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瑜叹了口气,自出升龙府后,他便按事前的口头约定,把黎太尉和他的家人、亲兵一齐给释放了。并不是赵瑜重信守诺,仅仅是因为他想交趾再乱一点才好。不过占城一动,他的举动却是显得有些画蛇添足,甚至是起了反效果了。“谁知道呢?黎太尉现在的名声在交趾也不好,就算他一现身,就给人砍了,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那李乾德可不可以……”

    “不行!”赵瑜决然摇头,“李乾德必须死!这是我一开始立下的誓言,决不能背弃!文兄弟,你等会回舱后,再去看看李大王,我希望在回到基隆时,他能穿着王服自己走下去。”

    “……就算骗他也无所谓?”

    “当然!”赵瑜冷笑道。交趾王被俘十余日,身体条件每况愈下。但赵瑜想在东海百姓面前将他明正刑典,所以把李乾德的几个后妃都送去照料他。让赵文去说几句谎,给他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想让李乾德多活数日,能撑到他被砍下脑袋的那一天。

    赵瑜站起身,移开位置,让水手们把那条鲨鱼割翅剥皮,伸手拍怕赵文的肩膀:“交趾国暂时就放一放,等会基隆后,你和参谋们去编定一下对付占城的计划罢!至少在三月之内,占城和真腊不可能瓜分掉交趾,只要在这段时间内,再烧了占城注2,两国必然要回兵自守。等那时,大宋兵至,交趾局势也就会如我们所愿了。”

    “我知道了!”赵文点头应道,回过身来,他又笑起:“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名声必然在占城、真腊臭了大街,生意可就没法儿做了!”

    赵瑜冷哼一声:“占城、真腊都是穷光蛋,原来给他们的军械都是打了折扣,好让他们抵挡住交趾人的捕奴队的。从他们手上挣得那点钱,我还没放在眼里,东海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人啊!而能在短期内,给我们带来大批人手的,只有交趾!”

    六日后,赵瑜一行船队驶入了昌化港,在接受了守将许继祖等人的虔心恭贺和宴请之后,船队卸下了奴工和车船——回程十日,一艘车船也未失去——便再度扬帆起航。自赵瑜以下,众人皆归心似箭,远望着东北,急着回到基隆家中。

    终于,又过了数日,元月十五的那一天,皓月当空。在港中悠扬的钟声伴奏下,赵瑜的远征船队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基隆港。

    注1:占城国王制皮笔是史有其人,据说是个把几个女儿嫁给祖孙三代交趾国王,连续做了三任交趾国丈的牛人。

    注2:占城国的都城也叫占城,即现在的西贡。

 第三十二章 祭灵(上)

    政和七年二月一日,己未。/西元1117年3月5日

    过了上元节后,东海上的商旅船行又开始频繁起来,无数海船从杭、明、泉、广等沿海诸港出海,把南北珍货运送到大宋各地。而赵瑜赵大当家率军破交趾俘君王的消息,也如长了翅膀一样从基隆港向四面八方散布开去。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连泉州、广州两地的商人们也都听说了这个新闻。操着不同口音的海商们,在大小酒家客栈里交头接耳,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东海军今次的战事。

    “假的罢?”一个福建商人怀疑道,他正在泉州石渚港外的一家酒楼中,同其他几个外地客商围坐在一起,议论着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前些日子不正是年节的时候吗?哪有过年的时候打仗的?就是官家都不会这样差使禁军啊!”

    “交趾?听都没听说过!哪个地方的?”另外一个同操福建口音的商人问道。

    “听说是南边一个屁大的小国。”一个浙江商人解释道,他在泉州停了也有数日,关于东海征交趾之事,七拼八凑的也听说了不少细节,“那小国的国主杀了东海的人,惹恼了赵二。东海的赵大当家就点起大军,抬手就把那个小国灭了!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打又不是党项、契丹!南洋上也不知有多少蛮夷立国,灭了其中一个也算不上什么功劳!”

    “陈兄你这话就错了!”又一个浙商在旁摇头,“再小的国家也是国,东海现在还没资格称国呢!自家人被杀了,立刻出兵复仇。可见赵二也是个重情义的好汉。”他举起碗:“此人值得一敬,当浮一大白!”

    “当浮一大白?!”坐在旁边桌上的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嘿嘿冷笑,“兄台,你这酒可就敬早了!你可知道,那赵二现在可是死到临头了!”

    私下里的说话突然被外人插言,几个客商同时皱起了眉头,不过毕竟都是商人。出门在外,都不愿随便得罪人。陈姓浙商便挑头起身问道:“不知官人此话何解?”

    中年书生端起酒杯,喝了两口,装模作样了一番方说道:“你们可知那交趾王究竟是何等身份?”

    “什么身份?”

    中年书生把酒杯往桌上一跺,砰的一声,就像说书人拍响了惊堂木:“哲宗皇帝亲封的南平王!开府仪同三司!货真价实的检校太师!”

    “啊!”四个商人齐齐一惊。“蔡太师也不过是这个官阶罢!”

    书生摇摇头:“内臣和外藩诸侯是不一样地。两个没法儿比。不过交趾也地确是大宋排名前几地藩国之一。其国使者年年入京朝贡。住地也是同文馆。与高丽不相上下。不是那等提不起名号地小国!”他看看已经凑了过来地四个商人:“你们说。那赵二攻打交趾国。俘了南平王。算不算杀官造反啊?”

    几个商人听了。却没如中年书生意料中地那般连声附和。而仅是啊啊敷衍了两声。就坐回座位。又开始推杯换盏地喝起酒来。只是他们脸上都扭曲着。像是在强忍着笑。

    书生愣着了。不知那些商人为何这般反应。倒是一旁地小二轻轻笑了两声。凑过来说道:“官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中年书生斜眼瞥了店小二一下。问道:“怎么说?”

    小二支支吾吾地推托了几句。却不肯细说。中年书生知道其中情敝——天下地小二都是一般——从怀中掏出几个大钱。抬手丢给那小二。

    小二一把将大钱接过,连声谢了几句,便道:“官人应是从京中来罢。难怪不知赵二之事!你可知那赵二又是何人?”

    “不就是个海上豪商吗?能俘来交趾王,多半也是靠使诈来的罢!难道还敢跟官军放对?”

    “如何不敢?”小二压低了声音:“那赵二是当年占了明州昌国县的反王赵橹之子,真真的叛贼之后。他家杀官造反的买卖,已经做了几十年了。父子相继传到了现在。这几年,又在海对岸台湾岛上赤手空拳打出了个偌大的局面,麾下数万人马。那个交趾王,可是他亲自率兵攻入都城,亲手抓来地。现下整个东海都是他家的,莫说杀官造反。就是学着他老子的样,登基称王,官家又能耐他何?!”

    广州。

    在城中最大地会元楼上,一个五十多岁的广西客商突然拍桌跳起:“此事当真?!”

    “那还有假?”另一人翻翻白眼,“这事都在广州城里传遍了。当年攻破广西,屠了邕州,杀败三十万官军的交趾王,现在已被被东海赵二抓到台湾岛上做俘虏了。”

    “当真?!”广西客商继续追问着,声音都在颤抖。

    “千真万确!”

    “李乾德!李乾德!!”广西客商连声叫着交趾王的名字。老泪。但脸上表情却是在笑,“十三口。我一家十三口人啊!全家的仇就这么报了!?”他一把揪住另一人的衣襟,“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人被揪的喘不过气来,挣扎着:“俺也不太清楚,只听说是东海的商队被交趾人杀了。赵二就举兵去攻打交趾,最后俘虏了交趾王回来!”

    广西客商放开了脸色紫涨,快要被勒死的倒霉鬼,表情犹疑着,有些患得患失起来:“这传言会不会有假?”

    那人被松开后,死命喘了几口气,方回道:“应该不会有假!你若是不信,就去基隆去看一看,反正广州这儿就有东海地船。买张票去台湾,也费不了多少钱。听说再过半月,等被杀的东海商队发丧之时,赵二就要把交趾王当场处决,以祭冤魂。你若是现在就去,保不准还能……喂,你别跑啊!酒钱呢!喂!”

    他在酒楼上大叫着,人却已经跑远了。

    基隆。

    基隆港外的一块广场中央,此时,用绳子围起的十丈大小的平地。绳圈中间,放着一堆金光闪亮的器皿、家具和服饰。有纯金嵌宝的碗盆,香炉,有玉石质地屏风、书案,甚至连金漆的马桶、痰盂也一起堆在里面。其中,一面绣着黄龙的白素大旗,一件绣着日月山河地玄色衮服,和一张饰金雕龙的座榻最为醒目。

    绳圈之外,里三圈、外三圈,满满当当的围着近千观众,各个伸长了脖子,眼巴巴的向里面望着。自从十天前,赵瑜使人在广场上圈起这块地,把李乾德的御用品都放出来展览,从各乡各寨赶来看热闹的东海百姓便络绎不绝。不但东海百姓来参观,就连外地来基隆的客商,听到有这个去处后,也放下了采办商品的大事,先凑过来见识个新奇。

    “那就是交趾王的御用器物?”围在绳圈外地人群中,一个衣着打扮明显是外来客商地汉子这样问道。

    “那还有假?!”一个热心的东海百姓大声说着,右手对着里面指指点点:“你看看,那面黄龙旗,上面绣着地可是交趾护国神龙!能用这面旗子,除了交趾王还能有谁?再看看那件袍子,绣着日月星辰,山河地理,不是帝王,谁人敢穿?”

    “那座榻难道也是……”

    “当然是。没看上面还雕着龙吗?五爪啊!货真价实的真龙!”

    “这不是僭越吗?我听说李乾德只是被封做南平王啊?”

    那个东海百姓嗤笑了一声,嘲笑着外地客商的浅薄见识:“你可知道,李乾德在交趾国中那可是称了帝的!大越皇帝啊!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