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重建后的第五航空军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之前的第五航空军,由于飞行员缺乏,第五航空军一半以上的飞行员都是航校还未毕业的娃娃兵,平均年龄只有17岁,负责指挥作战的大队长和联队长也都是一些30岁以下的小青年。
薛城,山东东南部的一座小城,在军事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但是今天注定是薛城扬名的一天,因为‘12。6’大空战就在薛城进行。
中日双方的大机群在薛城上空相遇,接到侦察机传回来的消息之后约翰金和许大良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向地面航空指挥中心汇报情况。
归绥航空指挥中心,邓大政委和上官青云以及詹姆斯中将以及毛利民少将、巴彦鲁夫中将等人都紧张滴听着悬挂在指挥大厅里的扩音接收器传回来的消息。
“报告政委,日军90余架战机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当中,他们已经向我们机群率先开火,我军进行反击。”
“103号机击落日机一架。”
“110号机击落日机一架,击伤日机3架。”
“108号机击落日机一架,被日军僚机击中机翼,现已退出战场返回机场修理。”
“145号机击落日机2架,被日军领航战机击中油箱,飞机起火,飞行员跳伞。”
这场空战只进行了25分钟,联合空军以36架战机被击落击伤为代价全歼日军一个航空联队86架战机,击毙日军航空联队长长岭大佐。
这是一场鼓舞人心的视觉盛宴,尽管空战极为危险,但是薛城数万民众自愿站上街头为中国空军加油助威。空战过后,机群继续向南飞行,为陆军进行空中支援。
空军的表现确实不错,着实鼓舞了不少民众。尤其目睹了这场空战的青年人更是热血沸腾,航校报名处这段时间明显增加了不少人,而且很多都是来自山东薛城。
地面的战斗同样激烈,中国军队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对方,主力向西迂回,从侧后包围徐州,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力。道12月8日,日军第88、第28师团驻守的西岭山一线被中国军队击溃,西岭山阵地失守。在南面,王剑所部已经打到了巢湖,池州、铜陵全部被中国军队占领了,另外,在庞大的航空运输能力的帮助下韩云华分别在河南、江苏两省分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投,30万大军被韩云华投入了这两个战场。
韩云华很清楚华北方面军的实力,根据前线的战士报告,在战场上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十几岁的日本兵,另外还有更多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日本兵,因此韩云华判断华北方面军虽然貌似强大,但是实际上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从日本国内刚刚调来的新兵部队或者是召集退役老兵组成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几何恐怕不说也清楚,就这样一支部队还真比不上之前八路军的那些泥腿子,最起码那些八路军战士虽然同样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是他们却有一腔热血,干于也勇于拼命。
韩云华认为华北方面军集中主力想将中国军队阻击在安徽以北,主要是徐州以北地区的战略意图是对的,但是他们却小瞧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蛙跳战术就是专门用于对付这种常规主城推进战术的法宝利器。华北方面军可以在徐州地区聚集40万大军,但是韩云华不相信他们还能在江苏和河南也调集40万大军,既然正面战场短时间很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韩云华认为有必要给冈村宁次来一个战略大包围。
冈村宁次显然没有想到韩云华敢这样冒险,作为日本有数的几个称得上是战略家的军人,冈村宁次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当江苏和河南前线发现中国军队的消息传到徐蚌指挥部的时候,冈村宁次紧锁眉头,分析完利弊之后立即给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以及日军大本营各发了一封电报,电报的主要内容就是请求撤退突围,同时需要中国派遣军派出重兵前来接应。
但是冈村宁次的请求遭到了日军大本营的斥责,大本营方面认为华北方面军已经是整个北支那最后一片大日本皇军的占领区了,一旦华北方面军撤出安徽江苏,那么岂不是向世界宣布日本人已经放弃了北中国吗,这是日军大本营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至于冈村宁次担心的问题,大本营认为现在皇军已经无法短时间内彻底占领川西等地区,还不如大军立即撤出四川,并且命令海军第三舰队的主力守住长江水道,然后在陆地上再扼守住四川出川的主要道路,主力回援江苏河南。
日军大本营想法是好的,四川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是实际上四川的绝大多数地区的道路都是极其难走的,就算是四川到重庆之间的道路也是极为崎岖的,因此日军到了四川除了占领了成都之外,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无法占领,再加上部队不习惯四川地区的气候,病倒了一大片,所以日军才萌生了撤出四川的打算。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进入四川容易,但是撤出去的时候可就困难了,四川的川军虽然战斗里却是不行,但是穿军确实是中国最难缠而且还是最有血性的军队,日军人川后,川军虽然也进行了抵抗,但是由于实力相差悬殊,所以最终成都还是被日军给占领了,但是日军所占领的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在日军到达成都之前,川军已经联合四川最大的帮会袍哥会将成都及其附近的居民全部疏散了,因此日军在成都非但征集不到粮食,所有的战略生活物资都必须通过重庆方面支援。
更为重要的是,神出鬼没的川军在这里比共产党的游击队更加难缠,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所有进出四川的道路全部被挖毁,还有大量的桥梁被炸断,日军不管是徒步还是行车都很难进出四川。

第六百四十九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

日军在四川遇到的困境令人震惊,也令更多的国人看到了川军的血性与刚强。正如前文中交代的一样,由于蒋介石的刻意打压,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恐怕只有同样糟糕的红军才能同川军相比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而在抗战中培养出川军如此精英的四川也确实担当了全国的楷模,30的税和40的兵,这一数据代表着整个四川最大的荣耀。
日军6个师团的兵力陷入四川不可自拔,而在河南前线,由于冈村宁次为了保证补给线的安全,大批日军从河南中部撤兵,因此阎锡山所部同中央方面军以及韩云华所部的15万大军在开封会师,会师后的中国军队达到了188万,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汇集河南确实引得日军极为惊慌。尤其是中国军队在朱总司令的指挥下兵分六路向河南平行推进,日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很快河南通往湖北的通道被截断,日军6万余残兵退往阜阳和**。
另外在江苏方面,韩云华15万大军空降扬州,并且迅速向周边实现扩撒,甚至于已经威胁到了日伪江南统治的核心区域南京,引起了日伪军的极度恐慌,烟俊六不得不紧急从武汉前线调集7个师团回援南京。同时紧急调第三舰队的主力镇守长江航道,以防中国军队渡江。
幸好中国军队的进攻方向是向北,而不是向南。但是越是如此烟俊六越是担心,因为在战略上中国军队已经形成了对华北方面军的包围,尽管华北方面军一共有80余万兵力,但是抛掉十几万伪军的话,真正的日本士兵不足65万,再刨掉40万新兵的话,华北方面军的精锐只有20万不到,这还是冈村宁次主政华北方面军以来训练出来的。
中国军队的极度膨胀已经引起了烟俊六的极度不安,原本以为蒋介石政府430万部队已经足够令人吃惊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中共方面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强大,早知如此烟俊六说什么也不会对蒋介石下手,要知道因为有蒋介石的牵制中共才不敢轻易南下的,不然对中共出手的第一个人肯定是蒋介石。现在正因为没有了蒋政府的牵制,所以中共方面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
烟俊六不敢想像,要是华北方面军陷入了中国大军的合围之后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在兵力对比上,大日本帝国已经远远落后于支那人了,这几年的战争已经将支那人培养成了真正的战争机器,每每想来烟俊六就感到极为恐惧。
然而,就在日军大本营同意冈村宁次所部南撤的请求之后却赫然发现,中国军队已经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完成了对华北方面军的包围,也许因为东面是浩瀚无际的大海,而中国的海军的实力大家也清楚,名存实亡而已,因此中国军队并没有从东面向华北方面军发动进攻。然而冈村宁次的主力正在徐州一带,要是离开了工事完备的徐州,那么日军恐怕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撑不下去,因此撤与不撤倒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留下来显然是不行的,要知道日军的主力现在所面临的困境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要是不撤到安全的地方,恐怕八十万部队幸存的不会超过十万,甚至还会全军覆没。
在纠结了几个小时之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最终还是决定撤退,然而想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军队的刺刀已经顶到日军的鼻子上了,只要日军敢撤,中国军队绝对会压上来的,因此冈村宁次决定壮士断腕,只将主力部队撤出去就可以了。
冈村宁次下令6万皇协军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