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做的最多的便是开窑烧砖,建造房屋,进而建造邬堡。
  数月之后,从黑山到黄泽再到邺城的大片土地上,筑起了数十座邬堡,尤其是邺城四围,建造的十几个邬堡高大巍峨,比一些县城还要坚固,这些邬堡一则给屯民栖身安全之所,防止黑山贼和黄巾余党的侵扰,二则便是对抗世家大族武装的袭扰。
  韩浩以这二十万屯民为基础,稳扎稳打,以黄泽到邺城这一片地方为中心,慢慢蚕食周边郡县的荒地,以山林、河流、湖泊无主为由,把山林、河流、湖泊以及附近的荒地尽皆占领。
  若是有世家大族中的小家族挑衅,则组织护田兵精锐对抗,甚至冒充黑山贼洗劫对方的产业,但一开始并不主动挑衅那些世家里面的大家族,等待吕布邺城政权稳定以后,他们才会大动干戈。
  冀州这一大块地方在后世能耕出来九千万亩田地,现在只耕出来五千万亩,即便保护水土,水土不固之处种上草做牧场,也有两千万亩荒地可供开荒,再加上流民抛荒的有一千多万亩,屯田大军可有三千万亩的荒地可供开垦,每人十亩地,可供收揽三百万流民。
  当然那些流民现在大部分都依附于黑山贼、青州黄巾和兖州黄巾,冀州境内还有许多小股黄巾余党在活动,等把这些黄巾余党都收编了,吕布就不再畏惧林立在冀州的世家大族了。
  大军拔营起寨,往邺城进发,四天后,到达魏郡治地邺城。
  邺城北临漳水,西靠太行,气势雄伟,五百多年前,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
  邺城之富饶雄奇,仅次于洛阳,又因为历史上曹操以邺城为陪都,汉人的大英雄冉闵建立的后魏以此地为都城,东魏、北齐也立都在此,吕布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邺城作为圣驾暂避董卓的临时都城,太后何莲和天子刘辩皆无异议,大军便进发邺城。
  到了邺城南门外,吕布仅看到数十位武将领着数千部曲在南门外迎接,至于那些峨冠博带的士大夫仅有二人。
  吕布很生气,怎么只有这么一点儿人前来迎驾,我不是派人前去通知魏郡太守以及附近几个郡县的郡守、县令了吗?怎么只到了两个。
  吕布领一万飞虎军护驾当前,因飞虎军全是骑兵,纵横奔驰,列阵在邺城外,军容严整,雄壮威武。
  吕布一马当先,张颌、高览紧随其后,到了邺城南门,飞身下马,走到那两个文士面前,吕布躬身道:“二位独具慧眼,疏远董卓袁隗逆贼,忠于汉室,拥护天子,吕布深感敬佩!”
  那两人亦躬身道:“我等皆知天子有卢太傅与吕将军护佑,必定能诛灭董卓逆贼,迎天子还旧都。”
  张颌介绍道:“这两位都是冀州名士,此乃广平人沮授沮公与,现任魏县县令,此乃济阴定陶人董昭董公仁,现任柏人县令。”
  沮授三十五六岁年纪,身高八尺,身材消瘦,面容清瞿,眼神充满智慧,只是额头间的川字和稍许低垂的眉毛,似乎暗示了他的悲戚命运。
  看看历史上,沮授给袁绍献过多少计策,很少被袁绍采纳,若是有几条被采纳的,袁绍也不至败亡。
  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向袁绍建议派兵迎接天子都邺,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但因淳于琼等人反对,袁绍不从。
  袁绍消灭公孙瓒,置沮授谏阻不顾,以令诸儿各据一州为由,出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为兄弟阋墙埋下祸根。
  袁绍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安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袁绍不能用。
  袁绍派颜良攻白马,沮授以颜良有勇无谋而进谏,袁绍不听,白马战败,颜良被斩。
  两军对峙旷日,沮授说袁绍派遣蒋奇率军掩护淳于琼运粮,以绝曹操抄劫,袁绍又不从。曹操夜袭乌巢,攻烧粮谷,袁军土崩瓦解,沮授不及北渡而被俘。曹操与沮授有旧,遂赦而厚待之,沮授以宗族在北,不降而谋归,遂被曹操杀害。
  吕布后头看了看张颌,也是一个被睁眼瞎袁绍拱手让给曹操的悲催良将。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但是郭图却说:“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张郃反驳:“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劫了。
  说到张颌悲催之死,《魏略》所记甚是清楚:“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当时魏国德高望重的名将只剩下张颌,司马懿为了日后掌权,所以必须除掉忠于曹氏集团的老臣,所以张颌就悲催地死掉了。
  这一次,这两个人应该都不会那么悲催了吧。
  董昭则要年轻许多,三十出头,七尺三寸,身形略胖,面色红润,没有半点皱纹,眼神明亮,表情欢愉,跟旁边那个一脸旧社会的沮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吕布知道,董昭之所以那么舒服轻松,是因为他有识主之明。
  历史上董昭最初为袁绍效力,在袁绍与公孙瓒对峙的时候假做檄文,安定了巨鹿,后因袁绍听信谗言,董昭被迫投奔张扬。
  在曹操准备西迎天子的时候又说通张扬为曹操牵线搭桥,之后又促使杨奉表荐曹操为镇东将军,奠定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基础,后来建议曹操劝天子迁都许昌。
  在曹操晚年劝曹操进爵魏公,魏王。
  董昭这个人很有先见之明,多次献计,每每成功,又很有政治眼光,帮助曹操确立政治优势,虽然不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等人那么有名,受重视的程度才不如那几位核心谋士,但他却是荀攸、贾诩、华歆三人的集合,复合型人才啊。
  对于这两位高才,吕布本来以为自己要亲去拜访,没想到他们现在就职,前来迎驾,就这样凑巧碰到了,便再次躬身:“我吕布久闻两位高才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沮授这番过来是奉迎天子的,对待权臣吕布也没有太多的好印象,便敷衍地拱手道:“沮授亦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乃一代名将。”
  董昭早就从吕布这十多天的言行中看出吕布蕴藏的无限野心和无限可能,他知道吕布有文韬有武略,文武相济,肯定能走得比霍光等人更远,能不能超越乃祖吕尚,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自己推他一把,自己便会成为新朝的从龙之臣,远胜于现在这个一县小令。
  想到这里,董昭便满脸带笑:“若非将军从中奔走,太后与天子不能驾临邺城,必遭董贼荼毒,由此观之,将军乃大汉之救命股肱之臣,将军以四万弱旅大破十余万白波贼和近四十万黑山贼,如此丰功,可比卫、霍,将军幕府可缺从事,董昭愿追随将军!”
  !#
  。
  第151章 平原鞠义
  第151章  平原鞠义
  吕布喜不自胜,连忙扶起董昭:“公仁,我军中尚缺一名军师,不知你可愿屈居中军军师之职?!”说着吕布便把中央军内部参军的设置说了一下。
  董昭对吕布更加敬仰:“将军对参军这番设置,真乃神来之笔,有参军在各级教化将士、严控军纪、参赞军机,一来可以收拢军心鼓舞士气,二来避免主将军事疏漏,三来可以分主将之兵权,避免主将拥兵自重,有了参军之后,中央军战力必远胜其他官军。只是这中军军师之职与参军有何联系?”
  “中军军师为我中央军第一军的总参军,第一军又是我的亲军飞虎军,拱守中军,所以你便是中军军师,中军军师同时又是所有军师之首,负责监督中央军所有参军。”
  “主公如此厚待,让董昭感激不尽,董昭必将竭尽全力,辅佐主公。”董昭没想到吕布一下子就给了自己这么重的权柄,中军军师就等同于吕布的副手了。
  吕布瞟了沮授一眼,本来这个位置是给沮授的,怎奈看他现在的态度,似是对自己不感冒,还是等情况稳定下来,再前去拜会,细细劝说。
  吕布回顾天子和太后的车驾还在一里多外,便走到那群将领面前,在张颌、高览两人的介绍下,又认识了一批新的部下。
  为首一将,年约三十五六,身高八尺五寸,面目雄毅,一脸傲然,甚是桀骜,正是大将鞠义。
  鞠义乃平原鞠谭之后,其子避难到西凉,世为金城著姓。鞠义年少之时便喜欢弓马战事,喜欢交接羌中豪帅,晓习羌斗,鞠义统率的宗族部曲以骁锐善战著称于世。后来黄巾暴乱,皇甫嵩担任左中郎将征讨黄巾,在凉州招募精勇之士,鞠义便带着宗族部曲一千余人加入,跟随皇甫嵩在冀州讨伐黄巾,屡立战功。皇甫嵩后来离开冀州,鞠义却回到平原,将鞠家立起来,然后又归在冀州刺史贾琮帐下,担任冀州兵曹。
  演义中为了美化赵云,说鞠义是被赵云枪挑的,其实赵云根本没机会和鞠义打照面。
  初平二年,麹义叛韩馥,并击败其追兵,联结袁绍协迫韩馥,遂使袁绍领冀州牧。
  南匈奴单于劫张杨以叛,袁绍使麹义追于邺南,击破之。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曾经打得乌桓和鲜卑狼狈不堪,又大破青州黄巾三十余万,声势浩大,不可一世,公孙瓒领大军南下打袁绍时,冀州的官吏望风而降,袁绍亦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在界桥之战,鞠义以八百先登弩兵大破公孙瓒,遂改变了公孙瓒和袁绍的力量对比。
  公孙瓒杀刘虞,袁绍遣麹义及虞子刘和、从事鲜于辅合兵共攻瓒,破之于鲍丘。
  后来袁绍认为麹义恃功骄恣,将他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