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炮灰表妹-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了,往内院涌来。
  
  ☆、第三十九章、表姐嫁给表哥(二)
  
  见到如此情形,章瑜也顾不得想七想八,连忙将衣襟一提,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喜房门口。他可是大舅哥,今日最后的一道拦门人呢!
  都城米贵,居之不易。章家一个外来户,虽说有朝廷的指派,却住得不是很宽敞。好在章家人员简单,倒也住得开。杨玉桓一行人浩浩荡荡,不一会儿就来到喜房门口。这里倒不见任何外男,就连小子都没有一个,喜房外站满了丫头婆子,还有几个亲戚家的媳妇,大门当中只章瑜一人守在那儿。
  杨玉桓见状示意众人停步,上前对着章瑜一揖到底:“大舅哥!”
  章瑜笑咪咪的待他行完了礼,这才开口:“表哥,咱们交情归交情,今日你要娶我妹妹过门,就得拿出真本事来!”说罢将衣襟往腰带里一扎,作了个起手势,把头一扬,“前头做了散财童子,又文斗了一番,现在不如跟大舅哥我松松筋骨吧!”
  章瑜、潜水霆、杨玉桓三人打小儿一起念书习武,个个儿都有两下子。三人侧重不同,各有优势。章瑜不耐烦念书,于武一行比较有研究,潜水霆重文,杨玉桓则是不偏不倚,文武双全。现在章瑜说要和杨玉桓过两招,杨玉桓也欣然应允。
  杨玉桓身着大红喜服,胸前还绑着朵大红花,别提多不方便了。只见他不紧不慢除了冠,又将红花拆下,连衣襟下摆也不扎起,一个抱拳,朗声说道:“既然这样,大舅哥,得罪了!”说着便揉身上前,向章瑜袭去。
  既然是今日是迎亲,章瑜和杨玉桓又是多年相处交好,自然是不会过分为难妹婿,更何况杨玉桓也不是战五渣,二人因为彼此之间十分熟悉,对于对方的反应和招术都能提前预测,又都有留手,眨眼间过了二十来招,都没沾上对方一片衣角。最后还是杨玉桓先收手一礼:“大舅哥更胜一筹,玉桓服输。”
  章瑜点点头,拍拍他肩道:“好妹婿,好好待莹儿!”说着说着,眼角都红了。
  明明刚开始只是觉得很好玩,妹妹嫁的人家也是自己的发小,却不想在这最后一刻,章瑜动了真情。
  自己的妹妹,是真的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媳妇了。
  杨玉桓勾唇一笑:“我会的!请大舅哥放心!”
  新郎官儿在身边小厮伴当的服侍下很快将大红花重新绑好,重着了冠,正了正衣衫,这才上前叩门:“莹妹,我来迎你。”
  只见木门内传来几声女子清脆娇声:“姐夫,姐姐还没化好妆呢!”“姐夫,要想娶走姐姐可没这么容易哦!”“姐夫,这催妆银子可不能少呀!”
  杨玉桓也知道,这必然是岳家亲戚家未嫁的小姐妹们在为难自己,他是有所准备,可这里头的姑娘们到底有多少?他心里可没谱儿,听这声音,少说也得有三五个吧?若是十个八个的……那也真是头疼。
  想到这儿,杨玉桓忽然露出个奇异的笑容:蕾儿怕是也在吧……
  跟着杨玉桓的几名伴当又从门缝儿里塞了几个红包后,喜房的大门这才轻轻一开,一张张少女的脸笑吟吟的看着杨玉桓,就有两个打扮得差不多的丫鬟上前行礼道:“姑爷!”正是章莹的陪嫁大丫鬟阿林和阿桐。
  杨玉桓久居章家,自然对此二人是熟悉的,左边穿着鹦哥儿绿色比甲,下系月白裙的是阿林,右边着着绛紫色比甲,内衬粉橘色裙的是阿桐。他此时已经过文武考验,实在有些不想折腾下去了,便作揖讨饶道:“两位姐姐可饶了我,让我迎你家小姐归家吧!”
  阿林阿桐哪敢受这新姑爷的一礼啊?连忙向两边急闪,口中直道:“姑爷使不得!”“奴婢不敢为难姑爷!”
  杨玉桓眼明手快,趁着这空当儿就钻进了喜房。
  只见里头除了喜娘、媒婆子和全福人太太之外,站了一屋子的大姑娘,杨玉桓也不由有些腿软。他定了定神,只扫了一眼,见着大床上端坐着一个蒙着红盖头,身着大红龙凤呈祥喜服的女子,便上前一揖:“娘子,玉桓来迎你归家!”
  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嫁人不是去,是归。以后女子便以夫家为家,生老病死,不再回还。所以常说生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生了女儿,那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章莹点了点头,杨玉桓这才唤过一路紧紧跟在他身后的一个垂髫少女道:“玉梳,准备打伞。”
  那叫玉梳的少女也姓杨,却和杨玉桓没有半点关系,乃是杨玉桓为着今日迎亲,特特寻来的同族未婚少女。她不过十二三岁,着了一身粉衫,清新俏丽,手中旁的物事没有,只是紧紧提着一柄红伞,准备给新娘子出门子用。
  杨章两家都是滨城人,虽然他们进了都城生活了大半年,但所有习惯都是照着滨城的习俗来的。滨城婚姻习俗,新娘得由女方这儿寻的儿女双全,又夫妻和顺,父母俱在的元配全福人领出喜房(续弦不行,必须元配),踩过女方直系长辈为之准备的四喜簟子出大门,再由男方亲族的未婚女子以伞遮着上喜轿。
  若是家中贫寒的庄户人家,不管多远,走着或者骑驴、坐牛车,都不准离了那伞。有的嫁得远,要走好几天的,只要不在房里,都得由这未婚姑娘撑了伞方可出门,就算一两步路也不能例外。
  总之,杨玉桓家就算是死光了,不管用什么方法,雇一个也好,总之必须得寻个同族的未婚少女来。
  若是实在没有,也得寻个童男代替。
  虽然很不愿意,但章家请来的全福人,却正是那族长章迈之妻刘氏。一则她条件合适,二则她身份高,若是章莹是由族长夫人扶出喜房的,那在族中姑娘里是很能抬头挺胸的事情。更何况,俞氏也不好太过得罪了刘氏。
  人总是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在杨玉桓一进喜房的时候,刘氏就打量起他来,心下情感十分复杂,又是鄙夷,又是羡慕。
  谁曾想过,这样一个穷小子,转眼就攀上了天梯?
  
  ☆、第四十章、表姐嫁给表哥(三)
  
  虽说俞氏最后松了口让刘氏当杨章之婚的全福太太,她自然是带了闺女过来的,但眼下这样混乱,又众目睦睦,更别说宁亲王压根儿就没出现了!刘氏在心里撇撇嘴,心道章致远夫妇这条路看样子也实在走不得,说什么杨玉桓和宁亲王分别多年,但是是因为杨玉桓心有大志,想要回乡守孝,靠真本事读书走科考的路线再回来相助,宁亲王这才放了他回乡去。可真要念着兄弟情份,怎么不见宁亲王来接亲呢?
  刘氏一边心里滴咕着,一边将章莹牵出了喜房,杨玉梳早早准备好了,立马儿撑起红伞,不让新娘子见天日,而章家的婆子们就将四喜簟子铺在地上,一路沿伸至大堂。
  一行人到了大堂,章致远夫妇及一些叔伯俱在,章莹在丫鬟的指引下对着大堂正位盈盈一拜:“莹儿拜别爹爹、娘亲!”
  章致远一脸风尘仆仆,显然是从外地赶回来的,他目中含泪,连说了三声“好”,而俞氏早已哭得不成样子,没一会儿就由阿金给扶到后头去了。
  滨城素有新娘母亲哭嫁的说法,俞氏如今的表现虽显失态,但这是习俗,除了都城众人略觉奇怪外,倒也不算失礼。
  生母哭声令章莹心碎不已,但她仍是在丫鬟的搀扶下转过头去,头也不回,毅然走出了大堂。
  滨城规矩,女儿上喜轿前不得回头,不然就是婚姻会有变故,将来或被休弃,或是和离,总是会回到娘家来住的。
  所以,见女儿步态干脆,章致远心中宽慰,他的莹儿,从今天起就是杨家的人了。
  章莹由杨玉梳领着出了章府大门,上了喜轿,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宁亲王为杨玉桓准备的居所,直到拜了堂,入了洞房,坐在拔步床里,才得以暂时松了口气。
  杨玉桓依着规矩挑开盖头,便被簇拥出去灌酒,只留了女眷们在新房里。
  再说章家这边,杨家迎亲的队伍出了章家的大门,时辰还早,章家的亲友们纷纷落座,开始吃“出门酒”。
  滨城规矩,嫁娶两便,分别请酒,一边是出门酒,一边是进门酒,双方的亲友各去各场,若是有共同好友,拣一边儿去就行了,随礼也只随一边。
  没一会儿,俞氏净了面重施了脂粉出来,开始招呼厨房上菜,众人开始热热闹闹的吃起酒席来。
  俞蕾、章璟作为新娘章莹的送嫁姨妹,今日也破天荒的出了二门转了一圈。精心打扮的她们顿时引来了不少太太们的目光。
  “阿瑗,这两个都是你的女儿?啊哟,生得都是好相貌,又温柔娴静的。可曾许了人家没有?”很快便有相熟的人家开始向俞氏打听。
  俞氏微笑摇头:“咱们刚来都城不到一年,忙着安顿和准备莹儿的婚事,倒是未曾定下。女儿家,嫁人就是二次投胎,总得看清楚了才行。”
  那妇人一笑道:“嗯,这话倒说得对。咱们女人家,后半生的幸福可不就托在丈夫身上了吗?要我说,也别说其他人了,就咱们家,你看怎么样啊阿瑗?”
  俞氏仍然微笑道:“今日说这些……实在不方便,改日再详谈啊。”说着转而向桌上其余人说,“吃菜,吃菜!”
  那妇人见俞氏走远,不满的撇撇嘴:“不过是个庶出的丫头片子,还推三阻四地拿起乔来了。”
  席间发生的这些小事情,俞蕾自然是不知道的。
  送走了章莹后,俞蕾和章璟相顾一笑,都松了口气。
  新娘子章莹大清早的起来梳妆,她们两个送嫁姨妹可也没闲着,忙前忙后的也累了大半天了。
  时辰过午后,外间的酒席慢慢散去,俞蕾和章璟这才得以休息梳洗。
  俞蕾看看天色,心道章莹这会儿该是拜过堂了,心下不由有些烦闷:表姐终归是嫁给了表哥。原主前世所发生的一切,是不是还是躲不掉呢?
  俞蕾怔忡的神色落到俞氏的眼中,心下有了别的计较。
  俞氏知道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