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阁女相-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义不容辞,自然应下。庞枝命人将其父寿衣,连同热水、毛巾等物悉皆奉上,才对王臻华二人裣衽道:“兄长不在,荣儿还小,为家父擦身和更换寿衣一事,就有劳两位师兄了。”
    二人点头,无有不应。
    待庞枝退出房门,典素问挽起袖子净手,王臻华才反应过来,貌似她自己也该跟着庞枝避嫌退下才是吧。可事到临头了才找借口抽身……谁都不是傻子,难道还看不出来她是临时反悔?
    王臻华摸摸鼻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只当这是自己的老父亲,尽一尽最后一点孝道吧。
    想罢,王臻华也净了手,跟典素问一齐脱下庞老先生的常服。两人都不是四体不勤的人,这一流程并没有花太长时间。随后王臻华二人分别拧了条毛巾,给庞老先生细细清理一遍身体。绿梓端来寿服,从里到外,都整整齐齐叠在一起。两人再次换水净手,合力给庞老先生换上一身寿服。
    王臻华退后一步,看着绿梓带人将庞老先生抬到正堂,放入棺材里。
    灵堂还没布置妥当,王臻华跟着一直忙到夜幕降临,婉拒了庞枝留饭,直接离开回家。李氏和婧娘都没睡,熬夜等在王臻华房间。王臻华沐浴更衣,出来时热腾腾的饭已经在桌上摆好。
    婧娘亲自取了筷子,放在王臻华手里,示意她别来见外一套,赶紧趁热吃,“本来你考完省试,很值得庆贺一番,但庞家出了这种事,只能委屈一下了。”
    “有得吃就不错了。”王臻华也不客气,喝了杯热茶暖胃,就开始吃饭。本来庞枝也留了饭,但闻了一晚上烟熏香绕,再加上庞家触目可见的悲伤惊惧,王臻华实在没胃口在庞家用饭。
    王臻华匆匆填饱肚子,跟婧娘商量好明天的祭礼,看到李氏一脸困意,拿帕子掩着,悄悄打了几个呵切,才反应过来,“都差不多了,你们先回去睡罢,有事明早再谈。”
    这几天王臻华在贡院里头考试,李氏和婧娘在家里也跟着揪心,虽然软榻高床比王臻华的睡觉条件高好多倍,但睡眠质量真不比王臻华好多少。李氏和婧娘原是担心王臻华,现在见她无恙,也就放下心来,相携离开。临走前李氏想问问王臻华考得怎样,被婧娘掐了一把,直接拉走了。
    王臻华笑纳了婧娘的体贴。
    冬草上前收拾走了碗筷盘勺,开窗散了会味儿,准备点香熏屋。王臻华实在闻够了那股烟熏雾燎的味儿,挥手让冬草退下,本来累了好几天准备睡下,犹豫了一瞬,还是进了书房。
    书房是沿袭自王昱的,很多书因过于生僻专业,王臻华并没细看,不过找起来倒还是约略有点印象的。王臻华将烛台点亮,走到第二排书架边,取下一本书,书名《洗冤积录》。
    今日为庞老先生擦洗身体时,王臻华心中就有些疑惑。
    按说尸体在死去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尸僵现象。王臻华本来听到向叔说起庞老还未净身入殓,就有些担心她和典素问来得太迟,装殓一定会很不方便。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在王臻华到来时,庞老明明已经过世四个多时辰,但尸体柔软,关节灵活,一点没有僵直的迹象……
    一般人在死后两三个时辰后,会出现尸僵现象。虽然因为年龄大小、个人身体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因素不同,尸僵现象会提前或延迟一定时间,但庞老先生难道就那么巧,正好在这例外中吗?
    这本《洗冤积录》记载了很多验尸技巧,王臻华翻出它,就是想看看所谓例外都有何种情况。
    冬草悄悄进来,给王臻华换了杯参茶,剪了烛心,重又退了下去。
    王臻华磨了墨,记下尸僵相关的知识,合上书,不禁沉思起来。尸僵现象延迟,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外界坏境,第二种是本身因素。
    第一种,如在土中或水中,或者在低温情况下,尸僵会延缓很多。
    庞老先生自出了事,就一直躺在床上,既没挨着土,也没沾过水,屋里一直烧着炉火,没旺到让人出汗,但也不至于冷到影响尸体*速度,所以这种可能排除。
    第二种,本身因素也有两类,其一是个人身体素质,其二是药物影响。
    其一,个人身体素质不同,死后尸体僵直情况自然不同。肌肉发达的青壮年,一般尸僵形成迟而强;与之相反,肌肉不发达的老人和小孩,或者肌肉过度疲劳者,都会过早形成尸僵。
    庞老先生虽然注重养生,但只是少食多餐,饭后散步等,更剧烈的健身活动很少去做,平日不是站或坐着,又是老年人……按照上述推论,尸僵情况应出现得更早才是,所以这种可能也排除。
    其二,药物影响。
    对于中医方面如何解释,王臻华不太明白,但现代生物知识让她知道,所谓尸僵出现,是能产生人体日常所需化学能的三磷酸腺苷减少,肌原纤维蛋白质脱水,肌纤维收缩,才导致尸体僵直……
    王臻华不是学生物的,不太清楚这世上是否有一种药物,能在人死后延长人体内蛋白质的脱水作用,从而延迟尸僵现象,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药、西药、苗疆蛊虫……虽然《洗冤集录》只在此种可能上存疑,却并未列出确定的中药材,但既然单独列出,就说明有存在可能。
    而鉴于之前几种因素在庞老先生身上都不适用,那么药物影响只会是唯一的可能。
    庞老先生在离世半年前一直久病不起,且因各种病症此起彼伏,所服用的中药种类也浩桎繁多,说不定某几种组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影响。王臻华也希望真相如此。
    因为倘若不是,只会是另外有人下药,这种情况下,庞老先生的死因就不是单纯病逝身亡了。
    王臻华把《洗冤集录》收起来,插回书架上,熄了书房的烛火,回了内室。
    冬草打了水进来,王臻华漫不经心洗漱着,想着明日去庞府,记得向绿梓要来庞老先生这半年多的脉案和所有药方,寻个妥当人问问。不过药方一定很多,只怕多而杂一下子看不出端倪。
    依着王臻华的想法,把常见和不常见的药材都归类列表,简单排除一下,再让内行人去看,说不定能省些时间。但中药讲究得多,一样的药材,火候、时间、水量等不一样,熬出来的药效都不尽相同。她到底是个外行,这个主意是省了时间,还是纯属添乱,还要问问正经的大夫才行。
    冬草端着残水退了下去,王臻华脱掉外袍,熄掉烛火,只着中衣,钻进被窝里。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王臻华仰面躺着,看着床帐顶上的藤蔓花纹,某个她最不希望的可能又偷偷钻进她脑子里——如果庞老先生之死是源于蓄意下药,那动机又究竟为何呢?
    早些年庞老先生当御史时,是弹劾得罪了不少人,但庞老先生丢官弃职,满腔抱负无处施为,只能窝在一家私人书院当教书匠,这已经平息了很多人的怒火,现在数十年过去,时过境迁,谁还会翻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来报复谋害一个半截子入土的老书生?
    如果不是庞老先生当年做官时得罪下的人,那就只能是他教书期间惹下的官司。
    可庞老先生一直深居简出、淡泊名利,收了几个徒弟都几乎是放羊吃草,哪会平白得罪人?
    再说就算庞老先生是得罪了书院某个同僚,或者某个有权有势的学子家长,他前面那五个徒弟一个赛一个能耐,一般人巴结他老人家还来不及,哪会冒着得罪这五人的危险,下毒药谋害他呢?
    或许是她多心了,世上哪有那么多阴谋,说不定是她自己吓唬自己。
    王臻华翻了个身,抛开那些让人不快的猜测,将注意力转回庞老先生半年来的脉案药方上,提醒自己明早别忘了问绿梓要,才慢慢入了睡乡。

  ☆、第四十八章

翌日,王臻华来到庞府;拜祭过师父之后;寻来绿梓问话。绿梓倒是一五一十说了;庞老先生这半年来的脉案药方都在,每旬一汇总,由庞枝保管着,绿梓手头只有最近几日的。
    王臻华抄下来绿梓手里的脉案药方,抽个空寻来庞枝,轻描淡写说出自己的来意。
    但庞枝却敏感地眯了眯眼,“你觉得父亲的死有蹊跷?”
    王臻华斟酌一番措辞,谨慎道:“我并没有这么说;只是在为师父整理遗容;更换寿衣的时候;遇到一些不解的地方;因此想要借脉案一观,一解心中之惑。”
    庞枝一眼不眨看向王臻华。
    脉案药方一直在内书房搁着;她珍之重之保管着;但在外人眼里只怕烧火都嫌火小,根本不值一提。王臻华要看脉案只是小事一桩,但此中背后深远意义却不容人小觑。
    王臻华对上庞枝的视线,倒也不曾慌乱,只温和纯良笑着,最后还是庞枝败下阵来。
    庞枝解下系在腰上的铜钥匙,递给王臻华,“一进门,正对书架中央有个紫檀木匣,脉案药方都在里面。书桌上有笔墨纸砚,你只管抄去。”待王臻华接过钥匙,庞枝又提醒道,“若有进展,记得通知我。”
    王臻华应诺。
    庞枝还要忙丧葬事宜,叫来一个使女给王臻华带路,就匆匆离开。王臻华跟着使女去了内书房,进了门,一眼找到紫檀木匣,手中钥匙正配匣上铜锁。
    王臻华坐在书桌前,取出脉案,大致浏览一遍。
    因家中有婧娘这个病号,一些常见的脉案药方,譬如咳嗽发烧等症状,王臻华倒也耳熟能详,但一些肺损积劳之类的,她就看不太懂了,只草草看完,心中有了一个大略的概况。
    不过撇开这些具体的病症不提,王臻华倒是发现一个规律。
    似乎庞老先生每当病情好转,隔个一两天,就会再次病重,虽然前后生的病不一样,但就结果而言,每次病得下不来床——规律清晰可见。
    王臻华抄好脉案,又记下每次病情转折的时间点,出了书房,再次找来绿梓,询问在这些时间点中,庞老先生身边有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或者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