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杨那边的确难办啊不过也不是没办法,这次他们缴获了那么多的武器装备,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从新组建一支临时部队,虽然战斗力肯定不会太强,但是只要指挥的好,还是很有作为的。况且我可是一直都知道老杨在张北地区一直都秘密训练着八民兵补充队,虽然这八个民兵补充队因为缺乏武器装备而被归为了地方守备部队,但是他们的实战能力还算不错,只要武器装备足够,完全在短时间内可以打造出一支战斗力不弱的部队。再加上这次大战是鬼子进攻而我方在防守,虽然不占有主动性,但是却可以占据地利的优势。国权,相信老杨,他能行的。”韩云华坚定地说道。
韩云华缓了缓又说道:“老万,你也别担心,军区警卫旅正赶往张北县,紧急增援老杨去了,想来有警卫旅和他手里那一万多的补充部队,打退第21师团的进攻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韩云华的话让万国权心里顿时有了底,他自己也知道,论军事指挥才能,他万国权拍马也赶不上杨成武。要知道杨成武可是从长征一路跟着打过来的,枪林弹雨造就了他一身的胆识和那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第九十六章 :巅峰对决(十)

当晚韩云华在急行军的途中给突击一旅发去了新的作战命令,韩云华命令杨成武将所有的伤员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必要时可以送到大青山山上。同时授权杨成武可以临时组建一到两个团的部队,突击一旅缴获的那批武器装备除了那八门野战重炮外,其余的都不用上交军区总部了,突击一旅可以自行处理。但是军区下达的作战任务,突击一旅就算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完成。
发完电报后,韩云华命令部队不顾疲劳加速前进,他要在鬼子攻入根据地腹地之前完全挑动寺内寿一的神经。
察哈尔地区的战事牵动着国共双方上层主要领导的心,种地沟村战斗开始后不久,国民党最高当局便给第二战区长官部发来电报,命令阎锡山这个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密切关注张北战事的变化,战局已经有变要立即上报最高当局。
同时延安方面也给八路军总部发来措辞严厉的电报,命令八路军总部在韩云华所部出现不可逆转的危局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出兵救援。当然内蒙古军区也受到了来自延安方面以及八路军总部的多封电报,要求他们每半个小时就要上报一次战报。
韩云华这次出兵冀中的作战计划并没有上报八路军总部,当然现在已经是一个省级大军区正职司令员的他也没必要事事都要经的八路军总部的同意才去实行。不过按照八路军的军事条例规定,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完全有必要经的总部首长的同意才行,但是韩云华独自决定惯了,所以这次他也就照着自己的习惯做了。
不过对于八路军总部那里他也不是一点也没有通知,只是说的比较含糊,战斗规模也远比现在要说的小的多。
7月4日,寺内寿一终于等到了大本营派来的调查组,带队的组长是日军陆军大学的一名高级军官,是日本军中很有名气的一位诡战专家,对中国的国情军情都很有研究。同来的还有一位日本特工培训学校的专职教官,对侦查追踪等特别行动有很高的造诣。另外日军大本营还从陆军大学里面挑了二十五个精英出来,跟随他们的老师柳生俊少将远赴中国调查韩云华所部。
本来柳生俊少将和桑原平次郎大佐一行人是乘坐海军的远洋军舰来的,但是他们刚走了半天便接到命令,让他们紧急换乘军舰上的飞机快速赶往中国,中途会有航母作为临时机场为他们乘坐的飞机加油的。
7月4日晚上八点,柳生俊一行人乘坐的飞机终于在天津机场降落了。下飞机后,柳生俊等人马不停蹄地坐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早已准备好了的汽车赶往北平,去会见寺内寿一大将。
寺内寿一现在对韩云华可谓是深恶痛绝,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麾下就有四个完整的联队被韩云华所部全歼了,这还不算被他打垮或者是歼灭了主力的那几个联队和旅团。
在寺内寿一看来全歼一个联队远比被击毙一个少将要严重的多,少将可以从大佐里面提拔,但是一个联队要是被全歼了,那么这个联队就在大日本陆军的建制中完全消失了,不会再被重建。作为一个司令官,他的部队接二连三的被敌人全歼,他都羞愧的有些想要剖腹以谢天皇陛下信任的念头了。
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会议室里,寺内寿一会见了柳生俊少将和桑原平次郎大佐等人。
柳生俊是寺内寿一在陆军大学时的同学,但是柳生俊一生都在专研战术改革,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攻防作战,并且柳生俊常年都在国内担任陆军大学的讲师兼战术改革组组长,所以现在柳生俊的军衔只是一个少将,而同时期的那些优秀毕业生混的最差的也不过是个少将,其中向寺内寿一等人更是成了大将。
但是寺内寿一并不因此就小看了柳生俊,他可是知道,柳生俊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他在国内所做出的成绩却着实不小,尤其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几支特别行动队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用毛骨悚然来形容也许有点不太恰当,但是这足以证明寺内寿一对柳生俊训练出来的那几支特别行动队的器重和欣赏。
对于韩云华所部的强势崛起,柳生俊比其他人看的更要透彻,通过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上报到大本营的战报,柳生俊发现了诸多的疑点,其中最让柳生俊感到惊讶的是,他在韩云华所部的历次作战中似乎看到了一丝类似“特别行动队。”的影子。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证据,他不敢确定支那八路军中是不是真的有特种部队的存在,毕竟特种部队在全世界都只是一种构想,并没有那个国家真正地训练出了完美的特种部队,而支那这个落后的国家似乎更不会有这么精锐的部队存在。
而且从战前收集来的情报表明,在支那只有一支部队可以称之为特战队,那就是支那国民政府最高领袖蒋介石的卫队,也称为“中国宪兵。”。“中国宪兵。”是日本知道的关于中国特别部队的唯一的信息,但是这也表明中国现在的确有一支真实存在的特种部队,尽管现在日本大本营还未确定这支神秘的特种部队的战斗力如何。
现在世界上对于特种部队都只是一种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转型时期,只要有实力的大国和强国都会组建几支“特种部队。”,但是由于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供参考,所以各国的特种部队都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缺陷,因此这样的特种部队虽然在名称上都叫做特种部队,但是其他国家对此都并不认可。
在1934年国民党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走进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是一支大约四千人的队伍,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干练,杀气十足,一看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而且这些人采用的是德队装束,配备的武器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这是我们德国人训练出来的军队。美国大使叹服地说,这是中国两支最好的部队之一,德国大使不服气地反问,在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可以与他们抗衡?美国大使感慨地说,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队。”
正因为有“中国宪兵。”的存在,才迫使日本开始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也就是在那一年,日本派出了一个人数在120人左右的由陆军大学优秀毕业生组成的留学团,由军部出资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留学,而这些人有十分之三被分到了特种作战科学习特种作战。
韩云华所部在短时间的强势崛起,不但在物质上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在精神上也给日军予以重创。现在察哈尔地区的日伪军都不像以前那么猖狂了,就例如伪蒙古军的李守信部。
在韩云华所部进行的诸多战役中,日军大本营除了能看到韩云华所部强大的攻击能力外,还能看到韩云华个人超级的战略布局能力。

第九十七章 :乱战(一)

7月4日凌晨六点半左右,韩云华率领着所部的六万多主力来到了河北省赤城县镇安堡一带,并且在镇安堡外围的一座小山里隐藏了起来。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战术目的,韩云华命令部队白天抓紧休息,夜里则是急行军赶路。一路上所过的数十个鬼子据点,能绕行的尽量绕行,不能绕行的则是派军刀特战大队悄悄地摸掉,并且还将攻击现场伪装成被当地八路军游击队偷袭完的样子,所以直到韩云华等人到达了镇安堡外围,日军都不知道他们眼中钉肉中刺已经不在察哈尔了。
六万大军在手,韩云华自信可以给日军一个特大惊喜,韩云华相信只要自己运作的好,这六万大军绝对可以把华北地区闹个底朝天,同时也可以给毫无防备的鬼子一个痛彻心扉的重创。
这次随韩云华东征的部队有:突击二旅、独立第一补充总队、第二补充总队、军区直属炮兵一团、炮兵二团、火力支援团、工兵团、野战重炮团以及军刀特战大队。韩云华手里的这支部队几乎已经囊括了内蒙古军区60%的战斗力,所以韩云华这边打的好与不好几乎决定了内蒙古军区以及整个察哈尔地区的命运。
7月4日凌晨一点左右,韩云华接到了留守根据地的杨瑞华发来的电报,杨瑞华告诉韩云华,7月第六师团主力向东推进了70公里,已经到达了卓资山县境内,距离卓资山县城已经不足二十公里了,并且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和卓资山保安团进行了零星的交火,双方各有死伤。
在电报中,杨瑞华提到日军第六师团这次的实力非常强大,除了补充完整的那几个旅团外,还新加入了伪蒙古军李守信部的四个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师,同时第六师团还带来了一个战车大队和两个野战重炮联队,整个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