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其他大户人家去了,只留下典韦、许褚在前衙护卫。刘欣看着周围,想起火烧新野时,曹仁等人便是住在这个县衙里,心中突然有些不踏实起来。

大家刚刚安顿好,刘欣正与马芸在那里说话,却见蔡夫人过来,想请马芸过去一趟。马芸心中诧异,暗想是不是蔡琰出了什么事情。原来却是蔡邕一家要为女儿举行及笄礼,马芸是州牧夫人,在这些女眷当中地位最高,所以蔡家想请她前去主持女儿的笄礼。

蔡邕现在虽然穷困潦倒,但对女儿的笄礼仍然十分重视,早在大年初一,他第一件事就是卜算女儿行及笄礼的吉日,接连三次都显示正月十五这天是个吉日。本来蔡邕是打算到了襄阳安顿下来,再为女儿行及笄礼。谁料刘欣不肯走博望坡,耽搁了三天时间,正月十五才到了新野县。吃过晚饭,蔡邕又卜算了一次,还是确定今天是个吉日。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在这县衙内为女儿举行及笄之礼。

当时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实际上就是举行成人仪式了,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这及笄礼的程序非常复杂,分为迎宾、就位、开礼、笄者就位、宾盥、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置醴、醮子、字笄者、聆训、笄者揖谢、礼成十七个步骤。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规程便是初加、再加和三加。初加是戴上发笄和罗帕,把身上的采衣童子服换成素色的襦裙,再加是簪上发钗,换上曲裾深衣,三加是去发钗加钗冠,换上大袖长裙礼服。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曲裾深衣,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马芸对此根本一窍不通,幸好田丰、沮授二位的夫人也受邀担任司仪和佳宾。在她们的帮助下,折腾了一个时辰,总算是完成了这套纷繁的程式,蔡邕也给女儿取了字——昭姬。

回到屋内,马芸仍对这场笄礼津津乐道,这还是她第一次参加古代比较重大的礼仪活动,尤其蔡琰最后换上那身礼服,更加的美貌端庄,不由对刘欣说道:“老公,你什么时候也给我做一身大袖礼服,你看我都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

刘欣笑着说道:“这有什么难的,等到了襄阳安定下来,我亲自设计几套时装给你穿穿。”

马芸假装不屑地说道:“哼,你设计的衣服?只怕我穿了没脸出去见人。”其实,她心里美滋滋的。

两人正在那里闲话,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喊声:“走水了!走水了!县衙走水了!”

 第48章 勇救焦尾琴

刘欣听到外面的火警,大吃一惊,慌忙对马芸说道:“快走!我去抱儿子!”

马芸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和你一起去!”

到了外间,却发现巧儿已经将刘裕抱了出去。刘欣拉了马芸的手三步并着两步,跑出房间,外面早已经乱作一团。

田丰、沮授也已经带着家眷跑了出来,典韦正带着飞虎卫亲卫在救火。许褚见刘欣出来了,赶紧说道:“大哥,是蔡老先生的房间着火了。”

刘欣抬头望去,只见蔡邕一家三口正狼狈不堪地站在房前的院子里,蔡琰仍穿着大袖长裙礼服,显然还没来得及换下。刘欣赶紧走过去问道:“伯喈先生,你们没事吧?”

蔡邕神情呆滞地喃喃说道:“我没事。”

他话音未落,突然又大声喊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琴,我的琴还在里面。”说完,便要往房间里冲过去。

这火显然是从后面烧起来的,天干物燥,火苗早已经窜到了外面,而房门不知道是因为风还是什么其它原因,已经掩上了。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放他进房间去拿琴,七手八脚地将他拉住。田丰劝道:“伯喈,一张琴就由它去吧,等到了襄阳再买张好的。”

蔡邕哪里肯听他的劝,又是跺脚,又是捶胸,在那里呼天抢地。蔡琰在旁边一直泪流满面,突然像发了疯似的往房里冲去。众人都在劝蔡邕,哪里注意到她,等发现时,她离房门已经只有七、八步了。蔡夫人见状,痛呼一声:“琰儿!”

正在此时,只听“嘭”的一声大响,刚才还掩着的房门突然飞了起来,“扑通”一声,落在蔡琰身旁不远处,火星溅到蔡琰身上,顿时将那身让马芸羡慕不已的礼服烫出几个洞来。接着,便见房间里冲出一个黑影,此时,一名士兵正担了一桶水向房内泼去。那黑影反应迅速,身子一侧,那桶水从头到脚正浇在他的背上。黑影并没有丝毫停留,直奔蔡邕他们过来。

蔡琰被突如其来落下的房门吓得瑟瑟发抖,站在原地,一步也挪不动了,刚才冲向火海的勇气早已经荡然无存。黑影经过她的身边,一把抓着她的手,连拖带拽地将她拉到蔡邕身边。

这时众人才看清,那个黑影竟然是刘欣,脸上被烟熏得焦黑,头发也被火燎了一大片,身上的衣服更被烧出了好多破洞,刚才更被一桶水从头淋到脚,十分狼狈。刚才大家都在劝蔡邕,谁也没有注意到刘欣什么时候离开的,又是怎么进的房间。

刘欣手上还提了个大包裹,刚才他侧了一下,用身子挡住了士兵泼来的那桶水,就是为了护住这个包裹。众人还在发呆,刘欣已经将包裹递给蔡邕,问道:“伯喈先生,赶快看看,是不是这个?”

马芸却已忍不住扑到刘欣怀里,放声大哭:“老公,你怎么能这样冒险啊!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们娘俩怎么过啊!”

刘欣紧紧抱着她,用手擦着她脸上的泪水,柔声安慰道:“别哭,别哭,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好了,好了,我答应你,以后不冒险就是了。噗嗤……”说着,说着,刘欣突然笑了起来,“不好意思,把你弄了个大花脸。”

原来,刘欣帮马芸擦眼泪,手上的烟灰全涂到了马芸的脸上,现在两个人全弄了个大黑脸。马芸也破涕为笑,用一双粉拳狠狠地捶了他胸口两下。

蔡琰正站在他们身旁,见了他们亲热的举动,只觉得心中苦楚,扭过头去,却见父亲捧着包裹,双手颤抖了半天就是打不开,于是接过包裹轻轻打开,里面果然是一张琴。蔡邕父女终于松了口气。

刘欣眼尖,看到琴的一边已经焦黑了,叹了口气对蔡邕说道:“唉,伯喈先生,我还是慢了一步,这琴烧掉了一块。”

蔡邕已经回过神来,对刘欣说道:“没有烧到,没有烧到,这琴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原来,蔡邕被流放到南方,走到吴郡的时候,在房里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一下,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原来隔壁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

刘欣和马芸听了蔡邕讲的故事,不由对望了一眼,说道:“原来这就是焦尾琴啊。”

蔡邕听了,突然沉吟道:“焦尾琴,焦尾琴。这个名字好,老夫一直想给这张琴取个好名字,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刘欣顿时无语,原来“焦尾琴”的名字不是蔡邕取的,自己又超前了。

这时,县令蒯良也闻讯赶了过来,火已经被扑灭了。刘欣对蒯良说道:“蒯县令来得正好,速派人查一查,这火是谁放的?”

这时, 一个声音传来:“主公,不用查了,这火是我放的。”

刘欣循声转过头去,只见蔡邕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奇怪地问道:“伯喈先生,你为什么要放火啊?啊切……”刘欣说着,打了个响亮的喷嚏。众人这才发现,刚才那一桶泼在刘欣身上的水已经结成了冰。大家手忙脚乱地把刘欣弄到前衙,胡乱找了几衣服给他换上。刘欣坐在火盆前,一边喝着马芸给他熬的姜汤,一边听蔡邕解释,为什么要火烧县衙。

原来,蔡琰行了笄礼以后,蔡邕看着自己美丽的女儿已经成年,意犹未尽地说道:“琰儿,等到了襄阳,安顿下来,爹就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到卫家去。”

蔡琰才十五岁,花一般的年龄,刚好处于青春叛逆期。本来这个年代的女子,尤其出生在蔡邕这种大文人家庭的女子,从小都会受到许多正统的教育,在她们心中,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自从听了马芸的那句“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她的心便开始乱了。本来还沉浸在刚刚成年的喜悦中,听父亲提到卫家,心中又烦恼起来,脱口说道:“爹,我不要嫁到卫家去。”

蔡邕一生最重信义,已经答应了卫家的提亲,怎么可能容许她反悔?当即勃然大怒:“你说什么!这些事哪里由得了你作主!不想嫁,我就没有你这个女儿!”蔡邕越说越激动,手一抬,刚好把蔡夫人端来的茶杯打翻在地,那杯盖不偏不倚,正砸在旁边的蜡烛上,蜡烛应声倒下,点燃了帐幔,火苗“呼”的一声蹿起老高。于是,蒯良的县衙便烧去了大半。

刘欣听得目瞪口呆,知道蔡邕是个老学究,这事情还真不好劝他,只得对蒯良说道:“蒯县令,不好意思啊,伯喈也是无心之过,你看看烧了多少东西,我来赔吧。”

蒯良笑道:“主公何出此言。下官颇有家资,烧就烧了吧,还赔它做什么。”

一路走来,从南阳太守褚贡到下面的县令都仍旧称呼刘欣大人,却不肯喊他主公,而现在蒯良却突然改了口,显然是认可了刘欣,这全是因为看到他能为了下属的一张琴而奋不顾身的缘故。

刘欣听他这么说,倒不好坚持赔偿了,只得又问道:“那蒯县令有什么别的要求没有?”

蒯良说道:“回主公,下官别无所求,只愿主公能够善待荆州百姓。”

刘欣沉思片刻,说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终都是我做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