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腾入皇宫拜见天子,又去骠骑大将军府拜见吕布,吕布以伏波将军马援忠于大汉朝廷的例子以抚慰,只要马腾没有割据一方对抗朝廷的意思,他们马家早晚有一天都能重新恢复伏波将军马援那时的荣光。
  再说西凉那边,朱灵回军朔州,皇甫嵩、徐荣、阎行继续进军,金城郡豪强鞠家家主鞠演收到同族兄弟度辽将军鞠义的书信。决意归顺大汉朝廷,里应外合,帮助皇甫嵩大破金城,程银、成宜战死,韩遂在杨秋、李傕、郭汜的保护下,杀出重围,直奔陇西郡。
  韩遂利用他在羌人中的威望大肆造谣,说汉人朝廷要杀尽所有羌人,许多羌胡部落都拥护韩遂,韩遂本来只剩下一千多人马。一下子就又拉起来十几万人马,跟皇甫嵩、徐荣、阎行对阵,皇甫嵩等久战疲惫,被羌人所乘,大败了一场,退回金城郡,跟贾诩商议一番,贾诩认为安抚羌人须得羌汉混血马腾出面。
  吕布得到凉州方面的回报,细想一下。本来想安排马腾在朝廷做个有名无实的闲官,现在看来这个马腾还是有一定的用处。
  吕布又考虑到。马腾的妻儿老小都在洛阳城,马腾的三个儿子、一个侄儿都在吕布这里,马腾的得力大将庞德又在吕布帐下听命,马腾纵然叛乱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便任命马腾为护羌中郎将兼领凉州副将军,在马腾出发之前,吕布跟他说,若能平息凉州,必封侯。以光复他先祖伏波将军马援那时的荣光。
  马腾倍受鼓舞,回到西凉后,便匹马单骑去那些熟悉的羌胡部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许多羌胡头人被马腾说服,都脱离了铁羌盟,韩遂势力大减。跟皇甫嵩保持对峙态势。
  吕布知道,羌乱必须要彻底平定,不然西凉难平,西域难平。丝绸之路难定。
  吕布为此请来武威人贾诩,让他给自己谈谈该如何彻底平定羌乱。
  贾诩先为吕布讲了一遍西北羌乱的发生经过:“前汉末年,王莽之乱,赤眉、绿林造反导致的战乱,使得关中西北疲敝,而本朝定都洛阳,一味的重视东方经济发展,导致关中和西北日益衰落下去。
  到了本朝和帝时,边疆吏治腐败,诸羌遂叛,而羌乱的规模和形势远远比不上西汉时的匈奴,但当朝士大夫不思进取,庞参就主张放弃凉州,一味退守。
  当时羌兵能战之人不过数千,而本朝在边境屯田驻兵二十万,历时十多年,才消解第一次羌乱。之所以这么困难,主要就在于羌兵都是骑兵,而本朝边军都是步卒,无法追击敌人,消灭羌人有生力量。
  顺帝永和后,第二次羌乱,羌寇遍布并、凉、幽、冀四州,军费支出八十多亿。
  桓、灵时,发生第三次羌乱,段颎和羌寇交战一百八十次,大破东羌,花费四十四亿。
  而东汉为羌乱屯兵十余年,军费支出高达二百四十多亿,并州凉州财力被军费耗尽,我大汉国力也转而衰疲。”
  说到这里,贾诩叹息道:“昔年王符曾写下《劝将》、《救边》、《边议》、《实边》等篇文字,对羌乱和事羌问题发表议论,言语确凿,可惜不被当朝权贵采纳。
  王符说,羌虏背叛,始自凉、并,延及司隶,东祸赵、魏,西钞蜀、汉,五州残破,六郡削迹,周回千里,野无孑遗,寇钞祸害,昼夜不止,百姓灭没,日月焦尽。
  可惜当朝执政者对如此严重问题,不仅贪生怕死,缺乏良策,而且趁火打劫,发民难之财。守边的将帅皆怯劣软弱,不敢讨击,但坐调文书,以欺朝廷,便身利己。州郡的官吏,趁机生事,搜索剽夺,使得百姓苦痛遭殃,甚于逢虏。朝廷的权臣,不明边事,当官享禄而抱观望态度。甚至有人提出‘不当动兵’、‘边不可守’之议,主张边民内迁,弃地苟安。
  王符对此深感不安,主张积极事边。他批驳了‘捐弃凉州,却保三辅’、‘不当救助,且待天时’、‘费烦不可’等谬论,强调事边的重要性,认为“无边亡国”,一定要及时救边,不能算小账而不顾大计,今但知爱见薄之钱谷,而不知未见之待民先也;知徭役之难动,而不知中国之待边宁也。边民怀本土,民心思安宁,存在安边之有利条件,故谓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
  吕布向贾诩讨得王符写的《劝将》、《救边》、《边议》、《实边》等四篇文章,看罢不禁叹息道:“如此大才,可惜不为朝廷所用!”王符已经死去三十年了,吕布现在只能扼腕叹息。
  吕布读完王符的文章,豁然开朗,他明白了羌乱的根本原因。
  本来跟兵急马快、劫掠成性的北方异族相比,颇习耕种的羌人要温和得多,而且长期与中原汉民族同生共长。事实上,同样来自西方的周朝贵族,就长期与羌人通婚,所有周朝分封的姜姓、吕姓、申姓、许姓等的诸侯国,都是羌人的后裔,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堪称中原汉族的亲家的民族,却在东汉时期,发起了此起彼伏,几乎联系不断的叛乱,给东汉朝廷带来了无比沉痛的打击,归根结底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世家统治导致的文化独裁道德沦丧,产生了全民性的贪婪、无耻和残忍,朝廷上的世家官僚昏聩无能素餐尸位,边境的官吏武将贪得无厌,肆意欺压羌人,欺压得没有道德底线。
  第二是,土地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由第一个问题产生的,因为世家大族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土地、粮食还不缴纳田赋,朝廷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边镇的需求,只能推行屯田政策,不仅是军队在此屯垦,而且还大量的迁徙内地的居民、囚犯到羌地屯田生产,因为边境武将的贪婪短视,挤占了羌人已开垦的成熟农田,迫使羌人到更加荒僻的地方去重开新田,甚至无田可种,导致羌人不仅财产遭到侵占,而且生活也面临威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羌人才组织起来,发动了接连不断的起义。
  吕布叹息道:“朝廷为什么非要到羌边屯田呢?”
  贾诩冷笑道:“通常来说,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要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损失和土地的荒废,这些荒废的土地,就成为新王朝迅速崛起的资本,但本朝不是这样的。
  虽然本朝的建立也经历了连年的征战,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但是损失的主要是那些没有土地的或者只有少量土地的普通百姓,他们的死亡并能带来土地的荒废,相反却只能造成土地的进一步兼并集中,那些土地迅速被那些跟随光武皇帝夺得天下的世家豪强牢牢地掌握着。
  本朝开国时,对北方的匈奴实行招抚政策,没有在河套屯田,而中原大地与江南,早已牢牢的掌握在各个世家大族手中,就更没指望了。剩下的就只有,刚刚归附不久的西南地区了。相对于北方草原的异族来说,耕种多过骑射的羌人,在军事上是个软柿子。所以朝廷才到羌边屯田,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新问题。”
  吕布握紧拳头,恨恨地道:“难怪羌乱一直没有平息,那些世家不肯放弃土地,国家没有钱粮养兵,只好拿羌人开刀了,看来归根结底都是世家豪强的错误。”在贾诩这个寒门士子面前,吕布没有隐藏自己对世家的厌恶。
  贾诩笑道:“主公可让马腾将军对那些羌人头领们说清楚羌乱的根本,让他们产生对凉州世家豪强的憎恨,主公再让皇甫将军、徐荣将军、阎行将军他们跟羌人们一起对付韩遂、杨阜等凉州本地世家豪强。”
  吕布想起了度辽将军鞠义,沉吟道:“那金城鞠家该如何是好,他家可帮助我们对付过韩遂!”
  贾诩笑道:“据我们军情司侦察得知,在凉州像金城鞠家这样亲善主公的世家豪强实如凤毛麟角,剩下大部分都是别有用心之辈,都曾在羌胡、韩遂、马腾等势力间挑拨离间让他们跟我们对抗,如天水杨家之流甚多,主公可以善待金城鞠家,让羌人与皇甫诸将军一起对付其他的世家豪强即可。”
  第657章 韩遂是毒蛇
  吕布想起马腾镇抚边境羌人有功,便想招降韩遂重复马腾的故事:“本公欲招韩遂效马腾故事,若何?”
  贾诩猛地摇摇头道:“主公,韩遂不同马腾,韩遂不可招抚,只能铲除!”
  吕布错愕道:“他们不是一样的人物吗,马腾可招,为何韩遂不可招?”
  贾诩帮吕布回顾起最近几年的羌乱:“九年前,北地先零羌等外部反叛,遂立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冷征,之后笼络金城人边章、韩遂,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又大破凉州刺史左昌、从事盖勋、护羌校尉夏育等。随后边章、韩遂等以诛宦官为名,率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先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之,不克,而边章、韩遂等大盛,骚动天下。
  七年前,韩遂杀边章、伯玉、文侯,并其众,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
  六年前,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以治中程球为先锋,讨韩遂,耿鄙不听傅燮的建议,急功近利,当大军开到狄道时,韩遂用计使凉州军发生叛乱,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反,与韩遂连和,程球、耿鄙先后被杀,马腾亦拥兵反叛,又有汉阳王国,自号合众将军,皆与韩遂合,进围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死,韩遂等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众。
  五年前,王国围陈仓,先帝遣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王国围陈仓八十余日。不克,部众疲敝,后为皇甫军所破,此间皇甫嵩与董卓存隙,后韩遂等废王国,劫阎忠,督统诸部。
  主公可否注意到,凉州局势的核心人物正是韩遂,凉州近年屡次叛乱皆有他主导,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王国等辈都是他的垫脚石。让他一步步成为凉州的主宰。
  凉州有人送韩遂一个绰号九曲黄河,足见其人心机之阴沉叵测,幸好马腾现在归顺了朝廷,若他不归顺朝廷,将来也必被韩遂所害。
  主公,以韩遂如此奸险狡诈阴毒,您放心招抚他吗?”
  贾诩又补充道:“主公,您可忘了,您曾答应过阎行将军。必为他报杀父之仇,阎行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