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将门弱女-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得去干事?!这何尝不是一种强X!又想到那个为沈汶提供了借口的孙二小姐是太子妃的表妹,再次证明太子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来刑克自己的!
  他觉得这次该让太子妃也跟着自己堵堵心,就让人去孙家提亲,要将孙二小姐纳为东宫小妾。孙家虽然不是特别愿意,可孙家怎么也算是太子妃的外家,该是太子阵营的。再说了,东宫的太子妃是孙二小姐的表姐,怎么也应照顾一二,终是同意了。
  两个月后,孙二小姐被抬入东宫,东宫许久没有抬人,这次借着机会摆了个宴席,请众多东宫官吏和幕僚同庆。
  太子妃笑着接受了孙二小姐的礼拜,还在太子招待宾客时,自己到洞房与孙二小姐亲密地说了好些“妹妹来了太好了,姐姐我一个人多寂寞。”“从此和妹妹做好姐妹”之类的话,让人给孙二小姐端了碗汤药,说是助她怀孕的补药。孙二小姐不知道太子妃在东宫的所作所为,以为太子妃是自己的表姐,真心对她好。再者,她家门低下,宫中没有依仗,屋里全是太子妃的人,怎么能不听话?就勉勉强强地喝了药,太子妃才笑着走了。
  前朝武则天怀孕时,自己的异母姐姐进宫,竟然跟高宗眉来眼去,武则天让母亲强迫姐姐嫁了人,可她后来还不改悔,依然与高宗藕断丝连,武则天就让这个人永远消失了。后来,这位姐姐的女儿,也成了高宗的宠爱!母女共侍一夫?!武则天于宴席之上,公然毒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再推在了别人头上。太子妃觉得自己受了这么多委屈,好容易独占后宫,就是想要一个孩子,怎么能让表妹坏了事?表妹的父母既然没有拼命推掉这门亲事,就是送表妹来拆自己的台的,自己怎么对她,都是她自找的。况且,自己还没要了她的命,不过是一碗绝子汤,算是对她不错了。
  太子从酒席上回来听说了,当场对孙二小姐破口大骂,骂她是个白痴蠢货。也许是触动了太子的隐伤,太子骂得格外刻毒。孙二小姐以泪洗面,身心俱创地过了洞房之夜。后面三个月,虽然太子有时来,孙二小姐自然是一直没有怀孕。孙二小姐又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了太子妃的手段,知道自己该是被下了药,怀孕无望了,从此抑郁不已,容颜很快老去。太子见孙二小姐变得枯萎,深感无趣,就不再过来了。孙二小姐对太子妃恨之入骨,从此东宫中又多了个日日盼太子妃怀不上孩子,不得好死的人……这些是后话。
  至于建宁公府的这场事端,那些旁听到了此事的妇人们,巴不得太子不知道谁在旁边,一点也不敢对别人说起自己听到的什么“纳妾”云云,因为那样就要说起什么“借兵逼宫”这种事!其他旁观到此事的各家女眷,当时被惊吓得不浅。太子的带刀侍卫公然要行凶,这事肯定非同小可。后来东宫传出话来,说是和镇北侯家的女眷开玩笑,谁都看出是个遮掩的借口。太子的人对镇北侯的女眷都敢亮兵器,自家才几斤几两,更不能出头指三道四,结果许多人家甚至不说自己那天在建宁公府。
  镇北侯府那边老夫人和杨氏等不明底细,只觉得这事关系沈湘沈汶的名节——谁家的女儿们会被侍卫围攻啊,当然不愿提起。沈湘和沈卓知道具体细节,更不能说什么。
  三皇子那边,叶大公子和沈卓都一力要求三皇子不能出面告状,以免太子急了再干出别的事来。三皇子也知道自己除了把太子干掉,说什么都没有用。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能否如此做,只好生闷气。
  叶家清流少见地对此事没有揪着不放地攻击太子——叶中书可不想逼着太子现在动手。吕氏的臣子们也没有吱声——这件事嚷嚷开了,对太子可不是好事。
  至于建宁公府,做得更是彻底:全家在庄子上继续住着,根本没回来,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管家出面把府第收拾干净,杏花开过,今年就闭了府。
  于是这件发生在建宁公府杏花会上的血案竟然就悄么声地过去了,无人敢多加议论。
  城外的四皇子,在事情发生几天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他现在以“看风水的皇子”身份天天来回在河道边转悠,已经把自己弄得路人皆知了。他当时只听沈汶说了一句洪水冲了皇陵,这水从哪里来的,怎么冲的,沈汶都没有细说。四皇子推断,觉得那么大的洪水,定该是从山上下来的,循着水道入河时,要么冲垮了河岸,要么分流而走,冲入皇陵。皇陵建在山脚,若是河道漫溢,洪水不会冲来,该是山洪突发,没有顺洪道入河才对。他就沿河上溯,想找出最可能的走洪的地方。其实如果想避免,也不是那么难,就在水道边打桩堆上沙袋,抵挡住洪流最猛的片刻,让洪水倾泻入河道就成了。守陵兵士上千,该是能做到,只是怎么才能不自己出头呢……
  四皇子正犯愁间,有人过来行礼道:“殿下有礼了。”
  四皇子转目看去,见是个中年人,衣服破旧,尖嘴猴腮,特别落魄的样子。四皇子点了下头,很有些不耐,脸上就是没带出神色来,也是淡淡的。
  那个人语气急切地说:“在下平常也是给人看风水的,听说殿下在看风水,特意前来对殿下说说在下对此地风水大患的忧虑!”
  四皇子眼睛微微睁大:天上能掉下馅饼来?!
  那个人唯恐四皇子说出什么斥责的话,赶在四皇子还没开口,语气急切地说:“殿下!此地一定会有水灾呀!四年干旱后,物极必反,恐有大涝!山势在此突兀而降,不容水流减速,若是大雨连下十天,山洪发时,这弯道处必然有泄洪之险哪!殿下再回头看,从此往皇陵而去,都是无阻平坡。山洪一下,能冲掉半个皇陵……”
  四皇子嘴都半张开了,简直想拉着这个人说声谢谢。
  后面的兵士开口道:“殿下,别听他胡说八道!这个人在此地是个大骗子!看风水从来没有看得准的时候!人家让他选了祖坟地址,结果全家都饿死了。听他的话在地头上盖的房子,第二年就塌了,因为地下出了个洞!殿下,别被他骗了。”
  那个人大声喊:“你懂什么?!就是那些不准,这次如果准了,你们不听我的,就都吃不了兜着走!”
  兵士拔剑道:“我先让你兜着走!”
  四皇子忙伸手制止道:“我现在正在研习风水,你可以给我细讲讲。”
  那个人听了,立刻精神百倍,哇啦哇啦,什么龙什么水,什么宫位什么飞星,特别有道理,四皇子听得糊里糊涂,但是一直认真地点头,到那个人讲到“……按我的推算,最危险的,该是八月……”
  四皇子打断道:“你现在就随我去见守军王将军,哦,你叫什么?”
  那个人几乎感激涕零地说:“多谢殿下聆听,在下姓黄名城字固石。”
  四皇子觉得这真是个好兆头,黄城,皇城也,坚固如石,是不是就不会亡国了?现在来不及想那些事,急忙就带着黄城去见王国梁。
  到了军营,王国梁自然不会对四皇子避而不见,四皇子让黄城见礼后,就对王国梁说:“我最近读风水之书,深觉风水之博大精深。这些日子,我看周围地形,心中总觉有些不妥。今日遇到这位黄官人,才为我解去心中困惑,请王将军听听黄官人所说。”
  如果是黄城自己来找王国梁,他说出天去,王国梁也不会理会。可是现在有个四皇子给他做引荐,王国梁就是再不想听,也得耐了性子,让黄城将自己对洪水会冲了皇陵的分析讲了一遍。
  黄城吐沫星子飞溅地讲完了,王国梁有些犹疑——怎么可能听见个落魄的风水先生说这么一通话,就要认真去干事呢?他皱眉道:“我对风水实在是不懂……”
  四皇子说:“对照我所读之风水著作,我倒是觉得他说得句句在理啊!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是我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若是夏季雨水成灾,山洪暴发,巨洪侧泻,皇陵危矣。皇陵之安稳,相关社稷,若是有失,守陵之将士的身家性命也无法保全。”这话说的是真出了事,王国梁的命大概就没了。
  王国梁有些不高兴,但知道也是这么回事,说道:“那这样,末将就该向皇上报警。”
  四皇子叹气:“我倒是不想打扰父皇,万一无事,岂不是自寻烦恼?父皇也许会追究将军误报险情之罪。现在是该做些准备,让人填充沙袋,准备木桩草席,若是进了雨季,可随时巩固水道。”
  黄城说:“是呀,我推算在八月上旬是最危险之时,那时是雨季之峰,该日夜守护,不能稍有轻心。”
  王国梁思考了片刻,让兵士们准备这些东西,也花不了多少钱和力,人家一个皇子开口了,如果自己不干这些事,万一万一,真发了水,这个皇子一推到底,什么责任也没有,自己可只剩了砍头的份儿。王国梁点头:“好,就听四殿下之意,我让人备下抗洪防险之物。”
  四皇子说:“多谢王将军了……”
  黄城也激动地说:“多谢多谢!”
  四皇子有些纳闷:我谢谢他,是因为他守着我家的陵,你谢个什么劲儿?
  黄城对四皇子深深一礼:“知遇之恩,绝不敢忘!”
  王国梁对这个给自己找麻烦的人可没有好气儿,说道:“你先别谢了,到了八月,你是骡子是马,可就看清楚了!要是你说得不准,哼!”
  黄城一抬头:“若是准了呢?!”
  王国梁一想,他若是准了,可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一挥手道:“我给你个金匾,说你是铁口风水!”
  黄城并没有高兴,反而叹了口气说:“说实话,那些看坟看屋址的,我都没有把握。就是看水流,我深觉心有灵犀。若是我准了,将军能不能保荐我去朝廷?让我协助治水?”
  王国梁为难了:“我就是一个武将……”
  四皇子说:“若是准了,我就向……日后,保荐你。”他若是救了皇陵,对三皇子说一声也是应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