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户安好-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丫还是躺在阿爹的怀里,坐着慢悠悠的牛车一路睡到城里去。其余的几个孩子可不干了,一会儿要骑马,一会儿又被颠的难受上牛车,一路上那是眼睛亮亮的一点儿睡意都没有。
城里总是热闹的,知道丫丫是要去买书,王武就带着她直奔城里最大的书局——青衿书局。王武身上的精兵营的装束那是相当的好使,才到书局门口,里面的小厮就迎了出来“军爷,里面儿请,要买些什么书?我们这儿兵法,武器录可都有”
王武低头看看丫丫,示意她去问。
“这位哥哥,你们这儿有关于农术的书吗?”丫丫扫视了一眼,这里的书可真不少,这么毫无头绪的找,不若问问小厮最好。
“农术啊,这种书可不多,我要去找找看”那小厮见丫丫嘴甜,没有像对其他找那种偏门儿的书的那般态度。笑眯眯的回道,然后就去书局左边的那个高长柜上的册子,看样子那里记录了书目。
“啊,有,小姑娘,有一本《跈州要术》,和一本《民术》”
听到小厮的话,丫丫拽着王武的衫子一角扯扯,然后对着低头看过来的王武笑笑。
“这两本要多少钱?”王武问道。
“一本二钱银子,一本八钱银子”小厮又翻翻然后应道。
“我就要这两本了”王武应道,丫丫在那边儿心疼,这时候的书怎么就能贵成那样。唉,为了有个好借口只能是下血本了,不过幸好这两本书都不是自己付钱,不然真是肉疼。
见那小厮听说王武要买,顿时就小跑的上后面那大大的书架上去翻取了。丫丫无聊的四处看看,青衿书局外面的架子上放着的都是有图画的小人书,封面上不是如来神掌就是天星拳的。看样子是给那些从小有武侠梦得小子们准备的。后面的架子上摆放的都是些论述的书,书名都起的相当的文雅,看来像是诗集一类的。
正还想往后看,就看见小厮抱着两本落了灰的书过来了。一本要大厚些,一本要薄上不少,都是蓝色的封面,一旁的缝线都不像自己刚刚看到的那些书白色而是泛着枯黄,应该是搁置很久了。
买了书,丫丫就没有什么好看的,她急切的要回去,以最快的速度看完。然后和阿爹他们说这豆肥的事情,王武他们也不能待太久,要赶回营地里。
周严泽给大家买了些吃食后两伙人就分开了。大郎驾着牛车,车上坐着吃糕点的吃糕点,舔糖葫芦的舔糖葫芦,发呆的发呆,对着烧鸡流口水的流口水,一家人就着暖洋洋的日头往家里赶去。
只肖几日,丫丫就把这两本书大致的看过一遍,很遗憾,里面都没有提到绿肥的事。她翻一翻,找到讲施肥的那几页,狠心的撕下一张,然后撕碎了,拿水化烂了。埋在了土里后阿爹已经准备割麦了。
夜里,夜幕落下,砖屋里,茅草屋里都没点灯,只能看见模糊的人影子。二丫和王氏在后头刷碗收拾屋子,三丫带着剩余的孩子在屋外的场子上疯跑着玩儿。
“阿爹”一直偷瞄着阿爹,等他吃完晚饭后,丫丫就从砖屋里溜达了出来。对着坐在茅草屋外歇息的阿爹喊道。
“丫丫啊,来过来坐,这晚风吹的人舒坦!”大郎指指一旁的树桩子做的简易木凳呵呵的说道。
“这风当心把丫丫吹得着了凉,你皮糙肉厚的当然舒服!”王氏送过来碗水给大郎喝,听到大郎的话好没气道。
然后就转头温和的对丫丫叮嘱,让她回去加衫子再出来。
“娘,我穿了夹袄哩,不冷”丫丫赶紧拉拉自己身上的衣衫,表示自己是真的穿的足。

第三十六章 大豆是咱好帮手(下)

王氏去看一看,这才点点头,还是叮嘱了说,不能在外面玩太久这才又进了茅草屋里。
“阿爹,咱家种豆子没?”丫丫赶紧问到正点儿上。
“种啊,丫丫想吃炒豆子?”大郎回道。
“阿爹,我这几日看了上回上城里买的农书,那书上说种豆子能肥田哩!”丫丫装着得意的模样说道,“种豆能肥田?”大郎奇怪的问道,他种了这么些年的地,年年都种些豆,也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啊。
见到阿爹不怎么信,但有疑惑就好,不要完全觉得自己是在小孩子说笑就算是成功了大半了“是的,阿爹,那本很厚很厚的书上说,种豆能肥田,因为豆根上有一个个的疙瘩,那就是肥料!”
大郎把手里的碗放下,黄豆是个很好生养的,只要天不寒的彻底,都能种。黄豆根上的疙瘩他小时候还剥下来玩儿,并没有老人说是肥料啊,但也没人知道那疙瘩是做什么的。问道“书上说的?”
“嗯,书上说的,书上还说春夏季种黄豆绿豆做豆肥,秋冬种罗汉豆做豆肥”丫丫想了想她记得似乎是这样的,罗汉豆是冬季种的,黄豆是五六月种的。
“那要如何做肥?”大郎记得罗汉豆根上也有疙瘩,便对这话信了几分。
“书上说罗汉豆要在割稻前五日下种,收豆的时候豆荚豆禾都得留在地里,用犁头把豆禾都翻到地里头去沤肥,粪肥和豆肥不能一起下,要隔些时日”丫丫想了想,那种拿刚结嫩荚就压肥的法子先如今肯定是不能用的。
“腐禾?”大郎低声问了句,然后就不再说话,又端起了水碗喝着。丫丫知道她原是不懂这种地的活儿的,说多了就有些不太合常规了。家里的粮食亩产加上秧稻米将将够五百斤,虽然拿二十一世纪来说算不上什么。可在这五沟村谁家能像自家这样到五百斤,能有个四百斤就顶多的了。
麦收后,就是要插番薯藤的时候,往年这时候家里的番薯藤,棉花秧子早下到地里去了。可今年大郎却迟迟没有下,最后还是一咬牙,种下了两亩半的黄豆,半亩的绿豆。
期间王氏还嘀咕了几句,可家里要说种田谁不佩服大郎。
这些丫丫都是不知道的,家里没油,她也没那个水平把甘蓝弄成二十一世纪的那个高产量的油菜。她只能想想其他的办法把菜弄的好吃些了。
没有油总有调料,有酱吧。这个也没有,家里除了盐巴,香料?那东西可不便宜,只是在过节庆红白喜事的时候做肉才买回来些。
靠在山边儿能被调料憋死?丫丫首先撺掇王氏要在菜地里种上葱姜蒜。这个葱和蒜原本王氏觉得没有必要,又不能当菜吃,种着费地。耐不过丫丫的撒娇耍赖好歹是各种上了一分。
然后就是那些香料了,虽然铺子里比较贵但山上不一定没有呢。向张大哥打听了,丫丫就就跨着挎着篮子,邀了青玉,三丫,四哥儿,五哥儿,六丫去山里。他们要找的有几样,甘菘,丁香,八角茴香,香丝菜,草果,春砂仁,沙姜,罗勒,毛柄珍菜,圆豆蔻,肉桂,荜发种种。这些不少都是中草药,张大哥以前在山上也采过,所以他们只是上山去找到张大哥说的草药所在的地方而已。
“丫丫,我们去找这些做什么?”青玉背着背篓,跟在三丫的后头问后面的丫丫。
“这些都是调味料,以后做菜的时候加一些进去,菜的味道就变得很好”丫丫艰难的跟在后面,怎么爬山这么辛苦。连条路都没有,四哥儿走在前面拿砍刀开路。
青玉点头“哦”的一声又专心爬上。
原来这麦收后道秋收前还有好一会儿,这时候家里的娃子们都还比较闲。青玉就常常来找丫丫玩儿,这不一件丫丫这一大伙儿人整装待发的,也赶着回去背个篓子,跟上来了。
这时候日头并不太盛,山上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醉人心田。几人沿着张大哥说的路线挨个儿的去找看有没有什么能采集的。一连经过了几个地方,那些药草都是刚刚抽出些新枝子。哪里有可以采集的药草,丫丫一屁股坐在一块干净的巨石上,真是累死她了。
“怎么办?丫丫不往后去找了吗?”四哥儿额上连汗珠子都没有,见丫丫停下来,也不去开路了,回头来问道。
“不找了,这些调味料的采集估计都得到秋季才成,哼,怪不得张大哥自己在山上找了这么久才找到这些药草却这么轻易的告诉我们,他根本就是知道这时候上山来什么都找不到”丫丫俯下身揉揉脚,太久没有走路了。才爬了一会儿山感觉整个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啊,那我们背着篓子到山上来做什么?”三丫也找了个地儿坐下,总不能空着篓子下山吧。
青玉坐在一边儿也托着腮,想着要做些什么才好。
“丫丫,要不我们在山上玩儿吧”六丫四处看了看,手里拽起一朵野花儿高兴的建议。
“……”其余的人一致摇头,这山里头的哪有什么好玩儿的。
六人都歇息了一会儿后,正准备商讨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东边儿的地方似乎有些窸窸窣窣的动静。大家一惊,不会有什么猛兽过来了吧。
“谁在那里!”四哥儿扬起声调,喝道。
没有人应声儿,四哥儿把砍刀拿在手里,挡在了所有人的前面。那边儿又响了响,草也歪了不少。顿时大家都紧张了起来。现在是在山里,可不能乱跑,指不定迷路了迷到更深山里头再也回不来了。
正当大家的紧张的缩在一起的时候,那边儿刚刚乱动的草丛里。突然冒出了个灰布包包头,一张有些黝黑的小脸露了出来。见状三丫五哥儿长舒一口气“小楞子,你怎么在这儿?”
那小孩看见五哥儿了,连忙从草丛里跳出来。打量了一下四哥儿他们,然后说道“我们是跟着刘大哥来山上下套子的,现在去五沟浅溪那边儿去摸鱼”
“下套子?还摸鱼?”五哥儿一听眼睛就亮了,然后闪闪发亮的眼睛就盯着三丫。三丫听了小愣子的话,也蠢蠢欲动的,她最喜欢去摸鱼了。只是现在还带着丫丫和青玉,她们两个不会去外边儿玩儿的。
于是三丫的目光就投到了丫丫和青玉的身上。说实话摸鱼这种事情谁不喜欢,可丫丫怕美人祖母,青玉怕她娘。她们俩四处乱跑,罪过可就大了。
“要不四哥儿你送她们回去吧,我们去浅溪那边”三丫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放弃去玩,扭头对四哥儿说道。
四哥儿点点头,不就是摸鱼吗?他又不是没有去摸过,还是把丫丫和青玉送回去的好。
于是大家兵分两路,三丫和小楞子们去了浅溪。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