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能移民到那些新占领的疆土,以大汉子民为主,以本地土著为奴,再驻扎上强大的大汉军队,必定能够把那些开辟出的疆域牢牢地掌控在大汉的手中!
  吕布是一个容易心血来潮的人,这一点让他有了强大的执行力,一旦他想到某个好点子,他要马上把它制定下来,安排下去,执行起来,让他的好点子能够立竿见影地实现起来。
  每一个内阁辅臣都有权力召集朝廷公卿以上大臣聚众议事,吕布便利用这个特权,召集朝廷诸大臣前去内阁商议此事。峨冠博带的大臣们收到吕布的邀请,依次来到皇宫一侧的内阁。
  吕布依旧是那副武将打扮,他不习惯穿得那么峨冠博带好似一个衣冠禽兽。
  吕布静默不语,等大家都安静下来,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吕布原本放松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大汉近十年间折损了大量人口,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是折损了多少。
  今天我就告诉大家,大汉人口最多的时候是在十年前,当时的户籍人口有五千八百多万,而新近预估出来的人口,只有四千七百多万人,短短十年间,人口短少一千多万人,大汉元气大伤!”
  众大臣想起他们从洛阳到邺城的一路上所看到路边散落的累累白骨,一座座渺无人烟的村庄,不得不承认,吕布所预估的情况可能还是比较乐观的情形,真正的情况可能更让人哀伤。
  吕布见诸位大臣都低下头黯然神伤,也想起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的所见所闻,无不触目惊心,情不自禁地念起了《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吕布的诗正中大家的心事,唉声叹气之声溢满内阁。
  吕布轻咳数声,把众人从失落的心境惊醒,吕布认真地说道:“大汉最近十年,频遭战乱、瘟疫,损失了这么多人口是可想而知,不过我们无需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悲叹,我们应该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如何才能让大汉恢复元气!这就是这一次我召集大家过来议事的根本意图,大家都来议一议吧?”
  卢植正在府中接受华佗和张仲景的联合会诊,无法前来,其他大臣都几乎没有考虑过这类的问题,一个个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场面一下子黯淡下来。
  尚书令黄琬拱手道:“奉先公提出这样的议题,心中应有定策,还请奉先公明言,如何让大汉恢复元气。”
  吕布胸有成竹,便当仁不让地说道:“让大汉恢复元气,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我有三策说给大家听,希望诸公能够对这三策鼎力支持!”
  朝廷诸公纷纷拱手示意:“若是奉先公这三策果能恢复大汉的元气,我等必定尽心竭力,鼎立支持!”
  吕布说道:“第一策,迅速结束战乱,实现天下太平,避免更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儿,我们现在精心打造的中央军定能帮助我们清平大治的愿望。
  第二策,多开医院,多培养医生来消除瘟疫,我请名医张仲景和华佗来邺城,建立医学院就是为了早日清除瘟疫。至于第三策嘛,这三策里面最容易的,而且在座的各位都可以参与进来!”
  到这里,吕布卖了一个关子,微笑不语地看着大家。
  见大家的好奇心被他勾了起来,议论纷纷,吕布这才笑着说道:“全民超级激励生育!我们要超越以往地鼓励大汉万民多多生育,不但是口头给与奖励,还要给与钱财上的支持!”
  全民超级激励生育,简称全民超生!
  第455章 严禁晚婚
  全民超级激励生育?!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主张,都愣在那里。
  吕布心里暗自得意,我这个点子空前绝后,妙得很吧!
  不过,他的得意只延续了一小会儿,学识渊博的太师蔡邕笑道:“各位莫要吃惊,奉先这个全民超级激励生育的政策并非是凭空捏造,实是有前例可援。
  战国初期所有六国的总人口仅一千余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达两千万人左右。当时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战争连连,死亡巨大,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的结果。
  在此期间,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最为坚决的,当属越国。
  在吴越之战中,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勾践当时实行的奖励政策非常优厚,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官府,医生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娘,也就是说,由国家来抚养。
  在鼓励生育的同时,越国也强制早婚,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后来,越国能打败吴国重新崛起,虽然原因很多。但与此鼓励生育政策的实行不无关系。”
  蔡邕说完这番话,吕布心里的得意被打击了一下,非但没有让他心情黯然。反倒让他对推动激励生育的方针大计更有信心,他本来以为自己还要大费口舌,来说服这些大臣来接受这个政策,现在看来,不必再大费周章了。
  太保马日磾是大儒马融的侄儿,跟大儒郑玄、卢植同侪,也秉承了马融的家学,学识很渊博。见太师蔡邕出言赞成了吕布的政策,他也引经据典来支持吕布这项政策:“《韩非子》里有过记载,齐桓公到民间微服暗访,在一贫民家里看到,一年已七十岁的老人还是自己做饭,他便问是不是没有子女,那老人说他有三个儿子。可因为家里贫穷,都没有娶妻。桓公回宫后,把这件事对上卿管仲说了,管仲便提出了一项政策,规定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必须成婚。”
  说到这里。马日磾望了望皇宫方向,认真地对蔡邕、吕布等内阁辅臣说道:“春秋时期,周王后宫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诸侯则可以娶九女,实际上,不论是王室,还是诸侯都多蓄女子,民间富贵男子也跟着蓄妾。墨子曾说过‘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如此一来,天下可供婚配的男多女少,阴阳失调,许多男子难以娶妻,体欲无处可发,便从贼从盗,烧杀抢掠,以此发泄,这亦是天下动荡的一大根源。
  因此管仲提出消减齐桓公的后宫,不让宫中有怨女、宫外有怨男。桓公不愧是春秋霸主,纳谏如流,听从管仲的建议,将他未曾临幸过的后宫佳丽都遣送回家嫁人。
  诸位臣工,你我都有辅佐天子中兴大汉之志,规劝天子遵从贤王之道亦责无旁贷。桓公遣散后宫佳丽遂称霸春秋,先帝时有后宫佳丽三千,夜夜笙歌,征伐过甚,所以年过三十英年驾崩,而大汉基业逐渐危殆。所以,我们这些辅臣应该劝谏天子,要效仿桓公之善举,莫要效仿先帝之行。”
  吕布点头赞许道:“马太保言之有理,待我等把激励生育的基本国策定下来以后,便入宫向太后、天子禀明此事,发诏令颁布国策,然后便劝谏天子。”
  吕布把自己对激励生育的基本国策做了一番阐述。
  首先,激励结婚,规定:
  大汉治下,男女都要在十八岁以前完婚;
  地主豪绅家蓄养的丫鬟女仆必须在十八岁前择人婚嫁;
  汉族男子可娶异族女子为妾,女奴如有汉族男子愿娶她为妻妾者可除奴籍;
  汉族女子不得嫁异族男子,除非该名男子足够出色够格入汉籍;
  妓女从良嫁人者一律有赏。
  其次,激励生育,规定:
  夫妻成婚后一年内必须生育,有身体疾病者必须就医治疗;
  孕妇怀孕脯乳期免役,生二个孩子以上者每多生一个可获官府补助;
  生二孩子以上的妾可转平妻;
  异族女子或女奴生育的后代即为汉民,此类孕妇同样享受官府补助。
  为了消除平民生育的后顾之忧,规定:如有家庭抚养不起多出的子女,则可将子女送往当地郡县官府开办的福利院,由官府雇人抚养长大。
  鉴于古代孩童夭折率甚高,吕布还规定在随后逐步建立起的各州郡县的公立医院里设置儿科,免费为孩童看病,规定每个孕妇生育时都必须要专业稳婆和妇科医生看护。
  吕布把基本国策阐述完毕,众人都颌首赞许,御史中丞田丰却举手质疑道:“将军说到的国策里仅有对响应国策的民众给予奖赏,却没有对那些违反国策的民众给予惩罚的条款,我认为这样赏罚不明是不足以推动国策执行下去。”
  吕布知道田丰现在称呼自己为将军而非主公,是因为现在的场合不是在中央军、将军府里,而是在内阁,大部分大臣都不是吕布的嫡系,田丰自然要避嫌。
  吕布点头赞许,田丰提的意见很对,便笑问道:“以元皓之意,该如何是好?”
  田丰笑道:“关于如何惩罚,早已有许多先例可援。春秋越国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齐国也规定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必须成婚,否则父母有罪。便是本朝,惠帝时期,也曾颁下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书中暗表,‘算’是汉朝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是开国皇帝刘邦在建国后第四年定下的税收办法,15岁以上、56岁以下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税款金额是120钱,称为‘一算’。加上五算就是720钱,也就是说,如果适龄不结婚,就要缴五倍人头税的罚款。或许有人会认为不高,实际上在当时并不算低,以整个西汉的粮食均价每石100钱上下的标准来算,720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结婚,一年的口粮就没了。
  田丰说完,其他大臣也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补充,“激励生育”的基本国策便又增加了几点:
  男女若在二十岁以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