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中称:“大汗又下令准备了十四艘船,每船有四桅杆,能扬九帆。”“其中至少有四五艘船可容纳船员二百五十或二百六十人”。这些是泉州海船的重要特点。(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泉州人名录·马可·波罗》、《泉南著述·马可·波罗游记》)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世祖攻爪哇,大军会泉州,自后渚港起行。”(《新元史·世祖本记》)

    《伊本·巴都他游记》的记述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伊本·巴都他)来到泉州。他在后来的《伊本·巴都他游记》中,提到泉州造船的情况。(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泉州人名录·伊本·巴都他》、《泉南著述·伊本·巴都他游记》)

    《伊本·巴都他游记》说,在印度洋曾目击很多中国商船。中国船分三等,大者曰“镇克(Junk)”,中者曰“艚(Zao)”,三等者曰“咯克姆(Kekam)”。大海船有四层,设备齐全,“每一大船役使千人”,载水手600人,士兵400人。大船有三帆以至十二帆,帆皆以竹为横架,组成席状。另有小艇(柴水船)三只附属之,尾随其后,依大小名为“一半(Half)”、“三分之一(Third)”、“四分之一(Quarter)”。“此种巨船只在中国的刺桐城(泉州,Zaitun)制造,或在广州(兴克兰,Sinkalnan)制造。”

    《伊本·巴都他游记》中还记叙一些造船技艺:制时,船皆有三面(指两舷侧板和船底板),用大钉钉连之。每钉长3“骨尺(cubit)”。每船有四层,公私房间甚多,以备客商之用。厕所设备,无不周到。水手在船上植花草、姜于水桶中。每船有船橹十二梃,每梃须十人至三十人才能摇动。

    《伊本·巴都他游记》所记的尺度数量,可能有些夸大差错,但不能因之全盘否定。如他所说的船分三等,相当于“舟曾”(“舟曾”合一字)、“艚”、“舟居”(“舟居”合一字),都是泉州方言的称呼,至今仍如此。

    泉州元船的技术特征

    元朝,泉州造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表现在:

    (一)船型有明显等级之分

    大型的舟曾(“舟曾”合一字)船船身长达30丈,可载千人,或5000料(约250吨以上)。中型的艚船船身长10丈,可载200—300人,1000—2000料(约50—100吨)。小型的舟居(“舟居”合一字)船船身长在10丈以下,可载100人、1000料以下(50吨以下)。分出明显等级,是定型化、规模化生产的表现。

    (二)帆、橹并用

    为适应船型增大、航程增长、航路复杂的新要求,元朝较大型海舶设置多桅和多根船橹,以便把风力和人力的使用结合起来。《马可·波罗游记》中就称,他在刺桐港看到的海船有四桅九帆。为充分利用风力,可根据航向和风向,调整张挂的帆数。为加速或无风时用橹,一般配有8—12根橹,一般橹用4人摇,较大的橹须10—30人方能摇得动。

    (三)船上分层

    公私房间较多,住人和装货的舱间分开,设备齐全。

    (四)大型船还配备小艇

    碇泊时,小艇作为交通船,供靠岸补充淡水和采买之用。据《元典章》载,这种小船称为“柴水船”。

    明

    明代航海技术和宋、元相比,没有质的进步。还是木航船,只能利用季风、洋流、潮势等自然力为动力,用牵星术定向测距,用铅锤测水路深浅。明代前期用水罗盘,“浮针于水,指向行舟”,不过航海罗盘已精确到24个方位,是一大进步。为利于远航,船上储积淡水,不但供给饮用,且加强船的稳定性。

    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迁到福州,但以后私商不顾官方禁令,仍建造海船进行海上商贸活动。按船型大小不同,有大洋船、鸟艚船、小洋船之称。

    嘉靖九年(1530年),惠安县海洋捕捞有拖网、流刺网、小围缯、拖钓网船等19种作业技术。

    明末,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相继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数十艘。其海商集团的船队,从日本引进“旱针”指南定位。(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泉州人名录·郑芝龙、郑成功》)

    结构法的造船顺序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受欧洲近代建造木船顺序工艺的影响,开始采用“结构法”造船顺序。即先定龙骨,次安装肋骨及框架结构,再附上船侧板,最后钉船底板。

    据《使琉球录》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使臣夏子阳记载:“舟急(“舟急”合一字)居其底,为船之主。凡两舟参(“舟参”合一字)交榛、龙膀、龙骨、通梁参错钤束,皆附舟急(“舟急”合一字)以起架。”

    舟急(“舟急”合一字)指船底中央纵向巨木,有时专指中段龙骨,到清朝才改称龙骨或舟参(“舟参”合一字)。两舟参(“舟参”合一字)指首尾两段龙骨。龙膀可能指龙骨翼板,是否包括整个船底板还不清楚。文中所称的龙骨,在清朝一般改称肋骨、曲手或曲手板。通梁指船体的框架结构。

    造船顺序从宋代的“船壳法”到明代的“结构法”的变化,体现造船首先应考虑船身的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至于贴钉船底板、舷侧板则在其次。这是制作技术上一大进步。尤其是在船形趋向大型化的情况下,更加适宜。

    抗倭战船

    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19年)间,沿海抗倭斗争需要,经常修造战船。

    《崇武所城志》载:“为防倭寇之害,每十百户设官船十只,快船二只,各编字号。在西门外西港边打造。今人呼其地为船场下。”

    当时的抗倭名将、泉州人俞大猷(1509—1580年)曾亲自督造各种大小战船。对各种船型、性能、施工用料等,在他所著的《洗海近事》中都有记述。(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泉州人名录·俞大猷》)

    《洗海近事》称:当时战船有六号,一、二号具名福船,三号曰哨船,四号曰冬船,五号曰鸟船,六号曰快船。

    福船势力雄大,便于冲犁海浪,底尖上阔,首昂尾高,吃水一、二丈,舵楼三重,帆桅三根,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是战船中的主力。

    冬船又称还沧船,吃水七、八尺,风小亦可动,便于攻战追击。

    鸟船头小而体肥,船身长直,设有帆桅,两舷各加二橹,帆橹并用,船行水上,有如飞鸟。

    快船有又开浪船、赶舟曾(“舟曾”合一字)船,比鸟船更尖锐,吃水三、四尺,四桨一橹,坐三、五十人,快速性高,能狎风浪,便于哨探或捞首级。

    又据《明会要》载:“大福船客百人,底尖上阔,舵楼三重,可顺风行,不能逼岸泊。”“乌舟曾(“舟曾”合一字)艚闽制,耐风涛,且御火战。”

    当时俞家军抗倭,转战福建、江浙一带沿海,有时要深入河口港汊,有时要追击残寇于外海,故战船须大小不等,吃水深浅不一。性能各异的不同船型的船只,组成一支“混合舰队”,才能适应战争需要,克敌制胜。

    在长期海战实践中,逐渐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船型,并趋于定型规范化。以后建造,用料估算就比较方便。

    《洗海近事》中有这样记载:“今应所造福船、冬仔、鸟艚各若干只,其船具要高大深长。大约福船以长八丈、阔二丈有零,鸟船以四、五十石载,冬仔亦须极大者。”

    该书还记载各种型号船只的建造用料甚详,便于备料成批生产。如:“大福船面阔三丈,共十五只。本船木料横梁:中舱长四丈五尺,头舱长三丈二尺,尾舱长二丈。大柚四条用杉木,含枋长二丈九尺,阔三尺,厚一尺五寸……小头桅长六丈,围四尺。大桅长九丈,围六、七尺。战棚用松板五百五十片不等,每片厚一寸五分,长三丈,阔一尺五寸……上金樟木长二丈七尺,阔二尺,厚一尺……舵甲用樟木,每扇八片,厚一寸……碇六门,长二丈,阔一尺。棕缆二条,每条七十丈。藤缆索四条,每条长六十丈……大风蓬阔五丈五尺,长六丈;头蓬阔二丈四尺,长三丈。桐油一千二百斤,灰八十石,铁钉三千斤,草筋一千五百斤。脚艇一只,面阔七尺,橹二枝……”

    福船特点

    明代泉州建造的海船是属于福船类型,与同一时期的东南亚或西欧所造木航船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船底为尖圆底,接近于U形,船首、尾为方形。而东南亚和西欧的木航船为尖底,首、尾尖锐。在依靠风力和人力为动力、航速不高的条件下,圆底比尖底可增加载重量。首、尾方形较易制造,且水手下碇、系缆、掌舵等操作空间较大。福船首部画有凶猛动物图案,两侧有龙目,后部有美丽小鸟图案。这种装饰既带有镇懾水神海怪的宗教色彩,又表示能识别海途,保证航海安全,发挥使船员、商旅心理安宁的效应。

    (二)使用夹层的船底板,三层的舷侧板,是在传统的设置水密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船体内部结构。在距水底板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安装第二层船底板。板下可放不怕湿的货物或压舱石,降低船底重心,使船在航行中不轻飘。

    (三)船舵间和其它船舱隔开,尾舵为轴式或可升降的舵,依航道深浅及吃水高低而升降,操纵更加灵活。

    (四)桅杆为整根大木做成,不像欧洲船一桅由三节接成。

    (五)蓬用竹篾编织而成,呈长方形硬蓬,纵向竖挂。

    (六)开始使用铁锚。1981年泉州湾石湖港海底打捞出一具明朝的四爪铁锚,残长2。78米,锚爪对角距2。18米,重758千克。由于自身重,抓力强,其停泊能力及操作运用远较木石碇优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