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就算是大宋。也肯定要征发百姓上城!”蔡倬听着那汉子地说话。对他地身份也越发得肯定。便净拈着好听地奉承话来说。

    汉子听得开怀大笑。连声道:“兄台谬赞了。”

    蔡倬摇头:“并非是谬赞。为了避免商客地损失。在战前和买货物。而战后又允许赎回。除了东海。可没哪家会这么照顾商人呢!”

    “衣食父母,当然得照顾好!”汉子笑了,上下仔细打量了蔡倬几眼:“敢问兄台贵姓大名,仙乡何处?”

    终于如愿以偿地被问及姓名,蔡倬隐去心中的狂喜,拱手道:“不敢有辱请听。在下姓蔡,单名一个倬字,乃是福建仙游人氏“仙游蔡氏?”汉子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起来:“那蔡元长与兄台……”

    “乃是在下族叔!”

    “原来如此!”汉子点了点头,转身便走。走了两步却又在蔡倬失望的眼神中突然回头:“今次我东海与金人一战,夺得良马无数。将会抽出其中三千匹,向岛上地商客发卖。这些皆是上等的战马,价格按等级在三十到八十贯之间。蔡兄若有兴趣,可以去陈家商号问一问。”

    蔡倬愣楞的看着那汉子领着一群护卫走远,伴当凑了过来,狠狠道:“那厮也太放肆了,竟然直呼太师的字。”长辈呼名,平辈称字。现在天下间,除了道君皇帝,没人能直呼蔡京的名讳,而能称呼蔡元长的,也没几人有资格。

    “他有资格这么叫!”清醒过来的蔡倬平静的说道。虽然依着宋太宗定下地规矩,宰相位在亲王之上。但那个汉子不仅是东海郡王,还有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开府仪同三司这两个头衔,虽然只是空头虚衔,但真要计较起来,却并不在蔡京之下。他当然能直呼蔡京地字。

    “他是谁啊?”

    “当然是东海王!”

    “大王!”半个时辰后,陆贾在长生寨议事厅中大叫着:“这马卖得也太多了罢,整整三千匹,能装备起一个骑兵营啊!”

    赵瑜低头喝了一口茶,抬头道:“卖给商人们的都是十二岁以上地战马,本就用不了几年。早一点卖出去,还能省点草料钱。反正商人们也是转手卖给官府,应该不会计较的。”

    陆贾坐了下来,他当然知道,马匹过了十五岁就不堪用了。就算是大宋,十四岁以上地军马,也都会被淘汰掉,向民间发卖。赵瑜要卖掉十二岁以上的,也不算过分。他悻悻然:“那还不如自己卖!这差价省得让外人赚去。”

    “我们当然也会卖!”朱聪从帐册中抬起头来,“已经计点出的战马总共三万三千八百有奇。除去要运去济州岛的六千一百余匹公母种马。剩下的战马。凡是在八岁以上——除了品貌体格特别出色的——统统都要卖掉!”

    陆贾闻言大惊,正要再次跳起。赵瑜却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想着让一艘装满女真奴工的船在登州搁浅,放些女真人逃上岸,好让宋人知道我东海大胜金国的消息。不过,现在有马了。那就更方便了……”

    “当然!”朱聪点头:“上万匹战马一卖,谁还能怀疑我军地胜利!”

    “大王!”陆贾眼里都是不解和质问:“那些都是正当年的好马,怎么能卖!?”

    “因为用不到啊!”赵瑜说得很轻巧,但透露出来的话却让陆贾震惊:“天下大乱还有几年工夫,到时候。这些马早就老得不堪用了。何况,我也找不到那么大的地方养上几万匹马!”

    陆贾僵住了,赵瑜的心思,东海军高层都是心知肚明,但他还是第一次从赵瑜嘴里得到确认。“大……大王!”陆贾嘴抖了半天。最终也没敢细问,只旁敲侧击地问道:“这么多正当年的好马卖给宋人,不是平添了他们的战力吗?台湾那么大又怎么会没地方养?等这些马用到十二三岁,再卖给宋人岂不是更好?”

    “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的。”赵瑜叹道:“但北人去南方会水土不服,那北马呢?能在台湾那种湿热的天气里活得好好地吗?再说。长生四岛就算都种上苜蓿,也不过能养上七八千匹。若是加上苏州,最多两万就到顶了。难道还要我每年运上几十万石草料来养着?”

    陆贾无言以对,现在的这三万多匹马,除非能继续在辽南草甸放牧,不然吃起军粮来,一天就要消耗数千石,谁能供养得起。

    朱聪也叹道:“若非因为粮草关系。也没必要急着发卖。一次卖过上万匹战马。马价必然大跌,到时要亏上不少!”

    “朱兄弟你这可就说错了!”赵瑜摇了摇头:“我方才使人问过了苏昆。来长生岛买马的客商从来都没少过。而他们身后都有河北、京东两路沿海州官的影子。依照大宋的马政,如果地方官能在任内上缴千匹合格军马。便能减一等磨勘。大宋地官儿,若是能提前一年升任,杀人亦敢为之,你说他们会不会耗尽公使钱来买?”

    三天后,苏州关。

    赵瑜在众将的陪同下站在苏州关内的小山上。山北面便是已成了废墟的苏州城,也就是未来的金州。而苏州关,就位于南边地山脚下,把只有五六里长的地峡牢牢地扼守住。而再往南,便是日后被称作大连湾的海湾。在海湾边,上千奴工正加紧修复被烧毁的苏州港。

    “这真是易守难攻的要地!”朱聪感叹道,“只要在此山建堡,配合着山下的苏州关,只需千人驻守,就算有十万敌军,也别想向南走近一步。论地势比长生岛还要安全一些。”

    卢克忠陪笑道:“这苏州关本是契丹为了防备南面的宋人而建,现在要改成向北防御,还要费些手脚。”

    陆贾道:“我东海的工程修筑水平比大宋还要强些,只需三月,就足以修起一座要隘雄关!”

    赵瑜道:“有了雄关,还要有人才能守住!保州城墙比黄龙府高吗?厚吗?里面地兵比黄龙府多吗?为什么它能守一年,黄龙府却不到一月?关键是在人!”

    陆贾抱拳肃容道:“末将谨遵大王教诲,定教训士卒,以力保此关不失。”

    “不!不!”赵瑜摇头笑道,“打了这一仗,你也该升官了!一切顺利地话,三个月后,陈五将会来此接任,担任新的辽南总督。”东海学习大宋,从不会让将领在一个地方留上太长时间。他转向朱聪:“朱兄弟,招募降人,修筑新堡,蓄养战马,还要处理军务,这些事务前头万绪,光靠陆兄弟忙不过来。接下来地三个月,就得幸苦你了。你和陆兄弟先把这里守好!等陈五过来,你就可以同陆兄弟一起回台湾!”

    “末将定不负大王所托!”朱聪单膝跪倒。起身后,又向陆贾一揖:“恭喜陆兄弟!你胸口的星星可就要多上一颗了!”

    陆贾茫茫然地拱手回礼,心里纷乱如麻。能升任将军他当然高兴,但听到三个月后他就要离开这片他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土地,却又感觉舍不得。

    赵瑜没再理会陆贾——心理调整要靠他自己——转头对着跟在小心翼翼跟在人群之后的大、耶律高八和耶律耨里三人道:“三位将军既然入我东海,我赵瑜便是把你们当兄弟来看。尔等同掌此地兵事,只要尽心尽力,我赵瑜以天为誓,绝不会亏待三位。”

    卢克忠把赵瑜的话翻译了过去,三人唯唯诺诺,皆是点头应了。

    他们三人都被赵瑜封做了中郎将,穿上了东海军服,胸口也都别上了有着一颗金星的徽章。不过他们的兵权都给赵瑜剥夺了,连个亲兵都没能留下,只当了个有名无实的都督同知。

    从三千降人挑选出来、身体合格的两千名契丹和奚族士兵,将会在济州岛接受为期一年的整训,然后被打散配入东海各营之中。被淘汰的,则会在长生岛和苏州这里帮助东海人蓄养战马。

    而大三人,唯一的任务是安置降人。东海大胜女真,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苦于战乱,而来投奔东海的辽东各族军民,将络绎不绝。有三人的榜样在,这些降人,应该能安心不少。

    见三人应诺,赵瑜又唤来苏昆——陆贾被调走,苏昆就不能动了,军政两方,总得有一方要保持稳定:“苏昆。你在长生岛一年半,做的工作我和陈相公都看着,论功论劳,你都不缺。今次之战,你也出力良多,这些我都记着。现今辽南多了万余新民,不仅要置县,还要置州。而基隆即将升府,台中、台南也将并县为州。这东海国的第四位知州,你可愿意担任?”苏昆大喜过望,整个人都呆住了,直到朱聪在身后推了他一下,他才惊觉着跪倒磕头。

    赵瑜点头而笑。

    除了在长生岛被完颜娄室吃剩下的七千民,原本被完颜娄室留在对岸的一万五千民也被东海军全数笑纳。经过询问,这总计两万两千人中有大半愿投奔东海,赵瑜把他们安排在长生岛和苏州居住。而剩下要回故乡的七八千人,赵瑜很干脆的把他们贬为奴工,为东海做牛做马——无论如何,赵瑜都不会让这些壮丁再回去为女真人纳粮。

    有了一万多壮丁,只要想办法再给他们配上女人。那就是一万多户口,若要置州,也是绰绰有余。

    苏昆起身,众人纷纷道贺。卢克忠开玩笑道:“此地名为苏州,而太守又姓苏,当真是再巧不过!”

    “苏州吗?”赵瑜抿起嘴,摇了摇头,“南面有苏州,这里再有苏州并不好!还是换个名字!”

    卢克忠一呆,连忙谄笑着问道:“不知大王想给此处起上何名?”

    赵瑜直起身,拨开众人,远眺南面的半岛,海风拂面,心怀大畅:“就叫旅顺罢!愿从此处出发的人们,永远都是旅途顺遂!”

 第二十八章 传言(上)

    宣和元年四月廿四,己亥。/ www。西元1119年6月3日

    登州。

    登州州衙的三堂西侧的小厅中,有两人正隔着一张棋盘盘膝于榻上。

    左手一人,已是年登花甲,一袭对襟的青布直掇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