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宵汉-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将养,应当无碍了。”

郭嘉答。

曹操停了停,有些犹豫,还是道:“事到如今,不得已了……速速派人,把她烧过皇宫逼疯献帝之事宣扬出去,最好天下皆知。”

……

很快,荀彧就奉曹操的意思,以献帝的名义,封了萧若为凉州刺史。

一封诏书读完,荀彧沉默了一下,轻声地道:“还请……萧刺史,即刻动身。”

萧若接过诏书,微微一笑,问:“我一个人?”

“明公信任于你。”荀彧缓缓地答。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萧若还是笑,意味深长。

荀彧沉吟片刻,道:“许昌已分不出兵来了……”

瞬间了然——刚才还奇怪为什么曹操会忽然信任到把大后方西边一线全权交给她,给她凉州的生杀大权,原来是个空头衔。

“这么说,司空的意思是……”萧若看着他,眼里微有讥讽之意:“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守西边?”

荀彧不动声色地道:“萧刺史说笑了,莫不是忘了,堳城太守刘钰还是你的袍泽?”

萧若笑意更深,点点头:“原来司空在打这个主意。”

……

曹操出征之前,志得意满地说要回来给她力量,现在却又要给她借力……

想到此处,不禁有些好笑。

萧若掀开帘子,车马辚辚,一路人流和房屋闪过,已到了许昌的西门。

斜眼看见前方也是一辆马车,甚为简陋,赶车的是个老者,正和守城的士兵说着话,那人却始终不肯放行。

听见马车里传来婴儿啼哭之声,萧若心里一震,想也未想便掀起了门帘。

外面的士兵看见这个阵仗,已明白是这日就要出城的凉州刺史,忙恭敬行礼。

“怎么这么慢?”她微微蹙眉问。

“禀报使君,此人不让我等搜检马车……”士兵指向青帷马车。

“这是为什么?”这话是问那老者的。

他发须斑白,深深低着头道:“老朽幼孙未足月而产,身子孱弱,见不得风。”

萧若点点头,转头再看向城门前:“听见了?”

“可……”

“可什么?”她神色一沉,冷冷道:“再耽误下去,马贼打来,你挡?”

那人不敢出声了,默然挥手示意放路。

老者朝着萧若鞠躬道谢,回身坐上车,打马出城……

婴儿还在啼哭,声音小而弱,却声声似扣在心间。

见她怔怔望着马车出神,跟在一侧骑在马上的曹操麾下大将乐进出声询问:“萧刺史……可是触景伤情了?”停了一停,稍稍点点头又道:“时间紧急……”

萧若被他的话拉回了神,怔了怔,点点头转身走进了马车。

曹操给她这个凉州刺史的,也就是一千人,外加一个大将乐进。

要她自己想办法去对抗西凉马超和韩遂的上万铁骑。

只是,萧若一直疑惑,隐隐觉得不对——曹操就这么笃定她不会忽然倒戈一击?

……

“乐将军……”眼见就要出城门,萧若还是出声:“能否请你回去一趟?”

“使君有什么吩咐?”

乐进将马策到马车旁,低声地问。

“去多带点帅旗和火把……”萧若轻声地道:“还有,打听一下马腾的下落。还在的话就绑上带走……”

乐进迟疑了一下:“帅旗已足够了……”

一个部曲顶多用的上五面而已。

萧若不以为然:“多带点吧,有备无患。”

听她语气坚持,乐进也不好再反驳,拨转马头带人去了。

放下了帘子,斜眼看到搁在一边新制好的弓箭,萧若拿起来,弹了弹弓弦,发现半年不碰生疏了许多,连架箭的动作都有些僵硬起来。

半年而已……

不过乱世一月便可以定一场胜负,一年便可定一场存亡。

转瞬沧海桑田,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

听着弓弦嗡嗡地应了一声,她口里轻轻叹了口气。

但愿这次去堳城,不会到要用上那些军旗和火把的地步。 
第二百一十三章 沧海桑田(上)

长安再往西,天气越加地干燥难捱,就连风都带着一股沉甸甸的热气升腾而起,行军成了一件苦差事。

曹操的兵马大多来自青州,青州地处东面,将士都习惯了温和雨多的天气,不曾在风沙戈壁里磨练过,打扶风开始,速度就减慢了许多。

将至河水遥望堳,就要出曹操的势力范围时,乐进道出了心里的顾虑:“使君……再到堳城,有几成把握重握军权。”

萧若已经和乐进相处了几天,一开始听到他的名字时,想到曹操麾下五子良将的盛名,知道都是狠角色,有些敬而远之。

只是渐渐发现这人说话做事十分厚道,这几天戈壁行军,也多亏他恩威并重地鼓舞士气,才没有出现差错。

兵法谋略上还不好说,但是确实有上将之风,言语上也心直口快,不像是有什么心机的样子。

加上现在是合作关系,虽然不能尽信,也不得不借力。

萧若听他发问,沉默了一下,据实以答:“不到三成……”

乐进语气一紧:“不到三成”

接下来的话两个人都没有说,但是都心知肚明。

先不说他们带出来的只有一千人,马超韩遂集结起兵就有上万之众……就算兵力相同,习惯了南方的步兵在关中这里对上彪悍的西凉铁骑,也是毫无胜算的。

更何况原本寄希望于马腾这个人质,但是现在他人不知所踪;找遍了整个许昌,乐进也没有找到。

如此一来,气氛便有些沉重。

……

此刻夜幕已深,军营里火光点点,四下都是却一片静谧。

面前不远处就是河水,还可听见浩浩荡荡的声音,在暗夜里缓缓地流动着……

木头架起的围栏,树皮没刮干净,手放在上面有些轻微地刺痛。

萧若却浑然未决,只闭着眼吹风……河风微凉,很是湿润,这几天来因为燥热而有些混乱的思绪渐渐安静下来。

其实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堳城……先稳住刘钰,一起制服了乐进,再跟着诸侯反攻曹操。

这么做,风险小,胜算却要大的多。

如果侥幸,历史改轨,曹操被灭,那么从堳这里正好就可以北上囊括关中,至少脚跟是能站稳了。

就算曹操在诸侯的围攻下依然屹立不倒,也可以暂时在堳城避难,比在他手中强得多。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骗过乐进,让他以为她真的在为了降服刘钰想办法。

萧若沉默了片刻,慢慢地对乐进分析:“现在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许昌势如危墙……墙倒众人推的事谁都愿意干,要让刘钰甘愿赔上几年来囤积的实力来扶危墙,怕是不大可能。”

她说着转过身,看着黑暗里连着一片的火光联营,语气稍稍放得和缓了一点:“这几年来堳城和马腾韩遂有几次交锋,都没能在西凉骑兵手上占到便宜,只能借着几个险关才能勉强自保,和我们一起的话,面对的是强敌和叛贼的名声,只要倒戈,不仅能当正义之师,要对付的也是现在天下人眼中的强弩之末。”

乐进听到她最后四个字,目光微微一变。

“你不爱听。”萧若笑了笑。

“使君说的是实话。”乐进叹了口气:“可是如果真如使君所说,天下没了明公,不知道这乱世又要变成什么样子……”

乐进语调低沉,话里满是遗憾,眼睛似乎能看到夜幕里的浩瀚长河,表情却凝固着一动也不动……

许久许久,才又传来一声迟疑:“可是使君以前不是……刘钰的主公吗?”

萧若看他一眼:“刘钰和马腾韩遂几次交手都吃亏,好险才守住……我没有在那个时候给半点帮助,也就没幻想这个时候他还在效忠我。”

乐进愣了楞,看表情似乎大以为然,只是过了一会儿,眼里神色一清,便摇摇头道:“不对……萧使君应该更相信他……如果真正效忠于你,就算是面对万人唾骂的罪名,就算面对刀山火海,也会闯的。”

听到这句话,萧若心念霎时一转,浑身震颤了一下……不由自主地问:“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什么?”乐进怔了。

“效忠……”萧若脸上的表情被沉沉的夜色和淡淡的火光模糊了,语气小心斟酌过,说得极慢:“好像效忠谁就一定要效忠到最后,万人唾骂也去,刀山火海也去?”

乐进思忖了许久,挺直了背脊道:“那是自然的,大丈夫立世,忠义二字当头”

萧若听到耳中,只觉得浑身都僵了一僵,胸中有什么隐隐浮动,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得被乐进这句话所挑,稍稍乱了……却寻不见端倪。

乐进说完,又加上一句:“现在天下都说明公是汉贼……某家在许昌的家人都回了老家了……夫人犬子都劝某家改投明主……闹个不休,叫我头疼,不得不将他们送回卫国老家去了。”

“连家人都送走了?”萧若尚未从纷乱的心绪里回过神来,语气淡淡,也只是顺带问过。

“其实我也有私心……”乐进微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叫他们避过战乱,也算是最后尽心了。”

说到这里,见她没答话,虽尴尬,却也只得咳嗽两声,硬着头皮说下去——

“萧刺史莫非也在害怕,和主公在一处,被当成了汉贼?”

萧若摇了摇头:“倒不是……”

还未等她解释,只这一句回答,乐进便大安下心来,连呼明公果真没有看错人,萧若只得停下来听着他说,见他一脸心中石头落地的神色,目光稍稍一暗。

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如果你主公真的是汉贼呢?

乐进道:“明公是对的。”

“你怎么知道?”

乐进怔了怔,没说出什么所以然来,只重复道:“明公肯定是对的。”

萧若也不再问他,笑了笑,将话题引到别处,再说了几句,就回营帐休息了。

就在已经到了渡口,离堳城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

一个不啻于晴天霹雳的消息传到了。

徐州董贵人分娩,诞下的是男婴……

徐州为了表明董贵人的身份属实,指出了萧若的真实身份。

于此同时,一篇檄文从徐州开始,传遍了天下——

“前任徐州牧,现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