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尺18砖厚;7砖宽;堞孔为三砖宽;。设东南西北四门,门上各建飞楼一座,宽1。6丈,深3。6丈,高1。2丈;又建窠铺三十八座,分布四门。城南设水门一座,门外围绕城濠。后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希望用贸易敲开我们这个富庶的东方古国的大门。舟山群岛是英国使团进入中国后所到的第一处,舟山总兵派了兵士护卫英使团在城中游览。城门是英国使团最初踏上中国土地即浙江定海见到的第一种建筑。在英国副使斯当东的眼里:“定海城墙高三十尺,高过城内所有房子。整个城好似一座大监狱。城墙上每四百码距离即有一方形石头碉楼。雉堞上有箭眼。除了城门口有几个破旧的熟铁炮而外,全城没有其它火力武器。城门以内有一岗哨房,里面住着一些军队,四壁挂着弓箭、长矛和火绳枪,这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随马戛尔尼同行的有一个画家叫威廉-亚历山大,他在中国期间速写了大量的风景风俗素描稿。在亚历山大画笔下,定海城门上挂着彩绸,有马车和小贩进城,城墙外的民房里,还有妇女孩子扒墙观望西洋景,一派其乐融融。英国著名建筑师、插画设计家、水彩画家阿罗姆(1804-1872),他主要借用了威廉-亚历山大的素描稿,重新画了大清国的风景风俗,成了一部集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国地域风景、民俗风情画之大成。其中《舟山山谷》描绘了临海建筑的有6英里逶迤城墙的定海城,城外是港口、船帆和一座座悬水的岛屿。

    第二次:嘉庆十八年(1813);因城池年久失修,多处坍毁,知县沈泰筹划重修,于二十一年正式动工,至二十二年八月告竣,耗银4000余两。

    第三次:此后又经多次战乱,城墙毁损严重。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1840、1841)英军两次攻占定海,城毁。南京条约签署,鸦片战争结束,定海城光复,钦差大臣裕谦在二十七年(1847)奏请朝廷批准后,又一次对定海古城进行全面重修。新任的定海知县受命叫匠人专门烧制城砖,修葺城身及东、南、北3门。砖长28。5厘米,宽19厘米,厚9。5厘米,每块砖上刻有“定海城砖”、“丁未年置”字样。

    第四次:定海城墙第四次修建在清同治十年(1871)四月。厅同知左征向当地绅民募银1。4万两,4月开工,修城垣210余丈,重修城垛1206个,登城石阶2处,加高北城3尺及窝铺、盘诘厅、瞭望楼,新置北喉水门,十一月竣工。志书载:“厅同知左征具详绅民,捐修城身210余丈,城垛1260个,左右石梯2处,加高北城3尺,及窝铺、盘诘厅、瞭望楼,并开北喉。工料费用了1400多,是年四月初一日兴工,至十一月十五日完竣。”

    第五次:定海古城的最后一次修建。定海城墙第五次修建在光绪年间,当时定海修城烧制城墙专用砖“丙子年”城砖,边上有“定海县”款,系清光绪二年(1876)烧制,砖体较小。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官府烧制“光绪城砖”,以修葺西、南城墙所用。砖上印刻有“定海县二十一年”字样,砖体小巧,平滑整洁,特别是字款细腻清爽,当时烧制数量不多。东南西北四城城墙经修葺后,城墙内处两侧皆砌城砖。

    六、城外之城墙——衜头土城

    衜头土城,又名泥城,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4月所筑。系钦差大臣裕谦因”厅城三面皆环山;南道头独滨海无藩蔽”奏请朝廷批准;由善后局所建。当初由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具体主持修筑,东自青垒山西至竹山;总长1436丈;高1丈及丈余不等;土城设2门;东门曰”久安”;西门曰”长治”;城上设有炮位;后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巡抚梁宝常奏清朝廷批准,加高培宽土城;并作土垛72堵;中留垛口71个;安置炮位;由定海镇标右营官兵把守。定海道头土城在1841年9月26日英军复攻定海时,土城毁。二十六年巡抚梁宝常加高增宽,筑土垛72堵,安设炮位。

    七、造城不易拆城易

    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开始拆除南门月城,道路成直。翌年,又拆东西北月城。三十一年(1943),侵华日军掘东、西城墙以通军车,毁部分城垣。三十八年(1949)五月,国民党军挖城墙砖石筑工事,除南城墙外,东、西、北城墙均成残壁。1955年冬,学校组织学生跟机关干部一起参加义务劳动,拆除西门一带的城墙。1956年,南城墙被拆改筑为解放路,至1959年完竣。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定海城墙陆续拆除完毕,拆除后的城墙墙址成了环城东路、解放路、环城西路和环城北路的一段。

    八、一座仿制的定海古城墙

    “定海城”是一座仿制的定海古城墙,位于桃花岛鹁鸪门后门沙滩上,是电影《鸦片战争》舟山摄制地主要景点之一,整个城墙长230米,宽12米,最高处12米,设城楼、古炮位、箭垛、旗杆等设施,飞檐翘角,黑瓦红墙,整座城墙古朴典雅,雄伟壮丽。

 宋代户数探研

    宋代户数问题是解开宋代人口数量之谜的关键环节。/关于宋代户数,传世有大量的统计数据;我们所要考证研究的是,这些数据是否客观或比较客观地反映着真实情况?哪些数据是不全面、不可靠的?澄清这一问题的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已有一些学者做了有价值的研究,并取得了新成果,以葛剑雄教授《宋代人口新证》(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及何忠礼教授《宋代户部人口统计考察》(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为代表。本文再做探讨,以为新证,并有重要问题揭示。

    一、户数在宋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个政府存在的基础和规模,决定于人口,人口生存和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家庭数量还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母奶---赋役的征调,因为赋役主要是以户为单位征调的。宋朝各级政府对户数的掌握十分重视,对地方政府、地方官员而言,户数的多少更与切身利益密切关联。

    1.定诸县等级。

    自唐代以来,为便于管理,将各州县制定了等级。县一级大体为7等,依次为:赤、畿、望、紧、上、中、下。其中赤、畿两等,通常是京师、大都会及附近的县,属特殊的政治地位,其余5等,均按户数确定。宋太祖刚登基的建隆元年冬,为适应新形势和户口变化,即诏天下除赤、畿外,重新制定诸县等级:4000户以上为望县,3000户以上为紧县,2000户以上为上县,1000户以上为中县,1000户以下为中下县。并自此每3年升降一次。'1'(卷1建隆元年十月壬申);'2'(《职官》11之58)以此可知县的大小及地位,不在于疆域,而在于户数。林駉指出:“建隆之元年也,版籍来上,严定升降;至明年也,户口增耗,申严殿最。夫开基立极,岂无急政?一则曰定版籍之升降,二则曰严户口之殿最者,深知本固邦宁之意欤!”'3'(卷10《户口》)由此急迫性可知各县户数多少及变化,对于稳定局势、加强统治的重要性。

    2.定州县官编制。

    地方官员的编制,各地并不统一,而是根据户数确定的。如州一级的通判,只设于万户以上的州郡。宋真宗景德三年,“复置解州通判一员。旧制:州不及万户者省其通判,此时(解)州户盈万数”'1'(卷64景德三年十月庚寅)。解州原来曾有通判,由于户数减少丧失了资格,至此又按制度重设。可见这一制度是切实执行的。400户以下的小县则不设县令,由主簿兼知县事。宋神宗时,令20000户以上的县增设县丞一员,宋徽宗崇宁时各县均设,但至大观三年,除万户以上县或虽不足万户但有山泽、坑冶之利的县之外,其余皆罢去。主簿之设遵循同样原则,开宝三年规定千户以下、400户以上县不设主簿。'4'(卷167)当然,地方官品位的高低,也与所出任的地方户数相适应。如宋真宗天禧元年规定,江南诸县5000户以上者,派京朝官担任长官。'1'(卷90天禧元年十一月乙未)

    3.定州县官俸禄。

    宋代州县官的俸禄,主要由朝廷格式司“用《十道图》较郡县上下紧望,以定俸给”'1'(卷81大中祥符六年十月丁亥)。例如:50000户以上的州录事参军20千(即贯),30000户以上的州录事18千,10000户以上的州录事15千,5000户以上的州录事12千,不满5000户的州录事10千。又如:10000户以上的县令20千,主簿、县尉12千;7000户以上的县令18千,主簿、县尉10千;5000户以上的县令15千,主簿、县尉8千;3000户以上的县令12千,主簿、县尉7千;不满3000户的县令10千,主簿、县尉6千。'4'(卷171)俸钱之外的职田也是如此。如县令职田:10000户以上者6顷,5000户以上者5顷,不满5000户者4顷。主簿、县尉的职田是:10000户以上者3顷,5000户以上者2.5顷,不满5000户者2顷。'4'(卷172)户数的多少,与地方官的收入多少直接挂钩。

    4.定州县赋役。

    赋役来自人户,主要是按户等高下为标准征调的,其前提当然是官府对户数的掌握,勿需多言。在此主要介绍州县的差役数量。直接为地方官府服务的州县吏人、弓手等,朝廷并不允许地方随意抽调、招募,而是有定额限制,定额的标准仍是户数。如州郡吏人,开宝六年确定为30000户以上州80人;散从官,咸平年间确定为30000户以上州100人。诸县吏人数额规定的更详细。如诸县曹司吏人,20000户以上县30人,10000户以上县25人,7000户以上县20人,5000户以上县17人,3000户以上县15人,1000户以上县12人,不满1000户县10人。'5'(卷12)建隆年间用法令形式规定的还有弓手数额:10000户以上县50人,7000户以上县40人,5000户以上县30人,3000户以上县25人,2000户以上县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