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海反驳道:“多少年没打仗了,每年也就是实兵演习时拼得凶一点,平日里就只能训练、训练、再训练!军中将校见过的血腥,还比不上杀鸡的多。真要厮杀起来,甚至还不如两洋商业协会中雇佣兵厉害。十字教和回教可是在耶稣撒冷厮杀了百年,现在联合起来抗击我大宋,没那么好对付!”

    熊伯达也附和着:“所以说辛教授说得没错,大宋需要一场战争!再不打仗,大宋军队就要垮掉了!”

    “先看看耶稣撒冷有多少门火炮再说罢!”唐辉摇头,“火力决定一切!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面对面的厮杀了。在炮火中,能冲到我军阵列之前的敌人,百中无一!”

    见唐辉一直都跟辛弃疾唱反调,熊伯达问道。“那辉哥是不赞成开战了?”

    “当然要打!若不对外开战,内部的压力能让大宋大乱。”唐辉问着熊、王两人:“你们可知道,在五十多年前的旧朝治下。由于国土狭小,不过一亿五六千万的人口,便让朝堂不堪重荷,粮食难以为继。但你知道是怎么解决人口问题的吗?”

    “怎么解决的?!”

    “溺婴!”唐辉说道:“在旧朝,贫民一般只生两子一女,生多的就直接溺死在河中,或是直接丢在路边。一直以来,洪武朝由于始终不渝的开疆拓土,所以并没有大量出现溺婴的情况。但现在,江南诸路已经大批的出现了!”

    “怎么可能?!哪家州县中没有育婴堂?!”熊伯达摇头表示不信。

    “你是东北人,当然不知道。支撑育婴堂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藩国而不是朝廷。但现在诸侯国中,并不缺少人口,已经不再需要费钱去让育婴堂培养国中人力。所以为了让大宋的百姓有个更好的出路,打下泰西,是最为关键的。可现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将军敢在官家面前提这件事!”

    “怎么说?”王大海和熊伯达同声追问。

    “谁也不敢说,官家便是真的能千秋万岁了。若是西征战争打到一半,突然宫中有个什么……”说道这里,唐辉含糊了一句,不过相信两名同学都能听得懂,“真到那时,是撤军,还是继续攻打?谁也做不了主。而且数万、十数万的大军交予一将之手,在帝位传承时,只要稍稍动作,就能让整个局面全都变掉。”

    唐辉消息灵通,也不讳言:“但如果领军的是太孙的亲信,那完全可以趁势镇压海外诸藩。要知道,对皇太孙能继承大统而不满的藩王,现在全都在外面!”

    王大海恍然:“难怪辛教授这么热心呢!”

    辛弃疾虽然与赵师弘并非同班,但仍是同一届的军学学生。在官场中,同窗、同姓、同籍、同年这四大同,可是官吏们织起关系网的关键所在。辛弃疾理所当然的,是赵师弘的支持者之一。

    熊伯达道:“其实皇太孙何必着急,官家不是说了,到了登基一甲子时,就会退位做太上皇吗?”

    “太孙已经四十了!!!”唐辉拉长了声调,“要说官家和太孙比长寿,我还选官家赢!”

    洪武朝的两位太子都是三十多、四十多便英年早逝,皇太孙赵师弘能不能活到五十岁,谁也不能打包票。

    “皇室子嗣向来都死得早,能长寿的并不多见。天家子弟不同于民间,表面看一团和气,背地里多少刀光剑影。那及得黔首元元,只要吃饱穿暖,闲时看球读报,一天两天这样活下去,可以颐养天年到七十八十!也就有官家这个异数,活到了八十五岁。真的是异数啊!”

    熊伯达反驳道:“自古虽无万岁天子,但长命百岁也不稀奇。唐尧不是活到一百七吗?”

    “上古传闻你还真信啊!”唐辉捂着嘴大笑。

    王大海迟疑道:“该不会东宫真的风水……”

    话刚出口,立刻闭口不言。寻常说起当朝皇帝的寿命问题,可以肆无忌惮,听众们也是不以为意。如今对于言论十分宽松,只要不是有逆反之心,也根本算不上什么罪名。但在军学中,说起一些令人忌讳的话题,还是要避讳的。

    “大宋需要一场战争!”唐辉转过话头,“不过如果真要打仗的话,还是等我们毕业后罢!至少那时,我们还能在战功中分上一杯羹!”

    ……………………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王大海等人回到了寝室中。

    唐辉拿着门口信箱中的一封信进来:“这王速是谁?字写得真丑!”

    王大海脸色有些难看,起身接过信:“这是家严的信。”

    唐辉歉然一笑,拱了拱手,表示歉意。

    王大海也不以为意。他的父亲归化汉籍已经几十年了,在军中接连上过几次扫盲班,看书读报已经没问题,但一笔字始终写得惨不忍睹。他父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都是夹在二弟的信中,今次还是第一次自个儿寄信过来。

    王大海拆开信封,展信而看。

    ……………………

    军学中的生活还在继续,辛弃疾和其他的几个军学教授们一起,向学生们宣传开疆拓土的优点,而王大海、熊伯达和唐辉等人,也在刻苦学习之余,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学校中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而学园之中要求战争的呼声,也渐渐传到了外界。越来越多的势力被鼓动起来,宣扬着战争对大宋意义。

    战争代表土地,代表财富,代表战功,还代表着有了一个可以发泄积蓄在民间的怒火的出口。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朝堂再也无法忽视,在监国太孙赵师弘的全力推动下,已经是半隐退状态的赵瑜终于点下了头。

    万里疆土并不足以安置四亿百姓,与其让国中生变,不如加速开拓,征服新的土地。

    经过了一番准备。在洪武五十七年春,征服泰西的军队终于扬帆起航。

    王大海,熊伯达,唐辉等军学毕业生,尚在实习期中,便被点为走马承受,当先前往红海港,参加战斗。这是一场征服之战,为了拉开剿灭泰西十字军的序幕,也是为了结束对大食人延续了三十年的战火。

    PS:还剩最后三章,就要大结局了,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捧场和批评。没有你们,以俺的懒散也支撑不到一百五十万字的长度。本书上架以来,俺一直没有求过月票。也不好意思开口。不过在最后还是开一次荤,看看本月的月票最终能不能过三位数!

    另外,于此俺再澄清一次,经常在章节末尾重复一些片段,并不是为了防盗贴,纯粹是最后一段来不及写不完,为了赶在十二点前发帖,不得已而为之。以本书的订阅情况,用不着防盗贴,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十九章 西路(八)

    大宋洪武五十七年六月初三。壬寅。【西元1182年7月5日】

    耶稣撒冷。

    夏季的地中海东岸,干燥而又酷热。耶稣撒冷城中,也是一般的赤日炎炎。在烈日之下,城中的街道上看不到多少行人,如午夜一般寂静。透过扭曲蒸腾的空气,远处的圣殿山也是歪斜而模糊。

    只是在耶稣撒冷高耸的城墙之上,有着一个带着银质面具,佝偻而瘦弱的身影——麻风王鲍德温四世,耶稣撒冷如今的国王,在侍从们的搀扶下,勉力站在城墙顶上。银色的面具之下,是五官溃烂的面容。就算在医疗水平远高于当世的大宋,麻风病也是属于不治之症。病人发病之后,只能送到远离人烟的荒野中,任其自生自灭。而在基督教中,麻风病也被视作神灵惩罚之症。

    但没有一个耶稣撒冷的臣民会因鲍德温四世的恶疾而不忠。因为他是天命的国王。鲍德温四世在受洗时,便被他的伯父,前任耶稣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以王位继承权作为洗礼的赠礼。而在麻风王十三岁加冕时,一只老鹰飞进礼堂,站在王冠之上张开双翅,如同一个十字。就算罗马教廷不想看到一名唤了神罚之症的少年成为圣地的国王和守护者。但耶稣撒冷各大教区的主教们,都回话说国王已是涂了圣油的王,请不要置疑主的世间权威和决定!

    在耶稣撒冷,鲍德温四世有着绝对的权威,也只有他才能弥合国中各派之间的分裂。在麻风王的率领下,耶稣撒冷的骑士们曾经歼灭过萨拉丁的马穆卢克骑兵,也曾经击溃过东方恶魔的突厥附庸军。拥有令人仰望的战绩,但年轻国王的病情仍是一日比一日严重。五官腐烂,四肢扭曲,双眼也几乎全瞎了。身上的腐臭味撒上再多的香水也压不下去。欧洲最好的医生为年轻的国王诊断,他最多还有三年到五年的时间。

    “陛下!”

    两名贵族骑士来到城头之上。他们是耶稣撒冷国王的重臣,雷蒙德和居伊。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是鲍德温四世的监护人,在麻风王十六岁加冕以前曾经担任过摄政。而居伊则是鲍德温四世的姐夫,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另外一位重臣,是娶了鲍德温四世寡母的巴里安【就是天国王朝的主角,可惜他不是铁匠,也不是姐夫,而是继父】,现在去了哈丁城,还没有回来。

    不过鲍德温四世没有理睬他们,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身前一门在炽阳下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火炮所吸引。耶稣撒冷的城头之上,安放着的超过六十门的青铜火炮。这是在鲍德温四世的全力支持下,耶稣撒冷王国动用大批国库资金,从欧洲召来最出色的铸钟匠所铸造。是麻风王守护圣城不落的信心所在。

    火炮的原理并不是什么秘密。穆斯林与宋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而基督徒也跟西洋商业协会的雇佣兵们拼过几仗。观察火炮的外形,探究其中的原理,在东方恶魔们的威胁下。造出几门堪用的火炮并不是很难。

    手掌贴上被烈日晒得炮身,一股热流顿时从掌心传入体内。短时间的接触,鲍德温四世的右手已经滚烫的炮身灼伤,但甚至可以煎制鸡蛋的高温,让年轻的国王感觉到自己还是一个活人。

    鲍德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