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可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吕布愣住了,难怪吕范会去辅佐那个跟汉室连毛关系都没有的孙家称帝,看来他对扶持汉室没有半点兴趣,而是想通过扶持起一个帝王从而成就自己的富贵,如此说来,历史上投效东吴的大部分贤才都是可以被吕布利用来去架空刘汉皇室的,想到这里,吕布看了一下在历史上做过东吴大司马的吕范和吕岱,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吕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道:“大哥因何发笑?”不就是以后有机会能多娶几个老婆吗,值得如此欢喜吗?做倒插门女婿的吕范自然是不敢随意纳妾,自然也感受不了吕布对于美女多多益善的渴求。
  吕布依然大笑道:“我笑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天下美女何其多也,我吕布何其幸运也!”未完待续。。
  第324章 迎娶甄姜 (一)
  被吕范、郭嘉等人一顿劝说,吕布决定不再任性尚气,开始冷静地面对自己的婚姻,在自己的后宅里设置一正妻二平妻多妾侍,正妻自然是结发妻子严琳,两个平妻一为甄姜,一为蔡琰,多位妾侍包括吴瑕、貂蝉、杜秀娘,以及以后会被吕布收服的当代名媛。
  现在呢,名正言顺的妻子只有正妻严琳,其他的女子都还没有缔结婚礼。
  蔡琰那边八字还没一撇,娶妻当然是先娶甄姜。
  平妻,与正妻平起平坐,迎娶平妻的婚姻礼仪自然也要严格按照迎娶正妻的仪式办理,从议婚至完婚,共有六个礼节仪式要走,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因为这六个礼仪都需要在甄家和吕家之间来回奔波,而从中山郡无极县的甄家到邺城的吕家将军府,相距数百里,现在又是寒冬连日飞雪,道路泥泞,为了双方的便利,甄家现任家主甄豫便把甄姜送到甄家在邺城的新宅里。
  吕布跟甄姜当年的邂逅、定情,是在巨鹿发生的,巨鹿人田丰亲眼目睹,虽然田丰现在贵为从二品的御史中丞,却因他是吕布荐举的,吕布是他的主公,他又是吕布与甄姜爱情的见证人,所以尽管他一脸严肃正气,实在不适合做媒人,却也秉着舍我其谁的精神,在邺城甄家和吕家两边奔波。
  甄姜的母亲张夫人因为年老昏聩进而阻挠吕布与甄姜的婚事。还妄图把甄姜嫁给投效董卓的司马家的司马朗。被甄姜的大哥甄豫将其软禁,甄豫虽然病重,却也强支病体,以长兄如父的名义,作为甄姜的家长,参与到吕布与甄姜的婚礼之中。
  第一步,纳采,吕家想与甄家结亲,便请媒人田丰去甄家提亲,得到甄姜大哥甄豫的应允之后。再请媒人田丰正式向甄家纳采择之礼,按照周礼,送的是大雁。
  吕布对这些礼仪甚是不通,见纳采送雁。觉得很诧异,便问媒人田丰:“为什么纳采送礼要送雁呢?”
  田丰虽非大儒,也非常博学,不假思索地答道:“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意思是,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再者,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第二步,问名,吕家又遣媒人田丰到甄家询问甄姜的姓名、生辰八字,田丰把甄姜的生辰八字问回来以后,再把吕布的生辰八字送到甄家。在这东汉时期还没有阴阳先生,吕家和甄家便各自行卜,问鬼神,告家庙,看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若是相合则婚,相克则婚不成,要将双方的生辰八字退还。
  吕布看得出来,这问鬼神、告家庙只是一种仪式而已,若是想反悔了,便可以拿八字不合作为借口。吕布和甄姜的婚事,表面上代表的是吕家与甄家的利益结合,实际上代表的是吕布中央军系统对冀州本地良善世家大族的认可。
  第三步,纳吉,吕家这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甄家,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纳吉时照例行奠雁礼,还是送大雁。
  第四步,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就是俗称的送彩礼,吕家是在纳吉得知甄家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吕布现在不差钱,就送了二十颗明珠、二十块美玉、二千斤黄金、二千匹丝缎作为彩礼,当然这个彩礼相对于财大气粗的甄家随后送来的嫁妆是远远不如,但却比同时期大多数世家子弟送的彩礼要强出不少。
  第五步,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沿用《仪礼?士昏礼》的规定,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吕布派媒人田丰去女家请期,送大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长兄如父的甄豫表示接受,田丰返回复命,定下来的婚期是光熹元年冬十二月一日。
  第六步,便是亲迎,又称迎亲,要新郎吕布亲自迎娶新娘甄姜回家。
  吕布提前几天看过为自己准备的婚袍,甚是失望。汉朝是火德,火德尚赤,但是火德的赤并非后世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有些像暗沉的血迹。吕布看着这种颜色的新郎、新娘袍,十分不喜欢,命人一定要做出喜庆的大红色。
  吕布穿上大红色的婚袍,胸前戴上大红花,接过以师父身份代为家长的卢植给他赐的酒,一饮而尽,便动身去迎娶自己的新娘甄姜。
  汉朝婚礼亲迎婿及妇都用马车,吕布为了表示对甄姜的看重,特意劝说赤兔马帮忙拖车。吕布趴伏在赤兔马的耳边轻声说了,赤兔马便嘘嘘打了几声响鼻,表示同意了,吕布知道自己这匹宝马深通人性,所以毫不奇怪,周边的人却都甚为吃惊。赤兔马和它的两位爱妾,两匹枣红色的千里马一起拉车。
  吕布先是在家庙,拜祭了祖先、父母,特别在父母的牌位前说:“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在上,孩儿吕布今天为吕家迎来中山甄家嫡长女甄姜,为吕家开枝散叶,延续香火,希望二老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布儿婚姻美满。”走出了家庙,吕布便驾着赤兔马和两匹枣红马驮着的三驾马车,往甄家在邺城的宅子里驶去。
  这个时期各个世家均蓄养死士作为刺客,刺杀政治或经济上的对手,吕布亲自驱车,手无寸铁,典韦、赵云、陈到便领二千飞虎亲卫扮作迎亲队伍,紧密地护驾左右,与此同时,黄忠接管了邺城的布防,预先在邺城内对各个黑暗势力进行打击、压制,以确保吕布与甄姜婚礼的正常进行。
  甄家长子甄豫在门外亲迎新郎吕布,吕布又以雁做贽礼,彼此揖让登堂,吕布入得甄家的家庙,对着甄姜的父亲,早已过世的甄逸的牌位三拜。
  吕布走到甄家内宅大门,甄姜在四个妹妹甄脱、甄道、甄荣、甄宓的扶持下,早已等待那里。
  只见甄姜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缨络垂旒,玉带蟒袍,百花裥裙,大红绣鞋,满身喜庆。
  这个时代还没有红盖头,甄姜便一直娇羞地低着头,吕布注意到,甄姜脸上做了一番精细的修饰,用腮红盖住脸上浅浅的疤痕,现在真的是眉目如画。
  吕布上前牵住甄姜的小手,扶持着甄姜坐上马车,在甄姜上车时,吕布按照礼节,亲自把上车用的牵手红绳递给甄姜,照顾她上车。
  甄脱、甄道、甄荣、甄宓也跟着坐上马车,照顾姐姐甄姜。
  吕布亲自驾着马车,让马车绕着甄家转了三圈,才驱车往吕布的将军府赶去。
  到了家门口,吕布先下车,扶着甄姜下车,然后牵着甄姜的手,往家里走去,甄姜踏入吕家宅子,婚前礼即告一段落,正式进入成婚礼。
  在通晓礼仪的伴郎吕范等人的张罗下,吕府里面的婚礼现场布置完毕,相关物品和人员全部到位。
  等吕布牵着甄姜到达吕府大堂时,婚礼仪式正式开始,通晓礼仪的崔琰负责赞礼,他首先款步走到香案前站好,旁边有人递上三炷香,崔琰持香行三拜礼,上香,然后退到屏风的右下角唱礼:婚礼开始!
  新郎吕布牵着新娘甄姜,迈步进入婚礼现场,吕岱、吕常、吕昭、吕范四位作为伴郎跟在新郎吕布身后,甄脱、甄道、甄荣、甄宓作为伴娘,跟在新娘甄姜身后。
  赞礼官崔琰唱礼:对席之礼!
  新郎吕布和新娘甄姜便分别在各自的几案相对位置的垫子上正座,伴郎吕岱、吕常、吕昭、吕范站在新郎吕布身后,伴娘甄脱、甄道、甄荣、甄宓站在新娘甄姜身后。
  赞礼官崔琰唱礼:沃盥之礼!
  司仪陈琳端水盆、毛巾依次来到新郎吕布和新娘甄姜面前,吕布和甄姜向陈琳行一拜礼,陈琳颌首回礼,吕布和甄姜净手。
  赞礼官崔琰唱礼:结发之礼!
  仪宾沮授和司仪陈琳上前,新郎吕布和新娘甄姜向沮授和陈琳行一礼,沮授和陈琳颌首回礼,沮授剪下吕布和甄姜头上一缕头发,用一根红线扎在一起,放入锦囊中后,交给陈琳放好。赞礼官崔琰朗诵:“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新人结发,从此永结同心。
  赞礼官崔琰唱礼:同牢之礼!
  司仪陈琳上前把三个碟子中煮熟的米饭、肉菜和素菜,夹到新郎吕布和新娘甄姜的碗中,走到他们面前。吕布和甄姜向陈琳行一礼,接过碗然后举过头顶,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兴!”吕布和甄姜互相向对方行一拜礼。崔琰唱礼:同牢!然后吕布和甄姜吃碗中饭食。赞礼官崔琰祝词:新人同牢,从此合为一家。未完待续。。
  第325章 迎娶甄姜 (二)
  赞礼官崔琰唱礼:合卺之礼!
  司仪陈琳走上前,新郎吕布和新娘甄姜向陈琳行一礼,陈琳把两只倒满酒记着红线的青铜爵递给吕布和甄姜。(_《  》)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兴!”吕布和甄姜拿着青铜爵相互行一拜礼,然后饮一口酒。
  赞礼官崔琰唱礼:交杯!司仪陈琳把吕布和甄姜的酒杯交换。赞礼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