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的,其白如玉,其薄如纸,其声如罄,上面更描绘着许多精美的图案,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当然,由于颜料的限制,绘制这些图案所用的色彩并不丰富,只有红、蓝等寥寥数色,但比起当时的其他物品已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刘欣看着一个个发亮的眼睛,笑道:“这几件瓷器,诸位以为价值几何?”

哈尼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瓷碗,仔细看了半天,方才说道:“太珍贵了,就是说它们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丽雅也是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价值连城有些言过其实了。这套餐具和那对花瓶分别售价白银一百两。”

哈尼吃了一惊,脱口说道:“不可能!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才值一百两银子?而且这套餐具有十多件,居然和两只花瓶的价格一样,大人不是在开玩笑吧。”

他的吃惊并非没有道理,当初白瓷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就算在产地襄阳也不止这个价格。但是今非昔比,研究院在鄱阳县一口气开了三十多个窑场,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各种中高档白瓷了。而花瓶的生产工艺比餐具要复杂一些,成本自然也要高一些,当然也不会高很多。但是,这些窑场都是官府开设的,商品的价格也自然由官府统一制定了,刘欣说它值多少那就是多少了。

既然是独家产品,刘欣当然可以将价格定得更高。但是,刘欣的打算是将白瓷大量推向市场,价格太高了,能够买得起的人自然就少了,刘欣走得便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不过,白瓷的价格也不会太低,太便宜了就会被那些西方贵族看不起。所以,刘欣要将白瓷的价格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保证中产以上家庭都可以消费得起,这才试探着问他们觉得价值几何。

听了哈尼的回答,刘欣并没有太过激动,毕竟哈尼是鄯善王,是整个鄯善最富有的人,区区一百两银子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并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买得起。

刘欣转向真达耶等人说道:“如果刘某还有这样的瓷器,还是一百两左右的价格,你们会买吗?”

真达耶抢先道:“大人真的还有?那在下第一个要买。”

刘欣颔首道:“刘某相信诸位都出得起这个价钱。不过,这个价格只是刘某随口说说而已,西域的情况刘某还不太了解,需要到城里四处走走,再最后决定。”

西域一带经济的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商业,哈尼身为鄯善王,自然颇有生意头脑,他敏锐地感觉到这里面蕴藏着无穷的商机,赶紧起身说道:“大人何必费那个功夫,你带了多少瓷器来,小王愿意全部包销。”

刘欣哈哈大笑道:“王爷虽然富甲一方,却也买不起刘某带来的瓷器。刘某的瓷器并非每套都百两银子,有一些的价格却是百倍甚至千倍。王爷如果有兴趣,待刘某从集市上回来,再给你开开眼界吧。”

在场的鄯善君臣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价值百倍千倍那就需要一万两甚至十万两银子了,这么贵的瓷器不知道能有几个人买得起,但是想来绝对不会是凡品了。

有了刘欣和马芸两个人来自后世的记忆,研究院已经能够生产出许多种类的瓷器了。除了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许多专供装饰和欣赏的精美工艺品。就拿花瓶来说,刘欣送给丽雅的只是极其普通的一对小花瓶,但是还有许多花瓶,不仅形制要大得多,外形也要漂亮得多,有双耳瓶、梅瓶、方瓶,不一而足。这些都属于高档瓷器,工艺复杂,产量也低,价格自然不能与那些普通瓷器等同了。刘欣要做的就是将中低端和高端两个档次的瓷器产品同时投放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人士的需求,也好让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昨天进入泥城以后,刘欣并没有来得及好好看一下城中的景致,只觉得城里的房屋大多比较简陋、低矮。现在,刘欣和贾诩、魏延走在泥城的大街上,这才发现泥城还是比较热闹的。不时有操着各种语言,打扮各异的人们三三两两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这些人想必都是来自各地的客商。街道的两边也开着许多商铺,铺面都不是很大,装饰也非常简单,铺子里的商品也大多凌乱地堆着,毫无章法.刘欣信步走进一家店铺,一眼便看到店铺的正中挂着一张精美的羊毛地毯。刘欣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柔软顺滑,质地相当不错。

店铺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不高,还微微有些发福。那老板迎上前来,看了刘欣一眼,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客官请看,我这条地毯是从身毒进过来的,质地绝对上乘,在整个泥城你不要再想找到第二条。”

刘欣一看这位老板,就像是十分精明的样子,放下手中的地毯,笑着问道:“你还会说汉话?”

老板讪讪地笑道:“小的年轻的时候,每天都有许多汉人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了,自然会说上几句。客官你要是看中这条地毯的话,我给你打个八折。”

刘欣“哦”了一声,问道:“这地毯多少钱一条?”

老板眼珠一转,说道:“那要看客官用什么来支付了。客官是汉人,想必随身携带的是大汉的铜钱。若是五铢钱的话,需要一万钱,若是小钱的话,需要五万钱。”

小钱便是指董卓前几年铸的那些劣质货币了,居然也能流通到了鄯善,看来大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完全断裂。刘欣暗暗点了点头,说道:“想不到大汉的钱币也可以在这里使用。”

那老板笑道:“瞧你说的,咱们西域诸国又不自铸钱币,当然要用大汉的钱币了。不过,客官最好还是不要用小钱,那东西贬得厉害,小的收下以后,也不一定花得出去。”

刘欣朝身后的亲卫摆了摆手,拿过几枚中平通宝,递给店铺老板,说道:“小钱在大汉早就不许使用了,这是大汉最新的钱币,在你这里是否可以使用?”

其实,在袁绍和曹操统治的那几个州,小钱还是可以使用的,只是确实贬值得十分严重。而在刘欣的治下,不仅小钱,就连五株钱也已经逐渐退出了流通市场,现在除了金银以外,唯一的合法货币就是中平通宝了,当然还有比这些货币更加坚挺的,那就是大汉钱庄发行的银票。

老板听说大汉又出了新的钱币,那颗心不由得一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刘欣手中的中平通宝看了一下,不禁两眼放光,大声说道:“这铜钱铸得太漂亮了,客官,你有多少我换多少,用金银或者这店铺里的货物都行。”

听店铺老板这样一说,刘欣心中冒出一个念头。今后,不仅可以向西方输出茶叶、丝绸和白瓷,还可以输出货币。刘欣想要输出的当然不是铜钱,这东西既不便于携带,价值又低,他想输出的是大汉钱庄的银票。

其实刘欣也知道,现在的西方应该还没有学会造纸,襄纸也完全可以运到西域来出售,同样会获利丰厚。但是纸张和印刷术都是促进文化进步的利器,刘欣不希望如此先进的“科技产品”被外国人所利用。不过,用纸张印刷出来的银票倒是可以拿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进行推广,只要大汉钱庄开设到的地方,就可以将银票变成一种“硬通货”。

想到这里,刘欣笑了起来,说道:“这些铜钱哪能随身携带多少,我这里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代替,但是要先看看你的店铺里还有什么值钱的玩艺儿。”

店铺老板听说刘欣还有更好的东西,不由大喜道:“客官,你今天到小店来可算是来对了。我这里虽然不敢说是泥城最好的店铺,但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请客官移步到后面来,那里保证有你想要的东西。”

 第633章 双刃斧和重剑

别看这家店的临街铺面不大,后面却别有洞天,接连两个大院子,四周全是库房,库房里堆满了各种商品,

闲谈中,刘欣知道,店铺老板叫做图布罗,本是龟兹人,从他父亲这一代起就在鄯善做生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这临街一片的店铺都是他们家的,只是近几年随着大汉的内乱,生意比起过去惨淡多了,许多店铺只得转租出去,仓库里还积压了大批货物,

图布罗自幼便跟着父亲一直经商,为人十分精明,他嘴上说的是刘欣有多少中平通宝他全要了,金银不够的话就用货物來换,其实是想把他仓库里积压的货物全部换成现钱,不过,他现在面对的是刘欣,这个比他还要精明的家伙,这点伎俩自然不能得逞了,

尽管刘欣已经推说自己洠в写敲炊嗤疾悸奕词歉龇浅V耙档纳倘耍坏愣紱'灰心,仍旧非常热情地带着刘欣一行参观起自己的仓库來,

刘欣看了第一个院子里的几间仓库,里面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的货物,有各种农具,有陶碗陶罐,甚至还有一些针线,不由笑道:“你这里面洠Ъ讣登亩靼 ! 

图布罗叹了口气,说道:“客官有所不知,早几年,像外面挂的那条地毯,哪个月我不能卖上两三条,现在倒好,外面挂着的那一条已经两年了,都洠в新舫鋈ィ缃瘢揖涂孔耪庑┤粘S玫亩餮液谀亍!

越高档的东西利润越多,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是同样也存在风险,像图布罗进的那条地毯,挂在店铺里两年都无人问津,风吹日晒,品相自然就比不上新的,只有打折出售,亏钱是肯定的了,而那些日常要用到的东西,虽然本小利薄,收入倒也稳定,

刘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点头道:“这也正常,商路不通,价格太高而平时又不是十分必需的东西自然不好卖了。”

虽然生意惨淡,图布罗却是个乐开派,刚才还唉声叹气,突然呵呵一笑,又神采飞扬地说道:“像你这样从大汉过來的商人最近很少见了,这里的东西你自然看不上,不过后面院中还有不少值钱些的货物,或许你会有兴趣。”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不,这里就有我要的东西,仓库里的农具,每样给我准备十件,不过,你得教一教我的人,这些农具该怎么使用。”

这些农具和大汉那里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