次怎么也得把我调到前线去,哪怕是当个小兵也行,不能说不,我可是你韩大营长把我忽悠进八路军的。”牛大是个直脾气,自从当了营长之后脾气也变得比之前好多了,但是在韩云华面前牛大还是之前的小兵蛋子,有啥说啥。
见牛大这样说,韩云华只能苦笑道:“你小子想到前线就直说,可别拿之前的事情说事了,我怕了你不行,行了,这件事交给我了,等我走的时候把你带上,你小子现在先给我带路,我要找政治系的江丽芳教授。”韩云华真怕这家伙一发傻将自己欲骗他人伍的事情抖出来,不然那乐子可大了。
这件事说来也很是搞笑,牛大是塞北兴和县人,家里除了兄弟三人之外就剩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母亲了,这兄弟三人的名字也很简单,牛大牛二牛三。这兄弟三个之前一直靠打猎和给地主家打短工为生,日子过的很是清苦,但是每个人却都是一把好力气。当年韩云华带领新一团的残部到达兴和县的时候偶尔见到了这兄弟三人便起了爱才之心,要这兄弟三人跟他一起干革命。
但是牛大这兄弟三人一听说要上战场同日本鬼子打仗怎么也不同意,后来韩云华告诉他们当兵不但可以吃饱饭,而且还可以拿到不少饷银,可以让老母亲的日子过的舒服一点,不再跟着他们饿肚子,所以兄弟三人被韩云华这么一忽悠最后一起参了军。
经过这几年的军旅生活牛家三兄弟也明白了参军打仗可不完全是为了吃一口饱饭,现在他们三兄弟除了牛二去年在冀东作战的时候牺牲了之外,剩下的牛大和牛三都已经成了军官,而他们的老母亲也被韩云华接到了归绥居住,所有的生活资源都有军区供养,所以牛家兄弟对于韩云华也是很感激的。
牛大虽然在塞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