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欣听了却是心头一动,他知道孙策素有勇名,历史上号称“小霸王”,自己不想让刘蕊嫁给张济,一心想为她找个如意郎君,这个孙策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没等他开口说话,那边韩当已经拍马舞刀,冲了过来。黄忠正要上前,突然瞄见旁边的张辽,心中又犹豫起来。张辽也注意到黄忠的眼神,早已经明白黄忠的心思,他是担心自己趁他出击的时候对刘欣下手,于是也不说话,一催战马迎向韩当。

二马相交,两人战在一处,斗了有二十多个回合,孙坚已经看出韩当渐渐气力不济,再打下去断然不是对手,他已经折了祖茂,又损失了许多人马,不能再失去韩当了,于是赶紧叫道:“大家住手,听我一言!”

其实,就算孙坚不开口,刘欣也要叫停,他之所以没有立刻阻止张辽出战,是要让孙坚明白,自己手下强将如云,没有带来张郃、典韦,他孙坚同样不是对手。但是,现在毕竟不是和孙坚斗气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扑灭洛阳的大火,让被解救回来的洛阳百姓能有个安身之所。

听到孙坚叫停,刘欣也说道:“文台兄,过去的事情咱们都先放到一边,为今之计,是先灭了这洛阳城中的大火,我看这东门一带就交给文台兄的人马好了。还望你我都约束好部下,免生事端。”

孙坚知道眼下还不宜和刘欣动手,于是也抱拳说道:“那就依刘大人所言,大家分头行事吧。”

刘欣拨转马头,引军回东观继续抢救典籍去了。孙坚却没有依言在东门一带救火,而是率军直奔皇宫方向。刘欣接报,摇了摇头说道:“随他去吧,难道皇宫还能剩下什么宝贝不成。大家抓紧点,等东观的典籍都救了下来,就立即去扑灭民宅的大火。”

到了第二天中午,徐晃等人陆续带兵返回了洛阳。早在刘欣赶到洛阳之前,吕布就率领三万西凉铁骑护送董卓、刘协以及满朝文武和数千车抢掠来的金银珠宝,启程前往长安而去。剩下押解百姓的都是些洛阳旧军,被徐晃等人赶上,一通搏杀,解救回来三十万百姓,但再往前却追赶不上了。

徐晃一边向刘欣汇报情况,一边担忧地说道:“这些百姓的财物粮食都被西凉军抢走了,三十万人吃饭可成了个大问题。”

刘欣皱了皱眉头,说道:“我也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已经让蒯越回伊阙关调粮去了,估计也快回来了。”

帐外突然有士兵大声说道:“启禀主公,关东联军盟主袁绍差人前来下书,请主公明日午时去城外一会。”

~

 第190章 冤家路窄

刘欣意外地发现,袁绍的下书竟然还是写在竹简上,不由好笑,随手交到陈宫手上,说道:“公台,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置。”

陈宫匆匆看了一遍,拱手说道:“回主公,诸侯联军人马虽多,但其心不一,早晚必散。我军兵力虽少,但胜在精锐,明天照常赴会便是,何惧之有?”

刘欣点点头,吩咐士兵回复来人,就说明天准备赴会,却又问陈宫道:“公台,照你看来,袁绍请我前去赴会是何用意?”

这些天来,刘欣总觉得自己在用兵方面有些欠缺,仗着“未卜先知”,还不能够截下董卓、刘协,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开始虚心向陈宫请教起来。刘欣现在很想任命一名军师,他心中属意的是荀彧,但是进入洛阳以后并没有打听到他的下落,只能暂时将希望寄托在陈宫身上。

陈宫又拿起竹简看了一遍,说道:“回主公,董卓已经逃往长安,现在洛阳城大半在我荆州军控制之下,袁绍现在提出与主公会面,一定是为了洛阳的归属。”

刘欣沉思起来,历史上洛阳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城中的百姓也都被迁往长安,而现在由于自己的努力,洛阳城大半民宅得以幸存,就连皇宫也只被烧了三分之一。作为国家的都城,洛阳虽然遭受到董卓的严重破坏,但是它的大致规模仍然摆在那里,对于袁绍这些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陈宫的看法值得认真考虑。

傍晚时分,蒯越终于从伊阙关赶了回来,他不仅带来了大批粮草,还押来了一个人。

张任自从得到刘欣的信任留守伊阙关以后,不敢有一刻放松,每天都会亲自到关前、关后巡查。这两天,陆陆续续地都是一些百姓通过伊阙关南下,前往颍川、南阳一带躲避战乱,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北上洛阳的。张任下令,对每一个通关的人,都要认真甄别,以防有奸细混杂其中。

就在昨天下午,突然来了一个大汉,要求通关北上,这种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守关将士的注意。

张任闻讯立即赶了过来,看着那个大汉问道:“现在洛阳战事正酣,你要北上去做什么?”

那大汉不假思索地说道:“你们快点放我过关,我急着去投温侯。”

张任听说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要投奔吕布,脸色突变,大喝一声:“来人,将他抓起来!”

那大汉猝不及防之下,束手就擒,嘴里犹自大呼冤枉。

张任冷笑道:“我们是荆州的军队,怎么可能容你去投吕布?你说,有哪半点冤枉了你?”

“什么!你们是荆州的军队?”那大汉吃了一惊,神情为之一呆,原来伊阙关已经不在董卓控制之下了,不由长叹,“想不到我高顺居然会做出自投罗网的蠢事。”

原来,高顺学得一身武艺,一心想要谋个出身,前次朝廷清剿黄巾的战斗他没能赶上,现在听人说起虎牢关一带正在大战,便赶去投军。半道上听人说起吕布英雄了得,连斩杀华雄的关羽都差点死在他的戟下,高顺便动了心,想要投效吕布,结果关东联军扎下的营寨绵延数十里,他根本连虎牢关都靠近不了,更不要说进关求见吕布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转道伊阙关,匆忙之间,他也没来得及打听,哪里知道伊阙关已经落入了荆州军的手中。

刘欣得知蒯越押过来的人竟然是高顺,不由大喜过望。刘欣知道,在三国历史上,高顺绝对是个被埋没了的一代名将。许多人都知道他训练了一支精兵叫做陷阵营,其实那只是他的一支亲卫部队,战斗力自然比其他部队要强上许多。高顺的才能绝对不只是体现在练兵方面,论个人武艺,他与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应当在伯仲之间,论领兵打仗,他在吕布手下时经常是独挡一路,统兵之能应当还在张辽之上。可惜,吕布有这样的人才却不知重用,一直对高顺猜忌颇深,还将他的亲兵都收了去,交给魏续统领。反观高顺却始终对吕布忠心耿耿,没有丝毫怨言。

这样一个又有能力又忠心不二的人,刘欣自然不会放过,他的心里甚至少有的生起一股杀机,如果高顺不肯投效,那就杀了他,绝不能让他落到别人的手里。当杀机生起的时候,就连刘欣自己都吓了一跳,什么时候自己会变得这样冷血?高顺只不过是想投奔吕布,他并没有做过一件坏事,甚至都没有杀过一个人,把他抓起来已经有些过分了,竟然还要杀他,刘欣不禁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汗颜。

想到这里,刘欣不再犹豫,快步走上前去,亲自解开绑在高顺身上的绳索,又脱下自己的锦袍披在高顺身上。刘欣印象中,三国时期的许多诸侯,像曹操、孙策,甚至张飞都是通过这个手段收买不少人,现在他也来个有样学样吧。

没想到高顺并不吃他一套,反而被刘欣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高顺虽然不明所以,却仍是一脸的怒容。

刘欣见状也不在意,一把抓住高顺的手说道:“壮士不远千里,孤身来投吕布,勇气可嘉。但吕布只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虽然有一身武艺,却帮着董卓专横弄权,祸乱朝廷,残害百姓,壮士去投奔这样的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高顺并不为刘欣的话所动,反问道:“十多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刘大人起兵不也是为了这些权和利吗?”

张辽在一旁插话道:“壮士,你误会了。我家主公起兵前来,是为了拯救洛阳百姓于水火之中,又岂是为了一己之私利。主公进了洛阳之后,忙于扑灭大火,安置百姓,和你一起押运过来的那些粮食,都是要分给洛阳百姓的,我家主公又何尝在这洛阳城取过一厘一毫。”

高顺头也不回地说道:“你是他的手下,自然要帮着他说话!”

张辽的脸颊不觉有些发热,硬着头皮拱手说道:“实不相瞒,张某原来就在吕布麾下,也一向认为吕布为天下第一英雄,如今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真正的英雄不是一勇之夫,而应当胸怀万民。肺腑之言,还请壮士三思!”

刘欣没想到张辽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倒是十分感动,伸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膀,又对高顺说道:“高壮士,刘某真心希望你能来助我一臂之力!不过,你也不用急着下决定,我的部下正在城中赈济难民,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再好好想一想我们刚才说过的话。”

高顺不由一愣,疑惑地问道:“你难道就不怕我逃走?”

刘欣笑着说道:“你既不是我的俘虏,也不是罪犯,只不过是下面的人误将你当作奸细抓起来罢了。脚长在你自己身上,你一心要走的话,我又如何强留得住?”

蒯越从伊阙关带来了大批粮食,徐晃他们解救回来的百姓虽然有三十万之众,却也足够他们支撑一月有余。为了保证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尽快领到粮食,还要防止发生哄抢,刘欣除了留下一万人防备袁绍的联军,他将其他的士兵都派了出去,徐晃等人也去了各个发粮点坐镇指挥。

通过张辽刚才的一番话,刘欣知道张辽现在对自己已经完全信服了,于是也派他领了一路士兵前去发粮。高顺刚刚和张辽进行了一番争论,对他的话还是将信将疑,便提出来跟他一路去看看,刘欣满口答应,他知道,现在如果要问谁对董卓、吕布的暴行感受最为深刻,那就非张辽莫属了。

一路上,张辽对高顺还有些不放心,担心他会趁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