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设立新的水军。而衢山、湄屿的商路也在官府的重压下,日渐萎缩。两地的商税收入,直接减少近半。而更让赵瑜不快的,是杭、明、泉、广几个市舶司同时发令,所有出自的东海商品,如玻璃、香精、白糖等物都如香药例,统一禁榷,由市舶司平价和买,也就是强行收购。

    不过赵瑜也不是好招惹的,三支舰队连番出动,几十艘战船在大宋诸海港之外巡游。封锁了四大市舶司的港口。不论是大宋还是大食的商船统统都被东海的舰队截下,被逼着前往衢山和湄屿交易。当然赵瑜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没有学着大宋的官吏进行和买,而是用正常价格收购。就算那些海商有怨言,也很难怪到赵瑜头上。

    而童贯的特使被赵瑜派人从一艘战船转到另一艘战船,半个月的时间,从台湾到福建,又从福建到两广,还在海上经历了两场台风,直被吓得魂飞魄散,不过到最后,赵瑜也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论是给童贯的信函,还是特使船舱里的木箱,都装着足以让两人满意的东西。

    十月初一。在与童贯的第三任密使商议过后,赵瑜终于上表宋廷。愿举东海之地,内附大宋。自称人口三十万,土地千里——当然,大宋的天子和宰相都会在心里先打个折扣,这也是他们与交趾、高丽、日本打过百年交道后的经验——同时献上了田籍、地图和贡物。

    十一月末,经过了朝中一番争吵,宋廷终于派来了册封的使节,看起来不过中年,相貌十分的英俊。在香案前,天使展开了金花五色绫纸制成的册书。在他念诵册书的声音中,赵瑜惊讶的抬起头,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廷使节仿佛没见到赵瑜失礼的举动,不动声色的继续念了下去。直等册封之礼完毕,赵瑜把册书、服章和印绶一齐接过。他才对赵瑜笑道:“恭喜东海郡王!”

    赵瑜眉头一皱即展:“敢问天使高姓大名?”

    “不敢让郡王相询,在下蔡姓,单名一个攸字。”

    注1:宋制,兵部下辖四司:有兵部司(也称本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和库部司。

 第四十四章 蔡攸(上)

    蔡攸?!赵瑜听到这个名字,心中顿时恍然大悟,这位天使可是蔡京的长子,当今的宣和殿大学士:原来如此!难怪节度使会变成东海郡王!看来童太尉在朝中应该吃了蔡京一个不小的亏啊!

    此次赵瑜他受封的官衔很多,授任东海军节度使,这个官职在预料之中,但后面的一连串头衔就远远超出了他和童贯早前议定的范围。 封东海郡王,权知东海国王事,加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同时还赐了一个推诚顺化功臣的称号。说起来,这一串官位,赵瑜还挺耳熟,交趾李乾德当年所得到的大宋官封,与此并没有多少差别,不过是把东海郡王改为南平王,东海军节度使改成静海军节度使罢了。

    既然与交趾国王的头衔差不多,赵瑜心中也就有了底,这是明明白白的把东海当作大宋藩国来对待了。当年党项李继迁几反几降,也没能让大宋承认其藩国的地位,而赵瑜只求一个节度使,却莫名其妙的弄到了一个藩王的位子。若说没有人暗中做手脚,怎么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据赵瑜所知,在朝中领头反对出兵征辽的正是蔡京,而极力鼓吹趁机收复幽燕的便是童贯。而童贯想推动朝中议论,说服天子赵佶,就必须准确且及时的把握辽金两国的内情,而这件事,唯有东海才能做到。虽然大宋也有打探情报的职方司,但他们的情报搜集工作却仅限于辽国南京道,对于辽东之地,宋人是鞭长莫及。在那里,只有东海的商队,才能顺利的与契丹和女真打着交道,而辽金两国的情报,也只有东海才能及时准确的搜集到。

    这几年,由东海交到童贯手上的情报不知有多少,有写在纸上的。也有能说会道的。半年前,辽国苏州注1汉人高药师、曹孝才为避战火,举族出海,准备逃难到高丽暂避。但半路上遇到了风暴,正巧被东海地商船救下,继而被送到了台湾。而赵瑜在仔细询问过之后。又把这高药师举荐给童贯,让他随着童贯的第三任密使前往东京。有了这个活证人,要想说服天子百官,比起童贯空口白话,可就容易许多。这也是赵瑜为了缓和与童贯变得紧张的关系,同时转移大宋君臣注意力的举动。

    不过现在想一想,这多半就是为什么蔡京——既然来得是蔡太师的长子,幕后推动册封赵瑜的黑手究竟是谁,也就不需要多猜了——会横插一杠。把赵瑜地节度使变成了实打实的藩王的原因所在。童贯与东海的密议,一直都是极为隐秘的进行,真正知晓其中内情的。不过寥寥数人。但高药师一家到了京中,人多嘴杂,从他们那里漏出点有关东海的消息,传入蔡京耳中,也并不奇怪。以蔡元长的智商,通过这点情报,把童贯和东海联系起来,进而推断出两方的秘密协议,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童贯给赵瑜请封节度使时。蔡京顺水推舟,送赵瑜个郡王地封号做人情,同时给童贯使个绊子,也不是说不通。

    如果赵瑜的目标仅止于大宋藩王的话,蔡太师地目的也就这么达到了,而童太尉的哑巴亏也吃定了。但赵瑜想的却是汴梁城中的那个位子,一个小小的海外国主怎么可能满足他的野心。助童太尉北取幽燕,是他最重要的计划,不论发生何事。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但赵瑜现在却头疼得紧,他和童贯地密议已经被蔡京看破,而他在几个月前又闹出了封锁海路的一出戏,要想让大宋君臣放下警惕之心,倒是有些难办了。若没有东海这只重逾千钧的蝴蝶,童太尉的野望不会费多少力气就能达到,但现在,大宋东南沿海都在东海战船的攻击范围之内,赵瑜再怎么想。也不觉得赵佶有那魄力。会不顾东南要地而举兵攻打契丹。

    难道真的要用上那一招了?赵瑜皱眉想着,当初他也不是没考虑出现现在的情况。也安排下了后手,准备在必要时使用,不过那个办法虽然想来应能顺利的打消大宋君臣的疑虑,但赵瑜,却不愿做到那一步。他这么想着,脚步便不由得缓了一缓。此时册封仪式早已完成,侍卫们在前领路,赵瑜为示亲热,自携着蔡攸,往基隆堡地宴会厅走去。他脚步这一慢,便引得蔡攸看了过来。

    “大王因何蹙眉?”蔡攸见着赵瑜的眉头拧起,便开口笑问道,言语间倒有些轻佻。

    赵瑜听问,抬眼看向蔡攸。论相貌,这蔡攸绝不负其父蔡京美男子的名声,也是风神俊朗,身上玉立,就算放到后世,也是能引得一群小女生尖叫的中年帅哥。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美男子,在传闻中,竟会在宫中宴会上,穿着窄衫短,在脸上涂青抹红,混在倡优侏儒之中,拿些市井中的荤段子来逗赵佶开心,与未来的那个浪子宰相李邦彦相映生辉。所以当听到他自称蔡攸时,赵瑜确是难以置信。不过,现在听他这么一开口,却登时把传言信了八分。

    不过赵瑜城府甚深,不会把心中所想表露出来,见蔡攸相问,便立刻换上了一副愁苦的表情,叹道:“小王是想起先父先兄啊……当年小王父兄冒犯天威,以至于兵败身死,尸骨不全。先君虽是罪在不赦,但即已被追封,还请天使还朝后代禀天子,把小王父兄的遗骸赐还。学士若能一助小王夙愿,东海上下,必结草衔环以报。”赵瑜说毕,一揖到地。

    此次宋廷给赵瑜册封。除了给他一长串官号以外。册书中也依常例追封了赵家数代先祖。这也是最具讽刺意味地事。赵瑜地便宜老子赵橹。当年起兵造反。自称东海王。但转眼就被砍了脑袋送到东京城中示众。而现在却又在册书中被追封为东海郡王。世事变幻往往出人意料。但这变化。让赵瑜都觉得哭笑不得。

    “好说。好说!在下回京。必代大王奏请天子。以完大王之愿。”蔡攸大笑着。不避不让。扬着头硬生生地受了赵瑜地大礼。而后只欠了欠身子。当作回应。

    赵瑜眼皮一跳。暗地里磨起了牙。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把整支册封团总共一百五十一人。用木桶装了、灌进水泥、再沉入海底。而且保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宋廷来问。也可以推说是海难。小命都攥在我手上。还敢这般放肆……他心中大恨。

    见赵瑜受辱。周围地东海无不怒火中烧。几个脾气暴躁地当时就想拔刀。但赵文却咳嗽了一声:“大王。学士。酒宴早已备下。还是不要耽搁了。”

    “说得是!说得是啊!”赵瑜一回神。立刻笑道。目光一扫。压住蠢蠢欲动地手下。伸手拉住蔡攸。与他把臂前行。

    宴会厅里。从天花板上用铁链悬下十几盏玻璃吊灯。燃烧在玻璃盏中地酒精灯火。向外散发着光芒。无数光线。透过一条条玻璃珠串。经过多次折射反射之后。照得厅中犹如梦幻。这些玻璃吊灯。若是近看还带点绿色。但远远看去。已经近乎于透明。

    如此灯景,大宋的册封使团自蔡攸以下,都看得目眩神迷。就算在宫里,也没有这么多玻璃吊灯。赵瑜上表时附上的贡物中,虽有二十盏玻璃吊灯,但一到赵佶手中,就被分赐给各个重臣,留在宫里赏玩的,也就三五盏。哪比得上这间宴会厅里的气象。

    蔡攸摇着头感叹:“都说东海富庶,如今才知道,单用富庶二字,可远远不足以形容啊!”

    “仅仅是些玩物罢了!”赵瑜笑道,转过头来,便吩咐侍从:“待会儿送二十盏上品吊灯到学士船上。”

    “这如何使得!?”蔡攸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蔡家以奢侈著称,一饭常至千贯,这么一盏吊灯虽说送到汴京,卖到万贯也不是不可能,但也不至于让蔡攸心惊。只是赵瑜一送就是二十盏,这个数字跟他上贡天子的玻璃灯数相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