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荣耀-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德。大食海员在长期的航行过程中,研究和详细记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风,并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季风。正是由于我们雇佣的大食海员的引导,使得我大明探险船队能够找到从海峡南岛直穿锡兰洋抵达东非苏法拉港的航线。”

“臣认为,要想击败大食人,取得锡兰洋制海权,必须调集五十艘三级战列舰,六十艘护航舰。战列舰用于歼灭大食人的船队,封锁港口,护航舰用于封锁相应海岸线已经威胁印度大6上的异动,护卫后勤航线。同时,在我大明海军取的初步胜利时,必须在东非的苏法拉、桑给巴尔岛和基瓦尔建立海军基的。遣战舰和军队据守此地,这样的话。我大明海军就可以对大食人构成了东西钳制,将其封锁在大食海域,迫使其走到谈判桌上去。”

“五十艘三级战列舰、六十艘护航舰,真是大手笔。”刘浩然不由笑道,不能光看这简单的两个数字,而是要算整体的帐,五十艘战列舰、六十艘护航舰只是摆在桌面上的主力舰,还有相配置的快警戒船、护卫舰、补给舰,起码得一百艘以上,加上往锡兰岛、东非运送物资的船只,又该得动员多少船只?

而最近大明造船业尤其是战舰造船业生了一项根本性的改革。以前由于刘浩然过于急迫。大明造船业是大干快干,有点只注重度,不注重质量的趋向,随着大明海军走向世界,这一趋向带来的后果开始呈现出来,大明战舰的“维修率”变得极高。例如陈孝闲率领的大明出使欧洲船队,由于长期航行,加上期间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所以这些船只回来后已经破烂不堪。全部进了维修厂,最后下来三分之二的船只必须报废。而大明海军三级战列舰,经常是一年好耗费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维修厂的干船坞里。

早期建造的巡洋舰更是如此。它们甚至需要花费近半年的时间去做保养和维护。这也是夫明海军一直未能将南海彻底平定和在锡兰洋展开经略的原因。

第二百七十八章新的海洋战略(二)T

第二百七十九章太子妃

小浩然坐在椅子卜,闭目存回想着刚才的会议,将个听费慢理顺,他现在越来越现。自己虽然是一个穿越众,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海军方面出这么大一个问题,差点造成整个海军战舰“集体”报废。而且如果叶综温不建言的话,他也不会想到对于大航海来说,航海技术是一方面,金融信贷和保险支持也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大明商人还没有迈向世界,自己先内战起来了,就像另一个世界一样,为了争夺客户。“吐血”大甩卖,结果好处和大头都让鬼佬赚去了,国人只能吃点下角料。

突然,门外传来黄公公的声音:“陛下,皇后求见。”

“快请进来。”刘浩然猛地睁开眼睛,从靠椅上跳了起来。

“皇后找联有什么事?”刘浩然挽着薛如云的手说道。

“陛下,臣妾这几具一直在忙一件事情”薛如云看上去非常高兴,脸色欢愉地说道。

“哦,什么事?”

“陛下,太子已经行冠礼,也该立太子妃了。”

“对对,是我这个做父亲的疏忽了。”刘浩然一拍额头说道,刘焕章行完冠礼也就意味着可以成亲结婚了,而刘浩然却将这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忘记得干干净净。他还以为这个时代的人和他穿越前一样,男的要二十二岁才能结婚。

“看来皇后已经定好了人选了。”刘浩然看着耸如云的神情,笑着问道,“是哪家的闺秀?”

“陛下,是忠武王的二女常兰芝。”

“:哥的女儿?”刘浩然有点疑惑不解,皇后给太子选太子妃,按道理说应该某位江南名士或文人的女儿,因为皇后以及皇后娘家一向与这些人走得近,而太子也受此影响,与江南文人,尤其是理学之士比较亲近,怎么突然想到选三哥常遇春的女儿为太子妃?

“臣妾想着是亲上加亲,再说了。兰芝那丫头我是看着长大的,端庄娴淑,模样也长得喜人,我已经跟老太君和忠武王妃提及过了,她们是非常赞同这门亲事。”

常遇春有三子两女,长女是老大,早就成*人。已经嫁于丁德兴的长子,常兰芝是二女。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末,正好与刘焕章相配。

刘浩然斟酌一下说道:“此事关系到章儿终身幸福,我想听听他的真见。”

薛如云不解地问道:“陛下,这婚姻大事自古以来是父母之命,再说了,忠武王府与后宫往来密切,章儿从小就与兰芝相熟,了解她的品行容貌,不会不满意的。”

刘浩然还是摇摇头说道:“既然是父母之命,那么我的意见还是听听章儿的想法。太子妃耍和他过一辈子,要是让他娶个不中意的女子,不仅害了章儿,也害了兰芝,我有何脸面去见三哥的在天之灵。”

看到刘浩然一意坚持,薛如云也只好令内侍去传太子过来。

半个小时过去。太子刘焕章有些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

“见过父皇和母后。

刘浩然示意刘焕章坐下,让内侍递上一杯茶水,再让他把气理顺了,然后再开口道:“章儿,你年纪不小了,你母后想着给你找一位合适的太子妃,选来选去选中了忠武王府的二女兰芝。我是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太子听了不由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刘浩然又补充道:“虽然你是太子,但也是我的儿子,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找到一个称心合意的女子为伴侣,终老此生。这是你的终身大事,按礼当由我和你母后做主,但是你也有选择的权力。没关系,你只管说你的意见,不管如何,我都会支持你的。”

刘焕章连忙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父皇和母后为儿臣操;心。”

薛如云在一旁接言道:“太子,我选了好几家闺秀,最后看中了忠武王府的兰芝。一来你们从小相熟,了解各自的脾气,二来忠武王是我大明柱石,又是你父皇的结义兄弟,这亲上加亲也是我等长辈的期望。”

刘焕章听到这里。眼睛不由一亮,略有所思,站在那里思量了一下拱手答道:“回禀父皇和母后,儿臣对兰芝妹子甚是满意,愿听从父皇和母后的安排。”

“如此也好,就这么办了。还有诚儿和瑰儿,年纪也差不多了,让皇贵妃也为他俩择一佳偶,一起完婚,这样也显得热闹。”

知夫莫如妻,薛如云知道夫君刘浩然“从小丧亲”所以非常看重家庭的温暖和热闹。所以对这个。想法也没有反对。

过了几日。皇贵妃为齐王刘焕诚选了军政司录事总长杨骡之三女杨秀月,为越王刘焕塌选了前工部尚书,现荣禄资政大夫单安仁之女单语之,而刘焕诚、刘焕蕴与两位“候选”王妃经过“相亲”之后也算互相满意,就此定下亲事。

明历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皇后薛如云以后宫之主的身份传下诏书,正式册立常兰芝为太子妃。杨秀月为齐王妃,单语之为越王妃,并定十月二十六日行大婚。

这日,皇后堂兄薛涛文求见皇后。薛涛文一连参加了四次政考均为中试,后来又改应了一次司法考试,依然是名落孙山。于是便也绝了仕途之心,安心在南京大学当起一名讲师来,后来又升为副教授,算是迈入名士行列,加上他外戚的身份,虽然头上没有什么爵个,但是在达官贵人和名士文人中混得也算开。

“娘娘,这次定太子妃是否太仓促了,外面是议论纷纷,尤其是江南名士文人们颇有意见。”都是自己人,薛涛文便开门见山地说道。

“颇有意见?什么意见?还不是因为太子妃没有落到他们家!”薛如云冷着脸说道,她对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堂兄历来不客气。原本还指望他在仕途上有所展。也好帮衬一下太子,顺带为薛家光宗耀祖,谁知一切都成空。

“娘娘,也不能这样说,立太子妃是大事,总得慎重其事才行。”薛涛文知道堂妹心中的怨气,但是他心中自愧,也强势不起来,只得咽了咽口水,艰难地辩解道。

“慎重其事,如何慎重?”薛如云冷笑着问道。

“娘娘,忠武王府虽然权势遮天,皇恩浩荡,但总归是武将出身。现如今大明四海异平,也要到了大行文治的时候了,以忠武王府的郡主为太子妃,总有些不妥。”

“堂哥,你这么大个人怎么还如此糊涂,连章儿都看明白妆指向陶希是便转言“是啊。不明君臣父子之礼,则失名分,名分一失,则天下大乱。难道陛下要眼睁睁地看着天下如此术恰下去,唉。到后来,谁敢保证不会出现弑主犯上之人。”吴估的言语非常激烈,他也是一个感觉怀才不遇之人,他自持自己乃探花出身,在翰林院也待过。谁知临了却东宫属官的职位都丢了,最后只是一个国史馆院士的虚职,而其余的状元等三甲,哪个不是平步青云,想到这里,吴佑的心里就像是被一条毒蛇给咬了一口。

“是啊。我们不能再坐视下去,再如此数十年,天下谁还记得圣贤之言,天理之道?”张和美接着附叹道。

陶希言脸色一下子变得无比难堪,轻声厉色道:“九韶先生,伯宗,你们是何意?”

张和美脸色有些闪烁,而吴佑则大义凛然道:“惜辞,理学乃秉承天理大道,微圣言,当行天下,以治大同,可如今你也看到了,皇帝陛下行得是功利之学,现在又要大兴墨法之异说暴施。天下之乱不久矣,为天下苍生计,我们也当行动起来,让天下尊行天理,明礼制,定名分,以达圣贤言及之大同。”

“伯宗。你这是以一人之得失妄顾理学之安危。”陶希言有些气急败坏道。

“惜辞,你现在安居东宫,依然为太子之股脑,难道你安手独身之尊荣,却忘却了天理之大道了吗?”吴佑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尔等狂妄之人,怎么不去思量一下太子为什么会远辟你呢?”陶希言一向出言谨慎稳重,此时被气急了,有点言不择词,话语中将张和美等人都扫进去了,使得这几位脸色也不是那么好看。

“化文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