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真的烧起来了!”他笑着拭去眼角的泪水,忍不住心头的快意。

    刚被唤来的黎伯玉在旁惊叫:“大王,为何不派兵接应!”他写给旧将地密信中,正约定了要他们在营中放火,然后东海军趁机夜袭。两方合力,去取李乾德地首级。但赵瑜现在却在城头上看风景,连半点派兵的样子都没有,他地信岂不是白写了。

    “为何要派兵?”赵文冷笑,“太尉真的以为你的那几封信能管用吗?李乾德为君多年,会蠢到不防备你的旧属吗?”

    黎伯玉呆住了:“难道大王和文将军你们一开始就没信过我?”

    赵瑜笑道:“我当然相信太尉,只是不信太尉的旧将罢了。^^^^我不觉得他们会因为太尉的一封书信就敢于做反,把收到的密信上交给乾德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些。若是我真的派兵去夜袭,定会被守候多时的交趾军逮个正着。到时,丢掉脑袋的可就是我了!”

    黎伯玉默然,突然抬头又问:“万一……万一小人的信真的说服了我的旧部,这火也是他们烧起来的。大王这不是白白浪费了时机了吗?”

    赵瑜撇撇嘴:“那又如何?我用兵多年,最讨厌的就是冒险。更不会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我只要北面的大营被烧掉,至于是李乾德自己烧的还是太尉旧将烧的,我都不会在意。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我的行动计划,一向是以我为主,不会依靠他人之力。”

    赵文在一边举着望远镜,远眺着熊熊烈焰中的营寨,随之冷笑:“无人呼喊救火,没有惊象乱营,除了火之外,什么动静也没有。不是陷阱,还会是什么?”

    黎伯玉惨笑:“看来小人是自作聪明了。写了几封书信,去劝诱旧将,没想到什么用都没有,却徒惹人笑。”

    “不过太尉的信还是有作用的。”赵瑜大笑道:“我早觉得对面的那个大营太过碍眼,早想一把火烧掉,只是一直想不到办法。而太尉的信却帮了我的大忙。转败为胜的良机就在眼前,李乾德哪能忍得住。当然会将计就计,自己把火烧起来,挖个陷阱好反杀我军。不过,他们自己烧了大营,却什么都没等到,反而连住处都没了。到了明日,对面的军心恐怕要更加乱了。”

    交趾大营的火光亮了一夜,到了天明方才熄灭,偌大的营盘中央部位尽数化为黑灰,只有余烬袅袅。近万士卒从两侧的副营中走出,在灰烬中清理残迹。交趾王旗在左营上打起,孤零零的,没有风吹,直耷拉着,可怜亦复可笑。

    一整天,交趾人都在重新整理着营盘。工作进度却慢得难以想象,到了夕阳西下时,连残余灰烬都没清理干净。交趾人低落的军心士气已能很明显地看得出来。

    而城中,赵瑜却在紧锣密鼓的整军动员,三千士卒中点起了两千人,所有人都整衣束甲,磨枪擦剑,静心待命。入夜后,赵瑜亲自率领这支队伍从西门悄悄潜出了清化城。他们出城之后,人衔枚,马裹蹄,直趋交趾大营。

    两千军分散开来,缓缓潜至大营的半里之外。一时间,地面上都是影影绰绰的黑色人影。赵瑜一看时机已到,立刻挥手下令。十几把进军号突兀响起,尖利的号角声响彻云霄。两千人齐声呐喊,冲向交趾人的大营。

    此时的交趾大营中混乱不堪,先枯守了一夜,又忙着收拾残局。连该派的巡哨都松懈了大半。李乾德的中军营地被毁,他的中军随即夺了其他部队的营帐,而被赶出自己军帐的士卒,只能可怜巴巴的在野地上和衣而卧,低声咒骂着。却都忘了数里之外的清化城中有一只敌军在虎视眈眈。

    听到东海军冲阵,交趾人全无防备。两千人分作数部,在大营中左冲右突,四处放火。风助火起,交趾军四处溃逃,全无反击之意。

    下一刻,一阵呼喊从交趾王旗下传出:

    “捉到了李乾德!捉到了李乾德!”

 第二十八章 焚城(上)

    政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庚辰。西元1117年1月25日

    西风劲吹,清化府城正陷于烈焰与浓烟之中。这已非化尸之火,而是焚城之焰。

    昨夜一战,赵瑜所率两千精兵生俘李乾德,火烧交趾营,惊散了数万大军。不过东海所部究竟人少,不敢在乱军中多留。不待天明,便绑了李乾德和随行一干交趾臣僚,直奔东北方的清化北港而去。

    而在捉到李乾德时放出的烟花信号,也通知城内守军。按照事前计划,退出了清化城。不过在临出城前,一千人齐齐动手,在城中顺手放了一把火,连粮仓、屋舍一齐都烧个干净——如果有粮有屋,说不定那些溃军还能收拢起来。但整个清化城都毁了,被杀散的交趾饿兵就只会一伙祸乱地方的乱军了——何况,杀人放火是东海军的老本行,从没有只做一半的道理。

    三千东海军沿着通向清化北港的官道大摇大摆的前进。数万交趾溃军早已被杀得胆寒,哪敢招惹,远远的见了东海军的旗号,就早早的避开,甚至不敢往东一步,更没胆子去抢回交趾王,也让赵瑜对此做的准备全都白费了。

    三千人顺着官道,走了半日,便重回清化北港。从前日离开此港,到今日得胜而归,时间早过了半月。半月战事,俘王破军,如此战果,不论放在哪朝哪代,也是足以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赵瑜虽然面上没有表露出来,但心底仍是忍不住洋洋自得,只是顾虑着身份形象,才强自忍住。

    不过麾下诸兵将,便没那么多顾忌。虽然行军时严禁喧哗,也不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但下面的士卒们还是用行动发泄出自己心中的兴奋。掌旗官高举大旗,纵然西风甚烈。也不稍稍偏移,其后的士兵个个抬头挺胸,脚步举得举得半天高,落脚时狠狠跺着地面,在路上大踏步的前进,得胜而归的气象表露无遗。全不见征战竟夜的困倦。

    午时刚过,冬日将西,当走在最前的第一营在港中歇下片刻后,赵瑜、赵文所在的中军,也终于抵达港口。大军回师,舰队都督马千祖早在北港等候多时。虽然早已看见三千人马在地平线上卷起地烟尘,不过东海军法禁止守将离开岗位,所以马千祖尽管想急着上前道贺,却也只能在港中等着。最多也只是加派了几批迎接的探马,好表示自己的一片忠心。现在见着赵瑜终于回来,便连忙带着几个部下疾步上前。在赵瑜的马前单膝拜倒,抱拳高声:

    “末将马千祖,率麾下所部,恭贺大当家大破贼蛮,得胜而归!”

    马千祖喊出了第一声,就像是事先排演过的一样,港中水兵们也齐声高喊:“恭贺大当家大破贼蛮,得胜而归!”

    听得水军兄弟的呼喝,刚刚回来地三千军卒压抑在心中的兴奋也被点燃。爆发一般跟着呐喊起来,喝声如山崩地裂,“大破贼蛮,得胜而归”的呼喊不断重复着,在烈风中响彻。

    赵瑜端坐马上。先眯起眼享受了一阵万军朝贺地快意。继而翻身下马。把马千祖等人一一扶起。“此战非我一人之功。而是事先筹划得当。战时将士们用命。方有此胜。若有功绩。还是属于所有将士们地!”

    一阵喧闹之后。赵瑜领众上船。三千人马也跟在后面依序登船。几艘车船上地火炮还对准着港外道路。几个哨兵在那里观察着有无敌情。

    众将在舱中坐定。赵瑜便问道:“那三千奴工送走了没有?”

    马千祖恭声回道:“禀大当家。载奴工地船已经走了一日。算时间应已出海百里了。这两日又是顺风。两天内应该就能到昌化港。”

    “谢天谢地!”赵文笑道:“这下子。石禄矿终于能凑足人手。基隆地几个铁场也不用再担心吃不饱了。”

    赵瑜点头:“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也多亏了李乾德!”原本在石禄开矿地多是一些熟黎、汉人。由于都是自由民。管理铁矿地东海军并不敢过于压榨催逼。所以矿石产量一直不算太高。现在多了些会说话地牲口。三千壮劳力。出矿地进度终于能上正轨。基隆地几个小高炉也可以全速运转。终于可以日产万斤精铁了!他想着。

    见赵瑜提起了被活捉的交趾王,马千祖问道:“大当家,既然已经捉到了李乾德,那是不是要回台湾了?”

    赵瑜摇摇头,反问道:“马兄弟,你还记得当日出征立誓,我发的誓是什么来着?”

    马千祖当然记得,当初三军立誓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打到升龙府,活捉李乾德!……升龙府?”他惊问道。

    “当然!”赵瑜大声道:“我发的誓现在只完成了一半,还有剩下一半没做到!哪能就这么回头?”

    “升龙府!”舱中众将一阵喧腾,他们都没想到赵瑜在活捉了交趾王后,仍不放弃交趾国都。

    “当然是升龙府。”赵文沉声说道,“乾德被俘,五万大军散于南境,升龙府已是无兵无主,正如路边树上的桃子,伸伸手便可摘下。这等好事,岂能放过?”

    “那现在升龙府中敌情如何?”喧闹了一阵后,一将出言询问。虽然能想到现在升龙府中的空虚,但不仔细问问,终归不是受过严格军事条例训练的东海军官的习惯。

    “哪有什么敌情!”赵文冷笑,升龙府中地内情他早从黎伯玉口中探得分明:“城中的兵马被李乾德**大半,留守城中的不过两千。留在城中监国的也非王族,而是太傅李崇福和各部重臣在处置政务,军国重事还是要远隔数百里,送至军前让李乾德处分。但南北交通断绝已近十日。久无乾德音信,升龙府中定然已乱。若有李乾德留有后嗣,还可名正言顺的奉幼主登基。但乾德无子,还在城里的诸王子怕是都蠢蠢欲动。趁此良机,只要打着王旗兵临城下,城中必然开门以降。”

    “也不必指望敌人投降,”赵瑜说道,他从不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当初的计划就是在城中有李乾德坐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