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萦相思桥-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那天后,旭峰便开始守着我寸步不离,我们将大理城找了个遍,甚至连城外的住户都一一问过,依旧是消息全无。

半年后。

明天就是农历三月十五,大理一年一度最热闹最盛大的三月节了。

我们开开心心地准备好新衣服,瑞新将他的小钱袋装得满满的,兴奋道:“姐,默言,明天我们去好好的逛,你们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咱就买!”

我轻轻推着默言荡秋节,小家伙如今头发又黑又厚实,我便想着法儿地给她打扮,就像小时候的彩蝶那样,为了这,瑞新无数次跟我闹拐扭:“哼,阿妹长得好看你就偏心,你咋就从来不兴跟我打扮打扮,我不就长得黑点儿丑点儿么。”

旭峰还是话很少,不过表情不像以前那么冷了,有时候也会笑笑,可惜我们一直没有机会,领略他到底怎么样个“厉害法”。

第二天从大清早开始,所有的街道,城里城外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一片,家家商铺张灯结彩,就连城外的官道两边都摆满了小摊,各色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大理城附近山区的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是我们这里每年最大的集市。

这半年来,我落下了个毛病,就是习惯性的找人,可惜茫茫人海,我始终没有寻到他的影子。吃饱喝足,东西买了大包小包,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到家。晚饭后,瑞新见我依旧一副心事忡忡的样子,便提议趁着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一起去城北耍耍,那边比城南繁华多了。

他带上点子鼓,我问干嘛还带这个?他说他长大了,很多女孩都说他“俊”(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差点笑闪了腰),趁今天晚上出来对歌的年青人多,定要好好露一手,当我们的面儿证明自己的魅力一点儿都不比我和默言差。

很多年青人吗?对歌吗?

我的眼前灵光一闪,奔进房里翻箱倒柜,找到一套梅姨给我做的鹅黄长裙,上身服贴小巧,袖口应我的要求做得很窄,腰上系条淡绿的丝带,把头发梳齐后,分出上半部份用条银色的缎子扎紧,像绺柳条般垂到腰际。

出来的时候,吓得他们张大了嘴。

瑞新:“阿姐,你今晚不扮风流才子改当仙女儿啦?”

默言打起手势:我,知道,姐姐,找,心上人。

我轻轻捏了捏她的脸蛋:“还是默言聪明!”

一路上热情的腼腆的,美丽的英俊的男女们,三五成群。

或许是冥冥中的牵引,我们一行漫无目的地,又来到我迷过路的那座老石桥。

记得阿叔后来跟我说起过,这座古老的石桥曾经有过一段动人的传说,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相思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河的两边住着两家人,一家有个女儿,另一家有个儿子。男孩和女孩隔河相爱了,可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两家父母的坚决反对,因为两家很早以前结过仇怨,相爱的他们最后被迫双双投河殉情,后人便造了这座相思桥,以祝愿相爱的两人能跨越所有的障碍,成就美好的姻缘。

我静静地站在桥的中间,环顾四周,人来人往,心说:你在哪儿。

一轮满月似玉盘般遥挂在天际,月华洒得大地像是被镀上一层银辉,风拂得长发丝丝飘扬。我手搭着桥栏,回味着流淌在桥下小河里那凄美的故事,脑海传来前世的阿妈唱过的古老歌谣,阿妈对爸爸那浓浓的思念,清晰呈现在我眼前。

我深深地,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把肺填得满满的,学起前世里我阿妈站在山坡上,踮起脚殷切期盼的样子,纵情放声高唱起来。

嗬嗬唷哎,嗬嗬唷哎

嗬嗬嗬嗬哎

嗬嗬唷哎哎

在一个,一个遥远的地方

住着位,一位美丽的姑娘

你且细细,细细听嘞

姑娘那动听的歌声

歌声是多么的响亮

咿哟喂哟喂

歌声会让你,让你忘掉所有的忧伤

你且随声,随声寻找她的方向

那美丽的孔雀呀,也随她跳起舞

翠绿的凤尾竹哟,跟她一起歌唱

让我们一起哟喂

一起将美好向往

你且随声,随声寻找她的方向

那动听的歌声哟

让你忘掉所有的忧伤

所有的忧伤

……

那声又高又长,响亮且悠远,古老而纯朴;音又绵又细,飘渺到极致,既洋溢着山歌的自由浪漫,又张透着美声的空灵婉转,歌谣越过千山万水,穿过云层天际,声声在呼喊,切切地召唤。我闭着眼睛,手捂着胸口,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唱着……

不知就这样忘情地唱了多久,一缕萧声悠悠传来,伴上那歌谣古老的节奏,两相缱绻。

萧声越来越近,似乎已到眼前,我睁开眼睛,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只见桥两岸已经密密麻麻围满了人,我独自站在桥的正中间,就像开着“个唱”(个人演唱会)。正欲四下寻找三个弟妹,不曾想那位持萧的人正缓缓上桥,面朝我款款行来。

我痴痴地凝望着他。

他走到我的面前停下脚步,面带与前世一模一样的微笑,我们默默地打量着对方,目光流转中一时无言。

一样的眉,一样的眼睛,一样的泪痣,一样的唇;头发跟我一样分束在脑后,一袭轻盈的月白色长衫。

使劲儿地眨了眨睫毛,我不禁伸出手轻抚上他的脸,手的冰凉踫到了他身体的温热。

他愣了一秒,却没有被我的唐突惊到,唇角抿出浅浅的弧线,似乎对我熟识已久。我们依旧旁若无人般,深情相视着良久不语。

就在这含情脉脉,跨代重逢的美好时刻,一阵“咚咚咚,嗵嗵嗵……”的鼓点猛烈响起。我心说:瑞新嘞,你咋捡上这个节骨眼儿拍点子鼓哟,我这边火候还没到哩……

两岸的人群欢呼涌动起来,葫芦笙小三弦此起彼伏,男女青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唱上了热情的歌谣,将我们两个“起头人”遗忘在桥上。

你什么时候喜欢我的?

第一次,那时,你上台跳了一支你们家乡的舞蹈。

我倏地记起他前世的表白,凝思了片刻,按下自己满心的悸动,慌忙踩上瑞新的豉点,面朝着他热情洋溢地跳起家乡表达女子钟情男子的舞蹈来,他先是愣怔了一小会儿,转而扯起唇角憋不住轻声失笑。

我越跳越热烈,早把羞臊扔到了一边,笑得要多灿烂有多灿烂,没脸没皮地在桥心围着他跳转,其它一切早抛诸在脑后。就在我们两情相悦,恨不能立马私定终生的时候,人群中冲上来个气死人不偿命的年青人,两步三跃挡在我们中间:“公子,主人要见你,请速速与我离开。”

我停下脚步,苦着脸怔怔地注视着他,见他只略微沉吟了片刻,便毅然将视线从我身上调离,快步离去,只甩给我一道颀长的背影,眨眼淹没进人群。

他走了以后,我还呆在那里,痴痴愣愣地,直到瑞新对着我的耳朵喊:“我的阿姐,你傻呀,好不容易把他引出来,你怎么光顾着跳舞,不问人家叫什么名字,住哪儿呀!我的老天爷啊,我的傻大姐呀!哎!”

 第四章 牵魂令

靠在床边半躺着,我径自想入非非。

想着想着,一会儿甜蜜得捂嘴想笑,一会又懊恼不已:按瑞新的说法,就是魂被勾跑了,连人家的姓名都忘了问。

默言翻了个身面朝我,扑闪扑闪地眨着蝶羽般好看的睫毛,摸了摸我冰凉的手,她打手势让我赶快躺下睡觉。罩子里的灯熄了,窗子关着月色进不来,房间里黑漆漆一片,我只好缩进被窝,可睁眼闭眼全是桥上的“花絮”,又哪里能睡得着?

糟糕!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我匆匆洗漱好,也来不及多想什么,穿上我最喜欢的那件湛蓝色儒衫,头发盘在脑后束成一团,用蓝帕子包住,再用带子扎好,赶忙朝茶馆奔去。

平常我都是上午到茶馆,绕个弯子从厨房后面的小门进去,避免跟大堂里的客人打照面,再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手感,练上一两个时辰就闪人。我问了问路边的阿婆,才知道午饭的时间早就过了,再眯眼看了看太阳,估计下午两三点左右,为了图快,直接改进大门。刚奔到门口,在“四海来客”四个漆红大字的横副招牌右下角,又多挂了一道小竖牌,我凑过去一看,上面写着:“客满”。

推开门帘,里面正是座无虚席,虽闻不到茶香,却见每张几案上,都氤氲着淡淡的雾气。放眼望去,一下也搞不清到底来了多少客人,只是大多都穿着中原服饰,各自端坐,举杯细啜慢饮,待再次仔细打量,竟发现众人之中,举止气度不凡者比比皆是,搞得我突然有点小紧张。

瑞新和另一个新来不久的小哥正忙着给客人提壶泡茶,徐伯眼神儿贼尖,没一会儿便看到了我,别看他老人家身材发了点小福,走起路来又快又稳,简直就像凌波微步。他一把拉过我,两人隐在梁柱后,悄声对我说:“曦儿,今天可是了不得哟,你可算是来了,再迟会儿我就差亲自去请你啦。”

我问他咋的啦。他吸了口气,对着我的耳朵发出只有蚊子才能听见的声音:“你瞧了没,今天来的全是大理的权贵名流!还有一位,口音像是从大宋京都来的,听谈吐那绝非等闲啊,至于人家的名讳我这儿也不方便打听,还有几个西域过来商客,来头可不小哇,那几个商客都催了我好几道了,人家点明是冲着你的琴曲而来呀!你瞅瞅,我脸上的这个汗,就没干过!”

我心说:您老这不是在给我背思想包袱么?再一想,毕竟,往后还得指着老板才能领到工钱,今儿个千万千万得给他老人家撑住场子。

瑞新悄声奔了过来,表情古怪,我瞟了他一眼:“有什么高兴的事呀?睢你那样,要激动就激动嘛,还使劲儿压抑着。”

“哎呀我的天哪,知我者阿姐也,这你都看出来啦?姐啊,你快猜,今天有个你最想见的人来了,你猜是谁?”

我慌忙问:“他在哪儿?”

理了理耳旁的碎发,揣着激动与不安,信步朝瑞新指的方向走了过去,在大堂最靠后的地方,一个不起眼的台位,我找到了他。

他穿着浅蓝色的儒衫,头发和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