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貂婵和严蕊母女也挤在人群之中观瞧,当然了,她们身边有一队亲卫护持着。貂婵来到襄阳三年多了,直到最近才走出州牧府。而严蕊母女过去生活在并州,后来到了洛阳、长安又是不断。这几天,貂婵除了教吕玲绮跳舞,其他时间就陪着她们母女逛街,繁华的襄阳城让她们眼接不暇。逛街大约是女人的天性,就连吕玲绮这个小女孩也流连于琳琅满目的店铺之中,丧父之痛也渐渐有些淡了。

这些天,襄阳城里议论最多的就是科举考试放榜的事情,对于科举考试的一些规矩,貂婵和严蕊母女也有所耳闻。看到王二牛和朱阿六夸街的情景,吕玲绮激动在拍着小手,对貂婵说道:“不是说工科考试只要有一技之长,什么人都可以参加吗?姐姐,你跳舞的样子比仙女儿还好看,为什么不去参加考试呢?一定能够胜出,到时候也骑在高头大马上多神气啊。”

因为貂婵长得太漂亮,为了避免若来不必要的麻烦,每次出门她都会在脸上蒙一层薄薄的面纱,尽管如此,仍然掩不住窈窕的身段,妩媚的姿态,走在襄阳的大街上,依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重获自由这短短几天,貂婵的性情就恢复了轻松开朗,早将王允交代的事情忘到了脑后。听到吕玲绮的话,貂婵忍不住掩了口,“格格”地笑得花枝乱颤,半晌方才说道:“姐姐只是个女子,将来如果有机会能够相夫教子,也就知足了,难道还想当个状元不成?”

工科考试只有胜出者,却没有状元、探花之类的称谓,只有文武二科才列出三甲,这些貂婵她们也都听说过了,所以这个状元也随口说了出来。

貂婵的声音如银玲一般,悦耳动听,刹那间便惹来许多诧异的目光。她的脸上蒙了面纱,严蕊却没有丝毫掩饰,一些纨绔子弟看到这样一个娇滴滴的美貌妇人,忍不住便往这边挤过来。

襄阳的律法甚严,周围又有许多或明或暗的公人,再有背景的纨绔子弟也不敢在大街上公然调戏妇女,这些人也不过是想趁机揩揩油,吃吃豆腐罢了,就像后世的公车一样。只是,不等他们挤到近前,便一个个打消念头,知难而退,因为在那两在一小三个女子的周围有十多个彪形大汉,身上散发出令人不寒而栗的阵阵杀气。这种杀气只有在真正上过战场的人身上才可以感觉得到,在襄阳城里,除了飞虎亲卫谁还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将满身的杀气散发出来。豆腐固然好吃,只是为此丢了性命就不划算了。

貂婵她们并不知道危险刚刚从身边一擦而过,还在那里继续瞧着热闹。吕玲绮看了半天,回味着貂婵刚才的话,突然说道:“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做状元,我就要做状元。”

严蕊幽幽地叹道:“玲绮,这个天下是男人的天下,哪有我们女人说话的份儿啊。”

吕玲绮不服气地说道:“我就不相信,我一定要为女人争口气。”

貂婵笑着摸了摸吕玲绮的小脑袋说道:“行,我们玲绮将来把舞蹈学好了,也去考个第一名回来。”

作为襄阳城的一大盛事,挤在人群中观看两名工科胜出者夸街的自然不止貂婵她们几个,伏完一家也在人群里面。刘华共为伏完生下了六子一女,两个幼子伏朗、伏典在弘农城外被杨奉的乱军所杀,长子伏德、次子伏雅都被王允带往了濮阳,只余伏均、伏尊二子和女儿伏寿跟在身边,一家五口挤在前面,几个奴仆悄悄跟随在后。

这些天来,刘华对刘欣的看法已经有所改观,一是刘协关键时刻抛弃了伏寿自己逃命,让她对刘协万分失望;二是刘欣让她们一家团聚,衣食无缺;三是这几天在襄阳城里闲逛,发现城中百姓的生活确实过得不错,百姓对于刘欣也是分外尊敬。可是,今天看到这样盛大的游街场景,刘华隐隐有些不快,说道:“刘欣也真是胡闹,这两个草民有什么本事,也值得如此大张旗鼓地当众夸耀,叫士族世家们将脸面往哪里搁啊。”

 第323章 最早的黄牛党(一更)

伏完过去并不能够进入朝廷的中心。因为女儿伏寿做了刘协的皇后,他才得以受到王允、董承等人的拉拢,参与了从长安逃往洛阳的策划,现在想来真是个愚蠢的举动,差点害了全家,直到现在两个儿子还生死未卜。

有了这次的经历,伏完也开始正眼打量起刘欣来,仔细分析刘欣的言行,再加上这几天在襄阳的所见所闻,对于刘欣可不敢像过去那样轻视甚至鄙视了。听了刘华的话,伏完不以为然地说道:“公主,您可不能小瞧了这个刘欣,在我看来,他做的每件事情都有深意。他既然别出心裁地搞了这个工科考试,也一定有他的用意在里面,不是你我可以胡乱猜测的。”

刘华身为阳安公主,出身高贵,向来瞧不起这些蝼蚁百姓,不过,她与伏完夫妻之间感情极好,听到伏完话里话外对刘欣已经颇为推崇,却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叹息道:“若不是刘欣非要讨伐董卓,给了王允潜往洛阳的机会,我的女儿还在长安城里安安稳稳地做她的皇后,那该多好啊。”

伏寿突然嘟起桃红的小嘴,恨恨地说道:“谁稀罕做那个皇后,没有半点自由不说,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过活。”

论起来,伏寿比刘协还要长上一岁,应当是刘协的表姐。姐弟两人的关系一直还算不错,只不过他们都还是孩提年纪,对男女之间的情爱懵懵懂懂。但是,这次在去洛阳的路上,刘协只顾自己逃命,将伏寿抛弃在辂车之上,成了刘欣的俘虏,着实让伏寿非常生气,对刘协也渐生绝望。

伏完看到周围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担心他们的对话落入有心人的耳朵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拉了伏寿一把,说道:“寿儿,你娘不喜欢看别人夸街游行,不如我们先回去吧。”

伏寿年纪虽小,却颇明事理,听到父亲如此说,拉了两个弟弟的手,答应一声便跟在伏完、刘华的后面往回走。他们一家被马芸安置在东城区,转过一条街巷,周围便安静了下来。却见对面一名少女,娉娉婷婷地走了过来。

刘华抬头看去,只见那少女生得粉白瓜子脸儿,两弯细眉,樱桃小口,一双妙目如秋水相似,模样儿甚是俊俏。那少女看到刘华一家,闪身避过一旁,却不住地拿眼角瞄向她们,突然便转身跑了开去。刘华看到这名少女莫名其妙的举动,也不觉有些诧异,只是她明白这里是襄阳城的东城区,向来戒备森严,闲杂人等是进不来的。看这少女的穿着打扮,不像是普通的丫鬟婢女,估计是哪个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她匆匆掉头,想必是记起了别的什么重要事情吧。想到这里,刘华也就释然,自顾带着儿女回家去了。

这个少女不是别人,正是汉少帝刘辨的皇后唐娴。

当年,因为汉恒帝没有儿子,这才让刘宏继承了皇位,刘华作为汉恒帝的长女,地位便显得比较特殊,在刘辨大婚的时候,刘华是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与的。

刘华生于帝王之家,从小便见惯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没有将何莲毒死王美人的事放在心上,对何莲、刘辨母子也没有特别的憎恶,而且她的女儿嫁给刘协也是后来的事,所以当时刘华是欣然参加了刘辨的婚礼。

既然参加了大婚仪式,婚礼的女主角唐娴她自然也是见过的,只不过当时唐娴还只是个小女孩,如今已经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如花少女,又事隔多年,刘华一眼没有认出来也属正常。

但是,刘华自己的形象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从小在深宫长大,那股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高贵气质,是别人想学都学不来的,唐娴对这一点印象尤为深刻,第一眼觉得这个贵妇人有点面熟悉,再仔细一瞧便认了出来,于是匆匆跑回去想要告诉何莲。

何莲来到襄阳以后,几乎足不出户,整日在后院侍弄她那几分菜地,种几棵瓜菜,养几只小鸡,对外界的事情都是不闻不问,好像世外高人一般。

其实,要说何莲真的看破红尘,那也不一定。至少前几天马芸来告诉她董卓、李儒均已伏诛的消息时,她整整哭了一夜,都没有入睡。想到自己的儿子惨死在面前,何莲就是一阵阵心痛,若不是刘欣相救,她和唐娴早就不在人世了。从内心来说,她还是感激刘欣的。后院本来应该是种花弄草的地方,被何莲整得像个菜地,而且这些粗活应当由那些下人们去做,何莲偏要亲自动手,就是想要忘记过去。结果她越是如此,越是难以释怀,直到刘欣帮她报了大仇,何莲才觉得真的获得了解脱。

此时,何莲正抄着手,指挥几个丫鬟将后院那几垄菜地平上,撒上些草籽,栽几棵牡丹、芍药,浇地用的那个池塘也要清理了,种上荷花。突见唐娴进来,何莲笑道:“娴儿,你不是说去街上看什么状元夸街的吗,怎么又回来了?”

唐娴看了看周围的丫鬟,欲言又止。

何莲见状挥了挥手,让丫鬟退了下去。唐娴这才说道:“娘,您猜孩儿刚才看见谁了?”

唐娴本是何莲的儿媳妇,不过,何莲现在已经真心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她现在操心的就是唐娴的亲事。

何莲自己的身份摆在这里,只要大汉王朝存在一天,她就绝对不能改嫁。但是唐娴不同,她与刘辨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如今唐娴也已经到了及笄之年,何莲可不希望她向自己一样孤独终老。前些天马芸过来看望她们,何莲还向马芸打听刘欣的几个儿子,有意将唐娴嫁与刘欣家中,可惜刘欣的儿子都太年幼,长子刘裕也才十岁,只得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何莲看到唐娴神神秘秘的样子,不由打趣道:“为娘不用猜也知道,我们娴儿一定是看上了哪家的俊俏公子,你不用害羞,告诉为娘,我让夫人替你作主。”

唐娴粉脸一红,嗫嚅道:“娘,您瞎说什么呀,孩儿不嫁人,就陪着娘过一辈子。”

何莲正色道:“怎么能不嫁呢?等娘老了,有你照顾着,若是你不嫁人,将来老了,又有谁来照顾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