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邕手中的竹竿轻轻一挑,红绸披向两边,露出四个金灿灿的大字:襄阳书院。这四个字是蔡邕用标准的隶书亲笔所写。旁边早有人点燃了两根爆竹,“噼里啪啦”一通响,众人一起鼓掌,荆州的襄阳书院正式落成了。

刘欣知道东汉末年已经出现了一些书院,像他们路过的颍川书院,在历史上培养出了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也不知道有没有毁于战火。刘欣热衷于成立襄阳书院,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自己以后争夺天下培养后备人才。

刘欣对着书院的大门左看右看,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看到大门两侧光秃秃的柱子,若有所悟,问道:“伯喈,这边怎么不弄一副对联呢?”

蔡邕自恃学识广薄,可这对联是什么东西,却没听说过,不由愣在那里:“对联是什么?”

沮授也感到奇怪,问道:“主公,对联不是到春节才贴上去吗?”

刘欣反正觉得自己游玩过的那些名胜古迹的大门外,常有一副对联,十分气派,不管怎么说,这个对联是不能省的,于是便胡乱解释一通:“春节贴的对联叫春联,书院嘛,可以写上一副激励学生用功读书的对联,让学生们在进出书院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从而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

蔡邕听了半天,还是不大明白这对联是个什么样子,自从在洛阳那一次以后,他对刘欣的才华倒是很有信心,于是谦虚地说道:“这对联还是请主公来想一想,如何?”

刘欣沉吟道:“好,那就让我来想一想。”

要说适合用在书院门前的对联,刘欣肚子里还真没有多少货。“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还是刘欣上小学的时候,教室里常挂的,用在这里似乎都不太好。

刘欣正在沉思,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沮授抬头看了看,说道:“主公,这天看样子要下雨了,我们还是先进去再说吧。”

刘欣也抬起头来,看了看,一片乌云压山城,这雨来势不小啊,于是点点头,说道:“恩,大家先进去躲躲雨。”

众人刚刚随着刘欣进了书院,天便完全黑了下来,只听得一声霹雳,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地上激起一阵尘烟。伴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天空像是裂开了无数道口子,雨点刹那间连成了线,再汇成一条条瀑布,倾泄在这片大地上。

蔡邕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有些遗憾地说道:“这鬼天气。”

刘欣却是一脸地淡然:“放心吧,乌云终归是遮不住太阳的。不过,这雨倒来得正是时候,我想起一副对联来。”

“哦!”蔡邕来了兴致,催促道:“那就请主公快点说吧,老朽洗耳恭听。”

刘欣摇头晃脑地说道:“这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众人齐声叫好,只有蔡邕沉默片刻,这才说道:“原来这就叫做对联。主公将读书声与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进一步联想到家国天下事,妙!妙!确实妙不可言!”

刘欣能听得出来,蔡邕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不由暗自惭愧。这副对联他早就看到过,刚才自己想了半天竟然没有记起来,还是一场大雨唤起了他的记忆,如果马芸在这里,恐怕早就想到了,甚至还有比这更好的。

心中虽然惭愧,嘴上却不能露怯,刘欣只得继续说道:“我这副对联就是要提醒书院的所有学生,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要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只会读死书。”

这一席话说得大义凛然,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书院里一时寂静了下来,只有外面的风雨仍肆无忌惮地敲打着书院的屋顶。

 第78章 不速之客

还是蔡邕首先打破了宁静,说道:“主公的话让老朽深感惭愧。老朽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自以为满腹经纶,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没有为天下、为大汉做过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

蒯良等人也一齐说道:“主公的话发人深省,我等今后凡事都应当尽心尽力才是。”

刘欣不禁心中感慨,来到这世界两年多了,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做过什么,大多数的事情都是面前这些人完成的,忍不住说道:“诸位言重了,你们为了荆州的百姓日夜操劳,真正需要反思的人是我啊。”

沮授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看了看天色,对刘欣说道:“主公,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不如大家趁此机会参观参观书院如何?”

刘欣马上会意,笑着说道:“也好,那就请伯喈先生做个向导如何?”

蔡邕也回过神来,欣然说道:“这个向导,乃是老朽份内之事,大家请随我来。”

整个书院占地颇大,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两大块。

书院实行的是全封闭教学,学员全部住校,生活区包括教工宿舍和学员宿舍。刘欣对于新学员的招生非常重视,沮授、田丰、蒯良、蔡瑁这些人的子弟自然是可以直接入学的,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士族子弟也可以入学。除此之外,刘欣还特地安排了一些名额用于招收资质较好,却因为家庭贫寒,读不起书的孩子。每年招收的学员名额暂定在九十人,学费全免,连衣食也全部由州府负担。

教学区则包括教室、图书馆、演武场三部分。刘欣理想中的书院并不是象颍川书院那样,专门培养谋士的,他希望襄阳书院培养三方面的人才,既有文士,又有武将,还有未来的科学家!

参观完整个书院,外面的雨也渐渐停了下来,乌云散去,太阳露出了笑脸,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刘欣指了指那条绚丽的七彩天桥,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看,乌云果然遮不住太阳。”

沮授也是一脸深沉地说道:“一切尽在主公的掌握之中!”

然而,一切果然在刘欣的掌握之中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随着颍川黄巾的覆灭,荆州通往京城的道路也就此打通了,沮授早已迫不及待地派人前往洛阳,选择合适的地点开设墨香斋分店。洛阳毕竟是天下的中枢,人文会萃,消息来源最广最快,在那里开设墨香斋分店是势在必行的。

墨香斋洛阳分店没有开设之前,刘欣还安排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给沮授,那就是将荆州今年的税收解缴朝廷。当然了,刘欣也没有傻到承担整个荆州的税收,他只让沮授准备了荆襄五郡的税收约四亿三千万钱,由赵云、文聘押解着,去了洛阳。

接着,刘欣又发了一道公文给江夏、武陵、零陵、桂阳四郡,通知他们各自将税收解缴朝廷。刘欣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最拿手的就是黑吃黑了。南阳黄巾造反,刘欣顺利收复宛城,贝羽、苏代反叛,他趁机拿下南郡。要是这四郡又有什么乱子发生的话,刘欣的机会就又来了。但他更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朝廷的支持,必须让刘宏站在自己这一边,而刘宏最为贪财,及时解缴税收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沮授到底是管财政的,一下子交出这么多钱,终归是有些一舍,犹豫着对刘欣说道:“主公,今年荆州也受了黄巾之害,南阳、南乡一带夏粮几乎绝收,重建宛城、章陵又花费甚多,是不是上书朝廷,请求减免一些税收。”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啊,你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想啊,这黄巾之乱,历时大半载,朝廷多次派兵征剿,粮饷消耗必定巨大。若是往年这样做,只算得锦上添花,我现在做的却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啊。”

正如刘欣预料的一样,刘宏最近比较烦。

去年北方大旱,各地都以此借口请求减免税收,当今大汉朝北方人口远多于南方,税收主要来自北方,结果这样一来今年的日子就不太好过。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黄巾又起来闹了大半年,朝廷三番五次派兵清剿,国库几乎要耗空了,而今年的税收到现在还没收上来一个子儿,还不知道到时候又有多少地方要说受了黄巾之害,无力交税呢。

黄巾动乱已经平息了,阵亡将士的抚恤,有功之臣的赏赐都还没有着落,公卿大夫们的关于请求落实这两件事的奏章是上了一封又一封,其中不乏请求刘宏从内库中拨去款项的。现在也只有内库中还有些积蓄,朝廷早就没钱了,但要刘宏从内库往外掏钱,比杀了他还难受。

正在此时,张让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对着刘宏叩拜在地,大声说道:“皇上,大喜啊!荆州牧刘欣派人缴来全年税收,共计四亿三千万钱,现已押解到京。”

原来,刘欣命赵云、文聘押解税款进京,叫他们先去见了张让,因为刘欣知道,只要刘宏活一天,就不能得罪张让,送些金银珠宝给他是免不了的,但得到的好处肯定会更多。

刘宏听了,一扫愁云,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好,果然是个大喜事。刘欣不错,解了朕的燃眉之急了!”

一旁侍立的赵忠突然说道:“皇上,刘欣新任荆州牧不久,就敢做出私吞税款的事来,其罪不容恕,望皇上明察!”

赵忠也是刘宏最宠信的宦官之一,与张让并列。这几年,张让从刘欣那里收了不少厚礼,赵忠却一个子儿也没捞到,十分眼红。捉拿马元义时,张让是立了大功的。在刘宏几次烦恼的时候,也都是张让带来了喜讯。渐渐的,张让的地位便比赵忠高出了一截,而这一切都和刘欣有关,赵忠便将刘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后快。

刘宏一听说刘欣竟然还截留了税款,果然变了脸色,说道:“竟有些事!阿母,你从实说来。”

赵忠清了清嗓子,说道:“回皇上,荆州往年解缴朝廷的税收都在六亿钱左右,今年刘欣只解缴来四亿三千万钱,至少被他短了一亿七千万钱,这些钱必定被他中饱私囊了,还请皇上下旨拿他问罪!”

张让初时还有此紧张,不知道赵忠拿到了刘欣什么把柄,听他一说,放下心来,因为文聘早就告诉了他详情,于是不慌不忙地说道:“回皇上,若照这样说,刘欣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